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检测 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检测 word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04 17:2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19-2020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
检测(基础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百舸(ɡě)    寥廓(liáo)
峥嵘(rónɡ) 挥斥方遒(qiú)
B.颓圮(tí) 篱墙(lí)
彷徨(pánɡ) 默默彳亍(chì chù)
C.河畔(bàn) 漫溯(sù)
青荇(xìnɡ) 星辉斑斓(lán)
D.火钵(bō) 飘泊(bó)
纤绳(qiān) 忸怩不安(niǔ n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寂寥 沧茫 风华正茂 意气风发
B.萧瑟 傍徨 凄婉迷茫 天伦叙乐
C.衣袖 潋滟 咄咄逼人 剑拔弩张
D.凌侮 荆棘 融会贯通 感人肺腹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自古以来,总是有人因为两三句话红了脸、动了手,________之争,最后伤害的往往是双方,甚至于更多的人。
②22日傍晚,江苏南京城再度迎来绚丽晚霞,放眼望去,透彻的天空呈现的五彩________,令人舒心。
③天津河西区居民朱秀芳坚定着勇往直前的信念,用28年的坚强,________患有脑瘫的儿子,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
A.意气 斑斓 养育  B.义气 斑驳 抚育
C.意气 斑驳 抚育 D.义气 斑斓 养育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叶圣陶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
B.往橘子洲头一站,吟上两句《沁园春·长沙》,你不得不佩服毛泽东,从一景一物到一事一人,他总是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言谈举止间都散发着思想的光芒和智慧的结晶。
C.《大堰河——我的保姆》不仅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D.《再别康桥》中,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6.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从根本上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①_________________。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②__________________。想象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了解了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开始进入对诗的本身的理解,这时,在眼前展示的是诗的形象,这是诗人想象的产物。欣赏活动可以认为是对于诗人想象活动的再经历和再体验。
7.下面的一副对联打乱了顺序,请你将其整理为一副工整的对联。(4分)
康桥河边 旷世伟人 多情游子
橘子洲头 作别西天云彩 书写壮志豪情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艺术起源于至微。”诗意总是体现在一些富有美感的细节上。请仿照横线上的三句诗,再寻觅三个富有诗意的细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5分)

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二、现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
偶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9.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第二句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因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冻结、窒息的生命力。
C.诗歌第一节写其中道理,第二节再给出想象中的美好情境,这种结构使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D.不同于《雨巷》的创作明显受到中国古典诗歌与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没有“丁香空结雨中愁”那般的低回徘徊和飘忽凄美,《偶成》的字里行间流露着欣喜、希望与坚定。
