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初中化学鲁教版(新)九年级上册同步实验室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初中化学鲁教版(新)九年级上册同步实验室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03 18:2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化学鲁教版(新)九年级上册同步实验室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1.如图所示,向试管内加入下列物质,溶解后,气球有可能鼓起来的是( )
A.冰块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食盐
2.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X 稀盐酸 水 水 双氧水 水
Y 铁粉 氢氧化钠 氯化钠 二氧化锰 硝酸铵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⑤
3.如图所示向试管内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经胶头滴管加水溶解后,气球有可能鼓起来的是( )
A.冰块 B.硝酸铵 C.食盐 D.氢氧化钠
4.如图所示,现向烧杯内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试管中立即有固体析出,则试管中盛放的溶液中的溶质是( )
A.硝酸钾 B.氯化钠 C.氯化氢 D.熟石灰
5.如图所示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两端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些,左边的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糖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6.小琪同学向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蔗糖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7.某同学进行“物质溶解的吸热或放热”的探究实验。他取三支试管, 向试管中分别注人5 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 ℃, 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各加人3 g NaOH、NaCl、 NH4NO3固体,振荡。
(1) “振荡”试管的目的是 。
(2)用温度计分别测三支试管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的是 溶液,这是因为
(3)装有NH4NO3溶液的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原因是 。
(4)由此探究实验可知 溶于水,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8.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药品器材]水、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钠;烧杯、药匙、 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
[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测量液体温度()
实验1 50 mL 氯化铵 15
实验2 50 mL 氯化钙 28
实验3 x mL 氯化钠 21
实验4 50 mL 无 22
[数据分析]
(1)表中x为 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的结论是 .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 。
[反思评价]
(4)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 (填选项,可多选)。
A.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
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2.答案:C
解析:①稀盐酸和铁粉混合能生成大量的氢气,会使气球膨胀起来;
②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瓶中气温升高气体膨胀体积变大,瓶内压强增大,小气球鼓起来;
③氯化钠溶于水后,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气球没有明显变化;
④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能生成大量的氧气,会使气球膨胀起来;
⑤粉末溶于水,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减小,气球会变小。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C
解析:A.糖放入水中,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故错误; B.氯化钠溶于水,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故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故正确;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故错误;
6.答案:D
解析:A、蔗糖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B、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下降,不能使石蜡融化;C、食盐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能使石蜡融化。故选D。
7.答案:(1)加速固体的溶解(2)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固 体溶于水放热(3)硝酸铵溶解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受 冷凝结成小水珠(4)氯化钠
解析:(1)振荡试管的目的是加速固体的溶解:(2)由于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高于 20;(3)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溫度降低.水蒸气遇到 冷的试管外壁凝结成小水珠.因此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 (4)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8.答案:[数据分析](1)50 (2)氯化钥溶解过程中放热
(3)氯化铵[反思评价](4)AB
解析:[数据分析](1)实验目的是探究氯化铵、氯化钙、 氣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因此水的量要 相同,所以x=50。(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往水中加入氯化钙后.温度升高.因此可获得的结论是氯化钙溶解过程中 放热。(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说明这种物质 溶解时吸热,从表中可以看出上述三种物质中氯化铵溶解 时吸热。[反思评价](4)实验操作过程中若保温措施不行 会影响实验效果,故A符合题意;加入物质的质量必须相 等.否則影响实验效果.故B符合题意;探究的就是氯化铵、 氯化钙、氯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因此加 入物质的种类不会影响实验.故C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