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文档属性

名称 【解析版】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03 10:3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选择题
1.“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歌谣描绘了(  )
A.三元里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鸦片战争
2.据记载,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颁行后,李秀成等一些重要领导人对其“所著各书”,“皆不屑看也”。这主要是由于(  )
A.李秀成等将领没有文化
B.洪仁玕的书籍缺乏新意
C.频繁战争使其无暇读书
D.该书没有体现农民需求
3.1865年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使用“制造之器”的工厂;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办得最成功的“与洋人争利”的官督商办企业。他们的共同点是(  )
A.使用“制造之器”的企业
B.与洋商争利
C.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督商办
4.“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始终不敢明确支援越南人民反抗法国的斗争,1883年年初,才派没有番号的军队去援助黑旗军,正规军驻守镇南关外谅山一带,表示只求保境,不和法国决裂。”材料描述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情景
B.中法战争爆发前的情景
C.中法战争全面爆发后的情景
D.八国联军侵华时的情景
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说:“中国的战败暴露了清王朝的腐化与无能,也招徕了列强争相在华割占土地……修建铁路,开采矿山,设立工厂,开办银行……”最早在中国获得“设立工厂”特权的列强是(  )
A.日本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6.甲午中日战争后,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放弃占领辽东半岛的警告。与此同时,三国军舰在日本海面游弋,对日本进行武力威胁。这说明(  )
A.列强争夺中国矛盾激烈
B.列强武力调停中日矛盾
C.俄、德、法建立了军事同盟
D.列强灭亡中国的行动开始
7.1843年,洪秀全在第四次秀才应试落榜后,创立拜上帝会,宣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拜上帝会创立后迅速发展,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
A.宗教信仰盛行
B.阶级矛盾尖锐
C.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D.民族危机严重
8.有学者认为,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太平天国的非理性探索终究没有摆脱宿命的悲剧。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刊发《资政新篇》
C.定都天京并建立政权
D.反击英法列强干涉
9.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士兵中流传着“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的歌谣。这表明此时的太平天国(  )
A.领导核心空前加强
B.军事形势全面好转
C.军心涣散、盛衰转折
D.全面落实土地改革
10.1886年贵州青溪铁厂开始筹办,它是贵州第一个官商合办、为军火工业服务的近代民用钢铁企业,但最终因资金、管理等问题归于失败。下列与该企业类型相同的是(  )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天津机器局
C.开平煤矿
D.福州船政局
11.1865—1866年,清政府相继建造了“保民”“建威”“平海”等军舰和“江新”“江华”等长江客货船。这些军舰和货船的出现(  )
A.表明中国近代化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B.导致官僚资本开始垄断国民经济
C.说明君主专制体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加剧近代中国水运布局的不平衡
12.1872年1月,内阁学士宋晋以“糜费太重”为由奏请饬令闽沪两局停止制造轮船。李鸿章提出兼造商船,华商自立轮船公司,并得到了清廷的批准,轮船招商局应运而生。这反映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是(  )
A.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B.辅助军事工业发展
C.冲破顽固势力阻挠
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13.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黄遵宪信中的“新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某一学者在评论甲午中日战争时说:“起初中国完全有打败日本的实力,在当时,中国守军的子弹和粮食堆积如山,日本的军粮和子弹根本没有跟中国抗衡的能力。”据此推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实力超过中国
B.中国洋务运动失败
C.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D.中国军事实力落后
15.“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可能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均权之说昌,中国乃不国矣。”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本形成独霸中国局面
B.“三国干涉还辽”旨在维护中国主权
C.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D.清政府维护了国家利益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1865年)
材料二 1865年李鸿章以4万两白银在虹口买下美商的旗记铁厂,并将苏州洋炮局的部分机器和曾国藩派容闳从美国买回的机器,以上海洋炮局并入铁厂,成立江南制造总局。造办经费54万余两,以后屡加扩充,由清政府指拨上海海关税收的二成作为常年经费。雇用工人2
