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一、基督教的兴起:
圣诞节
复活节
感恩节
1世纪
巴勒斯坦地区(亚洲)
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到来。
时间:
地点:
背景:
巴勒斯坦地区是中东的一个国家,巴勒斯坦矿藏储备有:天然气、石油、煤、铁、铝土、大量的铬矿、大理石和宝石。
教义:
忍受苦难、死后可升入“天堂”
早期提倡平等、博爱、互助、鄙视富人权贵遭受打击迫害。
逐渐承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合理性。成为帝国上层的思想统治工具,获得合法地位
越来越多的富人加入教会,并把持了教会的领导权,使基督教原有的反抗精神逐渐消失,日愈成为罗马帝国维护其统治的思想工具。
4世纪,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大大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后来,基督教逐渐传遍全欧。
公元392年狄奥多西在位时期,正式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
二、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841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
建立时间:
地点:
建立者:
481年
高卢地区
克洛维
克洛维一世(Clovis
I;466年
-
511年11月27日),法兰克王国奠基人、国王。481年,法兰克人部落萨利昂法兰克人的首领希尔代里克一世逝世,其子克洛维一世继任。萨利昂法兰克人占据了以如今法国和比利时边境的图尔奈和康布雷为中心的莱茵河下游以西被称为托克桑德里亚的地区。克洛维一世征服了邻近的几个法兰克部落并称王。
公元前481年,“海滨法兰克人”克洛维继承了父亲的王位。他立下大志,要壮大自己的力量,统一法兰克。五年后,二十一岁的克洛维从高卢北部动身,向南部的罗马残余部队发动进攻,双方在巴黎南部的苏瓦松展开激战,结果,罗马军队被杀得大败,法兰克人夺取了高卢南部的大片土地。苏瓦松战役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它为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克洛维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国王。
思考: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496年12月25日,也就是当年的圣诞节,克洛维和自己的3000名战士一起,在兰斯大教堂举行了隆重而庄严的受洗仪式。
(1)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高卢南部
莱茵河以东
(2)分封土地:保留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国有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
(3)对外扩张:版图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三、封君与封臣
查理·马特(Charles
Martel,Charles
"the
Hammer"铁锤查理,德语:Karl
Martell)(688年8月23日-741年10月23日),法兰克王国宫相,任职时也是法兰克王国实权的掌握者。
克洛维
保留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
(8世纪前期)
改革
有条件地封地
受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11世纪)
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查理·马特
(5世纪到6世纪初)
封地的人必须要保护受封地的人
封臣
封君
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查理·马特
时间:
内容:
结果:
关系:
特点:
影响:
8世纪前期
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
封臣必须效忠封君,封君则需保护封臣。
封臣对封君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的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保护。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11世纪,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封君与封臣
1、封君与封臣分别有怎样的义务?
2、概括封君、封臣关系的特点。
3、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纽带是什么?
义务
封君
封臣
效忠、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给予土地、提供保护等
(国王)
(公侯伯子男爵)
(骑士)
等级森严,权利和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土地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西周分封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战国策》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查理·马特改革》
这句谚语反映了封君封臣制的从属关系: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这种从属关系只存在于上下相邻的贵族等级之间,不能越级从属。
封君
封臣
跪在地上的“封臣”正在履行向“封君”的效忠仪式,表明此后自己便成为“封君”的“人”,即“封臣”。
受封仪式
封臣(解下武器,脱帽,下跪,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之中):阁下,我是您的人了。
封臣(作发誓状):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
封君(拉起封臣,亲吻他的脸颊):我的封臣,我会尽我所能保护你。
四、查理曼帝国
查理大帝公元742---公元814年),或称为查理曼、查尔斯大帝、卡尔大帝法兰克王国加洛林国王,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他建立了那囊括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庞大查理曼帝国。
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
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查理大帝
查理曼帝国版图,与西罗马帝国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什一税是欧洲基督教会向居民征收的宗教捐税。公元6世纪,教会利用
《圣经》
中农牧产品的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开始向基督教信徒征收此税。公元779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规定:
缴纳什一税是每个法兰克王国居民的义务。10世纪中叶,西欧各国相继仿行。所征实物按产品性质分为大什一税
(粮食)、小什一税
(蔬菜、水果)、血什一税(牲畜)
等。税额往往超过纳税人收入的1/10,负担主要落在农民身上。
查理的宗教政策:
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教会因此变得富有起来,势力也越来越大。
查理以宝剑和《圣经》推行其扩张政策,他的军队推进到哪里,基督教就传播到哪里,被征服居民皈依基督教是服从法兰克统治的重要标志。
帝国形成:
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教皇一边将皇冠戴在查理大帝头上,一边高呼:“上帝为查理皇帝加冕,敬祝他万寿无疆和永远胜利!”
。
814年,查理曼去世,帝国开始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2、帝国的分裂:
按照约定,三个王国彼此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一、基督教的兴起:
1、时间
、地点
2、背景
3、教义
4、发展与传播
二、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1、背景
2、国家的建立
3、克洛维与法兰克王国
三、封君与封臣
1、时间
2、内容
3、影响
四、查理曼帝国
1、查理曼帝国的形成
2、查理大帝统治措施
3、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1、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众多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它的建立者是(
)
A.屋大维
B.凯撒
C.穆罕默德
D.克洛维
2、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现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场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
)
A、日耳曼民族的大量入侵
B.
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C.形成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D.
拜占庭帝国被外族所灭
3、著名学者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由于层层封受土地,9
世纪至
10
世纪的西欧便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下列构成“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的是(
)
A.庄园与法庭
B.教会与大学
C.封君与封臣
D.富农与市民
D
C
C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