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1)——生命的结构层次
一.选择题(共27小题)
1.(2020?盐城)要把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P”从如图甲所示状态转变成如图乙所示状态,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先将④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①,把②换成③
B.先将④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①,把③换成②
C.先将④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①,把③换成②
D.先将④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①,把②换成③
2.(2020?盐城)如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
B.②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
C.③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②过程中变化最显著的结构是染色体
3.(2020?盐城)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4.(2020?连云港)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B.盖盖玻片时,要将盖玻片快速平盖在载玻片上
C.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的过程中,双眼应看着目镜
D.要将视野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下方移动
5.(2020?南通)母亲是伟大的,她们用身体孕育了新生命。新生命的起点是( )
A.卵细胞
B.受精卵
C.胚胎
D.婴儿
6.(2020?南通)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多主要依赖细胞的( )
A.生长
B.分裂
C.分化
D.成熟
7.(2020?苏州)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积久了会发热,与此现象有关的细胞结构主要是( )
A.细胞质
B.线粒体
C.叶绿体
D.液泡
8.(2020?苏州)美西螈属于两栖动物,有黑白两种体色,科学家用美西螈做如图所示实验。请据图分析,控制美西螈体色的细胞结构主要是( )
A.细胞璧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9.(2020?苏州)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的是( )
A.
B.
C.
D.
10.(2020?南通)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枇杷的果实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植物体
11.(2020?苏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12.(2019?泰州)下列有关图中“制作并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涂抹标本前,需要首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B.用牙签在牙齿上刮取标本,不要刮破口腔黏膜
C.盖盖玻片时,必须直接从上面把盖玻片平放到液滴上
D.可在盖玻片左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右侧吸引进行染色
13.(2019?泰州)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取镜时应一只手握镜臂,一只手托镜座
B.光线较弱时可选择大光圈,并使用凹面镜对光
C.视野中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而移动,则污点在反光镜上
D.视野中物像模糊时可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14.(2019?泰州)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
B.细胞内的遗传物质都主要在细胞核内
C.两者的区别是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D.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可以分裂增生
15.(2019?盐城)实验课上,小明在低倍镜下看清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后,小红将显微镜轻移至自己面前观看,但看到的视野较暗。此时,她应该( )
A.缩小光圈
B.移动玻片
C.转动反光镜
D.更换高倍镜
16.(2019?南通)人体内造血干细胞通过细胞分化( )
A.形成不同种类的血细胞
B.产生数量更多的血细胞
C.产生体积更大的血细胞
D.产生分裂更快的血细胞
17.(2019?盐城)如图①→④主要表示变形虫细胞的某一重要生理过程。该过程是( )
A.生长
B.分化
C.分裂
D.癌变
18.(2018?泰州)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挪给其他组的同学看,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B.显微镜位置的改变使反光镜离开了光源
C.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D.光圈的大小改变了
19.(2018?泰州)显微镜的下列结构中,对显微镜视野中光线明暗没有影响的是( )
A.物镜
B.通光孔
C.遮光器
D.反光镜
20.(2018?盐城)下列是显微镜操作的几个步骤。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是对光,操作该步骤时应将高倍镜正对通光孔
B.进行图乙所示操作时眼要注意图示部位,其目的是防止压坏标本和损坏物镜
C.三个步骤操作顺序是甲→乙→丙
D.图乙丙所示载物台上放置的观察材料,必须薄而透明
21.(2018?扬州)使植物叶片呈现绿色和花瓣呈现红色的细胞结构分别是( )
A.液泡
叶绿体
B.叶绿体
液泡
C.液泡
线粒体
D.叶绿体
叶绿体
22.(2018?扬州)桑椹是桑树的果实,是人们喜爱的一种绿色食品。桑椹在生物的结构层次上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3.(2018?连云港)关于科学探究和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科学探究必须独立探索,不能与他人合作
B.科学探究得出的结论必须与探究假设相符
C.顺时针转动粗、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升降
D.由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
24.(2018?南通)楸树是原产于我国的珍贵用材和观赏树种。楸树的下列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 )
A.叶
B.叶的上表皮
C.叶肉细胞
D.棵揪树
25.(2018?淮安)蚕豆的叶肉细胞能够制造和储藏有机养料,其属于( )
A.保护组织
B.薄壁组织
C.输导组织
D.机械组织
26.(2018?南通)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7.(2018?淮安)人的生长发育的起点是( )
A.受精卵
B.胚胎
C.胎儿
D.婴儿
二.多选题(共1小题)
28.(2020?苏州)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在显微镜视野内可看清洋葱内表皮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如需看清液泡,往往要将视野调暗,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改用凹面镜
B.改用平面镜
C.缩小光圈
D.放大光圈
三.解答题(共4小题)
29.(2020?南通)小明同学制作了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图1的b操作中,滴加的染色剂是
;c操作中,滴加的液体是
。
(3)图3中出现气泡,与图1中
(填字母)操作不规范有关。
(4)要在图3中看到更清晰的物像,应该调节图2中的[8]
。
(5)若小明选用的目镜为16×,物镜为10×,则细胞被放大了
倍。此时能观察到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
、细胞质和细胞核。
30.(2019?连云港)如图为中学生物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目镜,④是
。
(2)图中②是粗准焦螺旋,③是细准焦螺旋,转动它们可使显微镜的镜筒
。
(3)把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分别放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比较观察到的细跑结构,可发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
、液泡。