000多人。1867年搬到高昌庙镇,扩充设备,建有机器厂、洋枪楼、汽炉(锅炉)厂、铸造厂、轮船厂等,占地70余亩。至19世纪80年代又相继建成炮弹厂、水雷厂、炼钢厂、无烟火药厂等。该局以生产枪炮子弹为主,辅之以修造船舰,并附设翻译馆、机械学校,培养技术人员,翻译与军事、工程有关的书籍,也有少量的史志和政法方面的书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奏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对中国近代化的积极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指出材料中“这场运动”的名称。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这场运动的作用。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非不尽瘁,庸有济乎?……李鸿章晚年之着着失败,皆由于是。……固不能为李鸿章一人咎也。而况乎其所遭遇,又并其所志而不能尽行哉?吾故曰: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
——梁启超《李鸿章传》
材料二 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曰: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
——梁启超《李鸿章传》
(1)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作者“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人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
1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歌谣描绘了(  )
A.三元里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鸦片战争
答案:B
2.据记载,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颁行后,李秀成等一些重要领导人对其“所著各书”,“皆不屑看也”。这主要是由于(  )
A.李秀成等将领没有文化
B.洪仁玕的书籍缺乏新意
C.频繁战争使其无暇读书
D.该书没有体现农民需求
解析: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洪仁玕个人经历的产物,并没有反映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要求,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缺乏实施的社会基础,故D项正确。
答案:D
3.1865年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使用“制造之器”的工厂;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办得最成功的“与洋人争利”的官督商办企业。他们的共同点是(  )
A.使用“制造之器”的企业
B.与洋商争利
C.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督商办
解析:洋务派创办的企业都是使用机器的近代企业,都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A项正确,C项错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军事工业,产品不投放市场,采用官办的形式,B、D两项是轮船招商局的特点,不是两者的共同点。
答案:A
4.“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始终不敢明确支援越南人民反抗法国的斗争,1883年年初,才派没有番号的军队去援助黑旗军,正规军驻守镇南关外谅山一带,表示只求保境,不和法国决裂。”材料描述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情景
B.中法战争爆发前的情景
C.中法战争全面爆发后的情景
D.八国联军侵华时的情景
答案:B
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说:“中国的战败暴露了清王朝的腐化与无能,也招徕了列强争相在华割占土地……修建铁路,开采矿山,设立工厂,开办银行……”最早在中国获得“设立工厂”特权的列强是(  )
A.日本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答案:A
6.甲午中日战争后,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放弃占领辽东半岛的警告。与此同时,三国军舰在日本海面游弋,对日本进行武力威胁。这说明(  )
A.列强争夺中国矛盾激烈
B.列强武力调停中日矛盾
C.俄、德、法建立了军事同盟
D.列强灭亡中国的行动开始
解析:“三国干涉还辽”从本质上反映了列强争夺中国东北地区的矛盾尖锐,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列强争夺中国矛盾激化,并非调停中日矛盾,B项错误;俄、德、法三国因为共同利益相互利用,并未建立军事同盟,故C项错误;列强灭亡中国的行动早已开始,D项错误。
答案:A
7.1843年,洪秀全在第四次秀才应试落榜后,创立拜上帝会,宣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拜上帝会创立后迅速发展,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
A.宗教信仰盛行
B.阶级矛盾尖锐
C.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D.民族危机严重
解析:拜上帝会组织迅速发展,反映了人民渴望平等,说明社会不平等的现象严重,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阶级矛盾尖锐,B项正确。
答案:B
8.有学者认为,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太平天国的非理性探索终究没有摆脱宿命的悲剧。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刊发《资政新篇》
C.定都天京并建立政权
D.反击英法列强干涉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具有空想性,是不可能实现的,A项正确。
答案:A
9.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士兵中流传着“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的歌谣。这表明此时的太平天国(  )
A.领导核心空前加强
B.军事形势全面好转
C.军心涣散、盛衰转折
D.全面落实土地改革
答案:C
10.1886年贵州青溪铁厂开始筹办,它是贵州第一个官商合办、为军火工业服务的近代民用钢铁企业,但最终因资金、管理等问题归于失败。下列与该企业类型相同的是(  )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天津机器局
C.开平煤矿
D.福州船政局
解析:根据材料“它是贵州第一个官商合办、为军火工业服务的近代民用钢铁企业”,可知该企业属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开平煤矿也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故C项正确。
答案:C
11.1865—1866年,清政府相继建造了“保民”“建威”“平海”等军舰和“江新”“江华”等长江客货船。这些军舰和货船的出现(  )
