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济南版211年中考试题汇编(二)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济南版211年中考试题汇编(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9-20 18:2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1.(2011衢州科学-2)浙江下列属于没有茎和叶分化的植物是( )
A.黑松 B.蕨 C.大豆 D.海带
2.(2011苏州-6)某同学将水稻、苹果、松树归为一类,把贯众、海带和葫芦藓归为另一类。则他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根的有无 B.种子的有无 C.果实的有无 D.陆生或水生
3.(2011临沂-25)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墙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
C.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叫白果
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4.(2011潍坊-5)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我们周围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各不相同。以下植物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
A.海带 B.水绵 C.发菜 D.蕨菜
5.(2011烟台-6)莱州市大基山森林公园生长着许多种蕨类植物。下列有关蕨类植物的描述,你不认同的是
A.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B.蕨类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是因为具有输导组织
D.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
6. (2011德州-2)在一片草坪中生长着蒲公英、铁树、月季、雪松、国槐,按照下列哪一项标准可把这些植物分为两大类?( )
A.种皮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B.是否具细胞结构
C.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 D.是否能产生种子
7. (2011枣庄-23)枣庄的“市树”——枣树属于
A.裸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藻类植物 D.蕨类植物
8. (2011济宁-7)右图所示是银杏树上结的“白果”,对白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成熟时果皮脱落
B.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C.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和种皮包被
D.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种皮包被
9.(2011泰安-9)下列生物中,最低等的是( )
A.海带 B.墙藓 C.肾蕨 D.玉米
10.(2011南京-17)下列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植物是( )
A.银杏 B.珙桐 C.海带 D.蕨
11. (2011湖南湘潭-9)右图是花生的果实,据此可判断花生属于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2.(2011十堰-59)当你走进温暖多雨的地区,也许会踩上一块毛茸茸的绿毯,这矮小的植物易受到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侵入,它是谁?可以当做什么植物?
A.藻类植物,制造氧气较多的植物 B.苔藓植物,监测空气的指示植物
C.蕨类植物,美化环境的观赏植物 D.被子植物,绿化环境的主要植物
13. (2011湖北荆州-4)裸子植物区别于被子植物的主要特点是
A.有种子 B.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C.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D.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14.(2011福建福州-7)目前,我国以煤炭发电为主。形成这些煤的植物类群主要是古代的(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被子植物 D.裸子植物
15.(2011福建南安-14)银杉和水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有关银杉和水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被子植物 B.都属于蕨类植物
C.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 D.胚珠外都没有子房壁包被
16.(2011福建洛江-5)贯众、卷柏可入药,它们有根、茎、叶的分化,但没有花、果实、种子,它们属于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7.(2011福建泉州-13)下列植物器官中,桫椤植株不具有的是
A.根 B.茎 C.叶 D.花
18.(2011福建泉州-25)我们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指的是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
19.(2011福建泰宁-2)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植物类群是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20.(2011福建泉港-6)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结构复杂,最突出之处是( )。
A.具有根、茎、叶、花和果实 B.具有根、茎、叶,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
C.具有望、叶、假根 D.具有很、茎、叶、花,没有果实和种子
21.(2011广东中山-8)下列各组植物中,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最相似的是
A.墙藓、肾蕨 B.水绵、水稻 C.海带、雪松 D.白菜、紫菜
16. (2011鸡西-16,3分)请将下列各植物类群与对应的植物连接起来
A藻类植物 a银杏
B蕨类植物 b海带
C裸子植物 c肾蕨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2011苏州-5)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作如下处理: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再将上述四组叶片置于通风处,则出现萎蔫现象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2.(2011潍坊-7)下列四组培养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相同植物,叶片气孔张开程度最大的应是( )
A B C D
土壤湿度 潮湿 潮湿 潮湿 干燥
光照设置 光照 光照 黑暗 光照
温度高低 较高 较高 较低 较高
3.(2011威海-10)刚刚移栽的树木常常被去掉了很多枝叶,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A.蒸腾作用 B.分泌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4.(2011威海-12)在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中,切片的正确方法是
A.用一片刀片沿叶的纵向迅速切割两次
B.用并排的两个刀片沿叶片的纵向迅速切割一次
C.用一片刀片沿叶的横向迅速切割两次
D.用并排的两个刀片沿叶片的横向迅速切割一次
5.(2011泰安-16)绿色植物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
A.叶肉细胞 B.上表皮 C.气孔 D.下表皮
6.(2011湖北恩施-2)恩施州正在创建 “仙居恩施”,提升“城市名片”,改善城市绿化。今年入春以来在各经济开发区的道路两旁移栽了一批大树,要求带冠移栽,为了提高大树成活率,下面是某同学对工人师傅提供的建议,其中不具可行性的是
A.浇过多水 B.用遮阳网遮阴 C.带土移栽 D.摘除部分叶片
7. (2011湖北孝感-3)园林工人在移栽树苗后,常常在树苗上方加装黑色网罩以提高成活率。该做法应用的原理是
A.减缓土壤水分的蒸发 B.降低蒸腾作用的强度
C.提高呼吸作用的效率 D.降低光合作用的强度
21.(2011杭州科学33,10分)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树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明显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几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降低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原理是
(2)小方认为造成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说的原因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还有一个较重要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
(3)小李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以下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①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棵树,分别编号为A,B。
②在B树全部树叶的正反两面喷上一层极薄无色无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阻止树叶水分蒸发。(透明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
③在无风晴天的中午实验地点进行测量,同时测定离地1.5米高处的三个点的气温。
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 下的气温(T1)、 下的气温(T2)、 下的气温(T3)。测温时,其中两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 的距离相同。
④若不考虑小方说的造成树荫下气温低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T1、T2、T3)之间的温差关系式应是
22.(2011·义乌科学-33)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张和3张叶片。
(2)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3)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
【实验现象】
如图所示。(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
【实验结论】
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
【分析应用】
(1)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 中。
(2)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 作用越强的原因之一。
(3)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23.(2011聊城,28,10分)下图为显微镜下菠菜叶横切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和[ ]合称表皮,属于 组织。
(2)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该结构主要集中在叶片的
[ ] 部位的组织细胞内
(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通过[ ] 中的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4)蒸腾作用所散失的水分是通过[ ] 形成的[ ] 来完成的。
(5)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判定叶片所属的结构层次是 。
24. (2011德州-6,5分)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下图为小刚利用某植物的枝条所做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前, 小刚在甲瓶中枝条叶片上下两面均涂抹了厚厚一层凡士林(护肤油),乙瓶中枝条不处理, 并用水彩笔分别标记了甲、乙两瓶的水面高度。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定时观察、记录水位的变化情况。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_________ ____。
(2)水面上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放入两个瓶子中的枝条生长状况和叶片数目应尽量一致, 这遵循了科学实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4)预测实验结果:甲、乙两个瓶子中,水面高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 _______。
25.看纽约大楼楼顶的别样风景,纽约 和华盛顿的政府官员正在学习如何利用“绿色屋顶”应对日益严峻的都市环境与健康问题。“绿色屋顶”有助于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缓解暴雨对下水道系统造成的压力,减少能源消耗和净化空气。作为地球人的我 (积极或消极)响应。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2011·义乌科学-9)下列实验器材(试剂)的选择正确的是
