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语言素养专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语言素养专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03 11:3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言素养专练
一、丰富词语积累
1.成语中的某些语素直到今天仍保留着古代含义。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与文言语句中加点的字,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假公济私——善假于物也
B.欲盖弥彰——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盛气凌人——凌万顷之茫然
D.负荆请罪——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2.请指出下列加点的词有何词类活用现象。
(1)抱头鼠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死肉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扶老携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餐露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草菅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蹿下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指出下列成语是何种特殊句式。
(1)时不我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自为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莫予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绳之以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道于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草木皆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毛将焉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重于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金石可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唯利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指出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1)三坟五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报平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丧考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仲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造福桑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六合之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寅吃卯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退避三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半夜三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熟语指固定结构的短语,如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这些熟语中有的隐含文坛掌故或丰厚的文化积淀,有的蕴含理趣,折射出耐人寻味的生活体验或人生感悟。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分别写出一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熟语(歇后语、惯用语或成语均可)。
人们常说,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若能预作准备,那将会避免很多麻烦,但是现在有些人做事没有计划,但最后,往往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答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或“未雨绸缪”) 临时抱佛脚(或“病急乱投医”)
6.成语与歇后语有着奇妙的对应关系。写出与下面歇后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
示例:
关公面前耍大刀、孔夫子跟前卖“三字经”——班门弄斧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分道扬镳
(1)鸡蛋里挑骨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天打鱼,两天晒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打开天窗说亮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尖儿对麦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心不足蛇吞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捡了芝麻,丢了西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拆东墙补西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偷鸡不成蚀把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传统观念中,“狗”是卑劣、下贱的代名词。但是,网络上出现了一些格式为“××成狗”的新词语。
第一组:
①教室里暖气不热,我们冷成狗。
②我今天上课迟到了,被老班骂成狗。
③在那些忙成狗的日子里,我最大的慰藉就是每天能吃到母亲做的饭。
第二组:
①今天网速太慢了,视频卡成狗。
②相机像素太低,画质渣成狗。
③人浮于事,管理失序,整个单位烂成狗。
请根据以上两组句子,分别概括“××成狗”在实际应用中所表达的意义和所表露的情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汉语中的新词层出不穷。请参照示例,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说明该词有怎样的含义,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硬核 996 断舍离
示例:
秒杀:意思是瞬间击杀,引申为“以极快的速度抢购商品”,反映了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社会现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以前有种《魔鬼辞典》,是对词语的“另类”诠释,现实日新月异,语言也日益更新。成语“新解”便是如此。
杯水车薪:指有些人的工作,每天办公室喝喝茶,月底可以拿到能买一辆车的工资。
度日如年:指公务员的日子,非常好过,每天像过年一样。
知书达礼:仅知道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学会送礼。
请谈谈你对成语新解现象的看法。(不超过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1.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道”的本义是________,“本”的本义是________。确定多义词的本义的关键是看该字的________,从________上推导出本义。另外,在字典、词典上列为第一条的往往是其本义。
2.“涉”在文言文中有下列义项:①进入,到;②渡水;③经历;④学习,阅览;⑤步行渡水。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出相应的序号,看看该词由本义到引申义演变的特点。
3.试写出下面两个多义词在各句中的含义,并指出其本义以及各义项间的联系。
(1)鄙
