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中考题库十六 生物与环境
1. (2011·湖北黄冈)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
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
C.该生物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食物网中有四条食物链: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导致兔和鼠的数量增加,草的数量大量减少,但是蛇的数量也会增加,随之鼠的数量会减少,草的数量增加,故总体来说草的数量并不会减少;在此生态系统中包括生产者、消费和分解者;生物富集是伴随食物链发生的,随着食物链的延续,逐级递增,富集浓度在鹰的体内达到最高。
【答案】B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搞清楚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如食物关系、能量流动关系、生物富集关系等。难度中等。
2.(2011·福建福州学业考)蘑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消费者 B.分解者 C.生产者 D.制造者
【解析】选B。: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较为简单。生态系统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其中生物成分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即具有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蘑菇是真菌,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
3.(2011·甘肃兰州毕业考试)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于 。
(2)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除了图中的生物外,还应包括细菌和真菌,它们属于 。(3)图中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 。
(4)若人们大量捕捉鸟类和青蛙,则该生态系统最初发生的变化是蜘蛛和食草昆虫的数量增加,这可能导致 被破坏。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难度中等。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从固定在生产者体内的太阳能开始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生物成分包括植物、动物(包括人在内)和具有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和人属于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图中一共有五条食物链: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草→食草昆虫→食虫鸟;草→食草昆虫→青蛙→蛇;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草→食草昆虫→食虫鸟。在这五条食物链中最短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食虫鸟(或草→鼠→蛇)。从上述食物链可以看出,若人们大量捕捉鸟类和青蛙,会导致蜘蛛和食草昆虫的数量增加,会破坏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平衡。
答案:(1)太阳能(或太阳) (2)分解者 (3)5 草→鼠→蛇(或草→食草昆虫→食虫鸟) (4)生态平衡
4.(2011·山东菏泽学业考)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对其形成原因的正确解释是( )
A、只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生物形成的与环境相一致的体色和体形,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
5. (2011·福建福州学业考)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种子萌发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肥沃的土壤
【解析】选D。此题考查的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较为简单。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6.(2011·福建福州学业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该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是( )
A.蝉螳螂黄雀 B.蝉螳螂黄雀
C.柳树蝉螳螂黄雀 D.柳树蝉_螳螂黄雀
【解析】选B。此题考查的是食物链的写法,难度中等。确定食物链要注意的问题:①要从生产者开始;②从第一级消费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食物链要完整,并且各个成分之间必须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③不包括分解者。四个选项中符合条件的只有C项。
7.(2011·福建福州学业考)下图中鸟儿“举家迁徙”的无奈之举告诉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
【解析】选B。此题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难度中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不改变生物的栖息地,在其栖息地实施保护,不破坏保护地的其他生物和环境。
8.(2011·福建福州学业考)(4分)图4表示的是能量流动方向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 作用,它将太阳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植物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这个过程在细胞的__________(叶绿体/线粒体)中进行。
(2)图中②表示 作用,它将动植物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3)通过①,植物不断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动、植物体内的能量流动,难度中等。(1)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将制造的有机物贮存在植物体内。(2)贮存在植物体内的能量一部分通过植物的呼吸作用分解释放出来,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随着食物链流入动物体内,动物体的能量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保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答案:(1)光合 叶绿体 (2)呼吸 (3)碳—氧
9.(2011·福建福州学业考)(7分)福州内河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曾经水质清澈,成群的鱼虾畅游其中……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内河一度成为污水排放地,脏臭袭身,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为还“绿水绕人 家”的美景,市政府已开始全面整治内河。专家介绍,投放合适的鱼类是净化水质的重要一环,如投放以藻类为主要食物的鲢鱼。根据鲢鱼的滤食功能,我国科研人员制造的“大型仿生式水面蓝藻清除设备”在内河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内河属于 (湿地/河流)生态系统。
(2)“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 是鱼虾等水生生物生存的必需条件之一。
(3)鱼特有的运动器官是____,其体内有脊柱,属于 动物。
(4)过度排放污水,使内河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的。
(5)“大型仿生式水面蓝藻清除设备”的制造应用了 技术。
(6)相比投放化学药物,这种“以鱼净水”的做法有什么优点?(说出一点即可)
。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难度中等。福州内河属于河流生态系统;“鱼儿离不开水”意思是鱼必须生活在水中,故水是鱼虾等水生生物生存的非生物条件之一;鱼在水中游泳时的运动器官是鳍,由于身体背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故鱼属于脊椎动物;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干扰下,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平衡,但是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时,如过度排放污水,使内河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模仿鲢鱼的滤食功能,研制设备清理污水中的污染物,这属于生物学上的仿生技术;“以鱼治污”、“以鱼净水”与投放化学药物相比,更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投放化学药物还可能伤害水中的其他生物,可能会破坏食物链,从而影响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
