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1.1硬件系统发展快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1.1硬件系统发展快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0-02 19:2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纵观计算机简史》教学设计
硬件系统发展快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各类计算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理解计算机演变的历史和趋势。
(2)能说出计算机主机内部的基本部件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能连接计算机硬件和常用外设,使之正常工作。并简单介绍常用的数码设备,如手机、数码相机等,并会正确的与计算机进行物理连接。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类型计算机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介绍民族IT业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习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内容分析
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通过小学阶段学习,已经从外观上初步认识了计算机硬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CPU、硬盘、内存条、主板等主机箱内的基本硬件及其作用,了解信息处理工具的核心硬件。本单元是初中信息技术学习的起点,为以后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除了学习相关知识外,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协作学习能力。这节课在教材中地位非常重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学生以后信息技术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计算机的其他功能部件”,“我国计算机产业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与信息技术”。通过接触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使学生掌握各部件的功能。并能自己连接计算机。
3、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认识机箱内常用硬件,了解其主要功能。
<2>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体系结构, 能将常用硬件和体系结构相对应。
<3>了解身边形态各异的微型计算机。
<4>了解我国计算机产业的迅猛发展。
(2)教学难点:
< 1>常用硬件的认识。
<2>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硬件的对应关系P5 页 的做一做。
<3>重难点突破:
力求通过个人、小组、教师帮助等不同的教学途径,把计算机硬件从机箱中取出让学生亲自去安装从而突破本课的重点,通过完成任务,结合对于学生易出现混淆的硬件进行分析解决,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三)学生分析
本学期面对的是七年级的新生,虽然他们在小学就已经接触过计算机,并认识了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但他们绝大部分同学没有见过主机箱内的硬件,本课就从实物入手,让学生亲自观察主机箱内的硬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分组交流了解主机箱内硬件的功能和作用,以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四)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选用观察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教学资源:
(1). 硬件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仪或网络广播等)。
(2). 软件资源:因特网
(五)课前准备:(用时5分钟)
指导学生分成7个小组,要求小组成员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分配均衡,为课上完成任务做准备。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一段关于计算机发展的视频,把学生带入计算机的世界。
计算机经历了哪四个时代?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计算机硬件系统。 观看
学生回答
计算机经历了四个时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体积越来越小,运算速度越来越快,性能越来越强的发展趋势。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务驱动
探索新知
播放光盘中视频使学生认识各硬件掌握其功能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套主机箱内的硬件,并给学生布置任务。观察各硬件的外部特征,判断各硬件的区别,给每个硬件贴上对应的标签。

观看
分组讨论、交流,辨认实物,最终完成任务。

培养小组分工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实物辨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展示交流,评价反馈 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交流,通过生生交流、教师及时评价,巩固本堂课的知识。
教师讲解总结,巩固本堂课的知识。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上台展示学习成果,并能描述各个硬件的外部特征,交流判断和区分不同硬件的心得体会。
思考计算机硬件分别属于哪五部分。 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分析、归纳、判断和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4. 练习巩固 学生完成课本中做一做,说一说
教材P4,P5,P6页做一做
教师对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 学生完成“做一做”“说一说”
学生交流
学生根据教师评价情况完善自己作业。 通过实际作业巩固已学知识,拓展新知识。
5.课堂小结,练习巩固 介绍我国计算机产业的迅猛发展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整理归纳,强化本堂课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归纳总结。
作业:P7页“活动2” 让学生通过总结,进一步巩固和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
教学反思
1. 本课最大的亮点是改变教学方式,实现认识计算机硬件这种偏理论型课在计算机房组织教学,利用教师提供的实物,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展示和讨论,突破以往满堂灌的形式,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达到理想的目标。
  2.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学设计合理,学生容易接受。
  3.利用课件的交互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在认识计算机主机箱内硬件时我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4.在探索新知时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互相讨论,交流思想,获取最大的成功。
  5.在展示交流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相互交流能力。
  6.将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