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10的再认识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10的再认识北京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04 20:1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10的再认识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数学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一年级
相关领域
数与代数
教材
书名:数学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吴盼盼
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中心小学
15120030314
实施者
吴盼盼
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中心小学
15120030314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背景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是在学习了第三单元的认识10以内的数和第5单元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1-10个数的大小、比较,能从实物抽象成符号。本课内容主要通过学生画一画、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10是理解位值制计数法的重点,它是第一个也是最能明显体现出“数位”这一概念的数。学生在学习第三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时,已经认识了10。这里进一步通过与9的比较,通过画一画、摆一摆、拨一拨等直观操作活动,目的是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初步体会“满十进一”、“一”和“十”之间的十进关系等,从而初步发展学生的数位概念。这些也是后面认识十几的数的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童话故事等。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者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以后知识的结构中,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到100,但对数位,位值制概念来了解模糊。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演示法和启发法
技术准备:图片,小棒,计数器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 通过结合实际生活中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包装的实例,使学生直观感知以“十”计数的生活需求。初步建立“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
2、 通过活动,学生初步体会“一”和“十”间的十进制关系,认识十位和个位的意义,初步了解十进制。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建立“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认识十位和个位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体会数位含义,初步发展位值思想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这里有几块月饼,用几来表示。【板书:10】
(指导学生说完整话:有10块月饼,用10来表示。)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那刚才我们是几个几个数的?
那10块月饼也就是10个( )?
再一起数一遍:1个一,2个一,3个一——10个一
也就是说10块月饼可以表示()。
(板书10个一) (请名学生说一说)
月饼
10块
1、2、3、4、5、6、7、8、9、10
一个一个数的
预设:10个一
10个一
从学生喜欢的食物入手,通过1个一的认识,到10个一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在活动中经历10个一是1个十
如果用你喜欢的图形来表示这10块月饼,你想用什么图形来画呢。
(找学生展示,贴图)
一起数一数,看看他画的是不是10个?
怎么数的?
10个图形也可以表示?
如果用1根小棒代替1块月饼,想一想,10块月饼需要用多少根小棒?请你试着摆一摆。
追问:你摆了多少根小棒?同意吗?
(同学们一起数,帮忙检验,体会计数单位的累加。) 10根小棒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说完整话,10根小棒表示10个一)
小结:看来,10块月饼、10个图形、10根小棒都可以表示10个一。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物也能表示10个一。
(10根手指表示10个一,10只筷子表示10个一……)
中秋节,我想把这些月饼送给我的朋友,我们一起来把它们放到盒子里吧,一起数,1个一,2个一……10个一,一个礼盒有几块月饼?
那么1盒月饼表示1个十。谁来说说,1盒月饼表示什么?
(板书:1个十)
那你可不可以再改动一下,把你画的表示10块月饼的图形变成表示1盒月饼的图形呢?
(学生展示讲解,贴图)
同学们思考怎样用我们刚才摆的
10根小棒来表示一盒月饼呢?
老师贴黑板上的小棒图。1捆小棒表示什么?
结合生活体会1个十。
小结:就像生活中为了方便,把10枝花扎成一束,把10根火腿肠包成一袋,把10个小面包装1大包,这些都表示1个十。
所以,10这个数既可以表示10个一,也可以表示1个十。我们可以得出10个一是1个十。
也就是说10个一是1个十。(多找同学说一说)
练习:请同学们打开书150页,完成练一练的第二题。
同学们真聪明,通过我们刚才的画一画,摆一摆,我们知道了“10个一是1个十”。其实古人也早就发现了这个秘密呢!你们想听听古人是怎样发现这个秘密的吗?
学生说
用彩笔在纸上画
学生边数边思考。
10个一。
大家自己摆小棒
请一名学生到黑板摆
学生回答
一根一根数的
表示10个一。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一起数,体会计数单位的累加。
请同学说,同桌说
动笔画一画。
学生说:用皮筋捆起来。1捆小棒表示1个十。(打捆)
前后桌同学互检对方的1捆小棒是不是10根,深化满十打捆。

找同学说一说
(可以借助实物引导学生说一说)
多找人说
听老师读题完成,订正
通过通过画一画,摆一摆,经历10个一是一个十。加深学生理解
三、回顾计数史,引发思考
在古代,牧民们饲养的羊,早晨放牧到草地里,晚上必须圈回到栅栏里。出去放牧时,每放出1只羊,就摆1个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当凑够10只时,就放一个大石子。放牧回来时,回到圈里1只羊,就从早晨摆的石子堆里拿出1个小石子。如果小石子都拿完了,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如果还剩下小石子就说明有羊丢失了,必须立刻去寻找。
小结:当凑够10个小石子时,其实就是我们学的“10个一”,那一个大石子,就是我们学的“1个十”。10个一是1个十。
质疑,如果当时都是小石子没有大石子怎么办?
就像我们接下来要认识的一位新朋友一样,它的珠子放在不同的位置也表示不同的意义。
学生听,思考。
预设:用不同形状、颜色的石子;
放在不同的位置表示。
通过小故事,感知古人的智慧,感知从古至今,生活中和数学都是密不可分。
四、认识计数器
1、认识十位和个位
(1)同学们看看你们认识这位新朋友吗?
(2)观察计数器上都有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个位和十位,后面的数位以后我们会学习。
从右边起,伸出你的右手,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找一找你计数器上的个位和十位。
(3)计数器应该怎样拨珠呢?
拨珠子时,要从后面往前面拨,当前面一颗珠子都没有时 ,就表示()
每次拨数前都要先把珠子拨到后面去,使计数器归为0。
初步体会“一”和“十”之间的十进关系
(1)在个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1个一,这个数是1.
(2)2怎么拨?
(3)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4)你们学得真棒!我想在计数器上拨9,应该怎样做?个位上的9个珠子表示什么意思?
(5)我心里想了一个数,它比9多1,你们知道是几吗?
请你在计数器上拨出10,谁想到老师的计数器上拨一拨。
(6)刚才同学们出现了2种意见,一种个位上拨10个珠子,一种十位上拨1个珠子,同意个位上的举手,同意十位上的举手
(7)1个…9个,个位上的9个珠子表示什么意思?(9个一)。再添一个,是( )个一。通过刚才的捆小棒,我们知道了10个一是1个十,所以我们在计数器上拨10这个数的时候,当个位满10颗珠子时就要把这表示10个一的10颗珠子拨回去,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来表示10这个数。
(8)你知道十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什么意思吗?
看来,同样的珠子,在不同的数位表示不同的意思,个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1个十。小小的计数器可真神奇呀!
(计数器)
珠子,字(个位、十位……),梁
学生动手操纵
一个也没有表示0。
动手把珠子都拨到后面去。
学生认真倾听,试着拨计数器
同学讨论,并试着拨自己的计数器
错误的同学动手拨一拨。
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1个十。
认真听
认识计数器,认识十位和个位。
初步体会“一”和“十”之间的十进关系
巩固练习
神奇的计数器想考考你们,你们敢挑战吗?请同学们打开书69页下面的练一练的第一题,在方框中写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
学生独立文成
订正
学生讲解
巩固练习
小结
总结:今天我们再次认识了10,你都学会了哪些新知识呢?
学生自由发言
回顾本节课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