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
都城
建立
时间
开国
君主
亡国
君主
夏
商
西周
约公元前
2070年
约公元前
1600年
阳城
亳→殷
镐京
公元前
1046年
禹
汤
周武王
桀
纣
周幽王
夏、商、西周的更替
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习目标
了解青铜器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第一篇章
万古长“青”,青铜铸史
青铜器
一、青铜器
青铜器
一、青铜器
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铜、锡、铅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
爵
1、发展过程
出现
原始社会后期
繁荣
商周时期
盆
鼎
戈
钟
爵
尊
食器
酒器
兵器
乐器
水器
盆
鼎
戈
钟
爵
2、种类
祭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3、主要用途
祭祀
军事
礼器
角色体验
大家好,我是四羊方尊,我的造型最独特,我最美~~
如果国宝会说话
大家好!我是司母戊鼎,我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你们好,我是利簋。我非常重要,我肚子里有武王伐纣的史料呢!
wù
guǐ
司母戊( wù )鼎
等级地位的高低=数量的多少=权力的大小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材料一: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
——《公羊传桓公二年》(何休注)
等级鲜明
个人档案
司母戊鼎
也称后母戊鼎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832.84千克
铸造技术
铸造技术
“泥范铸造法”
司母戊鼎铸造方法
鼎耳部分的分铸造
器身铸造
铸造技术
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没温焙烧、烧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等工序。
工艺高超
“泥范铸造法”
司母戊鼎制作想象图
坩埚
12.5公斤
算一算:
需要多少个坩埚?
需要多少个人?
司母戊鼎制作想象图
规模宏大
分工细致
合作探究
商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敬畏神明和祖先
实力强盛
等级森严
(提示:用途,使用规格、工艺……)
……
从司母戊鼎及其铸造,你认识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商周?
利簋
司母戊鼎
金文
第二篇章
刻骨铭心,甲骨绘成
自主阅读课本26、27页,思考:
1、什么是甲骨文?
2、最早发现甲骨文的是谁?
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文字。
1899年 王懿荣
4、甲骨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王懿荣
3、甲骨文在哪里被发现?
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
商王无事不占,无日不卜。
农业:东方领地是否会有好收成。
疾病:商王耳鸣和除病的方法。
祭祀:祭祀用五牛还是三牛。
田游:卜问田游是否
平安。
战争:商王将征伐盂国,祈求平安。
王事:帝辛将猎获的犀牛赏赐宰丰。
作邑:商王卜问是否要建立有围墙的大聚落。
天气:今明两天是否会下雨?
天文:记载日食的情况。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商朝
象形字:
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日
牛
山
木
指事字:
用一种指示符号表示事物或概念。
上
下
会意字:
两个或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
明
苗
从
形声字:
用声符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形),组成新字。
柄
渔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简体
思考: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什么关系呢?
课堂小结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
甲骨文
特点
课堂小结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
甲骨文
发展历程
种类及用途
典型代表: 司母戊鼎
含义
造字方法与汉字的关系
发现及意义
达标测试
1、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有关鼎的成语。请问成语“问鼎中原”中的“鼎”有什么象征意义( )
A.权力与地位 B.吉祥美好
C.显赫富贵 D.人口众多
2、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甲骨文
的系列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A
B
达标测试
3、清朝末年,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刻有符号的龟甲、
兽骨,当作“龙骨”卖给中药店作药材。这些龙骨上面刻写的符号,被称为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4、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
A
D
达标测试
5、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