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测试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正确的地理现象是
A.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已是冬季
B.我国的河流已结冰
C.南极有极昼现象
D.哈尔滨的白昼比广州短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正确的是(
)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只有南北之分
C.先找指向标,然后定方向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如图所示,下列地点昼短夜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下列地点,一天中最晚迎来日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2022年冬奥会。据
“张家口某滑雪场等高线图”,完成下面第5-6小题。
5.初学者应尽量选择坡度较缓的滑雪道练习。图中所示四条滑雪道最适合初学者练习的是
A.L1滑雪道
B.L2滑雪道
C.L3滑雪道
D.L4滑雪道
6.四位学生绘制的MN段地形剖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据下图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B.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大
C.甲、乙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
D.甲图中的S市城区面积和乙图相同
8.小华住在20°N、30°E,小丽住在50°N
、30°E,在6月22日两地相比:(
)
A.小华家早见太阳
B.小华家比小丽家气温高
C.小丽家的白天时间长
D.小华家是春季,小丽家是秋季
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村庄为了方便用水,沿河分布,村庄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脊
B.陡崖
C.山顶
D.山谷
10.测得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是( )
A.3600米
B.1800米
C.36千米
D.18千米
北京时间(东八区)2018年5月21日5时28分,成先生在西昌卫星发发射中心观看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鹊桥”号成功发射升空。据此完成11-13小题。
11.我国在莫斯科(东三区)的留学生收看卫星发射的直播时,正是当地的(??
)
A.日出前后
B.正午前后
C.日落前后
D.午夜前后
12.成先生从成都(104°E,30.5°N)乘飞机到莫斯科(37.5°E,55.5°N)看世界杯,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A.由西南向东北
B.由西北向东南
C.由东南向西北
D.由东北向西南
13.卫星发射当日,西昌()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平分
D.出现极夜
14.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如图为手机微信的启动画面。这颗“蓝色弹珠”采用的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宇航员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列15-17小题。
15.这颗“蓝色弹珠”实际上是一个()
A.圆柱体
B.不规则的球体
C.圆锥体
D.圆球
16.人类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
A.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B.郑和下西洋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人类登上月球
17.在中学生科普交流会上,小强对这颗“蓝色弹珠”的描述,你认为有误的是()
A.它的平均半径大约6371千米
B.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它最南的点称为南极点
D.它有一根巨大的地轴
第
24
届冬季奥运会,将于
2022
年
2
月
4
日至
2
月
20
日在我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
联合举行。请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18-19各题。
18.冬奥会期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19.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变化的情况是
A.昼变长夜变短,昼长于夜
B.昼变短夜变长,昼长于夜
C.昼变长夜变短,昼短于夜
D.昼变短夜变长,昼短于夜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
B.0°经线东侧为西经、西侧为东经
C.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向东数值递减的是西经
二、解答题
21.
读下图经纬网并完成问题。
(1)写出A、C两地的经度和纬度:A
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B地位于A地的__________方向。
(3)A、B、C三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的是_______;A、B、C三地所在纬线最短的是________。
C地位于纬度带中的____________(低\中\高)纬度。
(4)A地位于________(东或西)半球;C地位于_______
(北或南)半球。
22.五一节期间,5名驴友穿越虎山时遭遇大暴雨,被困在深山中等待救援。如图为虎山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请你根据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已知5名驴友被困在山中的溶洞口下坡约300米远的地方,那么5名驴友被困的地方位于图中A、B、C、D四地中的_____地。
(2)图中白水河的两条支流都发源于_____(地形部位)。
(3)图示区域最高处的海拔在_____米之间,E处的地形类型_____。
(4)图中民居点分布特点_____,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是_____。
(5)图中上方的山峰位于居民点的_____方向,若两山峰图上直线距离为5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_____千米。如果要在图示区域建一个视野广阔的瞭望台,那么瞭望台应该建在哪座山峰上_____。
23.读“等高线地形图”和“泥石流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
米。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2)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
。
(3)图中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
。
(4)李庄和吴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千米。
(5)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右图中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
(6)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图中高速铁路的走向是
,D、E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
。
24.下图示意北纬40°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运行路径,读图回答问题。
