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应用》教学设计
课题
地理
七
年级
上
册第二单元第
三课:《地图的应用》
版本
商务版
执教者
课标要求
1、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2、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学情分析
由于初一学生学习地理的时间不长,年龄偏小,学生地理知识积累较少,空间思维能力有待加强,
所以在教学方法设计上,以学生观察为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资源,增设“认识地图”
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上,再完成选择地图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学习内容。
内容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对于遥感图像学生接触的
比较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读、练”三步教学方式,最终让学生列举遥感图像的应用。
学生对电子地图有所了解,本节课采用动手解决生活中的吃住行问题,让学生知道电子地图的用
途,在此基础上,通过让学生以设计者的身份设计地图,加深对电子地图应用的理解。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目标
1.初步了解遥感图像的获取及电子地图的制作过程,明确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遥感图像、电子地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遥感图像的简单分析,培养读图能力。
2.让学生利用电子地图解决生活问题,通过让学生以设计者的身份设计地图,加深对电
子地图应用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感受电子地图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体会地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地
理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对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提升生活质量,增强生存能力。
教学资源
地图、图片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缩写要的地理信息,掌握阅读地图的步骤;学会使用电子地图,
列举电子地图的应用
教学难点
从地图中获取信息,列举电子地图的应用。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目标教学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学
习
新
知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
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老师提问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收获
学生说说上节课的收获
复习
转入新课
上节课学习了地形图的辨认,同学们还知道我们常见的有什么地图呢?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积极思考,分组交流,相互展示自己所了解的地图。
提问题引起
学生探索的
兴趣,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
合作探究
认识常用地图
展示
不同种类的地图
看图说出不同地图的用途
让学生了解
不同地图的
用途
自主学习
地图的种类很多,你能给他们分分类吗?
除了按内容分,还可以怎样分类?
阅读课本36-37页,回答:
按内容分:
普通地图——可以综合反映某一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的一般特征,包括地形、河湖、植被、行政区划、城镇、交通等基本内容。
专题地图—集中反映一种或几种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例如,农牧业分布、旅游景点分布等。
按区域分:
世界图
半球图
海洋图
大洲图
国家图
分区图
市县图
乡镇图等。
按用途分:教学图
参考图
政区图
飞行图
旅游图
其他:挂图和桌图
线画地图和影像地图
通过直观、
形象的地图,
引起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的读
图能力、归纳
总结能力。
合作探究
慧眼识地图
展示《中亚地区图》从图中你能读出哪些地理信息?
交流分析:可以看出中亚地区的地表形态;有哪些国家;主要
河流、湖泊
及其分布等等。
学生进一步思考,从“大面积的沙漠”想到这里气候应该比较干燥,进而推测出这里距离海洋比较远。
教师提出疑问,
调动学生好奇
心;锻炼学生
读图分析的
能力。
精讲点拨
我们生活中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地图,我们在实际中要根据需要如何选择合适的地图?
阅读:课本38页《阅读地图的“三部曲”》,了解读图的一般步骤。
通过阅读,
加深
对概念
的认识理解。
创设情景
学以致用
[提问]:假如你周末要去陆川,你们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地图?
[学生回答
]:陆川县地图
选择陆川地图
作为教学载体,
目的在于学生
对所生活的
周边环境,
有亲切感,
由此引发的
好奇.能激起
学生探索的
兴趣
承接
县市地图是地图的一个种类,下面我们就以此为例来学习一下怎样使用地图。
(出示陆川地图)
【提问】1.在这张图上我们能看到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
承转
电子地图的应用
近年来,电子地图逐渐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好帮手。如何使用电子地图?
阅读课本38-40页案例:
1.列举电子地图有哪些用途?
2.简述利用电子地图确定出行路线的方法。
理论结合实际,
调动学生好奇心。
利用电子地图收集资料的过程
1.
确定出行路线;
2.
确定地理位置;
3.
进行分类搜索。
培养学生探
究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
电子地图。
学以致用
利用玉林电子地图查找玉林高中的位置
学生上台查找
让学生了
解电子地
图在地理
学科中的
重要性。
课堂达标
出示练习
学生做练习
巩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