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穷人》第2课时 教案+课件+视频素材(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穷人》第2课时 教案+课件+视频素材(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02 16:47:2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 内容 13.穷人 第(2)课时
备课 日期 月 日 课型 新授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通过品读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深入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形象。 2.能联系课文内容写出桑娜的心理活动。
教学 重难点 1.通过品读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深入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形象。 2.能联系课文内容写出桑娜的心理活动。
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激趣导入】 一、复习回顾 1.听写词语: 渔夫 汹涌澎湃 风暴 轰鸣 心惊肉跳 沉思 抱怨 倾听 探望 照顾 困难 阴冷 自作自受 湿淋淋 渔网 糟糕 忧虑 后脑勺 2.过渡:“在自身难保的状态下,做出收养孤儿的决定并不容易。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桑娜细腻的内心世界。” 【探究新知】 二、紧扣课后习题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一)品读对话,走进人物内心 1.提问:“不仅桑娜作出收养的决定不容易,渔夫的内心也是经历过复杂的斗争。同桌合作,读读第21~27 自然段中他们的对话,想想渔夫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 2.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对话的语句 人物对话:“‘嘿,我回来啦,桑娜!”“哦,是你!’“你怎么啦 不愿意吗 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看出桑娜夫妇都是勤劳善良、充满爱心的人。) 3.课后习题“小练笔”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这天气两个人沉默了一阵。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 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①提问:“多么艰难的生活,现在你能揣测桑娜在沉默时会想些什么吗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沉默中,桑娜不断地想: ②引导学生讨论,明确练笔时要联系课文内容,符合人物心理,还可适当运用省略号。想象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时,要考虑故情节的连贯性,想一想桑娜此时最应该说的是什么事,可是听到丈夫说天气的恶劣时,她们有什么担心,会有什么感受,要把这种矛盾心理体现出来。 ③写作技巧: 课文中有“她忐忑不安地想”这样的描述,所以,可以用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或句子来直接表达。也可以先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最后交代所描写的人物。用叙述性的语句描写桑娜的心思也就是用第三人称转述的形式。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可以恰多地使用省略号来表达人物的复杂心情。 ④范例: 桑娜内心在做着激烈的斗争。她想:直报告诉丈夫吧,西蒙死了,我自作主张,把她的所个孩子抱过来了,以后的日子更艰难了。可是转念一想:丈夫刚刚从海上回来,辛苦一天却什么也没打到,只能庆幸“总算活着回来感”应该让他安静地享受家的温暖,实在没有身勇气开口,等等再说吧。可是,这么大的事,瞒是瞒不过去的,既然直接说不行,那就先试探问一问吧。 (二)聚焦“渔夫的内心”,感受人物形象。 (1)出示句子,关注内心变化。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色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①画出渔夫的神态“ ”、动作“ ”、语言“ ”,有感情地朗读。 ②抓住关键词“熬”,引导学生体会渔夫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三)品读复杂心理,再识善良品格 1.学生浏览第8~11自然段,画出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活动,有感情地读一读。 2.反馈出示句子,聚焦“忐忑不安"。 (1)根据学生交流,出示描写桑娜心理的句子。 “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嗯,揍我一顿也好!” (2)引导学生聚焦“忐忑”心理:“你觉得文中的哪个词最能概括她此时的心情 ” ①学生依据字形猜测,理解“忐忑不安”就是心里上上下下,极为不安。 ②生再读句子,关注省略号,补充想象桑娜的心理,体会桑娜忐忑的原因。 (3)小结:这是桑娜抱回孩子后的一段心理描写,深刻地揭示了桑娜矛盾的心理状态,表现了她宁愿自已承担痛苦和劳累,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长大的朴实、善良的美好品质。 3.渔家的小屋”温暖而舒适”,这样的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找出课文中其他描写环境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作用。 明确:文章第1自然段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桑娜勤劳、善良的品质。“屋子里没有子,又潮湿又阴冷。”通过此处环境描写,与桑娜家“温暖而舒适”的小屋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1)引导学生回顾描写屋外环境的句子。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 (2)引导学生读故事的结尾。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3)引导学生说一说读出了怎样的渔夫和桑娜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明确:环境描写烘托了桑娜勤劳、善良的品质、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课堂总结】 三、总结升华,推荐阅读 1.小结:“课文学到这儿,你认为桑娜和渔夫是穷人吗 请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你的理解。” 穷人虽然很穷很穷,但他们拥有( )。 2.推荐课外阅读:“高尔基曾说:‘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 【布置作业】 完成第13课语文练习册 【板书设计】 (
13.穷人
桑娜
渔夫
西蒙
善良、
勤劳
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
别人
环境
语言
心理
(不穷)
)
教学 反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2020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
13. 穷人
第2课时
13. 穷人
 
