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

文档属性

名称 平面镜成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9-20 23:17:00

文档简介

平面镜成像课堂实录
自我介绍——引入新课
师:(停止放音)——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大家好,我叫李生。我来自于千里之外的凤凰城——唐山。今天非常荣幸来到正定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这次来我想送给大家一个礼物。但身边只找到这个空盒子,大家先看看盒子里是不是空的?
下面老师就给大家变一个出来。(盖上红布——“来”——打开红布给学生看——里面有什么?)茶叶。大家会不会奇怪老师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秘密就在这个盒子里。(打开盒子)问:盒子里大家看到了什么?(镜子)对,里面有两块镜子。老师正是利用了镜子成像的特点来完成这个魔术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板书)
师:我们把表面平整光滑的镜子叫平面镜,平面镜中看到的景象我们称之为:像。(播放2)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和透明的玻璃也看作平面镜用来成像。生活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平面镜,但大家有没有仔细研究过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就用桌面上的小镜子按照大屏幕上的提示仔细观察一下,(播放3)讨论讨论,平面镜成像都有哪些特点?(下面试试看)
师:讨论有结果了吗?哪一组愿意说一说你们的发现?用镜子观察同学的脸,镜子中的像与他们真实的脸有什么关系?相同(大小、形状、颜色等)当你将自己的脸靠近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位置有没有变化?(有、我靠近时像也靠近,我远离时想也远离)由此你猜猜像到镜面的距离与自己到镜面的距离可能有什么关系?(距离相等)你们用手摸镜中的像了吗?(没有)因为像并不在镜子表面,那我们把手伸到镜子后面再试一试为什么摸不到呢?(有的同学说什么也没有)对!因为平面镜成像为虚像。
师:我们大家总结了这么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不是都正确呢?要知道,有时眼睛也会欺骗我们,比如:空中飞行的一架飞机看起来比较小,同样一架飞机落到地上看起来就变大了。所以光凭眼睛观察不一定准确,我们还要用实验进行验证。下面我们就来探究: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板书)(播放4)先想一想:我们需要选择哪些器材?怎样设计这个实验?平面镜成像当然我们要选择一块平面镜还需要一个成像的物体。(拿出平面镜和蜡烛)提问:看到像了吗?(看到了)怎样找到它的位置?(找不到)刚才我们已经尝试过把手伸到镜子后面为什么还摸不到想呢?(不透光)这样呢?(把蜡烛放到玻璃板前)可以了吧?像在这吗?还不好说,下面我给像找一个替身(出示一个相同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这是像的位置吗?为什么?(重合了)重合了可以说明什么?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为了便于测量我们应该用笔在物体和像的位置处做上标记,所以我们还要用到一张白纸,我们要想知道物与像到平面镜距离怎么办?(用尺测量)为了让大家实验和交流更方便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方格纸。下面我们就按照大屏幕的提示开始实验,实验前我们来明确一下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播放5)引导实验:为实验方便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方格坐标纸,1、我们先将坐标纸纵向平铺到桌面上,把玻璃板沿坐标纸中央的黑线竖直固定在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方放一个物体A; 2、在玻璃板后方放一个相同的物体B;前后左右移动B,使它看起来与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这时物体B的位置就是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位置。此时用笔在A、B两处做好标记;将A远离玻璃板或使用其他物体放在另一位置再做一次。3、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体A和像B到玻璃板的距离填入记录表中,进行比较。(开始实验录像)播放录像让学生说一说实验结论。(有没有不相等的,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玻璃厚度)
师:同学们人们常说水火不相容,今天老师要让蜡烛在水中燃烧。将玻璃板后面放一只烧杯,点燃蜡烛两只相同的蜡烛,同时放在镜子前和后,拿走后面的蜡烛,向烧杯中浇水。让学生观看:蜡烛是否在水中燃烧?提问:为什么能看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虚像)为什么平面镜会成虚像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播放6动画)介绍: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平面镜中蜡烛的像,是因为烛焰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我们眼睛,眼睛逆着光线看过去就找到了镜子后面的像,实际上镜子后面并没有蜡烛发光,它只是进入眼睛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在像的位置并没有能量的聚集,也无法用光屏承接。因此是虚像。(播放6\1)。老师手中现在有一只点燃的蜡烛,这是一个平面镜,请你在它们中找出它的像并粘贴到正确位置。
师:平面镜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忆一下我们在哪些地方应用了平面镜?利用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播放7)
再次展示课前引入使用的魔盒,指出这个魔术成功的关键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将半个盒子空间扩大一倍,所以,才不致于露出破绽。继续放映潜望镜录像,老师手中也有两个平面镜,有谁想到前面来感受一下?找同学蹲在台下看是谁站了起来?
师:学面镜成像知识能帮我们解决哪些问题呢?1、猴子为什么捞不到月亮?(水里的月亮只是虚像)2、作图说明 :为什么岸边的树木和房屋在水中的像看上去是倒的?平静的水面可以看成是平面镜,距离水面远的成像也远,距离水面近的成像也近。所以,如果把数目和房屋看成是正立的,自然它们的像看起来就是倒的。m