10.诗人通过抒写“梦”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汉诗,完成11~12题。
渔歌子?荻花①秋
[五代] 李珣②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③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注】①荻花:似芦苇,秋天常开紫花。②李珣:五代词人。前蜀灭亡后,词人不仕后蜀而“志在烟霞慕隐沦”,从蜀中乘船沿长江东下,经巫峡,入湖湘,在湖南、湖北一带生活了一段时期,这首《渔歌子》便是作于此时期。③垂纶:垂钓。
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歌子”为本词词牌名,“荻花秋”为词题。词牌名提示,本词描绘的是江边渔人的生活;从词题则可知,本词内容是描写秋日风光。
B.同样是描写湘江秋景图,本词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在描写的景物内容上不同,本词写秋日湘江夜晚之景,毛词写秋日湘江白天之景。
C.江边荻花、江上碧烟,天空明月、水面小艇,本词选取的景物精致秀雅,词作意境清朗明丽,与《沁园春?长沙》绚烂大气、辽阔苍茫的意境不同。
D.词作上片写景。“橘洲佳景如屏画”总写橘洲秋夜之美。“碧烟中”三句,将镜头渐次拉近,云烟飘渺,月光皎洁,镜头最后定格在船上的垂钓者身上。
1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试作分析。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献给艾青的红玫瑰
曹积三
①十多年过去了,那束红玫瑰,依稀仍在眼前灿灿地绽放着。按说,送仙逝者驾鹤西去,应献白色或黄色的菊花,可我觉得,艾青是浪漫的诗人,更是世俗的反叛者,他一生追逐太阳,为光明战斗,为光明歌唱,献一束充盈着太阳颜色的红玫瑰更为合适。于是,那天,我捧着一束如火的红玫瑰,赶到东四十三条97号艾老的府上送他远行。高瑛大姐欣喜地对我说:“艾青喜欢红玫瑰。”我感到一阵宽慰。后来得知,艾老走后,赶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所献之花,满满地拉了两卡车,还没有运完。
②戴红领巾的时候,我因读到《大堰河》,而晓得了艾青。岂料这位可敬的诗人命途多舛。他的诗集一度被图书馆“禁借”,为此,我曾备感困惑和惆怅,但不管有人怎么往他身上大泼污水,那些美丽的诗行仍令我的心头发烫。值得庆幸的是,波诡云谲里,虽经七灾八难,他终于挺了过来,如同涅槃的凤凰。然而,直到1988年的初秋,我才得以见到心仪多年的诗人。
③那是一个下午,北影有个剧组开机,约我去写点什么。并告诉我说,拍摄地点在东城丰收胡同21号四合院。到了那里才知道,那是艾青的家。处于京华一隅的这个小院,像是远离尘嚣,别有一番天地,它静谧、安适,特别是那斑红灿烂的花木和葡萄架上缀满的果实,更平添了几分温馨。拍戏,是个扰人的活儿,把原本整洁的院子弄得很凌乱。艾老的夫人高瑛大姐古道热肠,对此毫不介意,还替剧组找东拿西,不停地张罗着……小憩时,她从葡萄架上,剪下葡萄,请大家尝鲜。就在这时,我望见艾老透过书房的窗子,正笑吟吟地望着我们。我急忙去向他问好。
④那天,艾老身着中山装,笑容可掬,热诚得如同相识多年的朋友。我们聊起了电影,他告诉我,他很喜欢电影,在延安的时候,放的是几部苏联的原版影片,一边放,一边由萧三翻译,人们看得津津有味。如今,我们国家的电影进步很大,可惜,他眼力不济了。他说:“银幕,是神奇的王国,可以充分展示才情。艺术家描画人物,表现命运,可以呈现一种诗境和画境,让人羡慕。”我说:“艾老的许多诗,不仅富有哲理,而且有画境,就像一幅幅电影的定格镜头,教人遐想,充满魅力。”他笑了。
⑤艾老夫妇对电影的喜爱与支持,让人心里暖暖的。1990年春天,我编罢《中国影人诗选》,想到这是史上首部电影人的诗选,序请阳翰笙阳老写就,封面题字非艾青艾老莫属。我便把想法告诉了高瑛大姐,大姐爽快地说:“我去说,艾青肯定会答应的!”艾老果然满足了我的心愿。谁能料想,就在艾老为《中国影人诗选》题签后的第三天,1990年3月21日,他去中纪委招待所参加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编委扩大会时,跌倒在洗手间里,右臂不幸骨折。最后,时年八秩高龄的艾老,不得不切除了右肱骨头,装上了人造的假体。此后,再也无法自由运笔、挥毫题字了。《中国影人诗选》竟成为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题签!
⑥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艾老满面春风,没有因为装了金属假肢而沮丧,尽管有说不出的痛苦,但坚强、坦然、幽默依然。高瑛大姐告诉我,艾老曾与探望他的诗人邹荻帆有过一番苦涩的趣谈,说道:“我这个人真奇怪,1957年打成右派之后,老是在右边出毛病。1959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割麦子时,镰刀把右腿膝盖割了个大口子,一个多月不能治,也不能走,更不能打弯,受了很多罪。‘文化大革命’期间,在连队阴暗的地窝子里住了五年多,里面没有电灯,在煤油灯下读‘圣书’,还要写这个写那个,又缺少营养,瞎了右眼。1988年在自己家小院里跌了一跤,右眼眶起了个大包,引起脑血肿。这一次又摔断了右胳膊,真是太巧了,都是发生在右边。”说罢,朗然一笑……
⑦艾老笑谈天灾人祸,风雨淡定,真乃豁达人生!