A.使用显微镜观察蜗牛
B.选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
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D.在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直接放入沸水中进行脱色处理
2. (2011苏州-12)下列各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脱去绿叶中叶绿素的是
A B C D
3.(2011苏州-27)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4. (2011德州-18)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获得蔬菜的丰收,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这种“气肥”实质上就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5.(2011泰安-17)小麦、玉米、大豆等种子内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 )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茎的输导作用 D.根吸收作用
6.(2011泰安-19)右图为探究光合作用某一产物的实验装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实验在有光或无光下都可避行
B.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C. 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氧气
D. 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有机物
7.(2011江苏南通-4)右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h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①③
8.(2011十堰-64)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是
A.常松士,勤施肥
B.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
C.温室大棚夜间适当降低室温
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
9. (2011湖北恩施-3)将一颗1克重的樟树种子种到适宜樟树生长的土地里,几年后长成100多公斤重的大樟树。你知道樟树从种子到生长成大树的过程中,其增重部分主要来自于下列那一项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阳光 C.氧气 D.二氧化碳
10.(2011福建南安-13)“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重大意义,其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
A.吸收二氧化碳 B.吸收水和无机盐 C.生产有机物 D.释放二氧化碳
11.(2011福建洛江-21)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能快速、安全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正确装置是( )
12.(2011福建泉州-27)泉州森林公园是天然“氧吧”,到此“吸氧”的最佳时间是
A.凌晨 B.上午 C.黄昏 D.深夜
13.(2011福建泉港-7)世博会馆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绿墙,一年可吸收4吨的二氧化碳,能使空气清新是植物体进行的( )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吸收作用 D.光合作用
14.(2011广东中山-7)种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原因是
A.增加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 B.增加吸收光能的作物叶片的面积
C.降低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D.降低周围的气温以增加有机物合成
15. (2011江西抚州-7)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利用阳光的措施是
A.同种植物稀植 B.同种植物密植
C.多种植物密植 D.同作套种,隔离密植
16. (2011海南-25)下面是四位同学做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实验时采用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1. (2011杭州科学,29,6分)1648年,荷兰医生海尔蒙特把一株2. 27kg的柳树苗种在装有90kg土壤的有盖木桶里,只浇雨水。持续5年,他发现柳树质量增加了74. 33kg,而土壤质量只减少了56. 7g。他据此第一次指出:“水分是植物体自身制造的原料”。到了1699年英国的伍德沃德改进了海尔蒙特的实验。他利用大小长势相同的薄荷苗为实验材料,把苗种在水里,控制给水量,并将装置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减少外界因素干扰。他选用不同水源进行重复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水源 (控制水量) 实验次数 实验时间 薄荷苗的平均质量增长率(%)
普通水 2次 56天 126
普通水+少量土壤 2次 56天 309
蒸馏水 1次 56天 36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伍德沃德的实验具有创新意义,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填字母编号)
A.比较薄荷苗的平均质量增长率不能作为得出实验结论的依据
B.选用薄荷苗可节省实验时间
C.进行了重复实验减少实验偶然性
D.选用长势相同的薄荷苗减少干扰
(2)分析伍德沃德实验数据可得,植物质量的增加不仅与水有关,而且与 有关。
(3)根据你对光合作用的认识,伍德沃德的实验不能证明植物质量的增加与大气成分中的
密切相关。
22.(2011衢州科学-38)为了解茶树的生长规律,某科研机构选择了乌牛早、浙农117号和龙井43号三种均生长了一年的盆栽茶树进行了光合作用的研究,实验在二氧化碳浓度保持恒定、水分适宜的同一温室内进行,并用科学仪器测出三个茶树品种的单位叶面积内有机物的积累量,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同时记录温室内的温度,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回答:
(1)由图甲可知,三个茶树品种的单位叶面积内有机物积累量的高峰都出现在 (填具体时间),说明此时植物的 作用最强,制造的有机物最多;
(2)综合分析图甲和图乙的实验数据,你认为该实验的结论是 ;
(3)适量喝茶对身体健康有益,因为茶叶中含有一种物质叫儿茶素,它有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硬化等作用。已知一种儿茶素的化学式是C15H14O6,该儿茶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的质量比C∶H= 。
23.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
(1)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表皮的

(2)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
影响,原因是温度会影响活细胞中的
(3)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
为2 5℃和3 0℃。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将温度调节到2 5℃时,图中曲线上的A点将向
移动(填“上”或“下”)。
24. (2011枣庄-41,9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1—→2—→ —→5(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排列)。
(2)图2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 ,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
(3)图6中滴加的液体是 。图7小烧杯中的液体是 ,其作用是 。
(4)若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操作步骤完全正确,那么在图5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这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该实验现时还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5. (2011淄博-17,5分)右图所示装置用来研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某项原料:
(1)这项原料是 。
(2)浓度较大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3)实验开始前,将该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 。
(4)瓶内的叶片与瓶外的叶片形成一组 实验。
(5)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
26.(2011南京-31,4分)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甲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
图甲 图乙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_________作用。
(3)下图中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________。
(4)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变蓝的是图甲叶片中_________部分,由此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27.(2011四川泸州-52,6分)选取生长正常的爬山虎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实验前应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移至光下几小时,再将甲、乙、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将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叶片A、B两部分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 。
(3)将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其中叶片乙 蓝色。乙和丙两叶片形成对照实验,可以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如果将叶片丙的叶脉切断叶片丙经过上述①②步处理,其叶片颜色将 。
(4)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根据叶片甲实验可得出结论,在农业生产上种植大棚蔬菜为了提高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28.(2011福建南安-39,6分)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如下,请分析回答:
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②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图所示),塑料袋内放入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④把叶片A、B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⑤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B滴加碘液。
(1)步骤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将叶片中
原有的     运走耗尽。
(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 色,非绿色部分变为
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 ,
该实验的变量是 。
(3)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
(4)步骤④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 。
29.(2011广西贺州-20)选一盆银边天竺葵(银边部分的叶肉细胞不含叶绿素),进行如下实验(如图):
①将天竺葵预先放置在黑暗处48小时,再用两片2cm×2cm不透光的黑色纸片夹在绿色部位上(图中C处),然后把植物放在光下照射4~6小时,再剪下此叶片,并用打孔器在叶片A、B、C三个部位打下三个叶圆片。
②把叶圆片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经热水浴脱色(隔水加热,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③用清水漂洗经过脱色的叶圆片,再把叶圆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圆片滴加碘液。
④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圆片的颜色。
请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将天竺葵预先放置在黑暗处48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A、B、C三个叶圆片中,哪一个叶圆片变成蓝色,为什么?