雕廿吳洲出,账丽计回
半拟实洲实长
图烨田世。※兴一燃监受
洲实实
田世
女归性人教版八年级(上) 课题: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课型:手脑实验探究课 作者:李生 课时:1课时
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与应用,通过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逐步建立“虚像”概念,同时为后面凸透镜成像的学习提供方法铺垫。所以,本节课在整个光学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2、学生分析:尽管学生对于平面镜并不陌生,但对平面镜成像还只是感性认识,甚至有的学生可能还有错误的认识,如:平面镜成像近大远小。因此上好本节课对认识平面镜成像规律至关重要。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②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③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①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②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成功的喜悦。②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重点与难点:①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②难点:虚像的概念,平面镜成像原理。
教法:实验探究法、学案引导、任务驱动法
学法:观察法、实验法、交流合作法。
教具:平面镜、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高脚杯、打火机、记号笔、魔盒、烧杯和水
学具:平面镜、玻璃板、铁夹子两个、相同的蜡烛两支、打火机、白纸(背面有格)、
板书设计: 第3节 :《平面镜成像》一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原理: 1、像、物的大小相同。 (等大) 2、像、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等距) 3、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垂直) 4、虚像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魔术表演,引入新课:二、设问质疑,尝试探究:活动一:感知平面镜成像活动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5、分析论证6、交流合作7、评估活动三 :探究平面镜成像原理:1、表演水中燃烧的蜡烛。2、动画解释平面镜成像原理:3、粘贴虚像三、联系实际,提升能力活动四:寻找生活中的平面镜活动五:剖析生活中平面镜成像四、知识梳理,盘点收获:五、思维拓展,课外延伸 教师表演魔术:盒中变物。揭秘:利用了镜子成像特点来完成魔术。指出:我们把表面平整光滑的镜子叫平面镜,平面镜中看到的景象我们称之为:像。板书:“平面镜成像”。生活中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透光的玻璃板等也可看做平面镜用来成像。学生活动:对着镜子观察自己和同学,讨论平面镜成像特点?[比一比]:用镜子观察同学的脸,镜子中的像与他真实的脸有什么关系?(相同:大小、形状等)[试一试]:当你将自己的脸靠近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位置和大小有没有变化?(像也靠近或远离平面镜、大小相等或近大远小。)[猜一猜]:像到镜面的距离与自己到镜面的距离可能有什么关系?(距离相等)[摸一摸]:试着用手摸镜中的像,能摸到吗?把手伸到镜子后面再试一试。(镜子将像挡住,摸不到。)教师:引导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实验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探究猜想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第二部分探究猜想2像是“近大远小”的,还是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最后选出小组代表说明自己的想法与计划安排:要求说出所选器材,选择原因,器材的组装方式,具体计划安排。教师针对设计中暴露出的问题加以修正,并梳理学生的设计,筛选出最合理的探究方案。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方法,并从中初步学会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如何确定像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成像的位置,直到看上去与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2)怎样判断后面的蜡烛与像已经完全重合?在玻璃板的前面左右移动头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起来后面的蜡烛和像完全重合为止。(如果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这些问题学生能自己找到答案,并能设计出验证猜想1的实验方案)(3)实验时,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教师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分别去确定平面镜和玻璃板中像的位置。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发现,看不到平面镜后面的蜡烛,无法知道它是否与像完全重合,所以不用平面镜。而使用玻璃板成像时,可以看到后面的蜡烛是否与像完全重合,所以使用玻璃板。通过此实验可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替代法”。(4)如何确定像的大小?通过此环节设计可再次向学生渗透“替代法”。 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观察,提供帮助,找到学生实验小组中有代表性的操作,收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为交流和评估环节做准备。引导学生要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各学生小组的实验记录和数据,各小组派代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即:①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物像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这两条相交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学生很容易发现平面镜成像的又一特点:物、像的连线跟镜面垂直。③“像和物的大小相同,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的结论。教师:提问在实验中有哪些困难?还需做哪些改进?教师表演水中燃烧的蜡烛。教师:烛焰发出的光,经过怎样的路径进入人眼,让我们看到像的呢?教师利用动画解释平面镜成像原理:烛焰上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感觉这些反射光线好像是从镜后的S’点发出的,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过去就看到了点S’,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实际上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人眼的光也不是由像点S’发出。