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西方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 西方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09 10:5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历史人教版
选修4
柏拉图的政治活动
公元前427年,柏拉图出生于希腊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辈都在政府中担任要职,他们为柏拉图提供了那个时代最理想的教育环境,充裕的财富和闲暇伴随了他的一生。受家庭的影响,青年时代的柏拉图便对政治产生兴趣,希腊城邦局势的发展,成为他关注的对象。
柏拉图出生前,希腊发生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近三十年,以雅典同盟的惨败告终。这一结局,充分暴露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也让柏拉图感到失望。
为此,柏拉图希望雅典实行一种类似斯巴达那样的政体,让国家大权掌握在少数明智、富有才干、具有道德的人手中。
战后不久,雅典又恢复了民主制。新政权由一些政治投机家、蛊惑家和谋取私利的人操纵,他们以荒谬可笑的渎神罪,对苏格拉底处以极刑,这件事更助长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成见。
从20岁起,柏拉图就师从苏格拉底,学习研究哲学。作为柏拉图的导师及朋友,苏格拉底主张灵魂不死,认为任何懂得善的人不会选择恶,这些思想对柏拉图影响深刻。柏拉图崇拜苏格拉底,认为苏格拉底是那个时代最正直、最智慧的人。柏拉图的著述以对话录为主,其中绝大多数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对话者。
【历史纵横】
对话录是古希腊的一种文体。对话双方就特定的命题展开辩论,借用提问、推理、诱导等方式,一问一答,由近及远,以浅喻深,循序渐进,达到作者预先设计的思辩结果。柏拉图的对话录,文笔优美,引人入胜,是这种文体的典范。
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离开雅典,在外游历12年,先后去过小亚细亚沿岸、埃及、北非、意大利南部,考察各地制度风俗,与各地学者进行接触。很快,他便成为知名的哲学家。
理念论和理想国
柏拉图的哲学是建立在实在与现象的区别之上的。柏拉图认为,世界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由理念构成的理性世界,另一个是由个别事物构成的感觉世界。前者真实、完美而永恒,后者虚假、残缺而变幻,柏拉图的理念论把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对立起来了。在柏拉图看来,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人们的学习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显然,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唯心论。
《国家篇》"集中了柏拉图关于理想国家的设想。柏拉图心中的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的人构成: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护国者负责治理国家,要有智慧之德,卫国者担当对外御敌、对内保民之责,要有勇敢之德,生产者从事各种生产,要有节制之德。至于奴隶,只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如果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为保障和谐状态的实现,柏拉图主张,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所谓的
“哲学王”来担任,因为“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
柏拉图在一生中,曾三次游历叙拉古”。第一次游历,柏拉图结识了阿启泰,阿启泰是一个兼领袖与哲学家于一身的人,从他身上,柏拉图找到了“哲学王”的雏形。
柏拉图的理想国家,并非纯粹的空想,而是针对当时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的。在一些方面,它以斯巴达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作为原型。虽然“哲学王”的理想国家最终成为乌托邦,但从他的论述中,人们还是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的。
1.下图所反映的事件对柏拉图的最大影响是(  )
A.助长了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体的成见
B.对苏格拉底更加崇拜
C.对政治失去了兴趣,过上了隐居生活
D.直接形成了理念论
解析:选A 柏拉图崇拜苏格拉底,认为苏格拉底是那个时代最正直、最智慧的人。苏格拉底被处以极刑,这件事更助长了柏拉图对当时雅典民主政体的成见。
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种(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解析:选B 柏拉图认为人和周围世界都是不真实的,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同时,柏拉图又认为万物之外存在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理念是万物的本原。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选B。
柏拉图学园
首次游历叙拉古回来后不久,柏拉图在阿卡德米建立学园。此后的40年,柏拉图主要在学园度过。学园的建立是柏拉图生命中的转折点,也是欧洲科学史上值得纪念的事件,后世西方各国的学术研究院一直沿袭它的名称一阿卡德米。
柏拉图学园遗址
柏拉图学园的集会
柏拉图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它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学园的学生不缴纳学费,但须具有初级的数理知识。学生大多来自希腊各城邦的上层社会,男生、女生平等对待。学园开设的课程有算术、几何、天文学等。柏拉图强调,进入学园的人必须学好几何学,否则就难以进入深奧的哲学殿堂。学园培养了许多著名学者,大名鼎鼎的亚里士多德是其中的代表。
在学园里,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老师可以随心所欲、不拘一格,学生也不必恭恭敬敬、唯命是从,这种轻松的学术空气有助于对各种问题的自由讨论。柏拉图时代的阿卡德米成为当时求学青年向往的地方。
80岁时,这位独身一生的哲学家,在一次婚礼宴会上无疾而终。作为苏格拉底的继承人.学园的创立者,柏拉图受到人们的崇敬。只要研究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史,柏拉图就是无法回避的人物。尽管人们对他的思想存在争议,但他在世界政治和文化史上的影响,则是大家公认的。
概况
影响
地位
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
教育
宗旨
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
学生
来源
具有初级数理知识;上层社会;男女平等
(1)柏拉图生命中的转折点,传播政治理想,培养众多人才
(2)欧洲科学史上的大事件,为后来欧洲文教、科技、哲学等发展奠定了基础