(3)通过比较 叶圆片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通过比较 叶圆片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30.(2011江西抚州-13,4分)根据“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回答:
⑴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⑵实验前,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影响: 。
⑶将暗处理得天竺葵的一片叶部分遮光、部分不遮光的目的是 ,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这片叶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
31. (2011海南-27,10分)下图表示将叶片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片的结构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图中,植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B ]        。
(2)在图中,与茎的输导组织相连的是叶片里的[ A ]        。
(3)细胞中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 作用的场所。
(4)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主要贮藏在图中细胞的[ C ]    。
32.(2011鸡西-23,5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回答问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运走耗尽),然后将这两个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分别从两个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 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从 装置中取的叶片。
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2)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的。
33.(台州卷)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4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物发育所坜的物质全部来自土壤。
材料二:17世纪,比利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木桶中,只浇水。经过五年,再次称量,柳树质量已达80千克,而泥土减少却不到100克,如图所示;
材料三:18世纪,英国普利斯特利通过如图乙实验发现,A钟罩内的小鼠很快死亡,B钟内的小鼠却可存活较长时间;
材料四:1864年,德国萨克斯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还能合成淀粉等物质。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现象称为光合作用。
  
(1)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成立,则海尔蒙特的实验结果是为   ▲    ;
(2)普利斯特利实验说明了          ▲          ;
(3)如今,依据碘能使淀粉变 ▲ 色的特点,常通过检测淀粉来判断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为便于观察,需进行如图丙的实验,当实验结束取出小烧杯后,可观察到酒精和叶片地颜色分别是    ▲     。 
第四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2011·义乌科学-12)农民伯伯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A.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C.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D.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
2.(2011苏州-18)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时,夜间常常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降低温度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B.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
C.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
D.温度降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量多
Ⅱ. (2011苏州-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51小题~第55小题。
下图1表示蚕豆植株叶片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的某种生理活动简图,其中,A、B、C分别表示相应的物质。图2是蚕豆叶不同切面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应的细胞或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 若A、B、C分别表示二氧化碳、有机物(淀粉)和氧气,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叶肉细胞中的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扩散作用
4. 若A、C分别表示氧气和二氧化碳,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叶肉细胞中的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扩散作用
5. 若C表示水,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植株的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扩散作用
6. 蚕豆植株所需要的水,主要由根尖的 区吸收而来的。
A. 根冠 B. 分生 C. 伸长 D. 成熟
7.在“制作与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实验中,低倍镜视野下观察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图2中的
A.② B.③ C.④ D.⑤
8.(2011烟台-7)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有利于
A.降低呼吸作用 B.降低蒸腾作用 C.促进果实成熟 D.增强光合作用
9.(2011威海-8)右图曲线表示光照强度与绿色植物C02吸收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对该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B点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和呼吸作用释放C02的量
D.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10.(2011威海-9)昆嵛山樱桃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同时也为种植户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收入。为提高大棚樱桃的产量,果农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定时通风 B.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C.适时松士、施肥 D.保持棚内温度恒定
11. (2011济宁-4)据5月26日《齐鲁晚报》报道:我市微山县马坡乡址坊头村的1000多亩小麦因水涝而枯死,其中500多亩面临绝产。如图所示村民刘凯拔下的麦子根部都已经腐烂。下列说法中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A.水涝抑制小麦根对水分的吸收 B.水涝抑制小麦叶的光合作用
C.水涝抑制小麦根的呼吸作用 D.水涝抑制小麦叶的蒸腾作用
12.(2011泰安-18)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C.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13. (2011淄博-5)下列坐标图表示一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天内池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晴天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
14.(2011湖北荆州-1)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生态绿墙上,栽种的众多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吸收园区内的二氧化碳,降低小环境的温度。这些功能是通过植物的哪些生理活动实现的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气体交换和吸收作用
15. (2011湖北荆州-6)人类的下列活动中,能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A.将水稻和小麦的种子晒干后入库保存
B.大雨过后,给棉花和蔬菜等作物中耕松土
C.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降温
D.向贮藏水果的地窖中通入二氧化碳
16.(2011福建南安-28)“早穿皮袄,午穿纱”,说的是新疆地区昼夜温度差大。而新疆“绿洲农业”的瓜果特别甜,这是因为
A.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强烈 B.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微弱
C.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强烈 D.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微弱
17.(2011福建泉港-9)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
A.缺少肥力,妨碍光合作用 B.缺少水分,妨碍光合作用
C.缺少二氧化碳,妨碍根的呼吸作用 D.缺少氧,妨碍根的呼吸作用
18.(2011广东中山-9)右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B.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当光照强度>n1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当光照强度>n2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19.(2011兰州-6)在农业生产中,下列措施有利于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A.给植物松土 B.移栽植物后遮阴
C.低温储藏蔬菜水果 D.粮食晒干后储藏
20.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21.(2011温州科学-31)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惑:种子的萌发过程可能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水位下降,空气就会依次进入装置。
A B C D
(1)A装置的作用是___ __________。
(2)如果观察到_________ ___现象,则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3)请指出D装置的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 _____。
22.下图的曲线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产生氧气与消耗氧气的情况(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三个点,D为横坐标上的点。请分析回答:
