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上册四年级第七单元检测卷(一)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yàn
sù
qīng
xī
zàn
tàn
xiōng
huái
Xùn
chì
cháng
zhēng
chū
sài
rán
shāo
比一比,组词语。(5分)
塞(
)
秦(
)
项(
)
振(
)
效(
)
赛(
)
奏(
)
顶(
)
震(
)
校(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8分)
积累(
)
节约(
)
设计(
)
打扫(
)
(
)
(
)
灿烂的
(
)
宝贵的
(
)
四、先补全词语,再选词填空。(9分)
志(
)高(
)
形影(
)(
)
视(
)如(
)
(
)(
)不阿
精(
)报(
)
铁面(
)(
)
秉(
)执(
)
(
)(
)凛然
1.
岳飞(
),被人们称为抗金将领。
2.看到(
)的包公铡了奸臣,台下观众不禁叫好起来。
3.刘胡兰(
),(
)地站在敌人面前。
五、按要求写句子。(4分)
1.颐和园是个大公园。(加上合适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
2.外国人耀武扬威地看着人们。(缩句。)
------------------------------------------------------------
3.中华不振,难道我们不该为她的崛起而奋斗吗?(意思不变,换一种说法。)
------------------------------------------------------------
4.过生日,你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不敢相信地说∶"
"(用反问句来说。)
六、默写《别董大》这首古诗,并写出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6分)
---------------
-----------------,------------------
-----------------,------------------
后两句的意思∶
。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王昌龄的《出塞》前两句"
,
描写的是__
和
。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战争的回忆。
2.王翰的《凉州词》前两句"
,
"通过描写军中畅饮美酒的片段,抒发了守边将士_
、
的英雄气概。
3.《夏日绝句》前两句"?
,
。抒发了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爱国之情,作者是女词人
。
八、课内阅读练习。(12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采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周思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1.词语积累。(2分)?
用一个词来形容外国人∶
和它相对应的一个词
写出了当时
?
中国国民的现状。
2.句子练习。(4分)
(1)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
(2)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地。(用画线的词语仿写-句话。)
-------------------------------------------------------------
3.你能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吗?(2分)
-------------------------------------------------------------
-------------------------------------------------------------
4.发挥想象,此时的周恩来看到这一场面,心里会怎么想?(2分)
-------------------------------------------------------------
5.那段屈辱的历史你了解多少,请简单举一个例子说一下。(2分)
-------------------------------------------------------------
-------------------------------------------------------------
九、课外阅读练习。(8分)
孔子读书
有一天,孔子得到一部古书——《易经》。古时候的书可不比我们现在的书,白纸黑字,几十万字排在一本书上,读起来十分方便。那时还没有纸,字都刻在竹片上,称为简。一部《易经》(
)有几十斤重,(
)上面的许多文字在当时已经不再使用了,因此十分难懂。孔子一得到这部书,高兴得像捡了宝贝似的,立刻把这沉重的《易经》抱回家,逐字逐句仔细阅读起来。
读一遍不懂,他就读第二遍,第二遍还不懂,再读第三遍,第四遍。就这样,孔子把整部《易经》翻过来倒过去,读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穿竹简的牛皮带子都给磨断了。他不得不重新穿上带子,继续研究。不久,新带子又断了,于是又换上新的。换了三次带子后,孔子终于把这部书读懂了、理解了。于是他又把《易经》推荐给别人,并详细地介绍了这部书的内容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2分)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2.下面哪句话概括了短文的主要内容?在括号里打"√"。(2分)
(1)孔于很爱读书。(
)
(2)孔子得到了一本叫《易经)的书,他勤奋刻苦地钻研,终于读懂了这本书。(
)
(3)孔子得到了一本书,非常高兴,就认真地读起来。(
)
3.从孔子读《易经》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
-------------------------------------------------------------
4.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很多名言警句流传于世。你能写出两条吗?(2分)
-------------------------------------------------------------
-------------------------------------------------------------
十、习作。(30分)
请给你的朋友、父母或老师等写一封信。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还要注意书信的格式。
参考答案
一、严肃
清晰
赞叹
胸怀
训斥
长征
出塞
燃烧?
二、塞外
比赛
秦朝
奏响
项目
头顶
振兴
震耳欲聋
效果
学校?
三、知识
用水
房屋
教室
笑脸
红霞?生命
时间?
四、存远
不离
死归
刚正?忠
国
无私
公
法
大义
1.精忠报国
2.铁面无私
3.大义凛然
视死如归?
五、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外国人看着人们。
3.中华不振,我们应该为她的崛起而奋斗。
4.这难道真是给我的生日礼物吗?
六、略。
七、略。
八、1.耀武扬威
衣衫褴褛
2.(1)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2)他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更加无理取闹了。
3."中华不振"的意思是中国人面对外国的侵略熟视无睹,只是敢怒不敢言。"中华不振"还是因为中国当时只是关起国门发展,发展的进度很慢,并且当时的中国政府昏庸无能,对于侵略者没有一点进攻意识,只是防守。
4.提示∶伤心、难过,更加发奋学习。
5.略。
九、1.不但……而且……
2.(2)(√)
3.示例∶如果要想读懂一本书,必须认真地读,如果一遍读不懂就要多读几遍。这就好比我们学习,要认真地学,如果第一遍学不会,就要认真地多学几遍,如果用了心,最后总会学会的。(提示∶本文主要告诉我们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围绕这一点回答即可。)
4.示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