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01思维导图
02知识梳理
一、秦灭六国
1.原因:秦国经过________________,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______
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2.过程: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先后攻灭______、______、魏、______
燕、______六国。
3.结果: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______,定都______
4.作用: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______的______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5.目的: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央机构: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____,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7.地方机构:在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________,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________(这是秦朝影响最为深远的制度)。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8.措施: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文字:将_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统一货币:将__________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3)统一度量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__________制度,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4)车同轨:统一__________,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5)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6)巩固边疆:派大将__________北击匈奴,修筑__________。
9.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________,北至长城一带,南达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易错易混
1.“秦国”与“秦朝”的区别与联系
(1)“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处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其最高统治者为“秦王”。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其最高统治者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开千年封建帝国之先河。
(3)秦朝是在秦国灭六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商鞅变法中政治改革措施是建立县制,秦始皇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3.秦朝开创的制度中,影响最深远的是中央集权制度。
拓展延伸
1.秦能够灭掉六国完成统一的原因
①人民渴望统一,统一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
②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③秦王赢政知人善任,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
④秦灭六国的过程中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解读】上述材料的意思是秦王灭六国,平定了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诸侯割据混战的局
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歌颂了秦王嬴政以自己的雄才大略完成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伟业。
03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即类似于西方封建制的旧时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政府所取代。新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庞大帝国。”这个“庞大帝国”是指(
)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2.《中国人史纲》这样评价秦始皇:“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这种评价是基于(
)
A.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
B.秦朝的版图空前辽阔
C.秦始皇的功绩无人能及
D.作者对秦始皇的偏爱
3.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如图所示中,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4.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度量衡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
)
A.秦朝疆域辽阔
B.秦朝统一货币
C.秦朝统一文字
D.秦朝统一度量衡
6.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
7.它“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郑国渠
8.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社会条件。”以下最符合该论断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制度
D.禅让制
9.如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有关中国某个大型工程的知识卡片,由此可判断该工程是(
)
修建时间:秦朝
总工程师:秦始皇
工程作用:抵御匈奴
工程起止: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A.木结构水井
B.长城
C.故宫
D.灵渠
10.秦朝的疆域辽阔,下列属于秦朝疆域图的是(
)
11.(史料证实)《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文中描述了秦始皇的哪些功绩(
)
①灭六国,统一全国
②统一岭南,设桂林、象郡
③修筑长城,北击匈奴
④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1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
(1)材料一、二中的“秦王”“秦皇”指的是谁?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情感是否一样?
(2)材料二中“防胡万里城”反映了哪一史实?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
三、探究题
13.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结束了诸侯长期混战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学习一下辉煌的秦王朝。
【天下一统】
材料一
商鞅变法
材料二
秦王嬴政任用许多能干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的一个布衣,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赢政因未采纳王翦的建议,伐楚失败,就亲自到王翦家当面检讨。
(1)试根据材料一、二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秦能统一六国的原因。
【定国建制】
(2)如图是某学生制作的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请你将空白处①②③④的内容补充完整。
【加强统一】
(3)如表列出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请你完成它。
《第9课
秦统一中国》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1.商鞅变法;嬴政
2.韩;赵;楚;齐
3.秦朝咸阳
4.多民族;封建
5.中央集权制度
6.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7.分封制;郡县制
8.(1)小篆;(2)圆形方孔半两钱;(3)度量衡;(4)车辆和道路的宽窄;(6)蒙恬;长城
9.陇西;南海
课后作业
1.b
2.a
3.b
4.b
5.c
6.a
7.a
8.C
9.B
10.A
11.A
12.(1)秦始皇(嬴政)。不一样,李白的情感是褒扬,胡曾的情感是贬责。
(2)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修筑长城。
(3)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3.(1)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大增;秦王嬴政重用人才;人民渴望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言之有理即可)
(2)①丞相;②御史大夫;③郡(守);④县(令或长)。
(3)小篆;度量衡;灵渠;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