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4.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课件(7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14.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课件(7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04 08:0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0张PPT)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无脊椎动物
地球上已知的动物有150多万种。动物根据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可
以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95%。今
天让我们先来学习无脊椎动物。
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自主学习:
1、看书34-37页,画出重点知识。
2、思考: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有哪些基本特征及生活习性?
3、举例说出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探究:不同土壤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
探究目的
材料器具
探究指导
举例说出土壤中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放大镜、小铲子、镊子、白瓷盘、小瓶、筛子等
1、分组,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有关不同土壤环境中无
脊椎动物多样性的问题;
2、针对问题作出假设,并设计探究方案;
3、实施计划、汇总全班数据,得出结论。
选择两块不同环境中的样地
(
10cm×10cm)
地表
近地表(5cm)
远地表(5cm-10cm)
土壤中的无脊椎动物
金龟子
蚰蜒youyan
蚯蚓
蝼蛄
讨论:
1、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中,无脊椎动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2、土壤中无脊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是如何相适应,相互影响的?
在不同土壤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的种
类是不相同的,动物生活在适宜自己的生活的环境中。
环境为无脊椎动物提供营养,无脊椎动物又为环境贡献力量。比如蚯蚓。
土壤中的无脊椎动物
蚯蚓
大型土壤中的无脊椎动物
蜈蚣
马陆
跳虫
小型土壤中的无脊椎动物
蚂蚁
八个类群:
原生动物
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
棘皮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注意】
(1)动物中,原生动物最低等。
(2)八大类中,节肢动物的生物种类最多。
一、环节动物
蚯蚓
生活的环境
身体的形态
对生态的影响
价值
1、蚯蚓
形态结构:
许多体节。
靠近前端颜色浅、光滑的几节,
像一个粗大的指环,叫做环带。
没有骨骼。
抚摸蚯蚓身上感觉粗糙不平,是刚毛,与运动有关。除身体前两节,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
雌雄同体。
蚯蚓对人类的益处 
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第一,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空气和
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长,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第二,蚯蚓能够提高土壤
的肥力,蚯蚓吃进的腐烂有机物和大量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
钾等养分。
第三,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很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
第四,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很高,如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吨有机废物。因此
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所以,我国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展蚯蚓的利用和养殖事业。
蚂蟥(水蛭)
2、蚂蟥
(蛭)
形态结构:
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口是吸盘,能吸附在动物的皮肤上,破坏皮肤并吸食血液。
生活在水田、沟渠、池沼中。
蚂蟥
雌雄同体
蚂蟥被确定为35种活血化瘀中药材之一

3、沙蚕
形态结构:
身体有许多体节。
突起上有刚毛,称为疣足。
白天生活在海滩的泥沙中,
夜间出来觅食。
沙蚕
雌雄同体
幼虫食浮游生物,成虫以腐植质为食
沙蚕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水产养殖中得到广泛应用。
想一想:环节动物的主要特点
特点:身体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体节在外部形态上表现为体表的环纹,体节的出现促进了环节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经一步发展。
约有3500种,分布于海水、淡水和土壤中。
代表动物:蚯蚓、蚂蟥、沙蚕
环节动物
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
分布:海水、淡水和土壤中
例:环毛蚓、蚂蟥、沙蚕
二、软体动物
想一想:它们都有哪些特点?
二、软体动物
特征:身体腹面有块状肌肉足,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贝壳保护柔软的身体。
分布:海水、淡水和陆地
例:珍珠贝、蜗牛、枪乌贼。
?
三、节肢动物
超过100万种,占动物种数的4/5,包括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昆虫纲等。其中在节肢动物里,昆虫纲占其总数的80%。
????
节肢动物门
种类最多
数量最大
分布最广
节肢动物

Crab
蜘蛛
Spider
蜈蚣Centipede
蝴蝶
蝗虫
Grasshopper
蜻蜓
马陆
蚰蜒
大刀螳螂
观察鳌虾
问题:鳌虾身体的头胸部和腹部各有哪些器官?分别有什么功能?
腹部
游泳足
步足
头胸部
讨论:1、螯虾身体的头胸部和腹部各有哪些器官?分别有什么功能?
2、螯虾有哪几种运动方式?这些方式分别与螯虾的哪些器官有关?由此说明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三、节肢动物主要特征
1、身体分部
头:摄食和感觉
胸:运动和支持
腹:代谢和生殖
2、附肢分节
3、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三、节肢动物
特征:身体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头部有眼、触角、口等器官。
例:甲壳纲:虾、蟹
蛛形纲:蜘蛛
多足纲:蜈蚣
昆虫纲:蝗虫、蝴蝶
四、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为人类提供食品
2、有的昆虫对农业有益,有的昆虫会危害农作物
3、许多昆虫可以传播花粉
4、蚯蚓可以改良土壤,有疏松泥土和增加耕地肥力的作用
5、
利用无脊椎动物的一些特性,人们还进行仿生学,制作先进的工具。
蝴蝶和卫星控温系统
蜘蛛和装甲
蜘蛛丝与高强度纤维。
无脊椎动物
环节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甲壳纲
蛛形纲
多足纲
昆虫纲
看我能行
1、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具有外骨骼
B.具有贝壳
C.身体分节
D.足分节
2、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无脊椎动物的种数约占动物种数的95%
B.无脊椎动物的种数约占动物种数的5%
C.无脊椎动物身体里面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椎
D.无脊椎动物身体里面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
C
3、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

组成,如


等。
4、大多数软体动物在身体腹面有块状
,体外披覆坚硬的
,如


等。
5、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其主要特征是
,体表有坚硬的
和分的
,头部有


等器官。
6、节肢动物主要包括:
动物、

物、
动物和
动物。
体节
蚯蚓
蚂蝗
沙蚕
肌肉足
贝壳
蜗牛
珍珠贝
枪乌贼
节肢动物
身体分节
外骨骼
附肢

触角

甲壳纲
蛛形纲
多足纲
昆虫纲
螯虾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由头部
6
节和胸部
8
节愈合而成,外有坚硬的外骨骼保护,称头胸甲,其前端中央有一长的突起称额剑,可作为自卫的武器,额剑的形状和锯齿数目为分类的依据。
复眼一对位于眼柄上,眼柄可自由转动,视野达
200
度以上。
附肢
19
对:
头部:第一触角(小触角)感觉。
第二触角(大触角)感觉。
大颚
1
对,咀嚼器。组成口器。
小颚
2
对,取食时把持食物。组成口器。
胸部:颚足
3
对,把握食物,内侧有鳃。
步足
5
对,捕食、爬行、保护。
腹部:游泳足
6
对,游泳,其中最后
1
对附肢宽大,与尾节合成尾扇,受攻击时借其剧烈运动,向前方拨水,而使身体向后逃逸,还具舵的功能。
与昆虫不同,甲壳类成体还继续蜕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