(1)绿色植物进行的与产生氧气有关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
(2)在A点植物进行的与消耗氧气有关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
(3)B点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该点表示植物消耗和产生氧气的量是_____________。
(4)C点表示绿色植物产生氧气的量大于消耗氧气的量,说明此时进行_________的强度大于__________的强度。
23.(2011江苏南通-32,5分)下图表示在某晴天的上午,将一盆植物的部分枝叶用干燥的透明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并置于阳光下。请回答:
  (1)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植物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带有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袋内,观察到卫生香复燃,说明袋内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气体),该气体是通过__________作用产生的。
  (3)傍晚换上黑色不透光的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第二天打开,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棒,结果火柴棒迅速熄灭。若将该袋内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此时袋内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气体),该气体是通过__________作用产生的。
24.(5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装置图A 装置图B
(1)设计图A实验装置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以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会出现水珠,其主要是由于水分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向外散失凝聚而成的;选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避免植物因进行_______作用而影响实验效果。
(2)装置图B中是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的一个有名的实验。据此实验他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能够更新因为动物呼吸变得污浊的空气。请你大胆地推测普利斯特利随后可能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011四川泸州-50,4分)右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食物链起始的生物是 。
(2)图中甲、乙都具有的生理作用是 。
(3)图中③表示的生理作用中,能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在 中进行的。
(4)绿色植物的气体进出和水分的散失都是通过叶片上的 完成的。
26.(2011福建泉州-40,9分)学习植物生理作用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分析回答:
①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设为甲装置,其他处理见图;
②将甲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
③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④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
⑤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
甲 乙
⑴观察甲装置可知:A与B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B与C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
是 。A与C不能构成对照实验,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 个变量。
⑵步骤③中,从A瓶挤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该瓶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叶片进行 作用产生的;从B瓶、C瓶挤出的气体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C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所吸收,而B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是被叶片进行的 作用所消耗。
⑶步骤④用乙装置脱色时,大烧杯内装的液体是 ,小烧杯中的液体将变成 色。
⑷步骤⑤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取自 瓶的叶片。实验证明:绿叶制造淀粉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所需的原料有二氧化碳。
27.(2011福建泉港-40,5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生活方式”的活动中,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⑴将罩上塑料袋的植物置于暗处5~6小时后,打开阀门,轻轻挤压塑料袋,使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原因是:植物进行 作用,产生 (气体)。
⑵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植物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主要是通过植物根尖的根毛区吸收后,由木质部的________自下往上运输到叶片。
28.(2011河北保定-19,4分)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究的结果要经过实验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下列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下图及日常所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1)甲装置经过一昼夜的暗处理后,进行2—3小时光照,观察到烧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同时透明塑料袋内壁出现小水滴,这种现象说明植物进行了 作用。
(2)打开钟罩,取下透明塑料袋对叶片进行处理,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不变蓝,能够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是 。
(3)乙装置的广口瓶中是新鲜的金鱼藻,放在光下,当瓶内气体约有2cm高时,打开导气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火柴棍放在管口会复燃,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 。
(4)丙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新鲜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过一段时间打开阀门后会发现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此装置和实验现象验证的是 。
29.(2011兰州-28,10分)下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B为氧气,则A为   ,C为        。
(2)在白天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叶片的   
    作用,在此作用过程中,B为      ,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3)从上述可见,在白天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 种生理作用。
第五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1.目前,全世界都在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所谓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指在生产、生活中尽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倡导低碳理念、争做低碳先锋”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态度。
(1)出行时乘坐的交通工具不同,每千米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不同。
某班的50位师生准备同时出发去离校20千米的部队与官兵联谊,为低碳出行,他们选择了大巴作为出行工具(有关参数见右表)。则他们这次出行每千米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 千克(已知每消耗1升汽油排放二氧化碳2.7千克)。而乘坐小汽车出行,每千米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0.0 58千克。
(2)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即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可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1:4的分子数比混合通入反应器,在适当条件下反应,可获得一种重要的能源物质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O2+4 H2=X+2 H2 O,则X的化学式为 。
(3)有人测算,一棵树龄为5 0年的大树,其产生的生态价值高达十多万美元。树的生态价值包括很多方面,除了能吸收二氧化碳外,还表现在 。(请写出一条)
22.(2011福建福州-29,4分)图4表示的是能量流动方向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l)图中①表示 作用,它将太阳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植物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这个过程在细胞的____(叶绿体/线粒体)中进行。
(2)图中②表示 作用,它将动植物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3)通过①,植物不断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23.下图是光合作用概念图。
(1)概念图中①表示 ②表示 ⑤表示
(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其透明无色的表皮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不含有[ ] 。
(3)炎炎夏日,中午气温特别高,为减少植物的 作用,叶片的大部分气孔关闭,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光合作用随之减弱。
(4)在世博主题馆外壁有一面超大的“绿墙”,这也是世界最大的生态绿化墙面。这面墙是将可回收的废塑料再利用变成植物容器,构建了立体花卉墙,总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4倍,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 作用;“绿墙”与玻璃墙相比可降温5度,使空气清闲、湿润,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 作用。实现上海世博园区的“低碳排放”。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写一条与大家分享。
