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三节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
1)过敏反应
2)自身免疫病
3)免疫缺陷症等
过敏反应: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特点: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快
2)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损伤
3)有明显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一)过敏反应
致敏原: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致敏原。
举例:
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
(一)过敏反应
机理:
致敏原
机体
效应B细胞
抗体
刺激
皮肤、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血液的某些细胞表面
吸附
产生
(一)过敏反应
致敏原
某些细胞
组织胺等
再次刺激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
导致
释放
机理:
与抗体结合
皮肤过敏反应 (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
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消化道过敏反应(食物过敏性胃肠炎)
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两种抗体的比较
过敏反应中的抗体 体液免疫中的抗体
性质
分布
反应时机
反应结果
球蛋白
球蛋白
吸附在皮肤、消化道或呼吸
道粘膜、某些血细胞表面
血清、组织液、
外分泌液
机体第二次接触
过敏原时发生
机体第一次接触抗
原就发生免疫反应
使细胞释放组织胺,
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使抗原沉淀或
形成细胞集团等。
(一)过敏反应
预防措施:
1)找出过敏原
2)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人血液后成为 ,进而使T淋巴细胞活化,同时使B淋巴细胞致敏,随后由 细胞分泌 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和 ,产生的抗体将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由此引起的眼疾在免疫学上称为 病。
自身抗原
活化的辅助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2
效应B(淋巴)细胞
自身(特异性)免疫
记忆B(淋巴)细胞
(二)自身免疫病
概念: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发生免疫反应。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就成为自身免疫病。
(二)自身免疫病
举例:
1)风湿性心脏病
2)类风湿关节炎
3)系统性红斑狼疮
(二)自身免疫病
风湿性心脏病:
酿脓链球菌表面的一种抗原决定簇
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
相似
抗体
心脏受损
风湿性心脏病
进攻
进攻
(三)免疫缺陷症
概念:
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叫免疫缺陷症。
类型: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由遗传引起
: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
(四)艾滋病
概念
艾滋病病毒
致病机理
病毒分布
传播途径
艾滋病感染阶段
预防措施
概念: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
(四)艾滋病
AIDS:
Acquired(获得的)
Immune(免疫力)
Deficiency(缺乏)
Syndrome(症)
HIV:
Human(人类)
Immunodeficiency(免疫力缺乏)
Virus(病毒)
HIV:
(四)艾滋病
HIV:
(四)艾滋病
RNA病毒
结构、特点
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HIV:
致病机理:
(四)艾滋病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
HIV攻击人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
致病机理:
(四)艾滋病
HIV(蓝色)攻击T细胞
病毒分布:
(四)艾滋病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
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传播途径:
1)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艾滋病感染阶段:
(四)艾滋病
一个健康人从感染上艾滋病毒(HIV)到死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HIV急性感染期
2)无症状期
3)症状期
艾滋病感染阶段:
(四)艾滋病
1)HIV急性感染期:
感染后,少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咽喉炎、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在2一3个星期内,这些症状会自然消失。
艾滋病感染阶段:
(四)艾滋病
2)无症状期:
约占从感染到死亡整个过程的80%时间,这时的病人被叫作HIV携带者,表面上大多数感染者与正常人没有区别,只是其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在与病毒进行着无形的斗争。感染者的无症状期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少则为2年,多的可达20年。
艾滋病感染阶段:
(四)艾滋病
3)症状期:
这时的感染者被叫艾滋病(AIDS)患者,他们的血液中充满了病毒,每一个免疫细胞的细胞核内有可能被几百个病毒占据;这时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一些平时根本不会对人的生命产生威胁的普通传染病如肺炎等,一旦进入艾滋病患者的肌体就会无法控制,此时,艾滋病患者一般在6一24个月内死亡。
HIV侵入后HIV和T细胞浓度变化
预防措施:
1)洁身自爱,避免不正当的性关系,使用避孕套
2)输血要严格检查,严格消毒
3)远离毒品
4)对已感染HIV的孕妇应用药物控制,实施剖腹产,并对其婴儿采用人工哺乳
艾滋病
用未感染过病原体的健康小鼠A和B做实验,请回答:
⑴注射毒性强的S病原体后,由于 ,所以B鼠能正常生活,由于 ,A鼠则患S引起的传染病死亡。
⑵假如在给B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就给小鼠注射S病原体,则由于 ,B会
注入S疫苗产生了抗体
体内没有抗体
体内尚未产生足够的抗体
死亡
(1)a、b、c中表示疾病程度的曲线是____________,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____________。
(2)再次感染与初次感染相比,体内抗体产生明显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在初次感染前一周给人体注射了相应的疫苗,因而在感染后人体没有明显病症出现,是由于人体内已有____________,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___。
(4)请在图乙中用曲线表示出在(3)条件下,人体内抗体产生与疾病程度的关系(用文字注明对应曲线名称)。
b
c
增加
记忆细胞再次受抗原刺激时,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细胞,继而产生大量抗体
抗体
体液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