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 第5节《程序的分支结构》 
课程标准 该课程总体设计理念是,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VB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三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后续计算机相关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 本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教学内容 分析 (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 第二册 第2章 程序设计初步)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是本章又一个基础,是经常使用的语句和程序结构之一,所以必须熟练掌握。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支语句的流程图,分支语句的执行过程以及条件语句的格式。 
难点:分支语句的应用以及分支语句的格式。 
3、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本节是本章的又一个重点难点,分支的应用在程序设计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必须熟练掌握。 
 采用情景设置,讲练结合,任务驱动等多种立体方式呈现。运用教师主导,学生主动,亲身体验,总结思考提高的教学策略。 
 课后通过Moodle平台进行相关内容的讨论和辅导。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支程序的结构,流程以及作用。 
(2)知道条件语句的作用,初步掌握分支语句的格式。 
(3)理解程序的分支结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游戏程序的运行和流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逻辑分析能力。 
(2)通过运行程序、分析程序、体验程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通过体验程序,分析程序和修改程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创新精神。 
学情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程序的顺序结构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程序结构有一定认识,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学生可以上一种台阶。但是怎样表达实际问题的“条件”以及相应的选择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重点、难点 重点:分支语句的流程图,分支语句的执行过程以及条件语句的格式。 
难点:分支语句的应用以及分支语句的格式。 
教与学的媒体选择 红蜘蛛教学广播平台、PPT、Moodle平台、QQ软件。 
课程实施 类型 √ 偏教师课堂讲授类 
 
 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 
 备注 
教学活动步骤 
序号 
1 导入:教师通过日常生活的例子如:人生的十字路口的选择,玩游戏的攻略选择进行引入。 
2 引导学生体验密码程序的运行,初步了解分支语句的应用。 
Private Sub Form_Click() 
guess = InputBox("请输入一个整数密码:", "密码") 
password = "123456" 
If guess = password Then 
Print "yes!your are win" 
End If 
If guess <> password Then 
Print "again please!" 
End If 
End Sub 
初步体验程序的执行(任务一)。 
3 结合数学上数的绝对值,分析程序学生运行程序 
x=inputbox(“请输入一个数”,”输入一个数”) 
If x>=0 ?Then 
Print “你动动脑筋!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Print”y=”;x 
Else 
Print "正确,你真聪明!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Print “y=”;-x 
End If 
特别强调:我们实际问题的“条件”以及相应的选择,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结合条件语句的含义来设置。 
解释分支语句的格式和应用, 语句。 
画出程序的执行顺序流程图。(任务二) 
4 辅导学生运行修改程序。 
修改程序(任务三) 
当R>2500和r<=100时输出“超出范围”: 
inputBox(“输入圆的半径”,”半径” ) 
if r>2000 then 
print”超出范围” 
else 
circle(2500,2500),r 
end if 
5 补充、修改调试运行程序P46.3. (任务四) 
巡视并辅导学生。 
教学活动详情 
教学活动1:******* 
活动目标 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切入本课主题。 
解决问题 通过多任务的驱动和引导,完成对条件结构的认识并掌握相关知识。 
技术资源 红蜘蛛教学广播平台、PPT、Moodle平台、QQ软件。 
常规资源 根据课件和研学案和Moodle进行个性化针对性学习。 
活动概述 教师通过演示平台的展示进行引导,学生利用VB软件进行任务的学习。 
教与学的策略 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以任务驱动和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为主。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通过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选择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题材,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从而保持学习兴趣。 
反馈评价 利用课堂辅助系统,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评价,给同学点赞和加评价。 
教学活动2:******* 
活动目标 加深认识 
解决问题 通过多任务的驱动和引导,完成对条件结构的认识并掌握相关知识。 
技术资源 红蜘蛛教学广播平台、PPT、Moodle平台、QQ软件。 
常规资源 根据课件和研学案和Moodle进行个性化针对性学习。 
活动概述 以教材为依据进行练习 
教与学的策略 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以任务驱动和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为主。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通过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选择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题材,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从而保持学习兴趣。 
反馈评价 利用课堂辅助系统,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评价,给同学点赞和加评价。 
…… 
评价量规 
同学间相互根据学习结果打分 
其它 
参考书 教材大纲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