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眼睛和眼镜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单位
教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了解用眼护眼常识。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的探究,
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的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的探究,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通过用眼护眼教育,强化眼保健意识,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教学用具
光具座、蜡烛、火柴、光屏、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自制水凸透镜(可以自由改变其焦距)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讲授法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观看三维立体图片,大家能看出图片中有一个帽子吗?现在把你的眼镜摘下来,还能看清楚吗?我们的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眼镜为什么能够矫正视力?
观看图片
思考问题
通过三维立体图片的观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自主
学习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自主阅读教材。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合作交流
一、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1.观看视频:眼球的结构
2.根据眼睛成像特点,联系到照相机,并和照相机作对比,从而加深对眼睛的认识。
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胶片
投影展示眼睛看到物体的示意图,教师讲解眼睛看到物体的过程
3.
提出问题:眼睛能做出这样的调节吗?眼睛能调节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距离吗?
引出:睫状体改变晶状体的形状。
探究实验:模拟眼睛看物体的调节过程
实验器材:光具座、自制水凸透镜(可以自由改变其焦距)、
光屏、蜡烛、火柴。
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把蜡烛移至距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透明橡皮膜内的水应该多些还是少些?橡皮膜是厚些还是薄些?
投影眼睛的调节功能,使学生明白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厚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分析交流问题,总结规律观察眼球结构示意图,认识眼睛
认识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交流讨论对比眼睛和照相机
观察图片,聆听体会眼睛的成像过程
观察实验装置,观察现象
对比思考,初步认识眼睛的调节作用
交流讨论,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观察眼睛看物体时的调节过程
为后续学习做好知识铺垫
认识眼睛看到物体的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为提出问题,引发交流讨论做知识好铺垫,明确眼睛的调节功能,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实验结论:
人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较薄,焦距较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较厚,焦距较短,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又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
介绍:眼睛的调节还是有一定限度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
cm,叫做明视距离。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
cm左右。
二、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问题:近视眼能看见近处的物体,看不见远处的物体。这些人单靠自身眼睛的调节已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如何处理?
讲解:晶状体变厚,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落在视网膜前面,形成近视眼。
探究实验:近视眼的矫正
猜想:应用什么透镜来矫正近视眼,并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实验器材:凸透镜(作为眼球)、凸透镜、凹透镜、硬纸板(画有眼球)、平行光源
实验过程:
1.将凸透镜作为眼球放在硬纸板上,用平行光源发出光射向凸透镜,发现像成在视网膜前。
2.将凸透镜或凹透镜放在“眼球”前面,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实验结论: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镜片是凹透镜。
三、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问题:远视眼能看见远处的物体,看不见近处的物体。这些人单靠自身眼睛的调节已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如何处理?
观察体会近视眼的成因
交流讨论
实验探究:近视眼的矫正
通过实验探究,为提出问题,引发交流讨论做知识好铺垫,明确眼睛的调节功能,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体会对比,逆向学习,提升学习方法
增强学生善学,乐学,好学的能力
合作交流
延展提升
讲解:晶状体变薄,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远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面,形成远视眼。
探究实验:远视眼的矫正
猜想:应用什么透镜来矫正远视眼?
实验器材:凸透镜(作为眼球)、凸透镜、凹透镜、硬纸板(画有眼球)、平行光源
实验过程:
1.将凸透镜作为眼球放在硬纸板上,用平行光源发出光射向凸透镜,发现像成在视网膜后。
2.将凸透镜或凹透镜放在“眼球”前面,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实验结论:矫正远视眼所配戴的镜片是凸透镜。
1.如何保护眼睛
指出:不要边走边读,不在行使的车上看书。不要躺在床上阅读。不要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阅读。看书做作业时尽量与书本保持25cm左右的距离。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不要长时间玩游戏、玩手机。
2.观看视频:激光矫正近视
观察体会远视眼的成因
交流讨论
实验探究:远视眼的矫正
深入思考
讨论
观看视频
通过实验探究,为提出问题,引发交流讨论做知识好铺垫
强化眼保健意识
巩固练习
1.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________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_______,远处物体的像落在_______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2.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______,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3.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______,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4.眼睛的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用课件呈现习题,巩固所学
部分习题略
板
书
设
计
?晶状体折光能力像的位置矫正
方法近视眼太厚太强在视网膜前凹透镜远视眼太薄太弱在视网膜后凸透镜
眼睛和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