开设课程
算术、几何、天文学等
教学方法
采用对话形式,自由讨论
教学理念
全面、和谐、发展
①时代大体相同:两人都处在天下大乱的时代,面临相同的社会问题。
②根本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③两者都比较重视统治者的作用,最终都倒向人治。
④都是伟大的思想家,都有自己的思想主张,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⑤都是伟大的教育家,创办学校,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①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
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偏重于感性,追求善。
②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克己复礼,是要维护旧的秩序、制度;
柏拉图则是要建立理想国以改革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1.柏拉图最终的培养目标是(  )
A.武士
B.士农工商
C.哲学家
D.公民
解析:选C 柏拉图的《理想国》设想了一种哲学王统治下的理想国,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哲学家掌握国家权力,故其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哲学家,C正确;武士只是属于保卫国家的阶层,并不是柏拉图最终的培养目标,故A错误;士农工商属于普通平民,也不是柏拉图最终的培养目标,故B错误;公民这一概念过于抽象,不符合柏拉图的哲学王的思想,故D错误。
2.柏拉图被誉为“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下面有关柏拉图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提出了著名的哲学观点“理念论” ②设想了理想国家并进行了实践 ③建立了阿卡德米学园,培养了许多著名人才 ④否定奴隶制度,使奴隶获得了许多权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 柏拉图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不可能否定奴隶制度,他认为奴隶只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故选B项。
3.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曾在阿卡德米建立学园,英语“科学院”或“研究院”(academy)一词就来自古希腊语阿卡德米,这突出地说明(  )
A.英语中的许多词来自希腊语
B.柏拉图学园对后世影响深远
C.“科学院”和“研究院”的本意相同
D.古希腊语的许多词语在逐渐消失
解析:选B 阿卡德米学园的建立是柏拉图生命中的转折点,也是欧洲科学史上值得纪念的事件。后世西方各国的学术研究院一直沿袭它的名称,这充分说明柏拉图学园对后世影响的深远。
4.正如K.R.波普所言:“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歹)是无法估计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这说明(  )
A.柏拉图的理想国被后世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广泛接受
B.柏拉图的理想国为后世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广泛接受
C.柏拉图的思想著作大多保留下来,成为学术经典
D.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影响巨大,是珍贵的思想遗产
解析:选D 材料反映了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思想的影响广泛而巨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拉图给古代雅典民主下的定义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
材料二:柏拉图为古代雅典民主归纳了两个特点:第一,充分的个人自由,表现为“行动自由和言论自由”,每个公民都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第二,最为多样的人物性格。这种过度的自由会导致放纵,人们会沉溺于欲望当中,国家则会陷入道德沦丧的无秩序状态,等待它的将是个人独裁。
材料三:柏拉图认为:“物极必反,这是真理,天气是这样,植物是这样,动物是这样,政治社会尤其是这样……极端的自由其结果不可能变为别的东西,只能变成极端的奴役。”柏拉图的批评虽然过分,但至少指出了极端民主的消极后果。
(1)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柏拉图认为极端民主制存在哪些弊端。(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柏拉图批评雅典民主的原因,并说明其崇尚的政治体制。
答案:(1)弊端:忽视民主实施者的不同政治才能;极端民主导致严重的无政府主义;过度自由导致人们行为放纵和社会秩序混乱。
(2)原因: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雅典政权以渎神罪处死苏格拉底更助长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成见。崇尚的政治体制:希望实行一种类似斯巴达的政体,由少数明智、富有才干、具有道德的人掌握国家大权。
(—)本课测评
1,柏拉图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什么?
答案提示:关于理想国家的设想。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家是由三个阶级的人构成: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若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篆必然处于和谐状态。柏拉图认为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所谓的“哲学王”来担任,因为“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
2,说明柏拉图学园的历史地位。
答案提示:柏拉图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学园成为当时求学青年向往的地方,培养出许多著名学者,推动了欧洲科学事业的发展。学园的建立是柏拉图生命中的转折点,也是欧洲科学史上值得纪念的事件,后世西方各国的学术研究院一直沿袭它的名称——阿卡德米。
(二)学习延伸
为什么说柏拉图曲“哲学王”统治的国家是空想?
答案提示,柏拉图理想中的哲学王要经历从小到大一系列的培养过程,是哲学上的假设,是无法实现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柏拉图幻想中的哲学王统治,没有阶级斗争、利益纷争,就现实而言,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2.阅读与思考
答案提示:艺术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它展示社会情感、解剖精神世界、传播各类知识;艺术又应该是政治的工具,应该为社会服务,它干预现实生活,评价善恶真伪、引导人生理想。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