①蜀之鄙有二僧(《为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轲刺秦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哪个义项是其本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各义项间有怎样的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
①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苏武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此情无计可消除(《一剪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爆竹声中一岁除(《元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哪个义项是其本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各义项间有怎样的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下列成语中“穷”的含义。
①穷形尽相(   )   
②穷兵黩武(   )
③穷凶极恶(   )
④日暮途穷(   )
⑤穷乡僻壤(   )
⑥穷且益坚(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凌万顷之茫然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暮去朝来颜色故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已在括号内作了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看见的地方很远)
②苏子愀然(容色改变)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全面学习)
④戊申晦(农历每月第一天)
⑤无以至千里(没有用来……的,无从)
⑥其远古刻尽漫失(模糊或缺失)
⑦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
⑧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大的方面遗忘)
A.②③④⑤⑦
B.②③⑤⑥⑦
C.①③⑤⑦⑧
D.③④⑥⑦⑧
7.汉字是表意文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有些汉字已不易看出其本来面貌了。请仿照示例,从另外两个甲骨文汉字中选择一个,描述其字形,解读其含义。
示例:“牧”左边是一个牛的形象,右边是手拿着一根棍子。所以,“牧”表示一种动作,义为“放养牧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词义的辨析与词语的使用
1.从括号内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到下列各句横线上,并简要说明理由。
(1)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________(坚定/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选自《我与地坛》)
(2)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__(炉火纯青/滚瓜烂熟),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选自《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________的楹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________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________起来朗朗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A.题写  内涵  吟咏
B.题签 
内涵 
涵泳
C.题写 
蕴涵 
涵泳
D.题签 
蕴涵 
吟咏
3.从括号内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到下列各句横线上,并简要说明理由。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______(边缘化/私人化),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_______(获得/焕发)了生机。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_____(制约/约束)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_______(放松身心/修身养性)的工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九三九年的夏天,我到昆明来考大学,除了到昆明图书馆看书,喝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到翠湖去“穷遛”。这“穷遛”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地遛。“园日涉以成趣”,我们遛翠湖没有个够的时候。尤其是晚上,踏着斑驳的月光树影,可以在湖里一遛遛好几圈。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高谈阔论。我们那时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说,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我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
我是一九四六年离开昆明的。一别翠湖,已经三十八年了,时间过得真快!
(节选自汪曾祺《翠湖心影》,有删改)
如何理解“不名一钱”和“无穷无尽”在文中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处暑以后,天气渐凉。
漫山遍野都是疲倦,犹如门前的野茉莉,克勤克俭开了一夏,真的累了。蜀葵差不多全部枯谢,芦苇叶子自根部一点点枯竭,濒临枯瘦,仿佛焦墨的点点勾划。桦树叶子,每天“哗哗哗”地往下掉,铭黄色系,锦缎一般华丽,衬得原本萧瑟的秋天有了贝壳的脆响。地上的草尚绿着,但这种绿,再也不是蓬勃的绿,是不出声的哑绿,克制的绿,如人到中年,苦的,冷的,历经得多了,一颗心难免荒凉苍老,身体里也装了一卡车的疲惫。
秋天成了果实的天下,小区里,柿子、石榴、无花果一日日地收服自己,渐渐饱满。微风振枝,熟果坠地,是木槿的紫白缤纷,也是糖炒栗子的幽香甜洌……银杏树上白果累累,疲倦而幸福地等待着圆满的凋落。鸟雀们吃柿子、石榴、无花果,在飞行的过程中排泄,粪便一旦落入泥土,尚未消化掉的籽实则发起芽来,于草丛里层出不穷地生长。自然万物的循环该有多么幽微和奇妙。(节选自《秋有信》,有删改)
结合文章,说明文中的两个“疲倦”分别具有怎样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参照示例,对下面句子中的用词进行点评。
示例: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朱自清《荷塘月色》)
点评:“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写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倾泻,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
(1)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宗璞《紫藤萝瀑布》)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老舍《济南的冬天》)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张晓风《行道树》)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加点词语的感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动物。
B.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
C.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D.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
答案
C
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暑假期间,我回到了久违的高中母校,熟悉的一草一木不禁让我陷入对往昔的回忆之中。
B.刚刚杨教授对于大气污染问题的演讲可谓真知灼见,现在该轮到小王谈谈他的拙见了。
C.王强大学毕业后,偶然遇见多年没见的辅导员,激动地说:“久仰了!一切还好吧?”
