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课堂同步
1.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带电粒子作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又顺利垂直进入另一磁感应强度为原来磁感应强度2倍的匀强磁场,则 ( )
A.粒子的速率加倍,周期减半
B.粒子的速率不变,轨道半径减半
C.粒子速率减半,轨道半径变为原来的1/4
D.粒子的速率不变,周期减半
2.如图3-53所示,在长直导线中有稳恒电流I通过,导线正下方电子以初速度v平行于电流的方向射入,则电子将( )
A.沿路径a运动,轨迹半径是圆
B.沿路径a运动,轨迹半径越来越大
C.沿路径a运动,轨迹半径越来越小
D.沿路径b运动,轨迹半径越来越小
3.一个长螺线管中通有方向不变但强度逐渐增加的电流,把一带电粒子沿管轴线射入管中,若粒子的重力不计,则粒子在管中将 ( )
A.匀速运动 B.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C.圆周运动 D.作变加速直线运动
4.如图3-54所示,ab是一弯管,其中心线是半径为R的一段圆弧,将它置于一给定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圆弧所在平面且指向纸外.有一束粒子对准a端射入弯管,粒子有不同的质量、不同的速度.但都是一价正离子,则( ).
A.只有速度大小一定的粒子可以沿中心线通过弯管
B.只有质量大小一定的粒子可以沿中心线通过弯管
C.只有动量大小一定的粒子可以沿中心线通过弯管
D.只有动能大小一定的粒子可以沿中心线通过弯管
5.如图3-55所示,一带电粒子(重力不计)在匀强磁场中沿图中所示轨迹运动,中央是一块薄绝缘板,粒子在穿过绝缘板时有动能损失,由图可知 ( )
A.粒子的运动方向是abcde
B.粒子的运动方向是edcba
C.粒子带正电
D.粒子在下半周所用时间比上半周长
6.一个带负电粒子(质量为m,带电量为q),以速率v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逆时针圆周运动(沿着纸面),则该匀强磁场的方向为垂直于纸面向里还是向外?粒子运转所形成的环形电流的大小为多大?
7.如图3-56所示,一束带电量为e的电子以垂直于磁感应强度B并垂直于磁场边界的速度v射入宽度为d的匀强磁场中,穿出磁场时速度方向和原来射入方向的夹角为θ=600。求电子的质量和穿越磁场的时间。
8.如图3-57所示,两质量相等的一价正、负离子,沿与磁场边界成θ=300角的方向,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中。正离子的速率为v,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为t1,负离子的速率为2v,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为t2,则它们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之比为多大?
9.如图3-58所示,M、N两板相距为d,板长为5d,两板不带电,板间有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一大群电子沿平行于板的方向从各处位置以速率v0射入板间,为了使电子都不从板间穿出,磁感应强度B的范围如何?(设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且N板接地)
10.质谱仪是一种测定带电粒子质量和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它的构造原理如图3-59所示,离子源S产生带电量为q的某种正离子,离子产生时的速度很小,可以看作是静止的,离子经过电压U加速后形成离子流,然后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沿着半圆周运动而到达记录它的照相底片P上.实验测得:它在P上的位置到入口处S1的距离为a,离子流的电流为I.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时间t内射到照相底片P上的离子的数目为________.
(2)单位时间穿过入口处S1离子流的能量为________.
(3)试证明这种离子的质量为.
课后巩固
1.如图3-60所示为云室中某粒子穿过铅板P前后的轨迹.室中匀强磁场的方向与轨迹所在平面垂直(图中垂直于纸面向里),由此可知此粒子(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带电 D.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2.如图3-61所示,一电子从a点以速度v垂直进入长为d、宽为h的矩形磁场区域,沿曲线ab运动,通过b点离开磁场.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ab的弧长为s,则该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
A.t=d/v B.t=s/v
C. D.
3.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负电荷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固定的正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磁场方向垂直于运动平面,作用在负电荷上的电场力恰是磁场力的3倍,则该负电荷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可能是( )
A.4Bq/m B.Bq/m C.2Bq/m D.3Bq/m
4.用同一回旋加速器分别对质子和氘核进行加速,则两种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之比 ( )
A.2:1 B.1:2 C.1:1 D. 4:1
5.如图3-62所示,带电小球从H高处自由下落,进入一个匀强电场与匀强磁场互相垂直的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电场强度为E,磁感应强度为B,已知小球在此区域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圆周的半径R= 。
6.一个负离子的质量为m,电量大小为q,以速度v0垂直于屏S经过小孔O射入存在着匀强磁场的真空室中,如图3-63所示。磁感应强度B方向与离子的初速度方向垂直,并垂直于纸面向里。如果离子进入磁场后经过时间t到这位置P,证明:直线OP与离子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θ跟t的关系是
7.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存在于半径为R的圆形面内,方向如图3-64所示,现有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从O点对准面内圆心C射入磁场,为使粒子能重返O点,其入射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粒子返回O点的最短时间t为多少?(设粒子与界面碰撞无能量损失,且电量不变)
8.如图3-65所示,一带电质点,质量为m,电量为q,以平行于Ox 轴的速度v 从y 轴上的a 点射入图中第一象限所示的区域.为了使该质点能从x轴上的b 点以垂直于Ox 轴的速度v 射出,可在适当的地方加一个垂直于xy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若此磁场仅分布在一个圆形区域内,试求这圆形磁场区域的最小半径.重力忽略不计.
