第8课 论教养 基础练+重点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论教养 基础练+重点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02 22:57:1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第8课
论教养(重点练)
【重点知识·提升】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典范(diǎn)
恪守(gè)
箴言(jiān)
自吹自擂(léi)
B.涵养(hán)
允诺(yǔn)
妨碍(ài)
矫揉造作(jiǎo)
C.愚蠢(chǔn)
遗憾(hàn)
尴尬(gān)
絮絮叨叨(dāo)
D.谦让(qiān)
积淀(diàn)
谚语(yàn)
大发雷霆(tí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意孤行,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损人害己。
B.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等西方大国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欺辱我们了!
C.这个小偷虽然能随机应变,但也难以逃脱“天网”的追踪。
D.有教养的同学,在学业上取得了一点进步,决不会自吹自擂。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是可以得之于自身。
B.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C.你是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
D.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
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上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馅。
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tíng(
)——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陌生(______)
疲惫(______)
雷tíng(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文中“彬彬有礼”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两处破折号,其作用是(______)
A.表示补充说明。
B.表示插说。
C.表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
D.表示话题的转换。
E.表示声音的延长。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





①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都大帝与泰特思都是精神崇高、志向远大的人,然而也是当时最美的男子
②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娇丽,然而形体娴雅、气质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
③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
④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
⑤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
A.②⑤③①④
B.②③⑤①④
C.②⑤③④①
D.④②③⑤①
6.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学家规
树新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老师给出了下面两句家规,同学们有的说A好,有的说B好,你会选择哪一句作为你家的家规?请说明理由。字数在80字以内。
A巧伪不如拙诚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图片链接)从下图你看出什么?谈谈你的感想。
(3)(补写对联)我国有很多家训是以对联的形式展现的。下面是大余湾村余氏家族的家训上联,请你尝试对出下联。
上联:勤俭能创千秋业
下联:

【重点文段·拓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教养与奢华无关
梁文道
①今天的中国,无论你走到哪里,几乎都能看见“奢华”这两个字。每一本时尚生活杂志都在不厌其烦地告诉你有关奢华的故事,每一个商品广告都试图让你感到它要卖的商品有多奢华。于是房子是奢华的,车子是奢华的,大衣是奢华的,手表是奢华的,皮鞋也是奢华的,就连内裤也可以很奢华,乃至于我刚刚吃过的涮羊肉也标榜自己的用料十分奢华。
②本来这种东西是可以见怪不怪的,正所谓奢华见惯亦平常。可是有一天,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英国手工定制鞋的文章,作者先是不断渲染英国绅士的低调含蓄,一两千字之后笔锋忽然一转,他还是未能免俗地要大谈这鞋子有多奢华,并将其定位为“低调的奢华”。然后把绅士等同于品位,再将品位等同于奢华。许多媒体早就在“奢华”和“品位”之间画上等号了,但现在有人进一步连“绅士”也挂了上去,这就让我觉得有些刺眼了。
③我的生活奢华不起,我的言行也离绅士甚远,可我总算读过不少传说中的英国绅士写的东西,在我的印象中,绅士和奢华根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④且看19世纪英国绅士之间的通信,关于绅士的品位,他们是这么说的:“×××的家朴实无华,真是难得的好品位。”“他是那种老派的绅士,一件大衣穿了20年。”他们会称赞一个人的朴实和惜物,低调而不张扬,却绝对不会把看得见的奢华当作品位,尤其不会把它视为绅士的品位。
⑤就以一双手工制作的顶级皮鞋来说吧,它是很贵,但它可以穿上一二十年,这里头的学问不只是它自身的质量,更是你穿它、用它的态度。首先,你会珍惜它,所以走路的姿势是端正的,不会在街上看见什么都随便踢一脚。其次,你愿意花点时间和心思去护理它,平常回家脱下来不忘为它拂尘拭灰,周末则悠悠闲闲地替它抹油补色,权当一种调剂身心的休息活动(就算他有佣人,他也宁愿自己动手)。所以这双鞋能够穿得久,10年之后,它略显老态,但不腐旧,看得出是经过了不错的照料,也看得出其主人对它的爱惜。这叫作绅士。不一定喜欢昂贵的身外物,但一定不随便花钱,朝秦暮楚。
⑥他的品位不在于他买了什么,而在于他的生活风格甚至为人;他拥有的物质不能说明他,他拥有物质的方式才能道出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⑦当然﹐一个人不能做物质的奴隶,但他的人格、性情或许可以借着物质偶尔散发出来。简单地讲,这就是教养。“教养”是一个何其古老、于今天何其陌生的词啊。这个词本来才是品位的绝配,不过,由于教养困难,奢华容易,我们今天才会把品位许给了奢华,让空洞的,无止境的消费去遮掩教养的匮乏。久而久之,甚至开始有人以为,英国的传统绅士皆以奢华为人生第一目标。
