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儒家文化创始人
孔子
杭州求是高级中学 莫剑
一、教材地位
亚里士多德
孔子
东西方先哲
必修三
比较区别
概括共性
专题一
专题六
专题三
基础深入
分析辨误
隐性比较
选修四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秦始皇,唐太宗
康熙
事件关联
方法铺垫
杰出的科学家
方法接近
孔子
二、教材框架
时代
体验
生平
礼
儒家思想
提出
中庸
仁
贡献
尝试匡正
兴办教育
整理典籍
儒家思想的地位
影响
教育史的地位
世界影响
孔子
德治
推行
协调
教育思想
办学方式
1.学生经过高一的学习,已经学习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一般方法,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2.高二文科学生确立了学业志愿,对高层次的历史学习具备了情感的基础。
3.通过对选修4第一专题的学习,学生对于评说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已经有了初步了解。
4.必修三对孔子与儒家有了一定了解,具备了评价孔子影响的知识基础。
三、学情--有利因素
1.高一对孔子的学习,角度、深度都与高二不同。既要充分利用高一所学,又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出现“炒冷饭”。
2.高一学习当中,对孔子的思想有一些容易使学生造成误解的地方,在教学当中要注意诊断辨析。
四、学情--注意因素
五、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概述孔子一生的几个主要阶段;
说出孔子的政治主张,正确认识仁、礼、中庸的含义;
列举孔子教育方面的贡献;
能够论从史出地评价孔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课本的阅读,梳理基本史实。
通过对相关材料的阅读、辨析,形成对孔子思想的正确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社会责任感。
认识孔子所具有的东方式人文精神。
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加强对传承文化意义的了解。
六、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理解孔子的仁、礼、中庸思想。
二、难点:理解中庸思想。对孔子的评价。
七、教法学法
教师
教材
补充材料
学生
学生
探究
讨论
设问、引导
提供
阅读
对话
1.文本对话式教学法
2.校本学案辅助教学
八、教学流程
1.导入:借用时事,引入冲突
孔子伦周礼
中国人对于孔子的记忆,大多是一些话,而不是他这个人。
——中国文化记忆:孔子
九、教学流程
1.导入:借用时事,引入冲突
2.孔子生平:阅读梳理
九、教学流程
1.导入:借用时事,引入冲突
2.孔子生平:阅读梳理
3.讨论1:孔子是不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
孔子伦周礼
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齐大夫黎锄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
——《史记·孔子世家》
九、教学流程
1.导入:借用时事,引入冲突
2.孔子生平:阅读梳理
3.讨论1:孔子是不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
4.孔子的政治主张:重点探究,深入理解
孔子伦周礼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为政》
他很明确地意识到,礼仪不仅是一种动作、姿态,也不近是一种制度,而且它所象征的是一种秩序,保证这一秩序得以安定的是人对于礼仪的敬畏和尊重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论语·卫灵公》
人而不仁,如礼何?
——《论语·八佾》
孔子说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
——《论语·颜渊》
人而不仁,如礼何?
——《论语·八佾》
人而不仁,如礼何?
——《论语·八佾》
里
表
孔子说德政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学而》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第十二》
九、教学流程
1.导入:
2.孔子生平:阅读梳理
3.讨论1:孔子是不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
4.孔子的政治主张:重点探究,深入理解
5.讨论2:为什么孔子虽然受到敬重,却不被重用?
论从史出,结合时代
荀子天人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恰如其分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
——李零
九、教学流程
1.导入:
2.孔子生平:阅读梳理
3.讨论1:孔子是不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
4.孔子的政治主张:重点探究,深入理解
5.讨论2:为什么孔子虽然受到敬重,却不被重用?
论从史出,结合时代
6.孔子的文教贡献:阅读梳理
九、教学流程
1.导入:
2.孔子生平:阅读梳理
3.讨论1:孔子是不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
4.孔子的政治主张:重点探究,深入理解
5.讨论2:为什么孔子虽然受到敬重,却不被重用?
论从史出,结合时代
6.孔子的文教贡献:阅读梳理
站在当时看孔子
九、教学流程
1.导入:
2.孔子生平:阅读梳理
3.讨论1:孔子是不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
4.孔子的政治主张:重点探究,深入理解
5.讨论2:为什么孔子虽然受到敬重,却不被重用?
