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02 16:5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一单元
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9北京中考.12)1839年,一位在广东的外国人说,鸦片是在最彻底的手段下被销毁了……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必将永远是一个最为卓越的事件。他所说的事件是
(
)
A.戚继光抗倭
B.虎门销烟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2.(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9)1836年《中国丛报》登载:“(中国)是一个不大理会其他国家的自命不凡的国家,她视所有其他国家都不如她……一记来自外国强国的有力、准确的一击,就会动摇她的基础。”率先对中国“准确的一击”的国家是
(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法国
3.以下在鸦片战争中牺牲的人物是
(
)
A.关天培
B.琦善
C.李秀成
D.陈玉成
4.(2019湖南长沙中考,16)“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它没有欧美国际协定中通常有的仔细审议。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该材料
(
)
A.指出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
B.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解释了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
D.反映了中国外交条约制度的确立
5.观察表格,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小农经济的破产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协定关税的影响
6.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在该条约中香港岛被割让。那么香港岛是通过哪一条约被割让的
(
)
A.
《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7.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
A.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
B.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8.右图是英军随军画师绘的《1860年中国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武装侵略中国的国家除英国外,还有
(
)
A.俄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9.右图所示遗址是中国近代屈辱的见证,它曾经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灾难。其中“火劫”发生在……期间,这里“……”应是
(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1858年,侵略者通过《天津条约》增开了10处通商口岸,其中最南的口岸位于今天的
(
)
A.广州
B.深圳
C.文昌
D.海口
11.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这一时期中国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
A.美国
B.沙俄
C.英国
D.日本
12.“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
)
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C.“拜上帝会”吸收了西方文化
D.《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13.孙中山说:“本会以异族僭乱,天地惨黩,民不聊生,负澄清天下之任,使朱明之绪不绝,太平之师不熠,则犹是汉家天下,政由己出,张弛自易。”“太平之师”最后失败的标志是
(
)
A.金田起义
B.天京事变
C.北伐西征
D.天京陷落
14.下图是某史书第五章的目录,其中“天国”是指
(
)
第五章天国的悲喜剧
白莲教、天地会和拜上帝会……73
洪秀全的思想……77
天国的悲剧……84
留给历史的余响……89
A.太平天国
B.义和团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5.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二、非选择题。(共4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共55分)
16.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观察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英国对中国输入鸦片呈现怎样的趋势。其目的是什么?
(2)鸦片的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
(3)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谁领导的?有何重大意义?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它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也许,英国议会在1840年4月的3天辩论,可以帮助后人考察战争的根源。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
——《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英国统治者把鸦片战争的原因归结为中英之间的贸易争端是否正确?为什么?
材料二
鸦片战争爆发时,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
材料三
按照《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并开放五个对外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宁波、厦门和上海。英国领事可以居留于这些港口,英国商人也可以在此租借土地,用于居住和经商。中国还同意实行一种按照价值的5%固定下来的统一关税,若要变动这一关税,须经双方同意。这一条款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因而控制了中国的国家岁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在中国获取的特权有哪些,请写出其中一条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8.(12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1854年,英、法、美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修约”要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英、法两国就决定用战争手段迫使清王朝屈服。
材料二
材料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为了“迫使清王朝屈服”,英、法两国发动了哪次战争?指出英、法两国发动这次战争的根本目的。
(2)造成圆明园成为断壁残垣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事件?
(3)阅读材料三,想一想沙俄得到的“好处”是什么。它对中国的侵略有何特点?
19.(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蒋廷黻
材料二
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历程
(1)材料一中的“不平等条约”是哪次战争后签订的哪一条约?为什么说“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2)请写出材料二示意图中①②代表的历史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联系。
答案
1.B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A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率先对中国“准确的一击”的国家是英国。
3.A鸦片战争期间,当英军进攻虎门时,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奋起抵抗,最后为国捐躯。故四个选项中在鸦片战争中牺牲的人物是关天培。
4.A依据题干中的“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可知,“这项条约”指的是《南京条约》。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以虎门销烟为借口,打着保护贸易的幌子,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从而打开了中国的国门,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条约对于清朝而言是不平等的,故选A项。
5.D由表格内容可以看出.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出现了大幅下降,结合所学,《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因此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出现了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协定关税的影响。
6.A根据所学知识,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A符合题意。
7.B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1856年10月,英军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炮轰广州城,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B项符合题意。
8.C
1856—1860年,英法联军武装侵略中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9.C题干中图片反映的是圆明园遗址。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入圆明园,大肆劫掠,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使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变为断壁残垣。故选C。
10.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琼州等10处为通商口岸。最南的口岸是琼州,位于今天的海南海口。
11.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使中国版图发生巨大变化,B项符合题意。故选B。
12.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之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主要是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B项符合题意。
13.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D项符合题意;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A项不符合题意;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点,B项不符合题意;北伐西征使太平天国运动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C项不符合题意。
14.A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1851年,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并建号太平天国;1856年,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引发的天京事变大伤了太平天国的元气;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据题干图片某史书第五章的目录及所学知识可知,其中“天国”是指太平天国。
15.C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被资产阶级革命派借鉴,故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故选C。
答案:(1)趋势:逐年递增。
目的:牟取暴利,掠夺中国的白银。
(2)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导致清政府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3)林则徐。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解析:(1)观察图1“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情况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中国输入鸦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为了牟取暴利,掠夺中国的白银,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据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总结危害。
(3)据图2“虎门销烟”可知,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联系所学知识回答虎门销烟的意义。
17.答案:(1)不正确。中英之间的贸易争端只是表面现象,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实质是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工业原料。
(2)中国武器装备落后,英国“船坚炮利”。
(3)特权:割占香港岛,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等。影响:割让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放通商口岸,便利其对华商品输出;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1)材料一中英国统治者把鸦片战争的原因归结为中英之间的贸易争端,这种看法不正确。结合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即可。
(2)由材料二中双方的兵力和武器装备分析可知,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是中国武器装备落后,英国“船坚炮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在中国获取的特权有:割占香港岛,开放通商口岸,
协定关税,等。割让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放通商口岸,便利
其对华商品输出;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任选一条特权回答影响,言之有理即可。
18.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言之有理即可)
(3)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特点:趁火打劫,步步蚕食。
解析:(1)据材料一中“1854年,英、法、美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可知,为了“迫使清王朝屈服”,英、法两国于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发动这次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造成圆明园成为断壁残垣的原因。评价可从对文明的摧残方面来进行说明。
(3)结合所学只是可知,材料三中所说的沙俄150的“好处”是沙俄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据条约签订的时间及占领土地的情况可知,它对中国的侵略具有趁火打劫,步步蚕食的特点。
19.答案:(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因为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治外法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伤害了民族自尊。
(2)①永安建制,②天京事变。
(3)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洪秀全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1)据材料一中“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等可知,此“不平等条约”指的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治外法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伤害了民族自尊,因而说“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分封诸王,史称永安建制。1856年,杨秀清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史称天京事变,其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故材料二示意图中①②代表的历史事件分别是永安建制和天京事变。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联系是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洪秀全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