24.(2011福建泰宁-29,5分)根据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细胞中的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是因为它能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 ,
释放 ,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平衡。
(3)绿叶见光部分遇碘变蓝,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
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一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1.(2011·菏泽学业-2)千姿百态的动物王国里,有些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有些动物则没有。在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家鸽、壁虎、青蛙 B.蝗虫、蚯蚓、蜈蚣C.鲫鱼、家兔、螳螂 D.蚂蚁、蜜蜂、鲨鱼
2.(2011·义乌科学-15)某同学把七种动物分成鲸、麻雀、袋鼠和蟹、蝴蝶、乌贼、蚱蜢两类。他可能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①体温是否恒定 ②是否有脊椎骨 ③卵生还是胎生 ④水生还是陆生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③或④ D.①或④
3.(2011聊城-7)小强观察到鱼缸内的小金鱼的口和鳃盖不停的交替闭合,鱼的这种行为主要是为了(  )
A.取食 B.呼吸 C.喝水 D.平衡身体
4.(2011聊城-19)生物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鱼体呈梭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B.荷的叶柄中空,便于根的呼吸
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 D.昆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
5.(2011聊城-20)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样做的的目的是(  )
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有利于蚯蚓的正常呼吸
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 D.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6.(2011苏州-7)右图中的黑色部分表示四种动物共有的特点。则该特点是
熊猫
青蛙 蛇
鲫鱼
A. 卵生 B. 用肺呼吸
C. 体温恒定 D. 具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
7.(2011苏州-9)下列有关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
B.消化能力强,飞行时可随时排出粪便
C.骨骼和肌肉都很轻且薄,有利于减轻体重
D.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吸气和呼气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8. (2011苏州-36) 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A B C D
9.(2011临沂-28)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
①蚯蚓---体壁②鲫鱼----鳃③家鸽----肺和气囊④青蛙----鳃和皮肤⑤家兔-----肺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10.(2011潍坊-7)自然界中动物各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请分辨出下列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
A.鸟类的身体大都呈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
B.哺乳动物都是体表被毛,胎生
C.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
11. (2011威海-27)蚯蚓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它用来呼吸的是
A.肺 B.气管 C.体壁 D.肺和皮肤
12. (2011泰安-33)下列器官中,适于在水中进行呼吸的是
A.肺 B.气囊 C.气管 D.鳃
13. (2011泰安-34)下列动物中,体温不能保持恒定的是
A.蚯蚓 B.家兔 C.蝙蝠 D.企鹅
14. (2011泰安-3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中的莺和燕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①体表被覆羽毛 ②前肢变为翼 ③体内有气囊 ④胎生哺乳 ⑤体温恒定 ⑥变态发育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⑥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⑥
15. (2011泰安-43)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中,被称为中生代动物“活化石”的是
A.金丝猴 B.白鳍豚 C.扬子鳄 D.朱鹃
16. (2011淄博-6)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宝岛台湾。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A.用肺呼吸 B.胎生哺乳 C.牙齿分化 D.体温恒定
17. (2011湖南湘潭-10)鲫鱼、虾、蚌、蟹都生活在水中,若将它们分成两类,其依据是
A.是否用肺呼吸 B.有无脊柱 C.体温是否恒定 D.是否胎生
18. (2011湖南湘潭-11)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以适应陆地干燥气候,下列哪项结构不具有这种功能
A.蚯蚓的刚毛 B.蛇的鳞片 C.蝗虫的外骨骼 D.蜥蜴的细鳞
19.(2011湖北襄阳-21)下面是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B.气体交换部位是肺和气囊
C.食量大,为飞行生活提供大量的能量 D.发达的胸肌,能有力扇动两翼
20.(2011十堰-83)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与这句话无关的选项是
A.流线型体形 B.卵生 C .双重呼吸 D. 胸肌发达
21.(2011十堰-84)兔与食草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A.心脏四腔、有体循环和肺循环 B.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
C.有门齿、臼齿,有发达的盲肠 D.胎生、哺乳
22.(2011福建福州-16)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经常用湿棉球擦拭其体表,以保证它正常的( )
A.运动 B.消化 C.呼吸 D.生殖
23.(2011福建洛江-6)与脊椎动物相比,无脊椎动物的特征是
A.都是原生动物 B.没有学习行为 C.体内没有脊柱 D.都靠鳃呼吸
24.(2011福建洛江-25)今年是兔年,兔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区别于鸟类的特征是
A.体温恒定 B.具有学习行为 C.用肺呼吸 D.胎生
25.(2011福建泉州-7)无脊椎动物区别于脊椎动物的特征是
A.卵生 B.变温 C.无附肢 D.无脊柱
26.(2011福建泰宁-12)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蚯蚓       B.鲫鱼  C.青蛙   D.田鼠
27. (2011福建泉港-32)如果用右图3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 1 2 3 4
A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B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绿色植物 生产者
C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D 纲 科 目 种
28. (2011福建泉港-33)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分别代表鱼、大熊猫、火娃、藏羚羊、燕子。其中,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均属于( )。
A.陆生动物 B.哺乳动物 C.脊椎动物 D.恒温动物
29.(2011广东中山-23)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鲫鱼身体呈流线形是其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B.具有角质的鳞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特征
C.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
D.身体由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点
30.(2011河北保定-12)下列对动物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鲫鱼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 B.青蛙幼体、成体都用肺呼吸
C.家鸽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 D.大熊猫胎生、哺乳
31.(2011兰州-9)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对不同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家鸽前肢变成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
C.昆虫有外骨骼适应陆地干燥生活 D.雄蛙有鸣囊适应水陆两栖生
32. (2011安徽巢湖-6)鸟的下列结构中与“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含义不符的是
A. 体内有气囊 B. 胸肌发达 C. 前肢变成翼 D. 有角质喙
33. (2011海南-10)右图是家鸽鸟体内部分结构分布示意图,图中b所示的结构名称是 
A.气管 B.气囊
C.肺 D.肺泡
21.(2011福建南安-36,4分)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动物可分为 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后者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 类、 类和哺乳类。哺乳类是脊椎动物中最高级的一个类群,它们不仅体温恒定,且还具有 、哺乳等生殖发育特点。例如: 就是一种哺乳动物(举一例)。
22.(2011福建泰宁-27,2分)科学家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另一类是 动物。常见的蝗虫属于 动物。
23.(湖州卷-24)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例如,A类动物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的。
(1)蛇属于五类脊椎动物中的 ▲ 类动物。
(2)图中C类动物是以 ▲ (选填“终生用肺呼吸”或“胎生、哺乳”)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
第二节 动物的运动
1.(2011聊城-21)当你做屈肘动作时,上臂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态分别是(  )
A.收缩、收缩 B.舒张、舒张 C.收缩、舒张 D.舒张、收缩
2.(2011潍坊-8)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为基础。以下有关人体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所有的关节都是能够活动的
B.关节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
C.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D.肱二头肌属于肌肉组织