9.如图3-66所示,长为l 的水平极板间有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B,板间距离也为l 。现有一质量为 m 、带电量为 +q 的粒子从左边板间中点处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以速度 v0射入磁场,不计重力。要想使粒子不打在极板上,则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 v0 应为多少?
10.如图3-67所示,在x轴上方有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B,在x下方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从坐标原点沿着y轴正方向射出,射出之后,第三次到达x轴时,它与原点O的距离为L,求此粒子射出时的速度v和运动的总路程s(重力不计)。
提速训练
1.如图3-68所示,L1和L2为两平行的虚线,L1上方和L2下方都是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相同的匀强磁场,A、B两点都在L2上,带电粒子从A点以初速v斜向上与L2成300角射出,经过偏转后正好过B点,经过B点时速度方向也斜向上。不计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经过B点的速度一定与在A点的速度相等
B.若将带电粒子在A点的速度增大,方向不变,则它仍能通过B点
C.若将带电粒子在A点的速度改为与L2成600角斜向上,则它就不一定通过B点
D.此粒子一定带正电
2.如图3-69所示,E为一电子枪,能发射速率为v的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q),两平行面范围内是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AA'、BB'足够长,平行线间距为D,若电子枪在垂直于磁场平面内缓慢旋转,到某一位置时,电子刚好不能从BB'左侧射出,求电子在磁场中射出点与射入点之间的距离。
3.如图3-70所示,S为一个电子源,它可以在纸面的3600范围内发射速率相同的质量为m、电量为e的电子,MN是一块足够大的挡板,与S的距离OS=L,挡板在靠近电子源一侧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问:(1)若使电子源发射的电子有可能到达挡板,则发射速度最小为多大?(2)如果电子源S发射电子的速度为(1)中的2倍,则挡板上被电子击中的区域范围有多大?
高考链接
1.K-介子衰变的方程为:K-=π-+π0,其中K-介子和π-介子带负的基元电荷,π0介子不带电.如图3-71所示,一个K-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AP,衰变后产生的π-介子的轨迹为侧弧PB,两轨迹在P点相切,它们的半径RK-和Rπ-之比为2:1.π0介子的轨迹术画出.由此可知π的动量大小与π0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
A.l:l B.l:2 C.1:3 D.1:6
2.电视机的显像管中,电子束的偏转是用磁偏转技术实现的.电子束经过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后,进入一圆形匀强磁场区,如图3-72所示.磁场方向垂直于圆面,磁场区的中心为O,半径为r.当不加磁场时,电子束将通过O点而打到屏幕的中心M点.为了让电子束射到屏幕边缘P,需要加磁场,使电于束偏转一已知角度θ,此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应为多大
3.如图3-73所示,两个共轴的圆筒形金属电极,外电极接地,其上均匀分布着平行于轴线的四条狭缝a、b、c和d,外筒的外半径为r0.在圆筒之外的足够大区域中有平行于轴线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在两极间加上电压,使两圆筒之间的区域内有沿半径向外的电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从紧靠内筒且正对狭缝a的S点出发,初速为零.如果该粒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之后恰好又回到出发点S,则两电极之间的电压U应是多少(不计重力,整个装置在真空中)
六、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课堂同步 : 1.BD 2. B 3.A 4. C 5.BC 6.向外
7. 8.1:5 9.半径R1=,又因为,所以;R22=(R2-d)2+(5d)2 半径R2=13d, ,所以。结合图示,满足:R2<R<R1,所以B1>B>B2。 10.(1)It/q (2)UI (3)略
课后巩固 : 1.A 2. BC 3.AC 4.A 5. 6. 略
7.,其中,而
∴(n=3,4,5……)
∵粒子在磁场中经过的总弧度数为n(π-θ)=(n-2)π
∴粒子所用时间为,当n=3时,时间最短。
8. 9.或
10. ;; 所以:
由图可知: 将代入得: 。
提速训练 : 1.AB 2.2 3.
高考链接 : 1. C 2. 3.
a
b
v
I
图3-53
图3-54
× × × × ×
a
b
c
d
e
× × × × ×
× × × × ×
× × × × ×
图3-55
×
×
×
×
×
×
×
×
A
B
θ
d
v
B
图3-56
×
×
×
×
×
×
×
×
×
×
θ
图3-57
×
×
×
×
×
图3-58
M
N
图3-59
图3-60
图3-61
H
R
图3-62
图3-63
×
×
×
×
×
×
×
×
×
×
×
×
O
C
v0
图3-64
x
y
v
B
E
× × × × ×
× × × × ×
× × × × ×
O
图3-67
O
y
x
a
b
v
v
图3-65
×
×
×
×
×
×
×
×
×
×
×
×
×
×
×
×
300
A
B
L1
L2
图3-68
v
a
b
c
d
l
l
图3-66
×
×
×
×
×
×
×
×
A
B
D
B
图3-69
B'
A'
E
×
×
×
×
×
×
×
×
×
O
B
M
N
S
图3-70
图3-71
图3-72
图3-73
C
O
O‘
C‘
θ
2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