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20以内的数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起始课,是在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内容是在逐一计数的基础上,积累十进制概念活动经验的重要环节。所以,本课通过“古人计数”的故事,渗透自然数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体会十位制计数法。
【教材分析】
2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
第一部分:用1根小棒代表一只羊,摆一摆,数一数
此环节一方面引导学生一一对应的进行计数活动;另一方面体会了“实物图片—小棒模型—用数字计数”的抽象过程。当羊的数量超过10以后,自然产生如何进一步计数的需求。再结合新问题“比10多1的数,如何计数”,引导学生体会到11-20各数产生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捆一捆,认一认
在认识到小棒的数量就是羊群具体数目的基础上,设计了“捆小棒”的活动,把10根捆成一捆,直接体会“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并结合对计数器的认识,了解十位和个位,进而拨出十。在认识十的基础上,继续了解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并在计数器上拨出相应的数字,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数位的概念。
第三部分:做一做,说一说
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数数活动直观体会到当个位上的数满十时,需要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由此,帮助学生经历由数小棒到捆小棒再到拨计数器,逐步抽象出数的过程。
【教学内容】课本第74-7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数的组成,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的用数学语言对情境进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的能力。
3.结合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数学文化的渗透。
【重点难点】
1.使学生能够认、读、写11-20这些数和其组成,理解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2.对“数位”的理解。
【教学准备】20根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复备
一、情境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里有几只羊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我们来一起数数。
你们数得又对又准。你们可以用数数来进行计数,可是在没有数字的古时候,人们又是怎样计数的呢?你们想知道吗?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计数的方法。
学生齐数羊的只数。
引出题目:古人计数。
用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二、问题探究
1.数一数,摆一摆。
(1)出示74页情景图,古时候没有数字,但这并不影响牧羊人管理他的羊,你知道牧羊人是如何做的了吗?
师:那你们想像牧羊人一样用小棒来摆一摆吗?每1根小棒表示1只羊,准备好小棒,跟着课件每出来1只羊,就摆1根小棒。现在谁愿意上来摆一摆?(评价并表扬学生摆的情况)
师:那现在请你数一数已经摆了几根小棒了?
师:刚才你是怎样数的?
师:那我们的小羊都出来了吗?那准备好你们的小棒,摆上最后一根。那现在是几根呢?
师:在10只羊的基础上又来了1只羊,怎么列式?
师:你们数的都对,在你们摆的时候,老师也摆了摆,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帮我数数,看我摆对了吗?
师:那你们观察老师在摆的时候,小棒和羊是怎样的?说得真棒,那现在又来了几只小羊你们还会摆吗?
(出示1只羊,学生口答是几只羊,学生破坏了之前摆的,就记住之前羊的数量继续往下摆。)
师:大家数得非常好,那你们现在看看这些数,哪些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没学过?
师:非常好,那就用你们洪亮的声音,再读一遍11-20 这些数。
师:那谁能告诉我11比10大几?12呢?14呢?15呢?
学生总结牧羊人是如何记录羊的数量的。
学生观察,并说一说。
生:10根小棒。
生:我是1根1根的数的。
生:11根。
生:10+1=11
学生数小棒的摆放情况。
生:一一对应。
生:学生用小棒接着摆,并说羊的数量。
生:1-10都学过了,11-20没学过。
学生读11-20这些数。
生:11比10大1,12比10大2,14比10大4,15比10大5。
通过对牧羊人记录羊的数量的观察,思考10以上小棒的摆法,10个为一捆,多几个就是十几。
通过小棒的摆认识11-20各数,并会读各数,知道各数的意义。
三、体验感悟
2.摆一摆,拨一拨
(1)师:那现在这里有一些小棒,开动脑筋想一想怎样分小棒可以立刻知道是多少根小棒?
师:说得非常好,1捆小棒有几根?1根小棒代表一,那10根小棒代表几个一?1捆小棒就是1个几?
师:我们就说1个十就是10个一。那把1捆小棒和一根小棒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呢?
师:那11就是?
(出示图片学生说11-20各数的意义,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各数的意义。)
师:老师今天要介绍给大家1个新的计数工具,谁知道它是什么?请在计数器上拨出11。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拨的?
(是说数请学生上台来拨,其他学生一起拨12-18各数,并说数的意义。)
(2)同桌一人拨数,一人说数并说出数的意义。
(3)师生共同用课件拨11-18各数。
师:用小棒摆了个几?它是? 请用计数器拨一拨。
师:请用小棒摆20,它是?并用计数器拨一拨。
(4)师生进行计数器拨数的练习。
生:把10根捆成一捆。
生:1捆小棒有10根,10根小棒代表10个一,1捆小棒就是1个十。
生:11根小棒。
生:1个十和1个一。
学生说各数的意义。
生:计数器。
学生上台说拨的过程 。(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表示1个十,在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合起来是11)
请学生上台展示。
学生说数及意义,师拨数。
生:19,19是1个十和9个一。学生在计数器上拨19。
学生用小棒摆20(2捆),20是2个十,并在计数器上拨20。
学生说如何拨,师拨。
认识计数器,并会表示11-20各数,知道十位和个位的含义。
四、课堂总结及作业设计
总结,说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说收获。
【板书设计】
古人计数(一)
10+1=11
1个十就是10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