(1)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地球的________运动造成的。
(2)北纬40°位于________(填“低”“中”或“高”)纬度。一年中,A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升得最________,正午影子长度最________。
(3)路径B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日落时间是18:00,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4)C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此时当地更适宜的穿着是甲乙两图中的________图。
25.读右图经纬网图,回答:
(1)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
A
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
(2)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点是________,位于北半球的点是_______,位于低纬度的点是________。
(3)A、B、C、D四地中,A位于B的_____方向,D位于C的_____方向。
(4)坐地日行八万里的点是____________。
(5)从图中可以看出经线长度_____相等或不相等)
(6)纬线越往两极越____________(短或长)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这样就导致南北半球季节变化,地球上有四季的变化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白昼时间最长;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处于冬季;我国进入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夏季,河流水位最满,南极地区会有极夜现象,从北回归线向北,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哈尔滨的白昼比广州更长,故选A。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要按照经纬线来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只有南北之分;有指向标的地图,按照指向标所指向的方向来确定方向,指向标所指示的方向为正北方向;在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地图上的方向等相关知识,需要学会辨别地图上的方向等相关知识。
3.B
4.D
【解析】
【分析】
3.由太阳光照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因此可判断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而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是南半球的冬至日,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读图可知,图中各点中,甲、丙、丁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因此昼短夜长的是乙,故选B.
4.读图可得,丁地位置最偏西,该地一天中最晚迎来日出,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5.B
6.A
【解析】
【分析】
5.初学者应尽量选择坡度较缓的滑雪道练习。图中所示四条滑雪道中L2滑道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平缓,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
6.从等高线的数值判断等高距是30米,M点海拔为1830米,排除BD。从M点到N点,整体海拔先上升,后持续下降,故选A。
【点睛】
地形剖面图可以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主要步骤:①选剖面线②画矩形,所画矩形要与剖面线等长③确定垂直比例尺④描高程点⑤将各点连成圆滑的曲线。
7.D
【解析】
【分析】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其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详解】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据图可知:甲图中的S市城区面积和乙图相同,故本题选D。
8.C
【解析】
【分析】
【详解】
小华住在20°N、30°E,小丽住在50°N
、30°E,在6月22日这一天两地相比,小丽家的白天时间更长,因为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故选C。
9.D
10.B
【解析】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9.读图可得,图中村庄为了方便用水,沿河分布,村庄所在的地形部位是山谷,山谷部位有孕育有河流;故选D。
10.根据图中线段式比例尺得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900米,测得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是1800米;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识图解答即可。
11.D
12.C
13.B
【解析】
【分析】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会使地球上位置不同的地区地方时不同,在公转过程中,会使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11.我国在莫斯科(东三区)的留学生收看卫星发射的直播时,北京时间东八区是5时28分,比当地快5个小时,正是当地的午夜前后,故选D。
12.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成先生从成都(104°E,30.5°N)乘飞机到莫斯科(37.5°E,55.5°N)看世界杯,飞机飞行的方向是由东南向西北,故选C。
13.卫星发射时,是2018年5月21日5时28分,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春分日至夏至日之间,位于北温带的西昌昼长夜短,故选B。
14.B
【解析】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详解】
读图可知,①②都位于等高线凸向高处是山谷,③位于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山顶;④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所以正确的是B。
【点睛】
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分析即可。
15.B
16.C
17.D
【解析】
【分析】
15.这颗“蓝色弹珠”表示的是地球,实际上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选B。
16.人类认识地球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是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故选C。
17.关于对这颗“蓝色弹珠”的描述,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6371千米;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它最南的点是南极点,地球上实际不存在地轴,是人们假想的轴;故选D。
18.A
19.C
【解析】
【分析】
18.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我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此时位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从图中可知,D是冬至日C是春分日,故A。
