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学校
课题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甘肃省教育出版社 章节 第二章第二节
学时 1课时 年级 七年级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各硬件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同学间的互助交流和自主学习能力。
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措施 重点: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各硬件的功能;难点: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措施:通过观看课件、教师讲解和学生实践操作,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和讨论,来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学习者分析 对于刚入校的七年级学生,在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知识知道的可能不多,虽然小学里也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各学校教学层次不齐。虽通过第一节“计算机的发展史”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计算机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在小学对计算机的组成也有基本的认识,但对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内容的学习来说,在理解上还是会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的引导很重要。
教学环节 活动目标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
回顾上节课内容 通过课件图片的展示,进一步让同学们对计算机的发展史加深的印象。 计算机的发展史: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4.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5.第五代智能计算机。 课件图片导入,学生提问回答,老师补充说明。通过老师的复述,加深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 媒体功能应用:①对课件的打开导入功能。②书写笔的切换、粗细调整、颜色调换、书写内容的擦除。③对图片的插入、拖拽应用。④数字时钟功能。
分析:对多媒体材料进行灵活地编辑组织、展示和控制,使得数字化资源的显示更灵活,加深了同学们对计算机发展史知识的印象。数字时钟起到计时效果。
新课导入 通过图片的展示,同学们对计算机的硬件有了直观的印象,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对计算机硬件学习兴趣。 计算机由硬件与软件组成:
1、硬件系统 :是构成计算机的各种设备或器件的总称,有CPU、内存、硬盘、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2、软件系统:像Windows XP、Windows 7、UNIX、Linux等都是操作系统,它是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家,如果没有了操作系统,计算机是无法工作的。操作系统也是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课件图片导入,认真听老师讲解,并引导学生提问,使学生进一步对照书本内容加深理解。 媒体功能应用:①书写笔的切换、粗细调整、颜色调换。②书写内容的擦除。
分析:既可以像往常一样自由板书,又可展示、编辑数字化的图片,这将有利于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其注意力。
讲授新课
交流互动主题探究
通过讲授法结合演示法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有全面的了解,从而把握住本节课的重难点。
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索学习。通过交流互动进一步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认识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美籍匈牙利人,数学家、计算机学家、物理学家、经济学家、发明家, “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在计算机方面他的精髓贡献有两点:二进制思想与程序内存思想。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①冯诺依曼结构工作原理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② 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③按编好的程序指令执行任务。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①主机内部安装有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硬盘、主板、光驱、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等。?②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负责解释、执行计算机基本操作指令,完成计算机对各种休息的加工处理工作。它主要由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加入中国CPU芯片的发展——“中国龙芯”③存储器用来保存计算机的运行指令及数据资料。它又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④输入设备是将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的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等。⑤输出设备是具有输出计算机结果的数据信息等功能的设备。常用的输出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自主探索:老师请同学当小工程师完成计算机外部硬件的组装(图文注解)。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加以引导,培养学生间的互助交流能力。 课件图片导入,认真听老师讲解,并引导学生提问,同学互动、与媒体互动,回答问题,初步探索“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学习计算机五大结构硬件间的相互关系”。
老师直观形象地讲解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学习“计算机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的知识点。
加入“中国龙芯”CPU芯片内容的介绍,使学生对我国自主研发CPU芯片有一定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坚信国人自主创新的能力。
引导学生与媒体互动,通过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将各部件名称安装到位。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分析探索“计算机基本组成结构图”的知识点。 媒体功能应用:①多种笔的切换②书写内容的擦除。③图片的插入、组合、分解应用。④对书写内容执行拖拽、放大、旋转、擦除、遮罩等⑤白板工具放大镜、探照灯、幕布、移动页面、。⑥在控制模式、注解模式、窗口模式三种模式间的切换。
分析:媒体功能应用对多媒体材料进行灵活地编辑组织、展示和控制,使得数字化资源的显示更灵活,可以设计出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同学们对本节课重难点的掌握。
强化巩固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让学生完成下面的填空练习题,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于(1946年2月16日)由美国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它的名字叫(ENIAC埃尼阿克)。
2.(约翰·冯·诺依曼)是现代计算机理论的奠基者,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值得整个计算机界去纪念。正是他,开创了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在计算机方面他的精髓贡献是(二进制编码思想)和(程序存储思想)至今仍为计算机设计者所遵循。
二、当一名小电脑工程师,将各部件归类?(列表归纳) 请学生上台与媒体互动,通过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将答案填写正确。其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练习,拟当小电脑工程师,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列表各部件归类,若有学生填写错误,其他同学补充完善,并说明理由。
媒体功能应用:①笔的书写、擦除。。②对书写内容执行拖拽、擦除③在控制模式、注解模式、窗口模式三种模式间的切换。
分析:白板技术本身的互动性和易操作性特点,作为一种变革性的教学手段,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本节课重难点的掌握。
课堂小结总结拓展 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请大家归纳出计算机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包括:CPU(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学生先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作总结?。 媒体功能应用:①在控制模式、注解模式、窗口模式三种模式间的切换。②对课件的播放、记录、回放和保存功能。
分析:对多媒体材料进行记录回放展示,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加深了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
课后练习
实践拓展应用 通过这节课所掌握的计算机系统知识,请每位同学结合电脑市场行情,给你或是亲人配置一台计算机。并填写书P24页的表格,下节课我们进行评价讨论。
课件展示 媒体功能应用:对课件的播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