⑧诗坛的巨人走了,已经13年了,但悠长的岁月抹不去对他的敬重和怀念。这敬重和怀念,就是我们献给他永不凋零的红玫瑰。
(选自《文汇报》,有删节)
1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艾青深受人们的敬重,这一点从其逝世后,“赶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中可见一斑。
B.诗人艾青命运多舛,其诗集被“禁借”,但他的《大堰河》仍激励着作者奋勇前行。
C.作者对艾青家中的花木、葡萄架及葡萄的描写,渲染出一种静谧、安适、温馨的氛围。
D.作者认为,艾青的诗歌和电影有相通之处,富有哲理,画境美,让人遐想,充满魅力。
14.作者运用了哪种叙述方式来写自己与艾青的交往?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4分)
15.结合全文探究“红玫瑰”的内涵及作用。(6分)
五、写作(4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以“聆听 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参考答案
1.A【解析】B项,“颓”应读tuí;C项,“畔”应读pàn;D项,“纤”应读qiàn。
2.C【解析】A项,沧—苍。B项,傍—彷。D项,腹—腑。
3.A【解析】①意气: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原句是说双方起了争执动手打架,用“意气”合适。②斑斓:灿烂多彩。斑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原句是说傍晚的天空中晚霞颜色绚丽,应用斑斓。③养育:抚养和教育。抚育:照料、教育儿童,使健康地成长;照管动植物,使很好地生长。原句说的是朱秀芳照顾患脑瘫的儿子,并非教育儿童,用“养育”更合适。
4.D【解析】D项,“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错误,一般的词分上下两阙,但是也有不分段的小令,多阙的词也有。如果分三片四片,就叫三叠,四叠。只有分两阕的词,才有上下阕。
5.B【解析】B项,搭配不当,“散发”不能和“结晶”搭配,应改为“言谈举止间都散发着思想的光芒,凝聚着智慧的结晶。”
6.(示例)①这是一种再创造 ②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或者“再创造主要是通过想象进行”) ③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关键词是“再现” “诗人创造的形象”)。
【解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是对前文的总结,结合后一句的“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所以第一处应该围绕“这是一种再创造”来答。第②处,结合后文的“想象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都是围绕“想象”来谈的。第③处是承接第二句而言的,是进一步对“想象的总结。
7.(示例)(上联)康桥河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下联)橘子洲头旷世伟人书写壮志豪情
【解析】对联为本题主要考查点。写对联要做到“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通览对联内容,先将内容分成两类,一类与《再别康桥》有关,一类与《沁园春·长沙》有关;然后在表达通顺的前提下,将相关内容一一对应;最后按照上联仄声结束,下联平声结束的规律,定出上、下联。
8.(1)在银河里,倏然流星过。(2)在池塘里,散来荷花香。(3)在沙漠之处,若隐若现的绿洲。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句式并仿写句子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注意仿写的每一句中的内在联系,要富有诗意。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结合“诗从何处寻”分析,选择一些富有诗意的内容,仿照划线句子的句式仿写即可。
9.C【解析】C项,顺序颠倒,应为“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道理”。
10.通过抒写“灿烂的微笑”“明朗的呼唤”“这些‘梦’会像花一样重开”,表达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结合诗中“古旧的凝冰”“灿烂的微笑”“梦”“绝不会消失”“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等词句,可知“梦”表达诗人对光明的深情呼唤和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念。
11. A【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项,“词牌名提示,本词描绘的是江边渔人的生活”错,因为词的词牌名与词作内容没有直接的关联。