19.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此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昼变长夜变短,总体上昼短于夜。所以选C。
【点睛】
学会判读二分二至图,知道太阳直射点在不同位置时,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20.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经线等长,赤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0°经线东侧为东经,西侧为西经,20°W、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向东数值递减的是西经,故选择答案D。
21.(1)
(140°E,20°N)
(180°,40°S)
(2)东南
(3)
B
C
中
(4)东
南
【解析】
经纬网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广泛运用于我们生活与生产。
(1)赤道是南北纬的分界线,180°经线以东是西经,以东是东经,故A(140°E,20°N)
C(180°,40°S)
(2)经线指向南北,纬线指向东西,从图中可知,B地位于A地的东南方向。
(3)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从图中可知,B在东西半球分界线,C点纬线最短,位于中纬度地区。
(4)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是东西半球的分界,从图中可知,A在东半球,C在南半球。
22.A
山谷
900-1000
高原
分布在河流沿岸
水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地形平坦。
西北
1
下方山峰
【解析】
【分析】
【详解】
(1)A与溶洞口的相对高度是200米,水平距离也约200米(根据比例尺得出),根据勾股定理,斜面(坡面)约280米,接近300米,A最符合。
(2)图中白水河的两条支流都发源于山谷,其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3)图示区域等高距是100米,最高处的海拔在900-1000米之间,E处的地形类型是高原,该地海拔高,地面较平坦。
(4)图中民居点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是水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地形平坦。
(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图中上方的山峰位于居民点的西北方向,若两山峰图上直线距离为5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5×200=1000米=1千米。如果要在图示区域建一个视野广阔的瞭望台,那么瞭望台应该建在下方山峰,原因是:上方山峰与下方山峰海拔相当,都位于900~1000m之间,而上方山峰东面有一凸坡,视野更不好,相比而言下方山峰视野更好。
【点睛】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3.(1)663;鞍部;(2)甲;(3)B;(4)2.4;(5)①;(6)西南﹣东北;D
【解析】
【分析】
【详解】
(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在同一幅地形图内,基本等高距是相同的。据图可知: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663米。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据图可知:A点所在的地形为鞍部。
(2)利用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坡度的平缓和陡峻,一般来说: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峻。要选择一条坡度较缓的路线登山,应选择等高线稀疏的地区,据图可知:甲处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和,如果要从甲、乙两条线路登山,则选择从甲处登山要容易些。
(3)此地有泥石流,说明降水较多,易发洪水,
B地等高线稀疏,没有河流流经,适宜于搭建帐篷;C地处于陡崖之下,可能有崩塌的危险,不适宜搭建帐篷。
(4)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其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据图可知:图中的比例尺为1:200000,李庄和吴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1.2÷1:200000=2.4千米。
(5)恶劣的天气有可能在山区引发泥石流.当发生泥石流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据图可知:沿①逃生方向正确。
(6)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据图可知:图中高速铁路的走向是西南—东北(或东北—西南);据图可知D为山脊需要修建隧道,而E为山谷,不需要修建隧道。
24.(1)自转(2)中 高 短(3)6:00 昼夜平分(昼夜等长)(4)冬至 甲
【解析】
【详解】
(1)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地球的自转运动造成的。
(2)北纬40°位于中纬度,一年中,A这一天正午影子长度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3)路径B日出时间是6:00,日落时间是18:00,昼夜长短情况是昼夜平分。
(4)C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是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气温最低的季节,此时当地更适宜的穿着是甲乙两图中的甲图。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有关知识。
25.60°W,80°N
20°E
,60°N
B、C、D
A、B、C
D
西北
西南
D
相等
短
【解析】
【分析】
经纬网是人们为了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经线从0°经线向东向西分别增加到180°;纬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增加到90°。
【详解】
(1)由图可知,图中A点的经线位于向西增大上,纬线位于向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是(60°W,80°N);B点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位于向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20°E
,60°N)。
(2)图中四个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20°W以东,160°W以西的B、C、D;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赤道以北的A、B、C;位于低纬度的是纬度小于30°的D点。
(3)经纬网中,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图中四个点中,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D点是位于C点的西南方向。
(4)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方是赤道,是图中D点所处的位置。
(5)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的经线是相等的,都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
(6)纬线是越往两极线越短,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到南北两极缩成了一个点。
【点睛】
本题考查经纬网有关知识,要知道如何判断经纬线的度数和方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