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01思维导图
02知识梳理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________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________王朝,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他的位置,标志着________代替禅让制。
2.统治措施:夏朝建立了________,制定刑法,设置________,此外还制定了历法,称为“________”。
3.遗址:洛阳平原发掘的________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4.衰弱: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________在位时期,国力衰弱。
二、商汤灭夏
5.建立:商汤灭夏后,约公元前1600年,________建立商朝,都城建在________。
6.迁都:商王________迁都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7.统治措施: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8.灭亡:________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
三、武王伐纣
9.商朝灭亡: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________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10.西周建立:________建立周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周。
四、西周的分封制
11.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12.内容:周王根据______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______。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士。
13.西周的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__________”。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
所灭。后来,周平王东迁__________,史称东周。
易错易混
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它的建立者是禹,不是启。
2.注意区分禅让制、世袭制和分封制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开始于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是一种“公天下”制度。
王位世袭制指一个家族世世代代世袭王位或帝位,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是一种“家天下”的制度。
分封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它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授民疆土”的形式,用分封的义务、权利与承诺,使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以巩固统治。分封制也埋下了分裂的祸根。
3.周厉王是西周时的暴君,周幽王才是西周的亡国之君。
拓展延伸
1.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
【解读】史料的意思是全天下都是王的土地和管辖范围,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都是王的臣民。这实际上反映的是“家天下”的局面。
2.山西简称“晋”的由来
公元前1046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成语:“桐叶封弟”),后人为纪念叔虞,在晋水之滨建唐叔虞祠(今晋祠)。叔虞死后,其子即位,改国号为晋。晋是周初分封的主要诸侯国之一,都城位于今山西翼城,后迁到新绛。
03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都邑格局和作坊遗迹,青铜礼器等万余件出土文物,确立了二里头遗址作为中国第一王朝都城的历史地位,这一考古发现成为打开中华文明起源的钥匙。上述中的“第一王朝”是指(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
重替而是
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及政策正确与否。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科举制
3.河南省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列人物与殷墟有关的是(
)
A.大禹
B.商鞅
C.盘庚
D.夏桀
4.如表为商代历史简表,其中空缺的一项应是(
)
A.桀
B.纣王
C.文王
D.武王
5.古代中国,历经几千年的朝代更替,江山改名换姓是常有的事。下列历史事件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盘庚迁殷
C.“国人暴动”
D.牧野之战
6.(时空观念)塔照遗址位于北京房山区,其二期文化遗物有陶器、铜器等。据考察,该期遗存年代为公元前1266年至公元前1070年,相当于(
)
A.夏建立前
B.夏朝时期
C.商朝时期
D.西周时期
7.(2020·成都中考)据《史记》记载:周武王封尚父于齐,封弟周公旦于鲁,封召公奭于燕。这一记载反映西周实行了(
)
A.井田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8.(山西中考)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为唐侯,叔虞的儿子后改国号为晋。晋国的位置是如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9.(2020·太原模拟)《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
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材料反映了(
)
A.天子权力至高无上
B.诸侯每年应朝贡三次
C.诸侯必须随军作战
D.诸侯应定期朝觐述职
10.《史记·周本纪》记载:“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这说明西周分封制下诸侯要承担的义务是(
)
A.定期朝见周天子,汇报政务
B.进献贡物
C.服从周王调兵
D.定期服役
1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
)
A.周朝实行分封制
B.分封对象包括周王亲属、殷商遗民等
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12.夏、商、西周三个朝代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导致这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统治者治国没有经验
B.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
C.不注意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D.诸侯内乱
二、简答题
13.历史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1)图1的遗址经考古学家认定,是夏朝的都城,请你说出此都城的名称。如果将此都城进行
复原,除了城堡、宫殿外,还会有什么国家机构?试分析夏朝国家机构的性质。
(2)图2是哪一个王朝的遗址?该王朝屡次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3)图3文物腹内底部铸有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这段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史实。
这里的“甲子朝”指的是哪一年?武王伐纣决战的地点在哪里?结合铭文和所学知识,说一说武王伐纣的结果。
三、探究题
14.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王朝更替我知道】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夏商周更迭的表格。
【制度变革我分析】
(2)图1中①②处分别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是什么?
(3)图2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实行的一种什么制度?此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什么?
(4)我国古代社会由世袭制代替图1中的①制度,有人认为这是历史的进步,也有人认为是历史
的倒退,谈谈你的看法。
【朝代更替析原因】
材料一
材料二
(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
——《史记》
(5)材料二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夏桀、商纣、周幽王最
后被推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治乱兴衰我感悟】
(6)从夏商周的更替,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参考答案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知识梳理
1.夏;第一个;世袭制
2.军队;监狱;夏历
3.二里头
4.桀
5.汤;毫
6.盘庚
8.商纣王
9.牧野
10.周武王;镐京
12.血缘关系调兵天子;诸侯;卿大夫
13.国人暴动;犬戎族;洛邑
课后作业
1.a
2.c
3.c
4.b
5.d
6.c
7.b
8.b
9.d
10.c
11.c
12.b
13.(1)阳城。如监狱。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2)王朝:商朝。原因: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3)时间:公元前1046年。地点:牧野。结果: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14.(1)桀纣;
(2)①禅让制;②启。
(3)西周;分封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巩固周朝统治。
(4)大禹建夏,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这是历史的进步,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5)意思:多收赋税,用以充实鹿台里放的钱财,充盈钜桥里的粮食。原因: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商纣对外征伐,耗费国力,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施用酷刑,残害人民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6)残暴的统治必将激起人民的反抗,导致国家的灭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只有实行仁政,才会使国家长治久安;统治者要重用人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