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
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中国古代王朝更替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1840年
1949年
乱哄哄
你方唱罢我登场
中国历史分期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夏、商、周
(前2070年——前221年)
秦至清
(前221年——1912年)
第1课
第2、3、4课
单元线索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
时间:BC2070年——BC1600年
活动区域:山西南部、河南西部;
都城:阳城
主要君王:启、桀;
概况:
公共权力
世袭制度
《左传》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尚书·甘誓》启与有扈氏“大战于甘,乃召六卿”。
二里头遗址宫殿复原
及禹崩,虽受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
——司马迁《史记·夏本纪》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夏之前)“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夏之后)“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思考: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历史的退步吗?
参考答案: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而言是为历史的进步;
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阶级对立发展的结果,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2、商——中国第一个信史朝代
概况:
时间:BC1600年—BC1046年
都城:殷
文字:甲骨文
神权色彩
材料一:“青铜礼器在当时用于崇拜,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仪式,而且和死者一起埋葬,因此青铜器,体现了器主这样一种意识:沟通人的世界与祖先、神灵的世界,以庇佑他们在人世间的权利和财富”
——《国史概要》第34页
《礼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
2、商——中国第一个信史朝代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服”的本意是指使屈服。内服、外服是指不同部族活动的区域。这里所谓内服,是指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臣服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结成的一种臣属关系。
内外服制度
2、商——中国第一个信史朝代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内外服制度
内服
外服
外服
外服
外服
各附属国基本是独立的,有的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不是金字塔式的管理,更像是方国联盟。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武王克商
公元前1046年;
建立周朝;
定都镐京;
史称西周;
二、周——封邦建国
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制定者周公
如何有效统治广大被征服地区?
二、周——封邦建国
对象:
主要封国:
方式:
目的:
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先代贵族等
卫,齐,鲁,宋,燕,晋
层层分封(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巩固周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1.分封制的内涵
2、周王与诸侯的权利义务关系
(权利)
享有世袭统治权,可以设官、建立军队和征赋;
(义务)
服从命令,镇守疆土,朝觐述职,随从作战,缴纳贡赋。
周天子凭借军事、经济实力维护自己的权威,号令四方。
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
六军
一军
三军
百亩
二军
材料二
: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告子》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札记·王制》
二、周——封邦建国
1、分封制的内涵
2、周王与诸侯的权利义务关系
3、分封制的积极影响
扩大了势力范围;
巩固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稳定了政治秩序;
天子
士
庶
继承权的问题?
(商)“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
——《史记·殷本记》
前车之鉴
1、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妻与妾
子
妻(正室)
二哥(23)、四哥(18)
妾一(侧室)
大哥(25岁)
妾二(侧室)
三哥(22)
谁有来继承?
二哥
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三、周——宗法制
探讨:
a、嫡、庶之分,什么是大宗、小宗?
b、嫡长子的权利?
妻与妾
子
妻(正室)
二哥(23)、四哥(18)
妾一(侧室)
大哥(25岁)
妾二(侧室)
三哥(22)
宗法制
c、小宗的权利
递减分封
3、宗法制的特点
分封与宗法相结合,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对家族)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对政权)强化王权,保证“世卿世禄”;
4、作用:
判断对错:
天子永远都是大宗
非嫡长子永是小宗
诸侯的大宗、小宗
地位是相对的
嫡长子在家族内永是大宗
(√)
(√)
(√)
(×)
宗法制度在当代
a/男女不平等;
“妇人,从人者,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礼记·郊特牲》
B/家国同构;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夫君者,民众父母也”《新唐书》
“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礼记·杂记》
“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如何让贵族们在政治和生活中自觉贯彻分封与宗法的原则?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乐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乐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乐者,天地之和也。
周公
制礼作乐
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但礼乐文明凸现了西周文明高贵、典雅和精致的一面,在世界文明史上独具特色。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逸礼·王度记》
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
(注:佾,音yi,行列之义。)
烽火戏诸侯
一笑失天下
请回答:
1、上述现象反映了西周社会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2、你认为西周的灭亡与其政治制度间存在何种关系?
春秋战国分期
bc770
bc221
bc475
春秋
战国
乱
变
“礼崩乐坏”
时代特征:
高岸为谷
深谷为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