A.表明中国近代化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B.导致官僚资本开始垄断国民经济
C.说明君主专制体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加剧近代中国水运布局的不平衡
解析:题干中的近代化军舰和货船都是洋务运动时期建造的,说明洋务运动取得一定成效,A项正确。但是,洋务运动以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为目的,最终以失败告终,不利于近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A
12.1872年1月,内阁学士宋晋以“糜费太重”为由奏请饬令闽沪两局停止制造轮船。李鸿章提出兼造商船,华商自立轮船公司,并得到了清廷的批准,轮船招商局应运而生。这反映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是(  )
A.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B.辅助军事工业发展
C.冲破顽固势力阻挠
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设立轮船招商局的原因在于军事工业“糜费太重”,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是为军事工业解决资金问题,B项正确。
答案:B
13.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黄遵宪信中的“新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14.某一学者在评论甲午中日战争时说:“起初中国完全有打败日本的实力,在当时,中国守军的子弹和粮食堆积如山,日本的军粮和子弹根本没有跟中国抗衡的能力。”据此推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实力超过中国
B.中国洋务运动失败
C.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D.中国军事实力落后
解析:题干中“日本的军粮和子弹根本没有跟中国抗衡的能力”,反映了该学者认为中国实力强于日本,故A项错误;中国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是表现,不是原因,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起初中国完全有打败日本的实力”并结合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的史实,可知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腐败无能,故C项正确;根据题干中“中国守军的子弹和粮食堆积如山”,可知中国军事实力不弱,故D项错误。
答案:C
15.“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可能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题干材料的大意是西方国家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资源开工设厂,省去了运费和关税,得到很大便利。根据所学知识,清政府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16.“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均权之说昌,中国乃不国矣。”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本形成独霸中国局面
B.“三国干涉还辽”旨在维护中国主权
C.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D.清政府维护了国家利益
解析:题干材料描述了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因获得赔款国力日升,“三国干涉还辽”后帝国主义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故C项正确。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1865年)
材料二 1865年李鸿章以4万两白银在虹口买下美商的旗记铁厂,并将苏州洋炮局的部分机器和曾国藩派容闳从美国买回的机器,以上海洋炮局并入铁厂,成立江南制造总局。造办经费54万余两,以后屡加扩充,由清政府指拨上海海关税收的二成作为常年经费。雇用工人2
000多人。1867年搬到高昌庙镇,扩充设备,建有机器厂、洋枪楼、汽炉(锅炉)厂、铸造厂、轮船厂等,占地70余亩。至19世纪80年代又相继建成炮弹厂、水雷厂、炼钢厂、无烟火药厂等。该局以生产枪炮子弹为主,辅之以修造船舰,并附设翻译馆、机械学校,培养技术人员,翻译与军事、工程有关的书籍,也有少量的史志和政法方面的书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奏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对中国近代化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1)目的:抵御外来侵略,实现国家富强。
(2)积极影响:引进外国技术和设备,推动了中国工业近代化进程;生产军用产品,有利于建立近代国防;设译馆与学校,有利于西方先进技术的传播与近代教育的建立。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指出材料中“这场运动”的名称。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这场运动的作用。
参考答案:洋务运动。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非不尽瘁,庸有济乎?……李鸿章晚年之着着失败,皆由于是。……固不能为李鸿章一人咎也。而况乎其所遭遇,又并其所志而不能尽行哉?吾故曰: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
——梁启超《李鸿章传》
材料二 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曰: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
——梁启超《李鸿章传》
(1)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作者“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人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
参考答案:(1)兴办洋务运动,开启近代化实践进程;恪守封建政体,单纯学习西方器物;洋务运动破产,“求强”未强,“求富”不富,屡屡被迫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遭国人唾骂。
(2)评价者的政治立场、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个人好恶等,时代特定的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现实政治的需要,新材料的发现和研究,新的史学研究方法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