12.①词作上阕精致地描画了潇湘秋夜荻花蒙蒙、云烟缥缈的美景,表现了作者对潇湘自然风物的喜爱赞美之情;②词作下阕记叙自己在水乡的简朴恬淡生活,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与惬意;③整首词作借美景与乐事表达了淡泊名利、怡情山水的旷达隐逸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开头三句写潇湘的静夜里,清风吹拂着秋天的荻花,橘子洲头的美景,宛如屏上的山水画。点明时间、地点。“碧烟中”三句,将镜头渐次拉近,月光下的江水,轻柔澄碧,云烟淡淡,词中主人公刚刚垂钓完毕,划着小艇在水上荡漾。真是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表现了作者对潇湘自然风物的喜爱赞美之情。下片写人事,主要写词人的隐逸生活及其乐趣。隐在民间,云水就是家乡,蓬舍就是住所,经常吃的是家常的鱼羹稻米饭。杯中斟满美酒,架上摆满书籍,开怀惬意,其乐陶陶,绝不把名利挂在心上。词人淡淡地写景,不事雕琢,明白如话,把一个一个远离名利,以隐逸为乐的词人的内心活动真实地展示出来,旷达超脱,余韵悠悠。
13.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B项,“但他的《大堰河》仍激励着作者奋勇前行”是对原文第②段有关内容的误读。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要点进行分析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14.倒叙。作者先由送红玫瑰参加艾青葬礼写起,接着写自己与艾青的第一次见面,再由“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过渡,记叙了表现艾青乐观、豁达的性格的两件事,最后以议论作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明确常见的叙述方式,如顺叙、插叙、倒叙等。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可知,作者用倒叙的方式来叙述自己与艾青的交往。结合文本内容“那天,我捧着一束如火的红玫瑰,赶到东四十三条97号艾老的府上送他远行”“直到1988的初秋,我才得以见到心仪多年的诗人”分析可知,先由送红玫瑰参加艾青葬礼写起,接着写自己与艾青的第一次见面;结合“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艾老满面春风,没有因为装了金属假肢而泪丧,尽管有说不出的痛苦,但坚强、坦然、幽默依然”分析,记叙了表现艾青乐观、豁达的性格的两件事;结合文本最后两节内容分析,以议论作结。
15.内容上:“红玫瑰”既指作者参加艾青葬礼时所送的红玫瑰,又是艾青“浪漫、反叛世俗、讴歌光明”性格的具体体现,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艾青的敬重和怀念之情。结构上:文章由红玫瑰开篇,以红玫瑰作结。红玫瑰贯穿全文,是作者行文、抒情的线索,彰显了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一种深刻的内涵,甚至还有第三种更深刻、更深远的内涵。能理解标题的手法,明确标题的风格特点和作用。结合文本内容“艾青是浪漫的诗人,更是世俗的反叛者,他一生追逐太阳,为光明战斗,为光明歌唱,献一束充盈着太阳颜色的红玫瑰更为合适。于是,那天,我捧着一束如火的红玫瑰,赶到东四十三条97号艾老的府上送他远行”分析可知,红玫瑰“既指作者参加艾青葬礼时所送的红玫瑰,又是艾青“浪漫、反叛世俗、讴歌光明”性格的具体体现。结合文本内容“诗坛的巨人走了,已经13年了,但悠长的岁月抹不去对他的敬重和怀念。这敬重和怀念,就是我们献给他永不凋零的红玫瑰”分析可知,还表达了作者对艾青的敬重和怀念,结构上:以红玫瑰贯穿全文,是作者行文、抒情的线索。
16.【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既有很强的限制性,又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的命题作文题目。说它具有很强的限制性,在于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不需要自己取题目,体裁也最好写成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说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在于“声音是什么”,可以自由选择,任何自己感兴趣声音都可以写。立意重在“聆听”“声音”。要从小的“声音”写起,凸现一种大的立意。如,“泉水叮咚,清新悦耳;大河汤汤,催人奋进;潮水汹涌,激情澎湃……”后写到“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是人生交响的主旋律。”由有到无,如,“母亲的一句话,要相信自己,时时在耳畔回荡;母爱是一种无言的慰藉,叫我释然生活,执着人生。”由实到虚,如,“有这样一种声音,我叫微尘,在青岛传播;不久就有了有这样一种声音,叫关爱,在大江南北传诵……”再如,立意思路,由天籁之音→写环保;由月光流动的声音→写净化心灵;由孩子的哭声→写战争、和平;由乡音,归来吧,游子→写归国、爱国、统一;由花开的声音→写淡然、宁静、从容;由呐喊的声音→写鲁迅、民族的精神;由“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写民族自豪感;由春节的鞭炮声、元宵节的锣鼓声、端午节的赛舟呐喊声→写对传统节日的思考,等等。
版权声明
本资源(含文字、图片、视频等)为瑞鑫点教(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仅供教师作为教研、教学使用,未经本公司书面授权,不得以转载、摘编或其他方式使用本作品。已经本公司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瑞鑫点教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