31.(2019?南通)如图是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和人的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叶肉细胞和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①】细胞膜、【②】
和【③】
。
(2)叶肉细胞中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④】
,能释放氧气的结构是【⑤】
。
(3)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
,并沿着神经纤维进行传导。
32.(2018?连云港)如图是某同学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多种动植物细胞,画出的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的细胞结构是[
]
。(填序号和结构名称)
(2)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在生物的
中具有重要作用。
(3)若该同学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记录了以下步骤。则这几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用操作步骤前的字母排序)
a.漱口后,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将刮下的碎屑涂入载玻片的液滴中
b.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重复2至3次
c.用滴管从盛有生理盐水的滴瓶中吸取生理盐水,滴一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
d.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慢地放平
江苏省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1)——生命的结构层次
一.选择题(共27小题)
1.(2020?盐城)要把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P”从如图甲所示状态转变成如图乙所示状态,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先将④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①,把②换成③
B.先将④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①,把③换成②
C.先将④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①,把③换成②
D.先将④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①,把②换成③
【答案】B
【解答】解:图甲中“P”不在视野中央,若先放大,它就不能在视野中出现,因此应该先将它移到视野中央;由于显微镜成倒像,物像的位置和实际位置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P”的实际位置在右上方,故可以先将④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到视野中央;再转动①转换器,把③低倍物镜换成②高倍物镜。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物像的移动。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像、物像移动方面来切入。
2.(2020?盐城)如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
B.②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
C.③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②过程中变化最显著的结构是染色体
【答案】B
【解答】解:A、①过程,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并没有增多,表示了细胞的生长,正确;
B、②过程细胞数目增多,形态没有发生变化,表示细胞分裂,错误;
C、③是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正确;
D、细胞分裂的过程,染色体先进行自我复制,然后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正确。
故选:B。
【点评】理解掌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2020?盐城)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答案】A
【解答】解:由于细胞核狠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在用洋葱鳞片叶“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一个个具有细胞核的长方形格子。图中视野A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B为血细胞、C为神经元、D为口腔上皮细胞。
故选:A。
【点评】掌握洋葱鳞片叶细胞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
4.(2020?连云港)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B.盖盖玻片时,要将盖玻片快速平盖在载玻片上
C.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的过程中,双眼应看着目镜
D.要将视野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下方移动
【答案】D
【解答】解:A、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清水,因为洋葱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因此吸水也不会胀破,所以滴加的是清水。A错误;
B、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这样也可避免产生气泡。B错误;
C、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的过程中,双眼应看着物镜,以免压坏玻片标本,C错误;
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偏下方,向下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不只考查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的结构知识,是一道综合性的题。
5.(2020?南通)母亲是伟大的,她们用身体孕育了新生命。新生命的起点是( )
A.卵细胞
B.受精卵
C.胚胎
D.婴儿
【答案】B
【解答】解:人体的产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
故选:B。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的形成。
6.(2020?南通)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多主要依赖细胞的( )
A.生长
B.分裂
C.分化
D.成熟
【答案】B
【解答】解: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
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
7.(2020?苏州)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积久了会发热,与此现象有关的细胞结构主要是( )
A.细胞质
B.线粒体
C.叶绿体
D.液泡
【答案】B
【解答】解: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所以刚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积储存久了会发热,小麦种子中完成这种能量转化的结构主要是线粒体。
故选:B。
【点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气。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8.(2020?苏州)美西螈属于两栖动物,有黑白两种体色,科学家用美西螈做如图所示实验。请据图分析,控制美西螈体色的细胞结构主要是( )
A.细胞璧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答案】D