⑧如果你觉得“教养”太过抽象,我可以为你举一些没有教养的好例子。开着一部奔驰车在街上横冲直撞,觉得行人全是活该被吓死的贱民,这是没有教养的。手上戴着伯爵表,然后借醉酒臭骂上错菜的服务员小妹妹,这也是没有教养的。
⑨教养不必来自家教,更不是贵族的专利,上进的绅士更看重后天的自我养成。然而,如今有力奢华地招摇过市之辈多如过江之鲫,甘于谦逊、力求品格善美的人却几不可闻,岂不可叹?
(选自《中华文摘》,有删改)
7.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层次。
8.结合全文,说说真正的绅士具有哪些品质。
9.请结合文章,说说第⑦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参考答案】
1.A
【解析】此题考查汉语拼音辨析能力。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这些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等,在学习和识记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分类整理。A
“恪”应读作“kè”;“箴”应读作“zhēn”。故选A。
2.C
【解析】A.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符合语境;B.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符合语境;
C.随机应变:根据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多用于褒义。不符合语境;D.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符合语境;故选C。
3.A
【解析】A.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为“不仅……而且……”。故选A。
4.mò
bèi

缺馅
缺陷
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C
【解析】(1)注意“霆”和“廷”等同音字的误用。“雷霆”本义是雷暴;霹雳。可以结合意思识记字形。
(2)注意是“一个词语”,而不是一个字,答题时应当写整个词语。文段中有错误的词语是“缺馅”,应为“缺陷”。
(3)“彬彬有礼”不难理解,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有礼貌的样子。
(4)此题考查的是破折号的作用。仔细品读破折号前后的内容可以发现,破折号前面的内容都是假设一个男人在外如何,可是在家又如何,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是对这类人的总结,即缺乏教养,因此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总结上文。故选C。
5.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此题排序可依据逻辑顺序排序。本语段讲了“才德”与“美的人”的关系,②句“无疑地”体现了与文段开头句句意的承接,可作为第一句;⑤句中“同时”体现了与上一句的句意衔接,可作为第二句;③是对以上两句的总结,可作为第三句;④与上一句表达了一个完整的句意,衔接最紧密;①“但是”一词虽体现了语意转折,也可理解为对以上句段的总结,可作为末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②⑤③④①。故选C。
【点睛】
排序题最主要的是要先找到首句或者是尾句,确定首句或尾句后再去找语句中相关(上下句中出现相同的词语),然后依据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排列句序。排序完成后要仔细认真的阅读,看各句之间的关系排列是否合理,语意表达是否正确、通顺。
6.(1)示例一:A句虽质朴但含真义,告诉我们巧妙伪装远不如憨厚真诚好,教育我们做一个诚信真实的人,适合作为家规。示例二:B句是传承千年的名言,对仗工整,易于传诵,更重要的是饱含深远的真理,既可作为一个人的生存原则,也可成为家族兴旺的妙言。
(2)示例:漫画中的小孩儿不知道什么是家风,更不用说有家风家训了。家风的作用是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的,是潜力无穷的。我们不能让家风家训越来越缺失。
(3)示例:懒惰可毁百年家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围绕观点阐述理由的能力。学生可以选择题中任一句话作为家规,然后阐述自己的理由,只要理由充分,能支撑观点即可。作答时可从句子的深刻含意和语言特色的角度进行分析。A句强调诚信;B句强调忧患意识。80个字的上限也是一个硬性规定,注意这个具体要求。答案不唯一。(2)此题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漫画内容,漫画中所配的文字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领会漫画的寓意有很大的帮助。看漫画的夸张之处,这往往是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抓住图片中的人物神情和语言,联系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畅谈自己的感受。漫画中画的是采访一个小孩,采访的问题是“你家家风是什么?”孩子的回答是“我家风很大”。从中可以看出小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家风”。借此来折射现实生活中“家风家训缺失”的现象。据此理解作答。(3)考查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对联书写格式: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本题拟写对联要注意运用对偶的写法,围绕着“家风家训”这一主题来拟写。
7.首先,由当今国人崇尚奢华引出人们把奢华当品位的错误认识;接着,举例论证什么是真正的品味;最后,表达对今人不重教养而重奢华的批判,指出有教养才是有品位。
【解析】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本文文章前三段,引出人们把“奢华”当“品位”的错误认识;中间段落以“19世纪英国绅士之间的通信,关于绅士的品位”和“一双手工制作的顶级皮鞋”为例,说明什么是真正的品味;最后对明确观点,指出有教养才是有品位。
8.①朴实,低调不张扬:②惜物;③甘于谦逊,力求品格善美。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概括“真正的绅士哪些品质”要先找到检索区,第四、第五自然段,然后再分条概括。从以下句子“×××的家朴实无华,真是难得的好品位。”“他们会称赞一个人的朴实和惜物,低调而不张扬”“上进的绅士更看重后天的自我养成,然而,如今有力奢华地招摇过市之辈多如过江之鲫,甘于谦逊、力求品格善美的人却几不可闻,岂不可叹”中概括即可。