像点S’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它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我们把这样的像称为虚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老师出示蜡烛图片,找学生到黑板上将像粘贴到正确位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一些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教师展示图片:小结:①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起到控制光路的作用如:自行车尾灯和香港汇丰大厦的照明系统、等。②利用平面镜成像如:1、古代妇女对着铜镜梳妆。 2.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3.某些店里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一些平面镜成像的应用。见导学案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小组交流。最后班级交流答案。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知识和学习方法上都有哪些收获? 2、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需要总结?课后作业:利用平面镜制作并表演小魔术,把学习收获与家人分享。 让学生在观看魔术表演过程中,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水到渠成引出课题。为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本环节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学生可能提出很多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科学探究是本册教材所固有的特点,但我们在课堂中的这种探究与科学家进行的探索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他有一定的时间性和目的性,所以需要有教师引领同学按照步骤进行,但他绝不同于过去的学生实验,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的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同时,通过本次探究的练习使学生更熟练的掌握了探究的一般过程,更熟悉于这种学习方式。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表达、交流、合作能力,培养团结与合作精神。通过此环节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加强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原理及特点的理解。同时突破“虚像”这个教学难点。小结可使学生将知识系统性,提高学生的素质,锻炼学生的综合及表达能力。学以致用将知识的火种不断延续,从而培养热爱物理的情感。
课后反思: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中我们要收集的证据:
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或缩小)
1
2
我们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生活中平面镜成像
1、听猴子捞月的故事,解释猴子能捞到月亮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作图说明 :为什么岸边的树木
和房屋在水中的像看上去是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而形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
若小明同学身高1.5m,他站在穿衣镜前,他在镜中的像高 m;若他
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4、校医务室检查视力时,因房间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让学生看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米,如图所示。而体检要求人与视力
表间的距离应为5米,则该同学所在位置距镜子的距离应为___米。
A
B
平静的水面(共15张PPT)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九中学
李 生
这些都可以看做平面镜用来成像。
平静的水面
抛光的金属
透明的玻璃
对着镜子观察:
[比一比]:用镜子观察同学的脸,镜子中的像与他们真实的脸有什么关系?
[试一试]:当你将自己的脸靠近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位置有没有变化?
[猜一猜]:像到镜面的距离与自己到镜面的距离可能有什么关系?
[摸一摸]:试着用手摸镜中自己的脸,能摸到吗?把手伸到镜子后面再试一试。
活动一:感知平面镜成像
通过观察,你发现平面镜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干电池
蜡烛
平面镜
我们需要选择哪些器材?怎样设计实验?
玻璃板
刻度尺
活动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火柴
白纸
思考回答:
1、选什么器材成像?
用什么器材作物?
2、怎样确定像的位
置?
3、如何比较像与物
的大小?
4、怎样测量像与物
到平面镜的距离?
棋子
1、如图将方格坐标纸纵向平铺到桌面上,把玻璃板沿坐标纸中央的黑线竖直固定在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方放一个物体A; 2、在玻璃板后方放一个相同的物体B;前后左右移动B,使它看起来与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这时物体B的位置就是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位置。此时用笔在A、B两处做好标记;将A远离玻璃板再做一次。
3、分别测出物体A和像B到玻璃板的距离填入记录表中,进行比较。
实验步骤:
动手做一做,看有什么发现?
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比较像与物大小
1
2
温馨提示:
1、使用蜡烛要防止烫伤和引起火灾。
2、使用玻璃要轻拿轻放,防止破碎划伤身体。
活动三 :探究平面镜成像原理:
.S
.S’
O1
N1
O2
N2
平面镜所成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牙医利用平面镜观察病人口腔
古代妇女对着铜镜梳妆
1、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用平面镜成像。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自行车尾灯反光提醒司机注意
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校正身姿
饭店利用平面镜增大视觉空间
饭店利用平面镜增大视觉空间
活动四:寻找生活中的平面镜
活动五:剖析生活中平面镜成像
1、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说明 :
为什么岸边的树木和房屋在水中的像看上去是倒的?
2、
A
B
A’
B’
平静的水面
3、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而形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若苏明身高1.7m,他站在穿衣镜前,他在镜中的像高 m;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反射
虚像
1.7
不变
4、校医务室检查视力时,因房间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让学生看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米,如图所示。而体检要求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米,则该同学所在位置距镜子的距离应为___米。
平面镜
2
3m
3m
5m
回家以后制作一个魔箱,来表演这个魔术,把今天的学习收获与家人一起分享。
活动六:课后试一试
魔箱
魔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