【解答】解: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重组细胞发育形成的美西螈,全部都是黑色的,这说明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动物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移植技术,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概念、类型及原理,明确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9.(2020?苏州)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答】解:A神经细胞、B肌细胞和C口腔上皮细胞都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D图示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因此D细胞属于植物细胞,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注意区别动、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020?南通)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枇杷的果实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植物体
【答案】C
【解答】解:枇杷是果实,果实是六大器官之一,也可以从器官的概念上来分析,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枇杷的最外面是果皮,属于保护组织,里面的果肉等部分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可见枇杷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一个器官,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的概念要理解,不要死记硬背。理解了才会应用。
11.(2020?苏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答案】A
【解答】解: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没有系统,而动物体有系统。
12.(2019?泰州)下列有关图中“制作并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涂抹标本前,需要首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B.用牙签在牙齿上刮取标本,不要刮破口腔黏膜
C.盖盖玻片时,必须直接从上面把盖玻片平放到液滴上
D.可在盖玻片左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右侧吸引进行染色
【答案】D
【解答】解: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取材: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
6.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步骤1~6为装片制作)
7.观察:参照《显微镜使用》;
8.绘图:先用铅笔,根据观察到的图象(不能抄书,看到什么画什么),轻轻画出轮廓。经修改,再正式画好,务必使图形真实。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点表示(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多,不能用阴影、涂黑表示暗处)。字尽量注在图右侧,用尺引出水平指示线,然后注字;在图下方写上所画图形名称。
A.涂抹标本前,需要首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错误;
B.用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刮取标本,不要刮破口腔黏膜,错误;
C.盖盖玻片时,必须把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放到液滴上,然后慢慢放下,错误;
D.可在盖玻片左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右侧吸引进行染色,正确。
故选:D。
【点评】临时装片的制作是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生物技能,也是考查的重点。考查的形式多样,多以实验题、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是制作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等。
13.(2019?泰州)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取镜时应一只手握镜臂,一只手托镜座
B.光线较弱时可选择大光圈,并使用凹面镜对光
C.视野中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而移动,则污点在反光镜上
D.视野中物像模糊时可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答案】C
【解答】解: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动说明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动,说明不在目镜上;然后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说明在玻片标本上,如果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A.取镜时应一只手握镜臂,一只手托镜座,正确;
B.光线较弱时可选择大光圈,并使用凹面镜对光,正确;
C.视野中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而移动,则污点在目镜或者物镜上,错误;
D.视野中物像模糊时可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正确。
故选:C。
【点评】对显微镜构造的认识,和练习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中考的重要命题点。考查的形式多样,各种题型都有,而且考查的内容覆盖面较广。
14.(2019?泰州)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
B.细胞内的遗传物质都主要在细胞核内
C.两者的区别是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D.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可以分裂增生
【答案】C
【解答】解: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A正确;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细胞内的遗传物质都主要在细胞核内,B正确;
C、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例如表皮细胞就没有叶绿体,C错误;
D、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可以分裂增生,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15.(2019?盐城)实验课上,小明在低倍镜下看清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后,小红将显微镜轻移至自己面前观看,但看到的视野较暗。此时,她应该( )
A.缩小光圈
B.移动玻片
C.转动反光镜
D.更换高倍镜
【答案】C
【解答】解: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在显微镜对光时,应该调节光圈和反光镜。所以实验课上,小明在低倍镜下看清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后,小红将显微镜轻移至自己面前观看,但看到的视野较暗,说明对光的光线角度改变,需要重新对光。此时,她应该转动反光镜,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显微镜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显微镜的图示掌握。
16.(2019?南通)人体内造血干细胞通过细胞分化( )
A.形成不同种类的血细胞
B.产生数量更多的血细胞
C.产生体积更大的血细胞
D.产生分裂更快的血细胞
【答案】A
【解答】解:在正常人体内,造血干细胞通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产生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满足人体所需。
故选:A。
【点评】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是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是中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考点。是基础题。
17.(2019?盐城)如图①→④主要表示变形虫细胞的某一重要生理过程。该过程是( )
A.生长
B.分化
C.分裂
D.癌变
【答案】C
【解答】解: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步骤是首先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细胞的中部向凹陷,形成新的细胞膜,缢裂为两个细胞。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由于染色体内有遗传物质DNA,因此,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如图所示变形虫由一个变形虫变为两个变形虫的生理过程,因此是变形虫的分裂过程。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以及细胞分裂过程。