3. (2011德州-13)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骨骼肌不受剌激也能收縮
B.只有肌腱收缩,才能牵引骨绕关节运动
C.屈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縮
D.运动时,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或多组相互配合进行活动
4. (2011泰安-36)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B.骨骼肌的两端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 D.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互配合活动
5. (2011湖南湘潭-17)小明每天坚持体育锻炼一小时,他在运动锻炼时起调节作用的系统主要是
A.运动系统 B.消化系统 C.神经系统 D.呼吸系统
6.(2011十堰-85)屈肘时所需的动力主要来源于
A. 肱二头肌收缩牵拉骨 B.肱二头肌舒张推开骨
C.肱三头肌收缩牵拉骨 D.肱三头肌舒张推开骨
7.(2011福建南安-32)右图表示一个屈肘动作,此动作的发生是由于神经传来的兴奋引起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缘故,其肌肉收缩和舒张情况应该是
A.肌肉X收缩,肌肉Y舒张 B.肌肉Y收缩,肌肉X舒张
C.肌肉X和肌肉Y都收缩 D.肌肉X和肌肉Y都舒张
8. (2011福建洛江-26)右图中①是肱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完成屈肘动作需
A.①收缩、②舒张 B.①舒张、②收缩
C.①和②都舒张 D.①和②都收缩
9.(2011福建泉州-32)生物课上王老师指着自己受伤的左臂,幽默地说是伤了“支点”。她所说的“支点”是
A.骨 B.肌肉 C.关节 D.神经
10. (2011福建泉港-27)右图中①示肱二头肌,②示肱三头肌。完成屈肘动作需( )
A.①收缩、②舒张 B.①舒张、②收缩
C.①和②都舒张 D.①和②都收缩
11.(2011福建泉港-28)上题中,①和②都跨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因此,骨、关节、肌肉关系图正确( )
A B C D
12.(2011广东中山-17)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在100米跑的过程中,大腿肌肉的活动情况是
A.都持续收缩 B.都持续舒张
C.先同时收缩,再同时舒张,交替进行 D.一组收缩,另一组舒张,交替进行
13.(2011河北保定-15)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及下表提供的内容,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运动速度最快的是陆生动物 B.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器官相适应
C.所有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D.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第三节 动物的行为
1.(2011·菏泽学业-3)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下列各项中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A.森林中的一群狒狒 B.池塘中的一群青蛙 C.花盆下的一群鼠妇 D.果盘上的一群苍蝇
2.(2011聊城-8)下列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小鸟喂鱼 ②大山雀喝牛奶 ③黑猩猩钓取白蚁 ④小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3.(2011临沂-22)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给养鱼池边浮出水面求食的金鱼喂食。红雀的这种行为是①先天性行为②学习行为③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④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2011烟台-21)在烟台的海边生活着一种甲壳动物——招潮蟹,它的雄性长有一个大螯肢。在繁殖季节,不同的招潮蟹挥螯的方式也不同。分析甲、乙两种招潮蟹求偶行为的类型以及决定这种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
A.先天性行为应激性 B.先天性行为 遗传性
C.后天性行为 遗传性 D.后.天性行为适应性
5.(2011威海-28)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孔雀开屏 B.大山雀偷喝牛奶
C.失去幼鸟的美国山雀喂金鱼 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进母亲的育儿袋吃奶
6. (2011济宁-11) “孔雀开屏”属于
A.觅食行为 学习行为 B.防御行为 先天性行为
C.繁殖行为 先天性行为 D.攻击行为 学习行为
7. (2011泰安-37)在白蚁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
A .社会行为 B.取食行为 C.生殖行为 D.防御行为
8. (2011泰安-38)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间需要交流信息,以下不能起到此作用的是
A.长尾猴的不同叫声 B.蜜蜂的舞蹈
C.黄蜂的警戒色 D.蛾类分泌的性外激素
9.(2011江苏南通-15)下列不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A.乌贼喷墨 B.萤火虫发光 C.刺猬冬眠 D.海豚转圈表演
10. (2011湖南湘潭-16)下列哪项是动物的学习行为
A.母鸡生蛋 B.老鼠钻洞 C.蜜蜂酿蜜 D.黄牛耕田
11.(2011十堰-86) 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老马识途 B.惊弓之鸟 C.鹦鹉学舌 D.孔雀开屏
12. (2011湖北恩施-8)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从行为理论上分析,是人类哪方面行为能力最强所致
A.捕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学习行为 D.社群行为
13. (2011湖北荆州-8)据报道,有一只刚失去幼崽的雌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不久就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对雌猫的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2011湖北孝感-2)楚汉相争末期,汉王刘邦派谋士在项王必经之地“召集”蚂蚁排出“项王必死于此地”几个字,项王因此被攻破心理防线。在这一事件中,汉王的谋士主要利用了蚂蚁的( )
学习行为 B.社群行为 C.取食行为 D.领域行为
15.(2011·内江)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从而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下列是某校八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对动物行为的有关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B.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C.蚂蚁营群体生活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 D.乌贼遇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攻击行为
16.(2011福建福州-2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狗为主人拉车运菜属于( )
A.社会行为 B.繁殖行为 C.学习行为 D.先天性行为
17.(2011福建洛江-14)一只工蜂找到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来招引伙伴,这说明蜜蜂具有
A.社群(会)一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攻击行为
18.(2011福建洛江-28)某同学对蜻蜓结构及行为特点的描述如下,你认为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蜻蜓体内具有脊柱 B.蜻蜓细胞具有细胞壁
C.蜻蜓点水是一种繁殖行为 D.蜻蜓点水是一种学习行为
19.(2011福建泉州-4)“家燕筑巢”和“飞鸽传书”,从行为获得方式看分别属于
A.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B.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C.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D.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20.(2011福建泉州-5)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猴王称霸 B.蜂群分工 C.蚂蚁通讯 D.乌贼喷墨
21. (2011福建泉港-14)据CCTV-4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就失去了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对猫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2. (2011福建泉港-19)下列对动物行为研究的案例中,纯粹属于观察法的是( )
A..训练蚯蚓走迷宫
B.探究蚂蚁通讯及喜食何种食物
C.探究环境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D.珍妮长期观察研究黑猩猩行为
23.(2011河北保定-8)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
A.鸟类孵卵 B.鱼类洄游 C.狗做“算术” D.蜜蜂采蜜
24.(2011广西贺州-10)下列各种动物行为中,在获得途径上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
25. (2011江西抚州-6)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具有的特点是
①由动物生活环境因素决定的 ②动物生来就有的
③由动物生活经验获得的 ④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6. (2011海南-17) “蜜蜂传粉”和“点水蜻蜓”这两种昆虫行为分别属于
A.防御行为和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和迁徙行为
C.取食行为和繁殖行为     D.迁徙行为和繁殖行为
27. (2011海南-22) 蚂蚁进行通讯联络的方式是
A.声音 B.气味 C.舞蹈 D.表情
28. (2011鸡西-14)下列哪项属于先天性行为? ( )
A.鹦鹉学舌 B.小狗算算术 C.小鸟育雏 D.海狮顶球
26.(2011兰州-26,2分)蜜蜂采蜜、蚂蚁筑巢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称为 行为,而鲸或海豚在人的驯养下表演顶球、跳跃等动作,称为 行为。
22. (2011安徽巢湖-21,2分)在非洲的大草原上,有几只狮子在围捕一只羚羊,羚羊拼命逃跑。羚羊的行为是 行为,狮子的行为是 行为。
第四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2011聊城-10)动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周氏啮小峰防治美国白蛾,体现了动物具有(  )
A.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B.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
C.帮助植物传粉的作用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作用
2.(2011聊城-25)在下列各种科技成果中,属于模仿动物而发明的是(  )
①雷达 ②宇航服 ③日光灯(冷光) ④薄壳建筑 ⑤CT机 ⑥血液透析仪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③⑤
3.(2011威海-29)下面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
4. (2011泰安-39)20世纪50 -60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而现在有关专家发出了要保护麻雀的呼吁,其原因不包括
