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9课
辛亥革命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哪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辛亥革命的背景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沦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
材料一: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材料三:1905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材料二:1903年5月,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宣传革命;邹容的《革命军》,前后翻印20多次,达百万册,影响巨大……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阶级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
的广泛传播(思想基础)
有统一的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政党(组织基础)
明确的革命目标(理论基础)
二、甘洒热血写春秋——革命志士的奋斗
革命志士的奋斗:
名称
时间
领导人
结果
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
1906年
刘道一
蔡绍南
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1907年
徐锡麟
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被捕遇难
1907年
孙中山黄兴
袭取镇南关,但最终失败
1911年
黄兴
失败,但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历史永远铭记
刘道一,生于一个自耕农家庭。他父亲仗义疏财,爱打抱不平,具有豪侠精神;他哥哥刘揆一也是一位思想激进的革命党人。刘道一精通英语、日语、熟悉各地方言,又有一副好口才,被黄兴称誉为“将来外交绝好人物”。刘道一为掩护哥哥刘揆一被捕,1906年12月在长沙惨遭杀害,年仅22岁。
面对严刑拷问,刘道一怒斥道:“士可杀,不可辱,死即死耳!”
同盟会会员中第一位烈士:刘道一
历史永远铭记
徐锡麟,绍兴人,为了达到反满目的,以捐官之法,打入清廷内部,以掌握军权。后得到安徽巡抚恩铭重用。他拜恩铭为师,恩铭视为亲信。徐锡麟食清廷之禄,却时刻不改革命之志。利用巡警学堂毕业典礼时机,刺杀恩铭,发动起义。
打入反革命阵营内部的革命者:徐锡麟
被捕后清官质问徐锡麟:恩铭待你不薄,为何刺杀?徐锡麟厉言道:“恩抚待我,私惠也;我杀恩抚,天下之公也。”
1907年7月,被杀。
麟囚于枷,至市,剜其肉,剐其体肤,剖心斩首而死。
——《清史稿》
历史永远铭记
秋瑾,生于绍兴一官僚地主家庭。面对祖国危难,愤然赋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1904年夏,自费东渡日本留学。1906年,秋瑾在大通学堂对革命青年进行军事训练,秘密进行起义的筹备工作。起义计划完全泄露后,她决心做中国妇女界为革命牺牲的第一人,留在大通学堂与清军作殊死战斗。因寡不敌众,不幸被捕。
牺牲时年仅32岁,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
的遗言。
女革命家、鉴湖女侠:秋瑾
当时,山阴县县令李钟岳受上级官员的指令,亲自拘捕和监斩了秋瑾,后对秋瑾之死深感内疚。仅过百余日后,在家中悬梁自杀,这悲壮的义举,也名垂青史!
在黄花岗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喻培伦时年25岁,林觉民时年24岁)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历史永远铭记
“壮烈的开国序幕,灿烂的碧血黄花”
喻培伦
出身富庶的糖商家庭。为革命,专心研制炸药和炸弹,革命党人尊称“炸弹大王”。起义时,胸前挂一大筐炸弹,一马当先,边行进边投弹。
“炸弹大王”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林觉民《与妻书》
林觉民《与妻书》
林觉民在起义中受伤被捕。在受审时慷慨宣传革命道理,其民族大义连敌人都被打动。审问他的水师提督,为他解开镣铐,亲手为他端起痰盂。林觉民牺牲后,他的妻子两年后终因悲伤过度辞世。
侠骨柔情:林觉民
黄兴绝命书
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他们的青春、幸福乃至生命,都与国家存亡的时代主题紧紧相连;他们甘愿用自己的一切作为祭品,奉献于中华民族的复兴。
本日即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不敢有负诸贤之期…绝笔于此,不胜系恋。
——黄兴绝命书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材料研读
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黄花岗起义的作用(影响):
1.起义的
有利条件:
2.起义主力:
3.起义时间: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1911年10月10日
2.中国同盟会帮助
3.湖北新军倾向革命
1.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准备基础
三、一声枪响震九州——武昌起义的成功
4.四川保路运动爆发
熊秉坤--打响
武昌起义第一枪
保路运动纪念碑
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
夺取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
攻占汉口、汉阳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10月11日)
4.
起义的经过、结果:
(结果)
1911年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
湖北军政府旗帜
黎元洪
5.影响:
清政府土崩瓦解
从打响第一枪到占领湖广总督署只用了8小时。
武汉三镇保卫战坚持41天,迎来全国十余省区的独立。
从武昌首义到中华民国建立仅80天
从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历时仅123天。
辛亥鼎沸,识者已知清之必亡。盖督、抚什九弃城遁。以身殉节者,闽督松寿、晋抚陆钟琦、赣抚冯汝骙三人而已。
----陈刚一《甘移随笔》
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
——1912年3月5日发表于《时报》的《新陈代谢》
1915年,袁世凯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下台,去世。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废帝溥仪复辟帝制,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就草草收场。
——
《中国近现代史》
结合材料,谈谈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心。
材料二:1911年11月,江苏巡抚程德全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自任都督,挂起了“中华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的旗子,并“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江苏就这样“和平光复”了。
因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未敢公开反帝,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材料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
材料三:“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了称呼,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阿Q正传》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材料四: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不过修剪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颗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芽的。
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课堂小结
主力:湖北新军
影响:全国一半以上省宣布独立,清政府土崩瓦解
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
辛亥革命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
革命起义:
武昌起义:
意义(影响):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