D.看了你新出的大作,欣喜之余内心又觉惶恐,本想写篇序文,可惜只有八斗之才,恐难胜任。
9.下面是佛山中学学生会草拟的“美化校园,人人献花”活动的倡议书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校科学馆即将建好,为了把她装点得更加美丽,学生会特向大家要求:在近期内搞一次“美化校园,人人献花”的活动。献花的同学务必在本月26日前把花集中到“植物园地”。我们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敝校的环境将大为改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一则通知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通 知
为更好地照顾到全校师生的就餐需要,学校后勤部打算在暑假期间对餐卡充值系统进行升级。请广大师生于6月23日前与后勤部联系,退出卡中剩余的钱,并拿走新的餐卡。请大家相互转告,抓紧时间办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素养专练
一、丰富词语积累
1.成语中的某些语素直到今天仍保留着古代含义。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与文言语句中加点的字,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假公济私——善假于物也
B.欲盖弥彰——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盛气凌人——凌万顷之茫然
D.负荆请罪——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答案
C
解析
A项“假”均意为“借助”。B项“彰”均意为“清楚、明显”。C项“凌”的意思分别为:欺侮/越过。D项“负”均意为“背”。
2.请指出下列加点的词有何词类活用现象。
(1)抱头鼠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死肉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扶老携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餐露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草菅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蹿下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名词作状语,像老鼠一样。(2)名词的使动用法,使……长肉。(3)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人。(4)名词作状语,在风中。(5)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野草。(6)名词作状语,向上。
3.请指出下列成语是何种特殊句式。
(1)时不我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自为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莫予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绳之以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道于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草木皆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毛将焉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重于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金石可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唯利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时不待我”。(2)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善为自谋”。(3)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人莫毒予”。(4)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法绳之”。(5)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盲问道”。(6)判断句。(7)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毛将附焉”。(8)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泰山重”。(9)被动句。(10)宾语前置,表示的意思是“图利”,正常语序应为“唯图利”。
4.请指出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1)三坟五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报平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丧考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仲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造福桑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六合之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寅吃卯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退避三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半夜三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五典指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之书。一般认为,三坟五典指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古籍。(2)竹,竹简。竹报,旧时家信的别称。(3)考,父亲;妣,母亲。考妣特指已故的父亲和母亲。(4)兄弟排行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5)桑树和梓树,古代住宅旁常栽的树木。用以比喻故乡。(6)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7)司空指古官名,掌管工程一类的官。(8)寅、卯,属于十二地支,干支纪年法的地支次序。(9)舍,一舍三十里。(10)三更,古时一夜为五更,三更是夜晚11点到次日凌晨1点。
5.熟语指固定结构的短语,如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这些熟语中有的隐含文坛掌故或丰厚的文化积淀,有的蕴含理趣,折射出耐人寻味的生活体验或人生感悟。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分别写出一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熟语(歇后语、惯用语或成语均可)。
人们常说,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若能预作准备,那将会避免很多麻烦,但是现在有些人做事没有计划,但最后,往往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答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或“未雨绸缪”) 临时抱佛脚(或“病急乱投医”)