A.麻雀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B.麻雀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麻雀可以捕食农业害虫 D.麻雀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5. (2011泰安-40)“乳房生物反应器”是指人类对某种动物的某结构进行改造,使该动物的乳房产生和分泌出人们需要的物质。这里所说的“某结构’是指该动物的
A.胚胎 B.遗传基因 C.乳房 D.乳汁
6.(2011十堰-8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仿生技术越来越多的用于社会。下列哪项都运用了仿生技术
A.冷光幻、雷达 B.宇航服、转基因牛
C.薄壳建筑、杂交水稻 D.防震帽、克隆羊
7.(2011广西贺州-11)下列例子中,哪一项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A.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B.重庆某地遭遇罕见蝗灾,紧急请求支援大量的青蛙、麻雀和蛇
C.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或熊蜂
D.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上
8.(2011江西宜春-10)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青蛙是生物防治的能手②对溺水呼吸暂停者,救助者拨打“120”等待急救车到来后救护③蝙蝠的翅膀与薄壳建筑就是仿生④台湾塑化剂风波,升级为国际食品安全事件。拒绝“添加泛滥”,我们需要安全的,有营养的优质食品
A.①③ B.⑦④ C.①④ D.②③
9.(2011兰州-8)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消灭害虫 B.作运输工具 C.维持生态平衡 D.供人们观赏
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一节 病毒
1.(2011·菏泽学业)中新网2008年3月11日电,著名呼吸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称SARS已经过去5年,仍不清楚其最终源头。SARS病毒与动物细胞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 )
A.没有生命特征 B.没有蛋白质 C.没有遗传物质  D.没有细胞结构
2.(2011十堰-61) 下面有关细胞和病毒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 B.病毒的生活不需要能量
C.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 (2011福建泉港-21)2007年,禽流感再次肆虐亚洲,我国也出现了禽流感病例。下列关于食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才能存活 B.细胞微小、结构简单
C.能被我们利用来制作禽流感疫苗 D.能使人或家禽得病
4.(2011广东中山-22)下列关于噬菌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能够繁殖后代 B.必须寄生在人的活细胞里
C.离开了活细胞就不能进行生命活动 D.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第二节 细菌
1.(2011潍坊-10)“超级细菌”是一种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它的产生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有关。“超级细菌”的结构特点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同SARS病毒一样无细胞结构
C.有同真菌一样的细胞结构 D.没有DNA
2. (2011济宁-15)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病原体,从而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从细胞结构看,幽门螺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A.有无细胞壁 B.有无细胞膜
C.有无细胞质 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3.(2011江苏南通-8)与真菌相比,细菌的结构中没有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成形的细胞核
4.(2011南京-13)近日在欧洲出现的急性肠道病,是由致病细菌引起的,细菌的结构特点是( )
A.无细胞结构 B.有成形的细胞核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5.(2011四川泸州-6)近来,一半以上的美国超市售卖的的牲畜和家禽肉中含有至少3种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金色葡萄球菌。以下对金色葡萄球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没有细胞结构 B.细胞内有叶绿体
C.有成型的细胞核 D.进行分裂生殖
6.(2011福建泉州-9)某小吃店餐具被检出大量如右图所示的微生物,该微生物属于
A.青霉 B.曲霉
C.酵母菌 D.细菌
21.(2011湖南湘潭-38,5分)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该小组同学的讨论对话,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并回答:
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乙: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
丙: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1)若以甲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那么你所做出的假设应是 。
(2)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培养 B.接种 C.观察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3)依据丙同学的叙述,请你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只要求答要点)。
(4)在观察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 (细菌、真菌)菌落。
(5)请你预测实验的结果:

22.(2011广西贺州-18)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第一步:取2个装有等量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经高温灭菌,冷却至常温后,标记为1号、2号。
第二步:打开1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10分钟后加盖封好;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1、2号培养皿同时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上述实验中,如果1号培养皿出现细菌菌落,2号培养皿不出现菌落。说明:

(3)本实验设计中,设置2号培养皿的目的是 。
第三节 真菌
1.(2011菏泽学业-17)酵母菌比醋酸菌高等,主要是因为酵母菌细胞具有(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成形的细胞核 D.遗传物质
2.(2011聊城-24)下列有关真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 B.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C.以现有的有机物生活 D.个体有大也有小
3.(2011烟台-11)张莉对下列四种生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比较,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你认为记录不正确的是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叶绿体
艾滋病毒 √ √ × √ ×
酵母菌 √ √ √ √ ×
草履虫 × √ √ √ ×
衣 藻 √ √ √ √ √
A.艾滋病毒 B.酵母菌 C.草履虫 D.衣藻
4.(2011威海-6)下图中①、②表示两种构成生物的细胞,③、④表示两种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区别于②的主要特点是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B.③的细胞结构区别于①、②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③、④都是单细胞生物
D.④只能营寄生生活
5.(2011淄博-1)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一组是
A.肾蕨、水绵、香菇 B.酵母菌、灵芝、豌豆
C.小麦、番茄、大豆 D.水稻、葫芦藓、大肠杆菌
6. (2011淄博-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霉菌都是对人体不利的,如黄曲霉可能致癌
B.酵母菌只能生活在有氧环境中
C.春天可以到野外采食真菌,野外的真菌鲜美,可以随意食用
D.蘑菇和腐生细菌一样,能分解枯枝败叶,有利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7.(2011十堰-89)细菌、真菌的共同特征是
A.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C.都是多细胞生物 D.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8. (2011湖北孝感-12)下列关于生物类群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A.疟原虫、血吸虫和瓢虫都是昆虫
B.鱿鱼、章鱼和草鱼都是鱼类
C.兰花、菊花和荷花都是被子植物
D.乳酸菌、根瘤菌和酵母菌都是细菌
9.(2011·内江)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下列有关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细菌有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个体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
C.病毒的营养方式,有的营寄生,有的营腐生
D.真菌的繁殖方式大多是进行分裂生殖,少数进行孢子繁殖
10.(2011福建南安-15)下列生物中,形态结构为单细胞,细胞内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A.霉菌 B.酵母菌 C.细菌 D.衣藻
11.(2011福建洛江-2)下列生物中具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A.变形虫 B.大肠杆菌 C.病毒 D.酵母菌
12.(2011福建泉州-8)泡菜、面包制作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分别是
A.乳酸菌、酵母菌 B.醋酸杆菌、酵母菌
C.乳酸菌、霉菌 D.醋酸杆菌、霉菌
13.(2011广东中山-24)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和真菌对人类一般都是有害的
B.细菌可以通过形成芽孢来繁殖后代
C.细菌和真菌都要生长在有氧的环境中
D.酵母菌与乳酸菌结构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14.(2011兰州-7)下列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由细胞构成的 B.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细菌和真菌主要营腐生或寄生生活
第四节 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2011福建泰宁-13)下列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由细胞构成的 B.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2.(2011广西贺州-12)今年6月初,德国爆发了急性肠道疾病疫情,该病是由于感染了一种新型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下面关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多数种类能够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B.都会危害动植物和人的健康