论从史出,结合时代
6.孔子的文教贡献:阅读梳理
7.讨论3:孔子思想的人文精神
荀子礼
夏、商、西周基本上属于神学世界观主导的时代……自春秋而真正迈入了“人”的时代。……可以说,孔子思想的意义架构的核心也就是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作为一个人,就是去成为一个人!”……在这一理论建构中,人与人的积极互动及人的道德人格的健康成长便受到了最深切的关注。 ——林存光:《历史上的孔子形象》
1.对人生命的尊重
2.对人事的重视
3.对人受教育权的尊重
4.孔子教育目标体现了对人发展的重视
5.与西方人文精神的区别:更重视人与人的关系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
——《论语》
九、教学流程
1.导入:
2.孔子生平:阅读梳理
3.讨论1:孔子是不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
4.孔子的政治主张:重点探究,深入理解
5.讨论2:为什么孔子虽然受到敬重,却不被重用?
论从史出,结合时代
6.孔子的文教贡献:阅读梳理
7.讨论3:孔子思想的人文精神
8.讨论4: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反对尊孔?
荀子礼
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象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他自觉继承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而且把它传承了下去。所以一般都认为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
一个文化人……让再牛的封建帝王也弯下腰来深深膜拜,必须如此,你才能取得统治权。
——余秋雨
九、教学流程
1.导入:
2.孔子生平:阅读梳理
3.讨论1:孔子是不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
4.孔子的政治主张:重点探究,深入理解
5.讨论2:为什么孔子虽然受到敬重,却不被重用?
论从史出,结合时代
6.孔子的文教贡献:阅读梳理
7.讨论3:孔子思想的人文精神
8.讨论4: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反对尊孔?
9.讨论5:孔子是不是“保守派”?
力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某历史教师教案
孔子认为自己继承了古代文明,极力加以复兴……其实他的学派对古代文明重新诠释,取古代文明的精华,创立了一个文明传统,一直延续到晚近的时代。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继承传统当然不意味着“复古”和“保守”。批评传统思想的负面,否定,清除其思想弊病,去芜存菁,做出创造性的选择和诠释,以符合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需要,正是我们的职责。
——郭齐勇《中国儒学的精神》
九、教学流程
1.导入:
2.孔子生平:阅读梳理
3.讨论1:孔子是不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
4.孔子的政治主张:重点探究,深入理解
5.讨论2:为什么孔子虽然受到敬重,却不被重用?
论从史出,结合时代
6.孔子的文教贡献:阅读梳理
7.讨论3:孔子思想的人文精神
8.讨论4: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反对尊孔?
9.讨论5:孔子是不是“保守派”?
站在长时段论孔子
九、教学流程
1.导入:
2.孔子生平:阅读梳理
3.讨论1:孔子是不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
4.孔子的政治主张:重点探究,深入理解
5.讨论2:为什么孔子虽然受到敬重,却不被重用?
论从史出,结合时代
6.孔子的文教贡献:阅读梳理
7.讨论3:孔子思想的人文精神
8.讨论4: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反对尊孔?
9.讨论5:孔子是不是“保守派”?
10.重返开头:如何认识孔子像的树立以及争议?
十、反思
1.本课设计目的:接近孔子,深入孔子
2.担心1:学生阅读材料会出现较大困难,阻碍讨论进行。
3.担心2:扩展性的讨论较多,延长了教学时间
4.担心3:扩展性的讨论当中,教师很可能需要经常阐述自己的观点,如何避免这种阐述压抑学生的思维。
孔庙
山东曲阜孔庙1.导入:
以2011年历史博物馆前树立的孔子像以及引发的争议切入,引发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以“中国人对于孔子的记忆,大多是一些话,而不是他这个人。”为过渡,切入本课中心:接近孔子这个“人”
2.孔子生平:阅读梳理
借助学案上的天空,简单过去就可
3.讨论1:孔子是不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
补充孔子短暂执政鲁国期间的史料。让学生争论。
预设争论点:
认为成功:孔子执政期间成效显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周游列国期间普遍得到各国尊重。
认为失败:孔子执政鲁国,以失败告终;周游列国期间也没有被任何国君接纳。
4.孔子的政治主张:重点探究,深入理解
每个思想的开始,都使用高一接触过的材料,检测学生的理解,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明显误解。
识别礼
提问:为什么孔子提倡礼——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孔子的目的:停止战乱,恢复秩序。
孔子提出的礼,与后世的愚忠——“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精神是否一致?