6.成语与歇后语有着奇妙的对应关系。写出与下面歇后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
示例:
关公面前耍大刀、孔夫子跟前卖“三字经”——班门弄斧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分道扬镳
(1)鸡蛋里挑骨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天打鱼,两天晒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打开天窗说亮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尖儿对麦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心不足蛇吞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捡了芝麻,丢了西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拆东墙补西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偷鸡不成蚀把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吹毛求疵 (2)一曝十寒 (3)开诚布公 (4)针锋相对 (5)贪得无厌 (6)舍本逐末 (7)捉襟见肘 (8)弄巧成拙
7.在传统观念中,“狗”是卑劣、下贱的代名词。但是,网络上出现了一些格式为“××成狗”的新词语。
第一组:
①教室里暖气不热,我们冷成狗。
②我今天上课迟到了,被老班骂成狗。
③在那些忙成狗的日子里,我最大的慰藉就是每天能吃到母亲做的饭。
第二组:
①今天网速太慢了,视频卡成狗。
②相机像素太低,画质渣成狗。
③人浮于事,管理失序,整个单位烂成狗。
请根据以上两组句子,分别概括“××成狗”在实际应用中所表达的意义和所表露的情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多描述自己某种可怜、糟糕的经历,表达自嘲和无奈。
(2)多描述令人不满意的状态,表达抱怨和嫌弃。
8.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汉语中的新词层出不穷。请参照示例,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说明该词有怎样的含义,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硬核 996 断舍离
示例:
秒杀:意思是瞬间击杀,引申为“以极快的速度抢购商品”,反映了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社会现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硬核:本指具有力量感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引申为厉害、霸气之义,反映了人们对“核心部分、中坚分子”等关键因素的关注和赞誉。
(2)996:指工作时间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形象地反映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
(3)断舍离:意思是把不适合自己的东西立即淘汰或者送人,反映了人们清空环境,清空杂念,过简单清爽的生活,享受舒适人生的愿望。(写出一个即可)
9.以前有种《魔鬼辞典》,是对词语的“另类”诠释,现实日新月异,语言也日益更新。成语“新解”便是如此。
杯水车薪:指有些人的工作,每天办公室喝喝茶,月底可以拿到能买一辆车的工资。
度日如年:指公务员的日子,非常好过,每天像过年一样。
知书达礼:仅知道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学会送礼。
请谈谈你对成语新解现象的看法。(不超过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类新解讽刺的都是丑恶的社会现象,且语言幽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自然,也可以否定。这种现象是对语言的一种污染,不规范的语言表达形式也会对正处于语言学习阶段的中学生带来不良影响等等。(言之成理即可,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还要注意逻辑严密和层次清楚)
二、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1.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道”的本义是________,“本”的本义是________。确定多义词的本义的关键是看该字的________,从________上推导出本义。另外,在字典、词典上列为第一条的往往是其本义。
答案
路 树根 造字方法 其构造的字形
2.“涉”在文言文中有下列义项:①进入,到;②渡水;③经历;④学习,阅览;⑤步行渡水。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出相应的序号,看看该词由本义到引申义演变的特点。
答案
3.试写出下面两个多义词在各句中的含义,并指出其本义以及各义项间的联系。
(1)鄙
①蜀之鄙有二僧(《为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轲刺秦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哪个义项是其本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各义项间有怎样的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
①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苏武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此情无计可消除(《一剪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爆竹声中一岁除(《元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哪个义项是其本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各义项间有怎样的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边邑 ②以……为边邑 ③鄙陋、见识短浅 ④粗俗、未开化 ⑤轻视、看不起
A.“鄙”的本义是“边邑”。可从“鄙”的构字法看出来,“鄙”为形声字,左声右形,“”放右边,表示“邑”。
B.“鄙”的本义是“边邑”,那么,“边邑”之人大多是“粗俗、未开化”之人;既然“未开化”,肯定是“见识短浅”之人;“见识短浅”之人一般要被人“轻视、看不起”。
(2)①台阶 ②拜官授职 ③修治、清理 ④清除、废除、除掉、去掉 ⑤过去、逝去
A.“除”的本义是“台阶”。“除”是形声字,左形右声,“”放左边,与“小土堆”有关。
B.“除”的本义是“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拜官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修治、清理”“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过去、逝去”了。
4.请写出下列成语中“穷”的含义。
①穷形尽相(   )   
②穷兵黩武(   )
③穷凶极恶(   )
④日暮途穷(   )
⑤穷乡僻壤(   )