18.(2018?泰州)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挪给其他组的同学看,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B.显微镜位置的改变使反光镜离开了光源
C.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D.光圈的大小改变了
【答案】B
【解答】解: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之前,首先要对光,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关镜,使光线正好反射到镜筒内,到达我们的眼睛,直到看清明亮的视野为止。对好光之后,就不能再移动显微镜,如果移动显微镜,射入的光线角度就会发生改变,导致视野变暗看不清物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对光的要求及注意事项,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
19.(2018?泰州)显微镜的下列结构中,对显微镜视野中光线明暗没有影响的是( )
A.物镜
B.通光孔
C.遮光器
D.反光镜
【答案】B
【解答】解:A、当使用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由于高倍镜视野窄,透过光线少,因此视野会变暗,A不符合题意;
B、通光孔不能改变大小,因此透光量不会因其发生改变,所以对显微镜视野中光线明暗没有影响,B符合题意;
C、遮光器上有大小不一的光圈,可以改变光线进入视野的多少,影响视野的明暗,C不符合题意;
D、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两面,凹面镜可以聚光,增强视野光线,平面镜可降低视野光线,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明确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是解题关键。
20.(2018?盐城)下列是显微镜操作的几个步骤。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是对光,操作该步骤时应将高倍镜正对通光孔
B.进行图乙所示操作时眼要注意图示部位,其目的是防止压坏标本和损坏物镜
C.三个步骤操作顺序是甲→乙→丙
D.图乙丙所示载物台上放置的观察材料,必须薄而透明
【答案】A
【解答】解:A、图甲所示的是对光,操作该步骤时应将低倍镜正对通光孔,A错误;
B、进行图乙所示操作时眼要注意图示部位,其目的是防止压坏标本和损坏物镜,B正确;
C、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是首先是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安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的地方。并安装好目镜和物镜;对光,用低倍镜和大光圈,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视野对光就完成,最后观察,观察镜筒时先下后上,所以正确的顺序是甲、乙、丙,C正确;
D、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这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D正确。
故选:A。
【点评】正确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1.(2018?扬州)使植物叶片呈现绿色和花瓣呈现红色的细胞结构分别是( )
A.液泡
叶绿体
B.叶绿体
液泡
C.液泡
线粒体
D.叶绿体
叶绿体
【答案】B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植物叶片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叶片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光合色素,其中主要是叶绿素;花瓣呈现红色是由于花瓣细胞的液泡中含有花青素所致。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器的组成和功能,对于不同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和理解和识记并应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22.(2018?扬州)桑椹是桑树的果实,是人们喜爱的一种绿色食品。桑椹在生物的结构层次上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答案】C
【解答】解: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桑椹,它是桑树的果实,属于生殖器官,在生物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故选:C。
【点评】掌握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
23.(2018?连云港)关于科学探究和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科学探究必须独立探索,不能与他人合作
B.科学探究得出的结论必须与探究假设相符
C.顺时针转动粗、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升降
D.由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
【答案】D
【解答】解:A、科学探究可以独立探索,也可以与他人合作,A错误;
B、科学探究得出的结论不一定与探究假设相符,B错误;
C、逆时针方向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镜筒将缓缓上升。顺时针方向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镜筒将缓缓下降,C错误;
D、由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操作以及生物学实验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掌握显微镜的相关操作技能,难度不大。
24.(2018?南通)楸树是原产于我国的珍贵用材和观赏树种。楸树的下列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 )
A.叶
B.叶的上表皮
C.叶肉细胞
D.棵揪树
【答案】A
【解答】解:A、叶属于器官
B、叶的上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C、叶肉细胞属于营养组织
D、棵揪树属于植物体
故选:A。
【点评】熟练掌握植物的六大器官,理解它们的功能,很快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25.(2018?淮安)蚕豆的叶肉细胞能够制造和储藏有机养料,其属于( )
A.保护组织
B.薄壁组织
C.输导组织
D.机械组织
【答案】B
【解答】解:A、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根、茎、叶的表面,形成表皮,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所以A错误;
B、营养组织(薄壁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所以B正确;
C、输导组织能运输营养物质,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所以C错误;
D、机械组织具有支持作用,故D错。
故选:B。
【点评】掌握植物各种组织的功能是解题关键。
26.(2018?南通)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答案】A
【解答】解:A、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有;
BC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的基本结构。
因此,“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细胞的结构以及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27.(2018?淮安)人的生长发育的起点是( )
A.受精卵
B.胚胎
C.胎儿
D.婴儿
【答案】A
【解答】解: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形成胚胎,胚胎继续生长、分裂、分化,进一步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的生命起始于受精卵。
故选:A。
【点评】这部分内容时常考到,注意理解和掌握。
二.多选题(共1小题)
28.(2020?苏州)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在显微镜视野内可看清洋葱内表皮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如需看清液泡,往往要将视野调暗,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改用凹面镜
