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做法与低碳环保理念一致的是(
)
A.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B.市区尽量开车出行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
2.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
3.
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
B.都是可再生能源
C.
都属于混合物
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4.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石油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B.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应该停止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
C.石油的分馏是化学变化
D.目前没有大量使用氢能源,是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5.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6.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柴架空,主要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房间长时间不打扫布满灰尘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间间隙增大
D.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伤口消毒时常看到有气泡产生,是因为H2O2分解产生了O2
7.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数量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8.
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烧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熄灭
B.燃烧得更旺
C.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
D.无明显现象
9.下列灭火的方法,不恰当的是(
)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电器自燃用水泼灭
C.酒精洒出失火用湿抹布盖灭
D.汽车自燃用灭火器灭火
10.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1.
“可燃冰”是蕴藏在海底深处低温高压下形成的外观像冰的固体物质,其化学式可写成
X·8H2O
,“可燃冰”是一种绿色能源,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x·8H2O
十
2O2=CO2+
10H2O
,则“可燃冰”的化学式为(
)
A、
CO
B、CH4
C、
CH4·8H2O
D、
CH3OH
12.现有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氢气三种物质,按照它们的某种性质可以归为一类,下列跟上述三种物质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
)
A、CO
B、N2
C、SO2
D、CO2
13.如图是有关燃烧条件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实验不能说明滤纸和乒乓球是可燃物
B.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平衡气压和防止生成的气体污染空气
C.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如果可燃物没有完全燃烧,说明玻璃管中的氧气量不足
14.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15、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
二、填空题
16.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氦气、氧气、一氧化碳、氢气
、甲烷、二氧化碳,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可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是______;最清洁的气体燃料是_________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有毒的是________;
可充入霓虹灯内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气体是______;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__;
17、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________。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_________。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跳楼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18.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酒精可以通过食物的发酵来制得,现在常加在汽油中形成乙醇汽油,形成乙醇汽油的优点是
(填一条),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载人航天飞机所用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在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3)煤燃烧时排放岀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
。
19、下图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和E都可以作燃料,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请分析回答: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②中的产物B通常用 检验。?
(3)E物质作燃料的优点是 (答一条即可)。?
20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
(1)灭火毡灭火的原理是
(2)灭火毡是由羊毛和铝制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制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却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
三、实验题
21.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出右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
(1)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30℃时,打开活塞,在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关闭活塞。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
。
(2)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5℃时,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常言道,水火不相容。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而本实验中白磷在水里还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
(3)本实验装置的A部分还可以用于制取的气体是
,收集方法是
;也可用于制取
气体,化学方程式是
。
22.小侯同学在学习了燃烧与燃料的有关知识后,观察到家庭用的燃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状,这样会燃烧得更充分。由此她联想到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于是引发了思考:哪些因素能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呢?她做出两种猜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她提出的两种猜想是:①
____________;②
。
(2)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猜想,设计实验加以探究(你所选择的猜想序号是):
(3)为了使燃料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节约能源,请你结合燃料使用的实际,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
四、计算题
2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一种“清洁能源”。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32g甲烷,可释放多少克二氧化碳?
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5、ADBDB
6-10、BDABB
11-15、CAACB
二、填空题
16、氧气
氢气
甲烷
一氧化碳
氦气
二氧化碳
17、(1)可燃物
(2)增加了氧气的浓度
(3)A
(4)使温度低于可燃物着火点,并隔绝空气
18、(1)减少污染
(2)+7
(3)CO2
19、(1)
(2)带火星木条
(3)无污染
20、(1)隔绝空气
(2)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3)森林起火,在火势蔓延前方砍出一片隔离带
三、实验题
21、(1)
温度未达到白磷着火点
(2)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温度达到着火点,又与氧气接触
(3)二氧化碳
向上排空气法
氢气
22、(1)氧气浓度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
(2)在空气中燃烧红热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发出白光
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使可燃物的燃烧
(3)将煤加工厂粉末状
四、计算题
23、
8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