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选择题
1.在19世纪末的中国,“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指责的是( )
A.康有为的言论
B.梁启超的言论
C.李鸿章的言论
D.慈禧的言论
2.“和议将定,时适会试之年,各省举人集于北京者以万数千计,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上述事件发生于( )
A.1894年
B.1895年
C.1898年
D.1901年
3.1898年6月,光绪皇帝在诏书中说:“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下列与创办京师大学堂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下面是中国近代某场政治运动提出的斗争口号。这些口号体现了( )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A.鸦片战争时期民族矛盾尖锐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群众救亡运动高涨
C.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反清斗争激烈
D.瓜分中国狂潮引发农民反帝斗争
5.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由农民阶级发动的两场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义和团运动最突出的时代特点是( )
A.民族危机加深
B.救国主张科学
C.组织形式多样
D.斗争方式单一
6.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指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意图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纵观整个历史,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另一种却是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许多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作为以平等地位对付、抵抗的工具。下面属于“另一种”反应的是(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维新运动
D.义和团运动
8.“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这场“现代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把思想宣传转化成了爱国实践
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9.康有为曾说:“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下列对其
“变法”含义解读准确的是( )
A.改革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技术
C.开办近代工厂
D.推翻清朝统治
10.1898年,光绪帝颁布的“明定国是”诏书有如下内容:“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车上书直接推动诏书的颁布
B.“时艰”指八国联军侵华
C.诏书指示立即筹办京师大学堂
D.筹办京师大学堂已成社会共识
11.戊戌政变后,倾向于变法的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遭到弹劾并充军,在路过保定时,观者数万,直呼他为“大奸臣”。材料主要表明( )
A.戊戌维新运动损害了广大人民利益
B.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C.总理衙门出卖了民族利益
D.列强侵略激起国人的反抗
12.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全面赞扬与肯定
D.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13.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年初,在京畿一带,义和团“一倡百和,从者如归”。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是对严峻的民族危机的回应
B.体现了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扶持
C.反映出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
D.增强了中国人民反清的斗争信心
14.在清统治前期,民间抗清多用“反清复明”的口号,清末的义和团运动却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说明当时( )
A.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仍然无法冲破皇权主义思想的束缚
C.能正确区分国家与封建王朝的关系
D.对中外反动势力已有了理性的认识
15.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为使馆大街,台基厂街改名为马可·波罗路,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们虽主张改革专制政体,而改革官职又不撤旧衙门,只设新衙门;他们虽主张设置制度局以实现立宪政体,但设计的主旨旨在君民共治,与西方议会抑制君权不同而赋予君主以很大权力;在思想上他们鼓吹民权,主张开发民智,但实践上却提倡“保教”,要把孔学尊为国教而顶礼膜拜。正是在如何对待西学和传统文化两大问题上,维新派给旧势力留下广阔的活动空间。改革者的怯弱只能给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增添一份步履艰难的特点。
——摘编自沈渭滨《困厄中的近代化》
材料二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当时虽如梁启超所说的在学术思想界引起震动,但除康门弟子和少数人外,几乎受到新旧人物的一致反对。
吴汝纶对严复《天演论》的推崇也说明他是一个思想非常开通的人。他说“康有为等虽有启沃之功,究仍新进书生之见”“中国旧学深邃,康梁师徒所得中学甚浅,岂能胜删定纂修之任?斯亦太不自量矣”。康有为想通过重构中国传统儒学,在思想上主导这场变法维新运动,但其学养却难以令人信服,结果适得其反。
——摘编自江中孝《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
指导思想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改革者的怯弱”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分析康有为的思想为什么会受到“新人物”的反对。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变将何先?曰:莫亟于废八股。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其使天下无人才奈何?曰:有大害三。其一害曰:锢智慧……其二害曰:坏心术……其三害曰:滋游手。
——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
材料二 1898年光绪帝发布上谕:乡试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经济特科之设,朝廷原期取英才,以备贤良之选,非为幸进之途开营谋之路。……夫千年之弊俗,而一旦扫除之。
