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5.2外交关系的突破 课件 (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5.2外交关系的突破 课件 (2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05 08:2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课:外交关系的突破
拨云见日--- 70年代的中国外交
1.突破之一-------中国重返联合国
2.突破之二-------中美关系解冻(关键)
3.突破之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第二课:外交关系的突破
历史的瞬间 永恒的记忆
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一、中国重返联合国(1971年)
1、联合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是
什么?
1945年10月24日 联合国在纽约诞生
想一想: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
(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做过重要贡献。
(2)新中国初期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支持蒋介石集团非法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致使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
一、重返联合国(1971年)
1、原因:
2、标志:
3、意义:
①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②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
①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②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标志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美国
① 美遏制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中国
①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 中苏关系破裂,苏联陈兵东北,威胁中国安全。
③为解决台湾问题
原因:
② 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根源:是中美两国国家利益要求
① 1971年4月,“乒乓外交”,以民促官。
1、中美建交的经过
中美关系解冻
“小球推动大球”
-------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来访的美国代表团。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
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
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21日)
——标志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
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出席卡特总统在白宫举行的欢迎仪式。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
促进中国外交事业发展,出现了第三次建交高潮
资本主义国家
中美关系的突破的影响
(1)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促进国际兴起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4)直接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三、中日关系正常化
背景:
1、中美关系缓和的直接推动
2、日本舆论强烈要求
3、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社团和人士的积极推动
1972年,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两国政府首脑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建立外交关系。
1973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建交的影响:
1、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
2、对亚洲与世界和平都有重要的意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