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分》 
一、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 一 
二、教学目标: 
1、根据情境图理解通分的意义以及掌握通分的方法,利用通分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中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难点:利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1、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4和10 5和6 12和24 
2、比较下列数的大小。 
 1 0.7 
(二)、探究新知,明确目标。 
课件出示信息窗1情境图。 
谈话:找出图中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比较大小的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回答,当出现两个分数分母不相同,分子也不相同时,从而引出异分母分数。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红点1. 
谈话:怎样比较这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呢? 
小组讨论。哪些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汇报各种方法。 
谈话: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的就是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的方法。根据什么呢?揭示概念——公分母。我们把几个分数的相同分母叫做公分母。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板书课题:通分) 
2、教学红点2。 
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和的大小。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分母进行讨论,明确: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是最简单的。 
(四)巩固练习。 
找公分母。 
和 和 
提问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回答。 
比较每组两个分数的大小。 
 
把下列各组分数通分。 
和 和 和 
(五)、归纳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通分应注意什么? 
五、板书设计 
通分 
(分数的基本性质) 
转化 
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 
公分母 
(最小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