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古人谈读书 课件 (共2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5 古人谈读书 课件 (共26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03 20:3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人谈读书
25
生 字 学 习
耻 矣 岂
诲 谓 诵 恒
窥 皆 缺
chǐ


huì
wèi
sòng
héng
kuī
jiē
quē
词 语 学 习
耻辱 已矣 所谓
岂止 教诲 诵读 永恒
窥视 皆知 缺点
一、论语中阐述读书的方法。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hào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zhì
zhì
作 者 介 绍
《论语》:
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作 者 介 绍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字 词 解 释
敏:
勤勉。
好:
喜好。
耻:
以……为耻。
知:
同“智”,智慧。
下问:
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识:
记住,这里读zhì。
厌:
满足。
诲:
教诲。
句 子 翻 译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句 子 翻 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句 子 翻 译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
这三句话分别是从哪方面介绍的?
①谦虚
②求实
③勤奋
二、朱熹谈读书的方法。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作 者 介 绍
朱熹:
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与二程(程颢、程颐)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本文是怎样得出“读书有三到”且“心到最急”?
作者很好地运用了假设和因果以及反问句式,准确而有力地推断出“读书有三到,且“心到最急。”
字 词 解 释
谓:
说。
浪漫:
随意。
句 子 翻 译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扣难道会不到吗?
三、清朝曾国藩谈读书的方法。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作 者 介 绍
曾国藩:
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字 词 解 释
士人:
读书人。
恒:
恒心。
下流:
下等、劣等。
句 子 翻 译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等;有见识就会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就没有成不了的事情。这三件缺一不可。
读书人对读书有什么要求?
①有志
②有识
③有恒
为什么要有志、有识、有恒?
有志——
不甘为下流。
有识——
知学问无尽,不满足。
有恒——
恒心、不放弃,能成功。
课 后 作 业
一、读拼音,写词语。
我们每个人都应( ),每个教育者都要( )
bù chǐ xià wèn
huì rén bú juàn
不用心( )对我们来说
( )浪费时间?
sòng dú
qǐ bú shì
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诵读
岂不是
课 后 作 业
二、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同“智”,智慧。
余尝谓。
说。
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随意。
课 后 作 业
三、对号入座。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①学习方法 ②学习态度 ③既有学习方法又有学习态度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