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年级 数学 备课组教学设计 
主讲人: 时间:第 周 星期 
教学内容 垂直和平行 
教 学 
目 
标 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 、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3 、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重 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难 点 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过程设计: 
前导部分 
学生自主活动流程设计 教师导学操作预设 个性修改 
激趣导入 猜卡通图像导入。 
同学们,瞧瞧,老师手里拿着什么呀?(长方体的盒子)谁能告诉大家长方体有几个面?(6个面)好的,老师在这个长方体上印了一个人物像,猜猜是谁呢?有疑惑了,这个面,再转一个面,谁呀?确定吗?确定了,那大家觉得这样看起来方便吗?(不方便) 
行,那我就给个方便的让你们瞧瞧,谁?一下就猜到了,那老师就疑惑了:同样是孙悟空,怎么这个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呢?(这个不在同一个面上,另一个在同一个面上)(板书:同一平面) 
2、理解同一平面。 
现在我把这两支粉笔放在了黑板上,它们就在同一平面上。你们谁能象老师这样举个例子呢?(我的书和本子在课桌上,它们在同一平面上。我的这两支笔放在文具盒里,它们在同一平面上。)我们接着看,孙悟空和它的金箍棒是在同一平面上。 
3、画图。 
咱们的金箍棒要继续发挥它的魔力了,变,变成了什么?(两根金箍棒)那我呀现在就是孙悟空,我现在将这两根金箍棒啊往上轻轻一抛,想一想:当金箍棒落下来停好以后,它们会摆成什么样呢?每个人的小脑袋中都应该有了一幅画面,那就拿出你们的笔和直尺,把两根金箍棒落下来停好以后的情形,画在老师的纸上。用二根直线代替金箍棒。 
展示各种情况。 
师:老师收集了几张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如果你的作品和他的差不多,就请点点头告诉老师,好吗?(展示学生作品) 
这是××同学的作品。这副作品是××同学的。它的创作者是××同学。××同学,这可是你的作品哟。……同学们真能干!创作出这么多不同的作品。 
请看大屏幕,同学们的作品大致就是这样的。(多媒体出示) 
中导部分 
自主探究环节 小组 
合作 在小组内分一分,说一说。 
⑴这些图形可以分成几类?⑵为什么这样分? 
读的不错,请坐。请小组长拿出探究卡,讨论后完成表格。 
(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 
交流 1:我们组是把1、4、6分为一组,2、3、5分为一组,因为146交叉了,而235却没有。(学生边说教师边记录) 
师:刚才老师听到一个词“交叉”,两条直线交叉了,用数学语言应表述为两条直线“相交”了,请大家记住“相交”这个词。(板书:相交)那你们组认为相交的有146,不相交的有235.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2:我们组是把1246分为一组,3,5为一组。我们认为1246都是相交的,3,5是不相交的。 
3:我们是把146为一组,2为一组,3,5为一组。我们组认为相交的是146,快要相交的是2,不相交的是3,5. 
自主探究环节 交流 
归纳 因为直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延长后它们就相交了。相交的就有1、2、4、6号,不相交的有3、5号。我们把3号、5号这样不相交的两组直线叫做平行线。 
 小结 
评价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自学汇报) 
后导部分 
练 
习 
点 
拨 
环 
节 
 基础练习设计 你能举几个身边垂直与平行的例子吗? 
(黑板的上下两条边是互相平行的,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数学书上也有……) 
看一看:欣赏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 
 
 交流 
点拨 同学们,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离不开数学,有了数学,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 
 分 
层 
挑 
战 
题 断下面哪组直线互相平行?哪组直线互相垂直? 
 
 
 请写出3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并说说你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