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同步练习二
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比热容与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2.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oC的水比0oC的冰效果好
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 )
A.在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C.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D. 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
4.将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说明三块金属的比热容( )
A、甲最大 B、 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4题图 5题图
5.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6.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 )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7.在1标准大气压下,1kg初温为20℃的水吸收了3.78×105J的热量,其温度为( )
A. 80℃ B. 90℃
C. 100℃ D. 110℃
8.沿海地区同沙漠地区相比,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 )
A.水的密度比沙石的密度小 B.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
C.水的热量大于沙石的热量 D.水的传热本领比沙石的传热本领差
9.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10.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 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10题图 11题图 13题图
11.中央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图列出的是2009年6月4日沿海城市天津和内地城市西安地气温情况。请根据两座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判别城市名称,甲是 ,你做出判别的依据是 。
12.用同样的炉火分别给相同质量、相同初温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开始阶段发现食用油温度升高的快,说明食用油的_______比水小,通常情况下用油炸食物比水煮食物熟得快,说明食用油的_______比水高。
13.(2009·山东济宁)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如果要你从甲、乙两液体中选择汽车的冷却液,应选择 液体。
14.星期天,小明同学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七点开始每隔半小时对他家附近的气温和一个深水池里的水温进行测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从图线可以看出乙的温度变化幅度小,是 (选填“气温”或“水温”)的图线,温度变化幅度小的原因是 。
15.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分钟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下表)。
⑴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先调整固定 的位置,再调整固定 的位置(选填“A”或“B”)。
⑵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加热时间和水的 、 。
⑶通过表中记录本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传值较大的是 。
⑷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记录的数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 ,为什么? 。
16.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明选取水、煤油两种物质做实验,下表记录了实验测量的数据以及老师帮助小明求得的有关数据。
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分析:
(1)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答出两点即可):
① ;
② 。
( 2)为了进一步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你认为表格内项目栏中应增添的一项内容是: 。
17.(2008·山东济宁)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Δt/℃ 加热的时间t/min
水 1 0.1 10 2
2 0.2 10 4
煤油 3 0.1 10 1
4 0.2 10 2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18.安全、清洁、方便的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和广泛利用.如图14.3.6 所示,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250kg,温度为20℃的水,在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到80℃.[c水=4.2×103J/(kg·℃)]
(1)水吸收的太阳能是多少
(2)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干木柴放出的热量 [q干木柴=1.2×107J/kg]
19.湛江市正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推开窗门,满目清翠,走出家门,街道宽敞整洁,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小明家住市中心,他担心奶奶寂寞,想奶奶与他同住,但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愿住,这激发了小明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暑假的某一天,他请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到选定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测试点的气温,如下表.
(1)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解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质量为10kg的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了5℃,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J,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
(3)请你为湛江市“创模”献计献策,提出两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① ;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