答案:(1)河流 (2)水 (3)鳍 (4)有限 (5)仿生 (6)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
10(2011·山东菏泽学业考)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等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下列各项中能够表示某食物链中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数量关系的图示是( )
解析:有害物质在生物链中积累时,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增高,有害物质的量越多。而图中显示的几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为:草→兔→狐,因此能正确表示食物链中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数量关系的是选项B。 答案:B
特别注意:在生态系统中,除了有害物质外,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总是随着食物链中营养级别的增加而逐级递减。
11、(2011·山东菏泽学业考)“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的是( )
A、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破坏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C、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加剧 D、人类的大量捕杀
解析:蛙类属于两栖动物,其生殖发育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栖息地的破环、环境污染及破环、人类的大量捕杀等都会造成蛙类数量大量减少。 答案:C
12.(2011·山东聊城学业考)下列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东昌湖及湖内的所有生物 B.冠县万亩梨园内的全部梨树
C.聊城植物园内的所有荷花 D.聊城姜堤乐园内的所有植物
【解析】选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成分构成,冠县梨园内的梨树、聊城植物园内的荷花、姜堤乐园内的所有植物都只有生物成分,缺少非生物成分;只有A选项中符合构成生态系统的条件。
13. (2011·山东聊城学业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食物链可准确地表述为( )
A.蝉→螳螂→黄雀 B.黄雀→螳螂→蝉
C.植物→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植物
【解析】选C。构成食物链必须要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从生产者开始,并且在消费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故此成语中的生物用食物链可表示为:植物→蝉→螳螂→黄雀。
14. (2011·山东东营)某简单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下图表示四种生物所占的能量关系比例,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是( )
【解题思路】单纯地作为食物链,四个选项中所表示的食物链似乎都是正确的,但是整个生态系统中只有四种生物,如果构成的食物关系不合理,都会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B项中出现了三种同一等级的消费者,而生产者只有一种,丁一旦减少会导致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绝灭;C项看起来似乎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其中任何一种成分中断,此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D项乙作为初级消费者,一旦遭到捕杀,没有同一级别的消费者代替,就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故只有A选项是最合理的。
【答案】A
【点评】食物链中的能量关系是伴随食物链发生的,随着食物链逐级递减。难度较大。
15. (2011·山东东营)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原因是( )
A.杀虫剂造成害虫基因突变,产生了抗药性基因
B.害虫体内积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C.杀虫剂对害虫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的害虫被保留了下来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一定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解题思路】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害虫群体中本身存在着抗药性的变异,农药对害虫起到了选择作用,对害虫而言,能抗药的有利变异在施用药物后能够生存下来,并代代积累,使害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答案】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物产生变异的原因。难度较大。
16. (2011·山东东营)“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在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有许多含碳元素的物质(如糖类)。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 )
A.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B.燃烧中的碳 C.生物遗体中的碳 D.食物中的碳
【解题思路】人体内的碳元素来自食物,而食物中的碳来自植物,植物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需要消耗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故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答案】A
【点评】此题考查人体内能量的最终来源。难度中等。
17.(2010山东潍坊)人们在寿光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发现,如果在大棚内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害虫对这种农药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
B.害虫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其抗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
C.对害虫来说抗药性变异是有利变异
D.害虫的抗药性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
[解析]选D.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害虫群体中本身存在着抗药性的变异,农药对害虫起到了选择作用,对害虫而言,能抗药的有利变异在施用药物后能够生存下来,并代代积累,使害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18.(2010山东潍坊)下列关于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影响植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B.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C.植物开花结果时,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可采取人工延长光照时间的方法,让菊花提前开花
[解析]选B.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一定限度植物则不能适应环境.影响植物生活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植物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菊花为短日照植物,一般日照时间不易超过10小时才能开花,增加光照可以延长开花时间.
