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认识 圆 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认识 圆 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04 12:0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圆教学设计
教材及学情分析:
“认识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圆”中的第一课时。这节课的内容包括:圆的特征、圆心、直径和半径的认识以及半径、直径长度间的关系。
“认识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它与“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
教学内容:西版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 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懂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3、在交流和沟通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引入:
由神奇的圆引入。
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认识一种看似简单却又非常神奇的平面图形。同学们,看了图片知道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是什么平面图形了吗?(圆形)板书课题。
感悟圆的表象——摸圆游戏。
用眼看与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区别。课件出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进入时强调是由线段围成的),再出示圆形。
用手摸与平面图形的区别,知道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1)把圆放入自己准备好的一组平面图形中,闭上眼睛用手摸出来。
(2)说说你是怎么摸到的。
三、画圆体验。
1、出示学生画圆的视频,让学生说一说他是怎样画圆的,他错在哪里,谈一谈你的看法。
2、老师示范画一个圆在黑板报上。
2、学生自己在A4纸上画一个圆。
四、探索圆的特征。
1、引领操作,让学生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1)通过刚才的操作引导学生认识圆心,再认识直径,最后认识半径。
(2)在刚才画的圆内分别标现圆心,画出一条直径,一条半径。
(5)识别圆的直径和半径。(重点理解圆上、通过圆心、线段、任意一点几个词语。)
(设计意图:第一次教学时间发现,学生能认识圆心、直径、半径,但表述时说不清楚,因数学概念具有严密性,所以索性直接让学生看书解决这个问题。)
2、放手操作,探索圆的特征。(把圆拿来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3、小组内合作交流:
(1)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2)圆内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一个圆内,直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
……
4、了解古人对圆的认识——“圆,一中同长也。
其实刚才同学们发现的圆的这些特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墨经中就有记载——圆,一中同长也!你知道一中是指什么吗?同长呢?这跟我们刚才的发现完全吻合,而且,这项发现比国外早了一千多年,怎么样?我国古人很了不起吧?那能募仿古人的语气读一读吗?
(设计意图:读这句话有两个目的,一是感受古人的伟大,培养民族自豪感,二是对圆的特征的形象的记忆。)
五、练习
六、课外延伸
举一反三,如果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怎么画?
七、课堂小结
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结束本课
1、学生谈感受
2、结束语:在我们生活中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这其中的原因就留等同学们课后进一步调查,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