渔夫 汹涌澎湃 风暴 轰鸣 心惊肉跳 沉思 抱怨 倾听 探望 照顾 困难 阴冷 自作自受 湿淋淋 渔网 糟糕 忧虑 后脑勺
听写:
 
导入新课
“在自身难保的状态下,做出收养孤儿的决定并不容易。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桑娜细腻的内心世界。”
 
探究新知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一)品读对话,走进人物内心
1.提问:“不仅桑娜作出收养的决定不容易,渔夫的内心也是经历过复杂的斗争。同桌合作,读读第21~27 自然段中他们的对话,想想渔夫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



























桑娜夫妇都是勤劳善良、充满爱心的人。
 
①提问:“多么艰难的生活,现在你能揣测桑娜在沉默时会想些什么吗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沉默中,桑娜不断地想:
 
②明确:练笔时要联系课文内容,符合人物心理,还可适当运用省略号。想象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时,要考虑故事情节的连贯性,想一想桑娜此时最应该说的是什么事,可是听到丈夫说天气的恶劣时,她们有什么担心,会有什么感受,要把这种矛盾心理体现出来。
 
③写作技巧:
课文中有“她忐忑不安地想”这样的描述,所以,可以用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或句子来直接表达。也可以先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最后交代所描写的人物。用叙述性的语句描写桑娜的心思也就是用第三人称转述的形式。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可以恰多地使用省略号来表达人物的复杂心情。
 
④范例:
桑娜内心在做着激烈的斗争。她想:直报告诉丈夫吧,西蒙死了,我自作主张,把她的所个孩子抱过来了,以后的日子更艰难了。可是转念一想:丈夫刚刚从海上回来,辛苦一天却什么也没打到,只能庆幸“总算活着回来感”应该让他安静地享受家的温暖,实在没有身勇气开口,等等再说吧。可是,这么大的事,瞒是瞒不过去的,既然直接说不行,那就先试探问一问吧。
 
(二)聚焦“渔夫的内心”,感受人物形象。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色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画出渔夫的神态“ ”、动作“ ”、语言“ ”,有感情地朗读。
渔夫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三)品读复杂心理,再识善良品格
1.浏览第8~11自然段,画出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活动,有感情地读一读。
2.聚焦“忐忑不安”。



就是心里上上下下,极为不安。





 
小结:这是桑娜抱回孩子后的一段心理描写,深刻地揭示了桑娜矛盾的心理状态,表现了她宁愿自已承担痛苦和劳累,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长大的朴实、善良的美好品质。
 
(1)描写屋外环境的句子。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
(2) 故事的结尾。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3)说一说读出了怎样的渔夫和桑娜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明确:环境描写烘托了桑娜勤劳、善良的品质、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文章第1自然段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桑娜勤劳、善良的品质。“屋子里没有子,又潮湿又阴冷。”通过此处环境描写,与桑娜家“温暖而舒适”的小屋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课堂总结
三、总结升华,推荐阅读
1.小结:“课文学到这儿,你认为桑娜和渔夫是穷人吗 请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你的理解。”
穷人虽然很穷很穷,但他们拥有( )。
2.推荐课外阅读:高尔基曾说:“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
 
课堂作业
完成第13课语文练习册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