结合材料2分析:不一致,礼强调的是各尽义务。
以“八佾”为材料,验证学生是否理解了孔子提倡礼的原因。
补充《中国思想史》的材料,作为答案。
出示最后的材料,指出,仅仅强调各安其分的礼制,并不是孔子的目的,向仁过渡。
引出仁。
通过回顾高一已经接触过的材料,唤起学生对仁的回顾。
让学生阅读课本22页第2、3段,了解仁的含义及与礼的关系。
指出,这种协调仁与礼的关系,就是“中庸”思想,过渡到中庸部分。
学生阅读22页最后一段以及历史纵横,结合“汉堡包”的具体意象,理解以“和而不同”为特征的中庸之道。
能够距离说明什么是符合中庸之道的。为后面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对比做铺垫。
关于德治,这里仅仅复述高一的知识点,强调德治是儒家治国的手段,是用道德教化、道德示范等方式推行仁、礼,建设理想社会的治国手段。
5.讨论2:为什么孔子虽然受到敬重,却不被重用?
论从史出,结合时代
6.孔子的文教贡献:阅读梳理
7.讨论3:孔子思想的人文精神
8.讨论4: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反对尊孔?
9.讨论5:孔子是不是“保守派”?
10.重返开头:如何认识孔子像的树立以及争议?中国人对于孔子的记忆,大多是一些话,而不是他这个人。
——中国文化记忆:孔子
他自觉继承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而且把它传承了下去。所以一般都认为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
孔子的伟大是因为他继承下来的古代文化因为孔子而传之后世。
——山东大学教授孔令仁
孔子认为自己继承了古代文明,极力加以复兴……其实他的学派对古代文明重新诠释,取古代文明的精华,创立了一个文明传统,一直延续到晚近的时代。——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那么多的朝代那么多的皇帝,他们的民族不一,他们的政见不一,他们的血缘不一。在这种情况下面共同地尊重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一个文化人……让再牛的封建帝王也弯下腰来深深膜拜,必须如此,你才能取得统治权
——余秋雨
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锄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
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使孔子而生于今日,或更创一新学说以适应今之社会,亦未可知。……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象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夏、商、西周基本上属于神学世界观主导的时代……春秋人对神的信仰便不似西周人那样虔敬……中华民族的历史自春秋而真正迈入了“人”的时代。……可以说,孔子思想的意义架构的核心也就是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作为一个人,就是去成为一个人!”……在这一理论建构中,人与人的积极互动及人的道德人格的健康成长便受到了最深切的关注。
——林存光《历史上的孔子形象》
《史记·孔子世家》翻译节选:
齐国派出使者告知鲁定公举行友好会见,约定在夹谷会面。鲁定公准备乘坐车辆友好前往。孔子兼任盟会司仪之事,说:“臣下听说有文事的话必须有武备,有武事的话必须有文备。古代诸侯越出自己的疆界,必定配备文武官员作为随从。请配备左、右司马。”鲁定公说:“好。”配备了左、右司马。到夹谷会见齐景公,在那里建筑盟坛,排定席位,修起土台阶三级,按诸侯间会遇之礼相见,鲁定公与齐景公互相作揖谦让而登坛。宴饮献酬之礼完毕后,齐国官吏小步疾走进来说:“请演奏四方的舞乐。”齐景公说:“好。”于是莱夷乐人打着旌旗,挥舞羽毛、彩缯,手持矛戟剑盾,击鼓呼叫而到来,孔子快步上前,一步跨越一级台阶而往上登,离坛上还有一级台阶时,挥举长袖而说:“我们两国的君主举行友好盟会,夷狄的舞乐为何在此!请命令有关官员下令撤走。”主管官员发令退下,但乐人不离去,左右的人看着晏子和齐景公。景公内心有愧,挥手让他们离去。过了一会儿,齐国的官吏小步疾走进来说:“请演奏宫中的舞乐。”齐景公说:“好。”艺人侏儒便演戏调笑而上前。孔子又快步进去,一步跨越一级台阶而往上登,离坛上还有一级台阶时,说:“百姓而胆敢蛊惑诸侯的,罪该诛杀!请命令有关官员执行!”有关官员施加刑法,艺人侏儒都被处以腰斩而手足分离。齐景公恐惧而震动,知道理义不如鲁国,回国后大为惊恐,告诉他的群臣说:“鲁国臣子用君子之道辅佐他们的君主,而你们只是用夷狄之道来教我,使我得罪了鲁君,对这如何是好?”有关官员上前回答说:“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道歉,人有了过错则用花言巧语来道歉。国君倘若真的对此感到恐惧,就用实际行动去道歉。”于是齐景公便归还所侵占鲁国的郓、汶阳、龟阴之田来认错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