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2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简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中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2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简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0-02 19:1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简介
教学设计
所属学校 执教教师
课程内容 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课程学时 1
所属学科 信 息 技 术 教学对象 七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制的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简介”。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信息的定义、信息的主要特征等相关知识点。
2.教学重点
①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
②明确信息技术在哪些领域中的应用。
3.教学难点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经验,深刻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高速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⑵ 知道信息技术在(生活、农业、教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⑶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
⑷ 知道信息技术现代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情境创设与师生探讨相结合,使学生充分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
(2)小组探究学习了解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3.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堂中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互相帮助的精神。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者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是刚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在小学阶段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来自农村的学生占大部分,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家庭环境,升学压力的影响,对计算机了解真是太少了,甚至有的学生从没见过真正的计算机。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但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大部分学生对这一门课充满好奇感与兴趣感。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播 放





课 (一)情境导入
1.师生问好,教师播放《结绳记事烽火报敌情》视频,将学生带入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世界。
2.教师提问:这个视频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呢?说明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3.师生交流,导入新课。 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显示问题,导入新课学习。
生:认真观看视频,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创设现场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创造积极的条件。
师 生





知 (二)师生探讨
①师生互动,探讨信息技术的含义;
②教师利用知识迁移,结合课件,图片展示,举例讲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三)巩固新知:
师生互动,共同回顾知识点。
感测与识别技术—获取信息
计算与智能技术—处理信息
通信技术—传递信息
存储技术—存储信息
控制与显示技术—执行信息 师: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即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与方法。
生:认真倾听、思考、理解。
师:师生互动,回顾知识点,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重要知识点。
生: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 师生探讨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师生交流巩固新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应 用





解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
1.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2.应用(图片)展示
教师课件展示并讲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3.角色扮演,预设未来
同学们想象一下,未来世界信息技术会发展成什么样?
如果你是(农民、教师、医生、明星……)?
你希望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可以带给你什么?
4.教师展示预想的信息技术世界
师:教师通过提问,引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即信息技术的应用;
生:学生倾听,思考,想象;
师:教师组织学生角色扮演,预想未来的信息技术世界。
生:学生讨论,想象,回答。 应用展示带领学生进入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世界,让学生领悟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分组讨论,预设未来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 结





获 (五)总结回顾
教师设置问题,小组探讨回答,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六)共享收获
教师作课堂小结。 师:教师呈现问题,分组完成;
问题1
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什么?
问题2
列举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问题3
信息技术包括哪些?可以举例说明吗?
生:学生讨论问题,分组汇报答案; 教师设置问题,学生小组回答,小结本课知识点,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