19.(2010山东潍坊)野生燕麦是广泛分布于江苏、河南一带的适应能力极强的麦田杂草。近年来,伴随着大型农业机械跨区作业,被引入山东半岛这个新领地。以下观点最科学的是
A.外来生物就是来自国外的生物,野生燕麦对山东半岛而言不属外来生物
B.外来生物是对生态系统而言的,野生燕麦对山东半岛而言是外来生物
C.野生燕麦进入山东半岛,利于增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D.野生燕麦进入山东半岛,不会威胁当地原有生物种类的生存
[解析]选B.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做生物入侵.野生燕麦对山东半岛田间生态系统而言是外来生物,并对当地生物造成了危害.
20.(2010山东潍坊)请根据下列草原生态系统的图示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中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 。
(3)图中②代表的重要生理作用是 ;请写出①所代表生理过程的反应式: 。
(4)假如该草原只有绿色植物→鼠→鹰一条食物链,如果绿色植物固定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为360千卡,那么鹰最多可从中获取 千卡的能量。
(5)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强的原因是
。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图中一条最长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 鼠→蛇→鹰(或绿色植物→食草昆虫→吃虫的鸟→鹰或绿色植物→兔子→蛇→鹰)(2)有毒物质随食物链而不断积累,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鹰(3)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其反应式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②所代表的生理过程为呼吸作用.
(4)食物链的能量传递效率最大为20%,假如该草原只有绿色植物→鼠→鹰一条食物链,如果绿色植物固定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为360千卡,那么鹰最多可从中获取 14.4千卡的能量.(5)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大.
答案:(1)绿色植物→ 鼠→蛇→鹰(或绿色植物→食草昆虫→吃虫的鸟→鹰或绿色植物→兔子→蛇→鹰
(2)鹰()
(3)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4)14.4(2分)
(5)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大
2010年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2010十堰)5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一项是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射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的生活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答案:C
2.(2010十堰)54.图1中的动物③与动物②之间的关系是
A.捕食 B.竞争 C.台作 D。互不影响
答案:A
3.(2010盐城)17.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下列行为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
A.在田间焚烧秸杆 B.绿化美化环境
C.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 D.淘汰高耗能企业
答案:A
4.(2010烟台)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描述的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
C.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D.生物能呼吸
答案:A
5.(2010烟台)2.下列描述的情境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答案:B
6.(2010烟台)21.近年来频发的生态灾难对生物圈中的生物造成严重危害,以下生态灾难中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
A.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危害
B.温室气体大量排向大气层,造成全球气温升高,引发次生灾害
C.冰岛火山灰对欧洲航空、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D.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对周围生物和人造成严重伤害
答案:C
7.(2010保定)1.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让我们对生物的普遍特征有了深刻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都要繁殖后代 B。生物都是由多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自由的活动 D。生物都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答案:A
8.(2010保定)2.据报道.截至2010年4月8日,中国西南旱情: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农作物受旱死苗达7907万亩。此报道中导致农作物出现死苗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土壤
答案:A
9.(2010保定)3.鱼在水中用鳍游泳,鸟在空中用翼飞行。由此说明的问题是
A.环境造就了生物 B。生物的结构很复杂
C.环境对生物的改造 D。生物体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
答案:D
10.(2010保定)4.有一则公益广告: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术筷450亿双.相当于要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对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 B。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C.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D。防风固沙.销纳噪音
答案:B
11.(2010宿州)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做
A.生物圈 B。大气圈 C。水圈 D。岩石圈
答案:A
12.(2010宿州)2.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葵花朵朵向太阳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春风又绿江南岸
答案:C