C.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D.有些种类能与动植物共生
25.(2011兰州-25,2分)生物圈中的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 ,但有些细菌对人类是 的,如结核杆菌能使人患结核病。
第四章 生物的分类
1.(2011聊城-9)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
A.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B.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了解生物之间是进化关系 D.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种
2.(2011潍坊-22)下列各生物分类单位所包含的生物中,蛋白质分子相似程度最高的应是( )
A.种 B.目 C.门 D.纲
3.(2011烟台-8)今年4月16日,台湾赠送的梅花鹿“繁星点点”和长鬃山羊“喜乐羊羊”在威海刘公岛国家级森林公园安家。王宇参观后,对这两种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总结,你不认同的是
A.从分类上看,它们属于哺乳纲,偶蹄目 B.从食性上看,它们是食草动物
C.从形态特征看,雄性哺乳动物都长角 D.从生存的环境看,它们属于陆生动物
4. (2011德州-4)在分类学上,小麦和玉米是同科不同属,小麦与大豆是同门不同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麦和玉米、大豆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B.小麦与玉米、大豆之间共同特征一样多
C.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少,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多
D.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多,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少
5. (2011泰安-41)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
A.门 B.纲 C.科 D.种
6.(2011十堰-90)右图是豆目部分植物分类图解,图中哪两种植物彼此间的共同特征最多
A.合欢与紫檀 B.紫檀与绿豆 c.合欢与菜豆 D.绿豆与菜豆
7.(2011福建福州-10)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 )
A.门 B.纲 C.科 D.种
8.(2011福建南安-33)下列有关分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B.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性状)等方面的特征
C.分类的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D.分类单位越小,其中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多
9.(2011河北保定-11)下列分类依据与实例不完全相符合的一组是
A.种子中只有一片子叶的植物:玉米、小麦、水稻
B.种子没有果皮包被,胚珠裸露的植物:水杉、银杉、银杏
C.体内具有脊柱的动物:鲫鱼、东北虎、麻雀
D.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酵母菌、大肠杆菌、艾滋病病毒
10. (2011江西抚州-11)小麦和水稻同属于种子植物门同一科的植物,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的下列哪些器官表现出相同的特征
A.根、茎 B.叶、花 C.花、果实、种子 D.根、叶
11. (2011海南-12)在生物的分类等级中,生物间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A.种 B.属 C.科   D.目
第一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1—5.DBDDB 6-10.ABBAB 11-15.DBCBD 16-20.BDAAB 21-25.A
16.A—b B—c C—a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4.AAADC 6-10.AB
21.(10分)(1)液态水蒸发会吸收环境中的热量(2)部分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3)③A树;B树;阳光直晒;树干④T3-T2>T2-T1
22. 实验结论: 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的速率越大。(1)导管 (2)蒸腾(作用)(3)剪去部分枝叶(叶片)
23.(1)[1] [3] 保护(2)叶绿体 [2]叶肉(3)[5]叶脉 筛管(或输导组织)(4)[4]保卫细胞 [6]气孔(5)器官
24.(1)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叶(或“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防止水分蒸发,干扰实验结果 (3)单一变量 (4)甲 气孔堵塞,水分蒸发不出去
25.积极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5.BBBDB 6-10.CCBDA 11-15.DCDBD 16-20.C
21.(1) A (2)土壤(答养分、无机盐 矿物质、水源、水中物质成分等均可) (3)二氧化碳(或CO2)
22.(8分) (1)10:00 光合 (2)茶树的光合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至35℃时光合作用最强,之后随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减弱 (3)90∶7
23.(1)气孔 (2)酶的活性(酶) (3)上
24.(每空1分,共9分)
(1)3—→7—→4—→6
(2)对照(或对照实验) 光的有无(或光)
(3)碘液 酒精 脱去叶绿素(或溶解叶绿素)
(4)照光部分变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色 淀粉 光
25.(5分)(1)二氧化碳 (2)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3)使植物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4)对照
(5)
26.(每空1分,共4分) (1)将原有淀粉运走耗尽 (消耗淀粉、用掉淀粉、分解淀粉等合理答案均给分) (2)对照 (3)B (4)未遮光
27.(1)运走耗尽叶片内的有机物 (2)光照(3)不变 二氧化碳 变蓝 。
(4)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
28.(6分)(1)淀粉(2)蓝 淀粉 叶绿体(素) (3)二氧化碳 (4)叶绿素
29.(1)将叶片内淀粉转运或耗尽,避免干扰 (2)B B叶圆片中的叶肉细胞有叶绿体
30. ⑴ 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吗?⑵实验前,将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入黑暗中一昼夜或24小时。⑶在叶片上形成见光与不见光的对照(或形成对照) 防止温度过高,引燃酒精。
31.(10分) (1)气孔 (2)叶脉 (3)光合 (4)有机物(或淀粉等) 液泡
32.(5分) ⑴酒精 乙 二氧化碳 ⑵蒸腾 气孔
33.(1)土壤质量明显减少(从具体质量的数值予以比较等类似答案也可)
(2)绿色植物能释放供动物维持生命的气体(植物能产生氧气等类似答案均给分)
(3)蓝 酒精呈绿色,叶片呈黄白色(写对一项得1分)
第四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5.BBABC 6-10.DAACD 11-15.CDBCB 16-20.BDAAD
21.(1)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除干扰 (2)C装置中的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3)可以通过控制水流速度来控制空气通入的速度;可以收集空气;防止外界气体从右侧进入C装置(答出一点即可)
22. (1)光合作用 叶绿体 (2)呼吸作用 线粒体 (3)相等 (4)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23.(1)蒸腾(2)氧气 光合(3)二氧化碳 呼吸
24.(1)植物呼吸释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吗 变浑浊 气孔 光合作用
(2)此问为开放性问题,答案不惟一。如老鼠能为植物的生存提供原料吗
25.(1)乙 (2)呼吸作用 (3)叶绿体 (4)气孔
26.(1)光,二氧化碳,两 (2)呼吸,光合 (3)清水,绿 (4)B,光
27.(1)变浑浊、呼吸、二氧化碳(2)气孔,导管
28.(本题共4分)(1)蒸腾(1分)(2)二氧化碳(或CO2)(1分)(3)氧气(或O2)(1分)(4)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或呼吸作用释放CO2)(1分,只答呼吸作用不得分)
29.每空2分,共10分)(1)二氧化碳 有机物 (2)蒸腾 水蒸气 (3)3
第五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1.(1)0.03024  (2)CH4 (3)释放氧气;吸收某些有毒气体,防止空气污染;防止水土流水及增加土壤肥力;为牲畜遮风挡雨和提供鸟类筑巢、栖息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合理即可
22.(4分)(1)光合 叶绿体 (2) 呼吸 (3) 碳—氧
23.(1)二氧化碳 氧气 碳-氧 (2)叶 ④叶绿体 (3)蒸腾作用 (4)光合 蒸腾 不浪费纸张
24.(5分)(1) 叶绿体 (2) 二氧化碳 、氧气 、碳---氧。(3)淀粉
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一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1-5.BABDB  6-10.DCDCD 11—15.CDACC 16-20.DBABB 21—25.CCCDD 26-30.AACCB
31-35.DDB
21.(4分)无脊椎 鸟 胎生 略
22.(2分)(1)、脊椎 (2)、无脊椎
23.(1)爬行 (2)胎生、哺乳
第二节 动物的运动
1-5.CCDBC 6-10.ABACA 11-15.DDA
第三节 动物的行为
1-5.ABABC 6-10.CACDD 11-15.DCCCA 16-20.CACAD 20-25.CDCCC 26-30.CBC
21.先天性 后天性(或学习)
22.防御 取食
第四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5.ABDDB 6-10.AACC
21.(7分)(1)河流(2)水 (3) 鳍 脊椎 (4) 有限(5)仿生(6)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
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一节 病毒
1-5. DBBB
第二节 细菌
1-5.ADDDD 6-10.D
21.(5分)(1)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不一样多。(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2)D→B→A→C (3)取相同的两组培养基,洗手前、后分别进行接种,然后在恒温下培养。 (4)细菌 (5)洗手前培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多,洗手后培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少
22.(1)教室空气中有细菌吗? (2)教室空气中有细菌 (3)进行对照
第三节 真菌
1-5.CAACC 6-10.DDCBC 11-15.BADD
第四节 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5. DB
25.有益的 有害的
第四章 生物的分类
1-5. DABDD 6-10.DDCDC 11-15.A
表示含染液
表示含不染液
第33题图
a.绿叶 b.叶绿体滤液 c.叶绿体滤液
(叶绿体有气泡产生) (叶绿体无气泡产生)
研磨过滤
遮光
图2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光能
叶绿体
草鱼
青蛙



A
B
C
第24题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