B.改用平面镜
C.缩小光圈
D.放大光圈
【答案】BC
【解答】解: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较小、透光性强,颜色浅,为了看清要把视野调暗;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所以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在显微镜视野内可看清洋葱内表皮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如需看清液泡,往往要将视野调暗,应进行的操作是改用平面镜和缩小光圈。
故选:BC。
【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视野亮度的调节。
三.解答题(共4小题)
29.(2020?南通)小明同学制作了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c→a→d→b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图1的b操作中,滴加的染色剂是 碘液 ;c操作中,滴加的液体是 生理盐水 。
(3)图3中出现气泡,与图1中 d (填字母)操作不规范有关。
(4)要在图3中看到更清晰的物像,应该调节图2中的[8] 细准焦螺旋 。
(5)若小明选用的目镜为16×,物镜为10×,则细胞被放大了 160 倍。此时能观察到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 细胞膜 、细胞质和细胞核。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c滴→漱→a刮→涂→d盖→b染。
因此图1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c→a→d→b。
(2)b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c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环节d中如果操作不规范会出现气泡;为避免这种现象正确的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4)找到物像后,要使物像更清晰,应该调节显微镜的8细准焦螺旋。
(5)显微镜呈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若显微镜的目镜为16×,物镜为10×,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160倍。
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故答案为:(1)c→a→d→b
(2)碘液;生理盐水
(3)d
(4)细准焦螺旋
(5)160;细胞膜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位置的方法以及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30.(2019?连云港)如图为中学生物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目镜,④是 物镜 。
(2)图中②是粗准焦螺旋,③是细准焦螺旋,转动它们可使显微镜的镜筒 升降 。
(3)把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分别放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比较观察到的细跑结构,可发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 细胞壁 、液泡。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图中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物镜,⑤反光镜。
(2)准焦螺旋:镜臂上装有两种可以转动的螺旋,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称为准焦螺旋。大的螺旋转动一圈。镜筒升降10毫米,用于调节低倍镜,叫做粗准焦螺旋。小的螺旋围动一圈,镜筒升降0.1毫米。主要用于调节高倍镜,叫做细准焦螺旋。
(3)洋葱表皮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其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由此可见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洋葱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和液泡。
故答案为:(1)物镜;(2)升降;(3)细胞壁。
【点评】此题综合性较强,只有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才能避免知识的遗漏,正确解答与教材相关的各种问题。
31.(2019?南通)如图是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和人的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叶肉细胞和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①】细胞膜、【②】 细胞核 和【③】 细胞质 。
(2)叶肉细胞中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④】 细胞壁 ,能释放氧气的结构是【⑤】 叶绿体 。
(3)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 突起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 兴奋(神经冲动) ,并沿着神经纤维进行传导。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叶肉细胞和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①细胞膜、②细胞核和③细胞质;
(2)叶肉细胞中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④细胞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所以能释放氧气的结构是⑤叶绿体;
(3)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神经冲动),并沿着神经纤维进行传导。
故答案为:
(1)细胞核;细胞质;
(2)细胞壁;叶绿体;
(3)突起;兴奋(或神经冲动)。
【点评】掌握叶肉细胞和人的神经元的结构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32.(2018?连云港)如图是某同学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多种动植物细胞,画出的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的细胞结构是[ ② ] 细胞膜 。(填序号和结构名称)
(2)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在生物的 遗传 中具有重要作用。
(3)若该同学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记录了以下步骤。则这几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cadb 。(用操作步骤前的字母排序)
a.漱口后,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将刮下的碎屑涂入载玻片的液滴中
b.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重复2至3次
c.用滴管从盛有生理盐水的滴瓶中吸取生理盐水,滴一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
d.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慢地放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细胞膜的作用是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3)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
①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③取材: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④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⑤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
⑥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步骤1~6为装片制作),所以该同学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这几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cadb
故答案为:(1)②细胞膜;(2)遗传;(3)cadb
【点评】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