9.只有有教养的人才是真正称得上有品位的人,而今人却因教养困难,奢华容易而误把奢华当作品位;批判了现代人对物质的过度追求以及教养的匮乏;指出人们对品位的错误认识及由此带来的人生目标的偏离。
【解析】
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理解这类句子,一般要注意留心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揣摩表达意图。“这个词本来才是品位的绝配”表明只有有教养的人才是真正称得上有品位的人;“不过”转折到人们把“奢华”当“品位”;“我们今天才会把品位许给了奢华”如今有力奢华地招摇过市之辈过多,指出人们对品位的错误认识及由此带来的人生目标的偏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第8课
论教养(基础练)
【基础知识·积累】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小题。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jìng)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yán)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yōu)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jìng)_______折腰
(2)鲜(yán)_______
(3)(yōu)_______雅风度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冠(A.guān
B.guàn)
(2)矫(A.jiǎo
B.jiāo)
3.对下列词语语境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折腰:弯腰行礼
B.风骚:泛指文章辞藻
C.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D.矫揉造作: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4.对下列复句的类型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无论他身处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条件)
B.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因果)
C.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递进)
D.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递进)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民国初年,梁启超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由梁启超拟定的。
B.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C.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D.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6.下列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一句中加点词的词性是形容词。
B.“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个句子中“真挚而美好”是定语。
C.“理想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这个女孩不是学生,而是老师。”这两个句子都是并列复句。
D.“立在城市的飞尘里,这一列树是忧愁而快乐的。”这个句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7.请从下面句子括号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这是某种令人________(惊奇
惊骇
惊讶)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熙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2)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
___________(无病呻吟
矫揉造作
装腔作势),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8.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学家规树新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你们班级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关于家规的材料,请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10个字)
材料:
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诫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
(2)学校开展“中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①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曾国藩家书》
②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
【基础文段·理解】
阅读理解
论教养
[苏联]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不过,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
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个有教养的人。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假如一个人在家里,不管是不是有人在看书或者在做功课,即便做功课的是他年龄幼小的孩子,他都不管不顾地打开收音机或者电视,并且把音量放得很大,或者随心所欲地高声说话——那么,可以断定这个人缺乏教养,而且他永远也不会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有涵养的人。
假如一个人喜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却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当有外人在场的时候,还要一意孤行,恕我直言,这样的人简直蠢到了极点!