13.(201宿州)20.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单位为ppm)从上世纪50年代的315ppm升至本世纪初的370ppm。下列哪项可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人口过快增长 B。植被遭受破坏 C。全球气温升高 D。野生生物灭绝
答案:B
(2010宿州)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该限制工业发展
B.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可以采用“先发展,后治理”的措施
C.必须采用一定的环保措施,以避免和解决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D.随着科学的进步,环境污染的问题自然会解决
答案:C
14.(2010南通)1.下列影响玉米生存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阳光 B.害虫 C.水分 D.温度
答案:B
15.(2010南通)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成语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答案:C
16.(2010聊城)4.今春与往年同期相比气温偏低,造成冬小麦的成熟比往年明显滞后,你认为影响冬小麦发育迟缓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温度
答案:D
17.(2010义乌)1 .下列措施符合“生态义乌”理念的是
① 将垃圾分类处理 ② 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上路
③ 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 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18.(2010巢湖)19. 2009年12月19日经过马拉松式的艰苦谈判,在达成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协议》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 大量使用酒精、沼气,即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B.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答案:A
19.(2010衢州)19.如图是科学家根据相关研究绘制的60万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和全球温度变化的图线,据图分析可得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引起全球温度的变化
B.全球温度的变化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
C.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D.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没有关系
答案:C
20.(2010绍兴)1.上海世博会上出现的下列“明星”,属于生物的是( )
答案:B
21.(2010金华)l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就是指生活中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
B.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C.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
D.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答案:D
22.(2010苏州)6.鸭是比较耐寒的一种鸟。宋代诗人苏轼在《春江晚景》中写道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该诗句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答案:B
23.(2010苏州)9.下列关于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防止汽车尾气污染,鼓励骑电动车
C.杜绝污染物的随意排放 D.对自然资源要合理开发,重视新能源开发
答案:B
24.(2010苏州)3l.世界气候大会 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舍议上,为了应对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各国首脑就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磋商并签订“减排”协议。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是指
A.氧气 B.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答案:C
25.(2010南京)22.当前,某些地方的个别官员为了打造所谓的“城市名片”,不惜重金移栽一些南方树种,但因“水土不服”,成活率较低。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一些南方树种在北方成活率低主要是受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答案:C
26.(2010济宁)2.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A.惊弓之鸟 B.蜻蜓点水 C.杯弓蛇影 D.望梅止渴
答案:B
27.(2010济宁)3.具备下列哪一特征的植物不适宜生活在如右图所示生物生活的环境中
A.根系很发达 B.茎肥厚多汁 C.角质层致密 D.叶面宽大
答案:D
28.(2010潍坊)18.下列关于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影响植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B.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C.植物开花结果时,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可采取人工延长光照时间的方法,让菊花提前开花
答案:B
29.(2010枣庄)20.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全球瞩目,“低碳生活”将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②减少大气中的CO2
C.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答案:B
30.(2010恩施)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下列主要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 B.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
C.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 D.旱灾使农作物大量减产
答案:D
31.(201南通)25.为了办好2010上海世博会,上海有关部门对汽车尾气进行检测。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
A.大气污染 B. 水污染 C. 土壤污染 D. 固体废弃物污染
答案:A
32.(2010聊城)16.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答案:B