——摘编自《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材料三 在戊戌年间,虽然国难那样严重,反对的人居大多数。为什么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人人都知道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者也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严复提出废八股的主要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观点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政府在教育方面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千年之弊俗,而一旦扫除之”没有实现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义和团最初是大刀会……这时的大刀会专以洋人,尤其是传教士为对象,民众对洋人也有多年的积愤。外国传教士免不了偏袒教徒,而教徒有的时候免不了仗洋人的势力欺侮平民。民间许多带宗教性质的庙会敬神,信基督教的人不愿意合作。这也引起教徒与非教徒的冲突……民间生活是很痛苦的,于是把一切罪恶都归到洋人身上。洋人,附洋人的中国人,以及与洋人有关的事业如铁路、电线等,皆在被打倒之列。义和团的人自信有鬼神保佑,洋人的枪炮打不死他们。山东巡抚李秉衡及毓贤前后鼓励他们,因此他们就以“扶清灭洋”的口号在山东扰乱起来。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目标,并对其斗争目标进行评价。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
5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在19世纪末的中国,“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指责的是( )
A.康有为的言论
B.梁启超的言论
C.李鸿章的言论
D.慈禧的言论
答案:A
2.“和议将定,时适会试之年,各省举人集于北京者以万数千计,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上述事件发生于( )
A.1894年
B.1895年
C.1898年
D.1901年
解析:“和议将定”是指《马关条约》的签订,“各省举人集于北京者以万数千计,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是指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发生在1895年,故B项正确。
答案:B
3.1898年6月,光绪皇帝在诏书中说:“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下列与创办京师大学堂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B
4.下面是中国近代某场政治运动提出的斗争口号。这些口号体现了( )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A.鸦片战争时期民族矛盾尖锐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群众救亡运动高涨
C.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反清斗争激烈
D.瓜分中国狂潮引发农民反帝斗争
解析:题干中的口号有明显的盲目排外倾向,同时也反映了对清政府的拥护,因此这场运动为义和团运动。故D项正确。
答案:D
5.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由农民阶级发动的两场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义和团运动最突出的时代特点是( )
A.民族危机加深
B.救国主张科学
C.组织形式多样
D.斗争方式单一
解析: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而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矛盾,这源于19世纪末列强侵华的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故选A项。
答案:A
6.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指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意图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根据题干中“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可知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7.纵观整个历史,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另一种却是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许多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作为以平等地位对付、抵抗的工具。下面属于“另一种”反应的是(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维新运动
D.义和团运动
解析:鸦片战争反映的是“入侵势力”,不是“反应”,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不属于对“入侵”的反应,其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的阶级矛盾尖锐,B项错误。戊戌维新运动主张学习西方,且是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反应”,C项正确。义和团运动属于题干中的第一种“反应”,D项错误。
答案:C
8.“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这场“现代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把思想宣传转化成了爱国实践
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答案:D
9.康有为曾说:“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下列对其
“变法”含义解读准确的是( )
A.改革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技术
C.开办近代工厂
D.推翻清朝统治
解析:题干材料中康有为认为洋务派的“变”是“变事”,不是“变法”,实际上指出了洋务派仅仅学习西方科技的缺点。由此推断,康有为的“变法”主要指政治制度的变革,A项正确。
答案:A
10.1898年,光绪帝颁布的“明定国是”诏书有如下内容:“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车上书直接推动诏书的颁布
B.“时艰”指八国联军侵华
C.诏书指示立即筹办京师大学堂
D.筹办京师大学堂已成社会共识
解析:根据题干中“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可知诏书的意思是立即筹办京师大学堂,C项正确。
答案:C
11.戊戌政变后,倾向于变法的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遭到弹劾并充军,在路过保定时,观者数万,直呼他为“大奸臣”。材料主要表明( )
A.戊戌维新运动损害了广大人民利益
B.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C.总理衙门出卖了民族利益
D.列强侵略激起国人的反抗
解析:顺应时代的维新变法志士竟然被百姓称为“大奸臣”,这说明普通民众并不了解戊戌维新运动,说明戊戌维新运动缺乏群众基础,B项正确。
答案:B
12.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全面赞扬与肯定