⑥穷且益坚(   )
答案
①尽 ②用尽 ③极为 ④尽了 ⑤偏僻的 ⑥处境艰难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凌万顷之茫然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暮去朝来颜色故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答案
D
解析
A项“茫然”,旷远的样子;今义指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B项“众人”,一般人;今义指大家,许多人。C项“颜色”,面貌,容貌;今义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D项“须臾”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指极短的时间。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已在括号内作了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看见的地方很远)
②苏子愀然(容色改变)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全面学习)
④戊申晦(农历每月第一天)
⑤无以至千里(没有用来……的,无从)
⑥其远古刻尽漫失(模糊或缺失)
⑦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
⑧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大的方面遗忘)
A.②③④⑤⑦
B.②③⑤⑥⑦
C.①③⑤⑦⑧
D.③④⑥⑦⑧
答案
B
解析
①“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意思是“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见者远”的意思是“远处的人能看得见”。④“戊申晦”的“晦”应是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农历每月第一天”指“朔”。⑧“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意思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大遗”意思是“大的方面放弃”。①④⑧解释错误。故选B。
7.汉字是表意文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有些汉字已不易看出其本来面貌了。请仿照示例,从另外两个甲骨文汉字中选择一个,描述其字形,解读其含义。
示例:“牧”左边是一个牛的形象,右边是手拿着一根棍子。所以,“牧”表示一种动作,义为“放养牧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果”的下面是一棵树,上面画了三个突出的圆圈,义为“树上结出的果实”。
“盾”左边是护身的挡牌,右边是头部武装的武士手持挡牌护住自己,所以义为“一种保护自己的武器”。
解析
这是一道仿照示例解释汉字的题目,解释的对象是汉字中的会意字。首先要注意解释汉字的结构,然后分析其含义,如“果”的下面是一棵树,上面画了三个突出的圆圈,义为“树上结出的果实”。
三、词义的辨析与词语的使用
1.从括号内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到下列各句横线上,并简要说明理由。
(1)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________(坚定/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选自《我与地坛》)
(2)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__(炉火纯青/滚瓜烂熟),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选自《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坚忍。坚定:(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坚忍:(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
(2)炉火纯青。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________的楹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________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________起来朗朗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A.题写  内涵  吟咏
B.题签 
内涵 
涵泳
C.题写 
蕴涵 
涵泳
D.题签 
蕴涵 
吟咏
答案
A
解析
题写:除了书写的本义之外,更强调题写的动作和意义。“题写”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区别于一般性书写:特定的作者、特定的场合、特定的事物。题签:为书籍卷册封面题写标签。内涵:是一种抽象的感觉,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内在的、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需要探索、挖掘才可以看到。蕴涵:包含,动词。也作蕴含。涵泳:深入领会。吟咏: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诗文)。
3.从括号内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到下列各句横线上,并简要说明理由。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______(边缘化/私人化),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_______(获得/焕发)了生机。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_____(制约/约束)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_______(放松身心/修身养性)的工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边缘化 焕发 约束 修身养性
理由:“被社会遗忘”,只能对应“边缘化”;“生机”搭配“焕发”。由“琴者,禁也”可知后一空为“约束”,由此推知为“修身养性”的工具。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九三九年的夏天,我到昆明来考大学,除了到昆明图书馆看书,喝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到翠湖去“穷遛”。这“穷遛”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地遛。“园日涉以成趣”,我们遛翠湖没有个够的时候。尤其是晚上,踏着斑驳的月光树影,可以在湖里一遛遛好几圈。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高谈阔论。我们那时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说,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我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
我是一九四六年离开昆明的。一别翠湖,已经三十八年了,时间过得真快!