33.(2010衢州)11.2010年5月,美国科学家将人造DNA植入到一个细菌中,几个小时内,人造DNA"取代”了原细菌中的DNA,且该细菌还能不断繁殖。从此,世界首例完全由人造DNA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了,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辛西娅”。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辛西娅”属于多细胞生物 B.“辛西娅”能不断繁殖,属于生物
C.“辛西娅”的性状不是由基因控制的 D.此实验表明生物进化论是错误的
答案:B
34.(2010台州)15. 2010年5月20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个“人造生命”诞生。研究人员先人工合成了一种细菌DNA,再植入另一个内部被掏空的细菌细胞内,该细菌不断繁殖形成菌落(如图)。对于人造生命技术,下列启示或论述不合理的有
A.细胞仍是生命存在的重要结构
B.能培育具有特殊功能的“人造细菌”服务人类
C.必须警惕此技术给人类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
D.由此技术可预见人工制造的高等动植物将会很快出现
答案;D
35.(2010温州)2.今年3月21日,温州市区出现罕见的浮尘天气。环境监测中心报告,当天空气污染指数为270~290,首要污染物为可吸人颗粒物。依据下表判断,当天温州空气质量状况属于
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表
A.优 B.良 C.轻度污染 D.中度污染
答案:D
36.(2010威海)17.为保护环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①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 ②农田秸秆焚烧处理 ③少开空调、少吹风扇 ④‘电脑
始终处于开机状态 ⑤少看电视,多户外运动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
答案:A
37.(2010韶关)1.2008年初我市遭受了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不少地区的植物大面积死亡,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答案:B
38.(2010韶关)9.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间合作关系的是
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一群麻雀一块去觅食
C.两只狗为骨头而争斗 D.小鸟为占巢穴而在周围呜叫
答案:D
39.(2010广东)6.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长蘑菇的朽木 B。成鸭蛋
C.玉米 D。电脑病毒
答案:C
40.(2010广东)7.今年上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了历年罕见的特大旱灾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这说明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之一是
A.阳光 B。空气 C.水分 D。温度
答案:C
41.(2010广东)10.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完善,对其修改正确
A.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 B。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
C.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 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答案:C
42.(2010广东)15.“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提倡“无纸化”办公,公文、通知、宣传单等主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送,不再以纸质的形式下发,其生物学意义在于
A.节省办公经费 B。减少垃圾
C.实现现代化 D。保护森林
答案:D
43.(2010广东)25酸雨可对生物造成极大的危害,与酸雨形成有关的主要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氟利昂
答案:A
44.(2010中山)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长蘑菇的朽木 B。咸鸭蛋 C.玉米 D。电脑病毒
答案:C
45.(2010中山)15.下列做法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鼓励购买使用私人汽车 B。将工业废水排人大海
C.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包鞋袋 D。大量使用空调
答案:C
46.(2010孝感)9. 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应对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工程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A 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B 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工程
C 大力实施草原家畜圈养工程 D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工程
答案:D
47.(2010长春)10.稻田里的水稻与杂草之间的关系属于 ( )
A.竞争关系 B.合作关系 C.捕食关系 D.寄生关系
答案:A
48.(2010海南)8.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选项是
A.葵花朵朵向太阳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春风又绿江南岸 D.春眠不觉晓
答案:B
49.(2010乐山)1.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河边垂柳的树枝长向了河心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秋天大雁南飞越冬 D。蚯蚓在土壤中括动,可使土壤疏松
答案:D
50.(2010深圳)3.下列不能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A.人到高原出现高原反应 B.竹节虫形似竹节
C.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 D.草蜥遇到敌害自动断尾
答案:A
二、材料分析题
51.(2010保定)19.当今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如果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能力,就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现请你根据人与自然资源部分“成员”的对话内容.并结合日常通过不同途径所获取的知识回答
回答问题.
题例:A与B对话的主要内含是什?
答:合理开发土地资源,不要随便占用土地
(l)C与D对话的主要内含是什么?
(2)E与F对话的主要内含是什么?