D.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解析:根据材料“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可知孙中山认识到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一面;另一方面,孙中山也看到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既有赞扬,也有批评,故选D项。
答案:D
13.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年初,在京畿一带,义和团“一倡百和,从者如归”。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是对严峻的民族危机的回应
B.体现了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扶持
C.反映出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
D.增强了中国人民反清的斗争信心
解析:根据材料“一倡百和,从者如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中国民族危机深重,A项正确。
答案:A
14.在清统治前期,民间抗清多用“反清复明”的口号,清末的义和团运动却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说明当时( )
A.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仍然无法冲破皇权主义思想的束缚
C.能正确区分国家与封建王朝的关系
D.对中外反动势力已有了理性的认识
解析:“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反帝爱国的一面,但是,将“扶清”和“助华”混为一谈,说明义和团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王朝与民族国家的区别缺乏理性的分析,没有冲破皇权主义思想的束缚,故B项正确。
答案:B
15.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为使馆大街,台基厂街改名为马可·波罗路,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与题干中“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使馆大街”符合,D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们虽主张改革专制政体,而改革官职又不撤旧衙门,只设新衙门;他们虽主张设置制度局以实现立宪政体,但设计的主旨旨在君民共治,与西方议会抑制君权不同而赋予君主以很大权力;在思想上他们鼓吹民权,主张开发民智,但实践上却提倡“保教”,要把孔学尊为国教而顶礼膜拜。正是在如何对待西学和传统文化两大问题上,维新派给旧势力留下广阔的活动空间。改革者的怯弱只能给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增添一份步履艰难的特点。
——摘编自沈渭滨《困厄中的近代化》
材料二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当时虽如梁启超所说的在学术思想界引起震动,但除康门弟子和少数人外,几乎受到新旧人物的一致反对。
吴汝纶对严复《天演论》的推崇也说明他是一个思想非常开通的人。他说“康有为等虽有启沃之功,究仍新进书生之见”“中国旧学深邃,康梁师徒所得中学甚浅,岂能胜删定纂修之任?斯亦太不自量矣”。康有为想通过重构中国传统儒学,在思想上主导这场变法维新运动,但其学养却难以令人信服,结果适得其反。
——摘编自江中孝《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
指导思想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改革者的怯弱”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分析康有为的思想为什么会受到“新人物”的反对。
参考答案:(1)表现:不撤旧衙门;不抑制君权,赋予君主大权;尊孔学为国教。
(2)原因:康有为个人学养不足,对儒家经典随意描画。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变将何先?曰:莫亟于废八股。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其使天下无人才奈何?曰:有大害三。其一害曰:锢智慧……其二害曰:坏心术……其三害曰:滋游手。
——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
材料二 1898年光绪帝发布上谕:乡试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经济特科之设,朝廷原期取英才,以备贤良之选,非为幸进之途开营谋之路。……夫千年之弊俗,而一旦扫除之。
——摘编自《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材料三 在戊戌年间,虽然国难那样严重,反对的人居大多数。为什么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人人都知道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者也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严复提出废八股的主要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观点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政府在教育方面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千年之弊俗,而一旦扫除之”没有实现的原因。
参考答案:(1)理由:不利于人才的选拔。背景: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有识之士要求变革。
(2)变化:增加了外国政治、经济等内容。措施: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设京师大学堂,设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留学生。
(3)原因:守旧势力的反对;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除京师大学堂以外的改革措施。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义和团最初是大刀会……这时的大刀会专以洋人,尤其是传教士为对象,民众对洋人也有多年的积愤。外国传教士免不了偏袒教徒,而教徒有的时候免不了仗洋人的势力欺侮平民。民间许多带宗教性质的庙会敬神,信基督教的人不愿意合作。这也引起教徒与非教徒的冲突……民间生活是很痛苦的,于是把一切罪恶都归到洋人身上。洋人,附洋人的中国人,以及与洋人有关的事业如铁路、电线等,皆在被打倒之列。义和团的人自信有鬼神保佑,洋人的枪炮打不死他们。山东巡抚李秉衡及毓贤前后鼓励他们,因此他们就以“扶清灭洋”的口号在山东扰乱起来。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目标,并对其斗争目标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1)外国传教士横行乡里,他们与民众的矛盾日趋激化;中西双方宗教信仰的激烈冲突;生活的困苦增加了民众对外国人的仇恨;部分地方官的支持。
(2)目标:打击外来的一切。评价:一方面,义和团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侵略者,触及了救亡的时代主题,表现了英勇的斗争精神。另一方面,义和团运动又有明显的局限性,其宣传和主张有很多封建迷信的成分。他们盲目排外,不能科学地分析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