(节选自汪曾祺《翠湖心影》,有删改)
如何理解“不名一钱”和“无穷无尽”在文中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不名一钱”是说遛翠湖无须有钱,不需要任何花费。②“无穷无尽”是说翠湖风光秀美,可以逛很久,逛很多次,让人赏玩不够。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处暑以后,天气渐凉。
漫山遍野都是疲倦,犹如门前的野茉莉,克勤克俭开了一夏,真的累了。蜀葵差不多全部枯谢,芦苇叶子自根部一点点枯竭,濒临枯瘦,仿佛焦墨的点点勾划。桦树叶子,每天“哗哗哗”地往下掉,铭黄色系,锦缎一般华丽,衬得原本萧瑟的秋天有了贝壳的脆响。地上的草尚绿着,但这种绿,再也不是蓬勃的绿,是不出声的哑绿,克制的绿,如人到中年,苦的,冷的,历经得多了,一颗心难免荒凉苍老,身体里也装了一卡车的疲惫。
秋天成了果实的天下,小区里,柿子、石榴、无花果一日日地收服自己,渐渐饱满。微风振枝,熟果坠地,是木槿的紫白缤纷,也是糖炒栗子的幽香甜洌……银杏树上白果累累,疲倦而幸福地等待着圆满的凋落。鸟雀们吃柿子、石榴、无花果,在飞行的过程中排泄,粪便一旦落入泥土,尚未消化掉的籽实则发起芽来,于草丛里层出不穷地生长。自然万物的循环该有多么幽微和奇妙。(节选自《秋有信》,有删改)
结合文章,说明文中的两个“疲倦”分别具有怎样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个“疲倦”是指没有生气,没有精神。第二个“疲倦”是指果实累累,压迫树枝,让树枝承受不住的样子。
6.参照示例,对下面句子中的用词进行点评。
示例: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朱自清《荷塘月色》)
点评:“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写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倾泻,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
(1)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宗璞《紫藤萝瀑布》)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老舍《济南的冬天》)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张晓风《行道树》)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个句子中的“挑逗”生动而传神,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紫藤萝花最浅的部分的色彩特征,花色本来是给人以静态的视觉感受,经这么一说,就富有动态美了。
(2)这是历来为人们所推崇的一段经典描写,这里连用“攀”“缩”“微倾”三词,非常逼真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在翻越铁道时手、脚、身子的动作和姿态,表现了父亲翻越铁道时极艰难的情形,表达了父亲爱儿子的极其真挚朴素的情感。
(3)这个句子中的两个“卧”字,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卧”字带人格化,写出了在这温晴的好天气里房屋和雪似乎暖洋洋地晒着太阳的情景。
(4)这个句子用“繁弦急管”“红灯绿酒”两个形容词来写城市的繁华、喧嚣,借以反衬行道树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准确传神。
7.下列加点词语的感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动物。
B.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
C.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D.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
答案
C
解析
“聪明”是褒义词。现为褒义贬用,心理描写,表达了对当时自己未能理解父爱的自责和追悔。其他三项加点词语的感彩没有发生变化。
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暑假期间,我回到了久违的高中母校,熟悉的一草一木不禁让我陷入对往昔的回忆之中。
B.刚刚杨教授对于大气污染问题的演讲可谓真知灼见,现在该轮到小王谈谈他的拙见了。
C.王强大学毕业后,偶然遇见多年没见的辅导员,激动地说:“久仰了!一切还好吧?”
D.看了你新出的大作,欣喜之余内心又觉惶恐,本想写篇序文,可惜只有八斗之才,恐难胜任。
答案
A
解析
A项久违:一般用作久别重逢的客套语。使用正确。B项拙见:对自己的见解的谦称。此处用于别人,谦敬欠当。C项久仰:客套话,用于与人初次见面时。此处用于多年不见的熟人,不得体。D项八斗之才:比喻才高。与“内心又觉惶恐”“恐难胜任”不符。可将“只有八斗之才”改为谦辞“才疏学浅”。
9.下面是佛山中学学生会草拟的“美化校园,人人献花”活动的倡议书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校科学馆即将建好,为了把她装点得更加美丽,学生会特向大家要求:在近期内搞一次“美化校园,人人献花”的活动。献花的同学务必在本月26日前把花集中到“植物园地”。我们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敝校的环境将大为改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建好”改为“落成”(或“完工”“建成”);②“要求”改为“倡议”;③“搞”改为“开展”(或“展开”“举行”“举办”);④“务必”改为“请”;⑤“敝校”改为“我校”(或“学校”,不能改成“母校”)。
10.下面一则通知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通 知
为更好地照顾到全校师生的就餐需要,学校后勤部打算在暑假期间对餐卡充值系统进行升级。请广大师生于6月23日前与后勤部联系,退出卡中剩余的钱,并拿走新的餐卡。请大家相互转告,抓紧时间办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照顾到”改为“满足”;②“打算”改为“计划”;③“剩余的钱”改为“余额”;④“拿走”改为“领取”;⑤“抓紧时间”改为“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