(3)简述以上对话中反映出的关于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错误做法。
(4)结台我国资源现状,针对上述对话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谈谈你对保护自然资源的见解。
答案:(1)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必须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2)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不能盲目开发 (3)盲目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如乱砍乱伐,乱捕滥杀等。
52.(2010台州)31.人类的过度捕捞使鳕鱼资源从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逐渐减少,其生存面临巨大威胁。右图为影响大西洋鳕鱼捕获量的因素及其结果的预测图,由图中信息可知:总体上看,在相同渔捞强度下,鳕鱼种群的相对数量与鱼网网眼大小的关系是 ;为了保证鳕鱼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应保持渔捞强度为 %最合适。
答案:网眼越大,种群相对数量越多(或网眼越小,种群相对数量越少) 33
53.(2010南通)(5分)当今世界共同提倡“低碳生活”。低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简约的生活方式,如节约用纸、节约用水等。请你谈谈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低碳生活”?
答案:如不浪费粮食,少买不需要的衣服、鞋子,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提倡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出门随手关灯,节约用纸、电、水、油、天然气等。
54.(2010海南)随着去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低碳”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词汇之一。2010年4月22日第41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低碳经济绿色发展”。我省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现在又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突出优势,将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示范区的建设。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12分)
资料一:海南岛气候条件特殊, “四时常花,长夏无冬” 。年平均气温在24C左
右;雨量充沛,年雨量在1600多毫米左右;年太阳总辐射量约110 - 140千卡/平方厘
米,年日照时数为1750至2650小时,光照率为50- 60%。
资料二:据2003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全省野生维管柬植物有4600种,占全国的
15%,其中海南特有种600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6种,国家二、三级保护42种;陆栖脊椎动物有566种,其中两栖类有37种,占全国的18.8%;爬行类104种,占全国的33%;鸟类349种,占全国的30.7%;兽类76种,占全国的18.6%,其中21种为海南特有种;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02种,省级保护动物32种。
资料三:我省森林总面积17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4.5%,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热
带森林主要分布于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黎母山等林区。我省将继续加强林业
建设,增加碳汇能力。将二氧化碳储存于生物碳库是建设海南低碳经济示范区的积极有效途
径。通过实施热带雨林等天然林、沿海防护林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进
一步增强海南林区作为碳库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
资料四:我省有着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可发展生物物质能源;有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可发展清洁能源;还有发展潜能无穷的海洋。目前,6万吨生物柴油、东方风 电、海口光伏发电等项目正抓紧建设。
(1)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海南岛的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等林区的植被类型属于
。根据资料二,说明其显著的特征是 。
根据资料三,说明其主要功能优势是 。
( 2从“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的角度来看,我省不仅有“绿色王国”之美誉,还有着十分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从资料一和资料四可知,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我省风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开发 项目建设;阳光充足,有利于开发 项目建设。
(3)走进“低碳生活”,你的行动是
。
答案:(1)热带雨林 动植物种类丰富 碳~氧平衡能力强(2)风电 太阳能光伏
(3)节约用电(如随手关灯、关电脑……) 骑自行车、乘公交车 建议父母建造
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 与“低碳生活”有关的保护环境行为 (能答出其中
某一方面的具体行为的合理答案,均可得满分)
55.(2009山东潍坊)在草→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青蛙的体重增加10克,则最少需消耗蝗虫( )
A.25克 B.50克 C.100克 D.125克
答案:B
解析:在维持生态平衡的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因此青蛙体重增加10克,最少需消耗蝗虫50克。
56.(2009山东潍坊)科研工作者利用各具特色的寿光大鸡品种,经过杂交培育出了适应现代需求的新品种,这是运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生物种类多样性
C.遗传的多样性 D.染色体的多样性
答案:C
57.菟丝子的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长于大豆、柑橘等植物体上。下列有关菟丝子和植物体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影响植物体的光合作用 ②吸收植物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③和植物体竞争土壤内的水分和营养 ④共同生活,互惠互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菟丝子营寄生生活,不会和植物体竞争土壤内的水分和营养。它靠直接吸收大豆等植物体的水和营养物质维持生活,对寄主(大豆等)会产生不利影响。
58.(2008苏州)(8分)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 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 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l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大F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池水、沙子中的__________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l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_______________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_____________,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l~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________________(填写“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l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________________能力比较差的缘故。