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心情愉快。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有教养的人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无论是在家里、在学校、在研究所、在供职的单位,还是在商场,或者在公共汽车上,他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在剧场,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不致使对方听了感到难堪?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侧目而视?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书大都有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当然,优雅风度可能是非常外在的。但是就整体而论,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
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收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
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切记不要互相妨碍,因此不应当大声喧哗。听到吵闹声不必捂住耳朵——在许多场合未必能做到这一点。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把汤匙放在碟子上的时候不要弄出声响,喝汤时也不要有声音;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穿着要整洁,表明你对别人的尊重。敬重客人,敬重主人,或者说得更简单一点,敬重路上的行人,不要让大家对你侧目而视。不要连续不断地开玩笑,说俏皮话,讲笑话,弄得旁边的客人心烦,尤其是重复别人已经说过、听你说话的人已经听过的笑话,那更加让人厌倦。絮絮叨叨会让谈话的对方陷入尴尬的境地。切记不要只顾自己说笑逗别人开心,也要让其他人有机会说点什么。动作举止、衣饰服装、走路的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优雅。要知道任何优雅都不会让人厌烦。优雅是“社会共享的”。因此,在有教养的优雅举止中总是包容着深刻的含义。不要以为优雅仅仅是徒有其表的举止。你是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等等。
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换句话说,你会自然而然地记住保持优雅举止的具体做法,你将乐于实施并且善于把这些法则付诸实践。
9.作者认为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是什么?
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参考答案】
1.(1)竞
(2)妍
(3)优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注意“竞”不能写成“竟”。
2.(1)A(2)A
【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读音辨识。“冠”在这里是“帽子”的意思,名词,应读作“guān”。
3.A
【解析】本题考查关键词语的理解。A.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意思是: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折腰:这里指倾倒。故选A。
4.D
【解析】D.“与其……莫如……”是选择关系。故选D。
5.C
【解析】C.第一个句号应在引号内,因为这是整句话的引用。故选C。
6.A
【解析】A.“贤达”的词性是名词。故选A。
7.惊骇
矫揉造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选词填空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句(1)中“惊骇”意思是恐慌恐惧,符合语境;句(2)中“矫揉造作”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符合语境。
8.(1)示例:我国家规文化历史悠久(我国家规文化起源早)。
(2)示例一:更喜欢第①条。理解: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的朋友是否贤德(贤能)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理由:它告诫我们对朋友要甄别筛选,谨慎交往。示例二:更喜欢第②条。理解:在没下雨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理由:它告诫我们做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解析】(1)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与概括。列举西周时期两个事例来说明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概括为“我国家规文化起源早”。
(2)开放性试题,选择一句合理阐述其理由即可。①句的意思是人的一生的成败,与所交朋友是否贤德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不能不慎重。交友不仅反映个人的兴趣爱好,也反映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交友观不只是个人的私事,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交友,自古以来都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交什么朋友,不交什么朋友都是很有讲究的。②句的意思是在没有下雨之前就要好好筹划事情,不要等到没有水喝的时候才跑去挖井!告诉人们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要好好谋划,就要好好做准备,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了,而突然慌慌张张的。
9.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句段分析作答。本题可依据“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这几句话可知:作者认为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是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据此理解作答。
10.举例论证。
【解析】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论证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本文大量列举了生活中的事实,如“让路”“男人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等众多的事实来论述有无教养的问题。据此可知,本文运用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