答案:(1)小鱼 水草 细菌等(或微生物)
(2)比较长 植物
(3)小于
(4)自我调节
59.(2008苏州)(10分)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 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1)桦尺蛾的体色(深色、浅色)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其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填“遗传”或“变异”)现象。假设桦尺蛾的体色受一对基因控制,深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浅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那么深色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2)工业污染区____________(填“深”或‘‘浅’’)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非工业污染区 _____________(填“深”或“浅”)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
(3)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牛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 论,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选择正确的选项并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的结果。
A.烟熏 B.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 C.自然选择
(4)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_______、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类型的发育叫做___________发育。
(5)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用__________的方法治理这种林业害虫,既经济又环保。
答案:(1) 性状 变异(遗传,遗传变异)BB Bb
(2)深浅
(3)C
(4)蛹 (完全)变态
(5)生物防治
60.(2008黄石)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每空2 分,共10分。)
(1)该食物网由_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
(2)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鹰和蛇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捕食关系,另一种是_________关系。
(4)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5)该食物网和________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
答案:(1)4 (2)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3)竞争 (4)草 (5)分解者
61.(2008天津)下面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回答(6分)
(1)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害虫与鼠的关系是 。
(2)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那么害虫得数量变化是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答案:(1)2 水稻→鼠→蛇(或水稻→害虫→青蛙→蛇)(2分) 竞争
(2)先增加后减少 自动调节
62.(2008益阳)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取学校附近鱼塘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进行了研究:一是对它们消化道内食物的组成进行分析;二是请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两种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见下表:(6分)
(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以食物网形式表示5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以A、B、C、D、 E代表5种生物)(2分)
(2)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2分)
(3)鱼是人们的美味佳肴,原来爱吃大鱼的人较多,现在很多人更喜欢吃小鱼了。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6分)(1)(2分) (2)(2分)C→E→D→A
(3)(2分)小鱼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比大鱼少
63.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现有超市、商店、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的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政府“限塑”的真正目的是 。
(2)有人设想,生产一种新型材料制作购物袋来代替现行的塑料袋 。你认为这种新材料应具备什么特点?请提出你的设想。(2分)
(3)有人用焚烧的办法处理塑料袋,这种做法好不好?
为什么?
(4)你认为目前该采取什么办法处理土壤中的塑料袋?
答案:(6分)(1)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合理即可) (2)(2分)①在短时间内降解(分解)
②对土壤不造成污染 ③能充分利用农田废弃物(如秸杆等)
④分解后能促进植物的生长等(任答两点,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3)不好 会造成大气污染 (4)人工拣拾,集中无害化处理
64. 2008年元月,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冰雪天气。东洞庭湖16万只候鸟无处觅食,饥寒交迫,生命垂危。冰灾过后,经湖南省林业厅多次监测,候鸟并无大面积死亡,种群正常。这与鸟类本身的结构和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有关。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根据所掌握的知识,你认为鸟类的哪些结构特征能让它在寒冷的环境中仍能保持高而恒定的体温?(3分)
① ,可保温。 ② ,呼吸能力强,供氧足。
③ ,产能多。
(2)假如你是鸟类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你将采取哪些措施,保证候鸟不挨冻、不挨饿、不遭捕杀?(3分)
答案:(6分)(1)(3分)①被覆羽毛 ②体内有气囊
③心脏与体重的百分比大、每分心搏次数多或心脏有四腔、非混血循环
(2)(3分)①定时、定点人工投食(如玉米、稻谷等) ②建立临时避寒站(所)
③加强人工巡湖,防止捕猎,对冻伤候鸟及时救治
光
叶绿体
光
叶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