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历史人教版
选修4
从乡绅到议员
克伦威尔出生在英格兰中部一个中等贵族家庭。孩提时代的克伦威尔,粗鲁、狂野喜欢喧闹,直到去剑桥学习时,仍热衷于踢球、舞棒和骑马。为成为一名治安法官,
克威尔去伦敦学习法律,与当时的政治家、商人和金融家过从甚密。21岁时,他与伦敦商区一位富有的皮货商的女儿结婚。婚后不久,克伦威尔回到家乡,凭借实干和家产,不到30岁就当选为议员,成为地方上越来越有影响的人物。
克伦威尔在剑桥
[历史纵横]
16世纪后半叶,英国出现一个新教教派一清教。
它要求消除英国国教中天主教的残余,简化教会的仪式和活动,纯洁教会,故称“清教”。与英国国教相比,清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相信一个人的世间命运和个人奋斗;不承认国王任命的主教的权力,要求由宗救团体选出“长老”,或者让每个宗教团体完全独立;反对烦琐的宗教仪式,惜时如金;提倡禁欲、戒酒、节俭和积累财富。这些特征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和意志。
17世纪中期的英国,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快速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与此同时,英国贵族中分化出一个与资本主义有密切关系的新贵族阶层。他们中的多数由乡绅转变而成的,在经济利益上与资产阶级一致。他们强烈要求参政,却遭到英王查一世为首的封建专制势力的阻止,形成了资产阶级、新贵族集中的议会同王权的尖锐对立。
特别提醒: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出现,既反映了新兴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又体现了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阶级基础。
英王查理一世在位时,专制政府已是债台高筑,国王要求征税,用以解决财政困难,遭到议会拒绝。查理一世将议会解散,长期实行无议会的统治。17世纪30年代末,发生了苏格兰人起义。为筹措军费,查理一世于1640年重开议会。议会成为反对英国王权的领导中心,它的召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此后,查理一世同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过反复较量,最终在1642年挑起内战。
1.1628年,克伦威尔首次被选入议会,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在议会的发言中最有可能涉及( )
A.强烈要求改革议会
B.强烈反对国王征收苛捐杂税
C.要求终止圈地运动
D.要求结束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解析:选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作为新贵族的代表,克伦威尔对国王的专制,特别是征收苛捐杂税心怀不满,但此时的克伦威尔还没有提出结束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要求,因此B项正确,D项错误;议会改革是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事情,故A项排除;圈地运动有利于新贵族的利益,故C项排除。
2.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同盟。其反封建的基础是( )
A.经济利益一致
B.政治地位一致
C.思想观念一致
D.阶级出身一致
解析:选A 新贵族出身于封建贵族,两者的政治地位当然不一样。之所以会结成同盟,归根结底是两者的经济利益一致。新贵族按照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经营,需要冲破封建的阻挠,所以才会具有和资产阶级相同的经济利益,两者结成同盟也就顺理成章了。
治军之道
内战爆发后,占据优势的议会军一再丧失战机,致使王军险些攻入伦敦。在紧急情况下,克伦威尔自己出钱组织了一支骑兵军。士兵从信奉清教的自耕农中选出,这些人吃苦耐劳,痛恨封建制度,虔诚地信仰上帝,愿意为议会献身。在战场上,他们能够克制自己的物质欲望,不去抢夺战利品。这一点,其他军队很难做到。
克伦威尔坚持根据勇敢和忠诚来提拔军官,废弃只有骑士和贵族才能充任军官的陈规,许多出身低微却很有才干的人,投到他的麾下。这些人犹如新鲜血液,使军队充满活力。
为了严肃军纪,克伦威尔还对军队约法三章:
对侵犯和平居民、盜窃、酗酒者严惩不贷;
哨兵值勤时偷懒睡觉要被枪毙;
巡逻时酗酒要处以死刑;
盗窃和抢劫者处死;
抛弃武器者处死。
1644年,这支英勇善战的军队在马斯顿草原大败王军,使战局出现转折,赢得了“铁骑军”称号。第二年,克伦威尔又以铁骑军为核心,组建了“新模范军”。纳西比战役中,克伦威尔亲自指挥新模范军,全歼王军主力,于1646年结束了第一次内战。
1648年春,王党反扑,挑起了第二次内战。不久,克伦威尔平定了王党叛乱,又一次结束内战。.
克伦威尔在纳西比战役中
[资料回放]
据纳西比战役的一位目击者说,他曾看到有些王党士兵在溃逃中,仍冒着生命危险,停下来去捡散在地上的钱。同时代的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克拉伦顿写道:“战争开始后不久,在军纪方面,国王的部队和克伦威尔指挥下的部队,便显露出很大的区别。国王的军队可以成功地发起进攻并击溃敌手,但无法将他们有秩序地再重新集合起来投入战斗,而且也不可能做到在同一天发起第二次攻击.....克伦威尔的部队则完全不同,如果他们进攻得手,或遭到攻击,或暂时溃退,他们能重新集合起来,排成整齐的队列,等待新的命令。”
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斩首处死,
结束了封建王权的统治,资产阶级共和国在英国建立。
议会审判查理-
-世
护国公
早在共和国建立之前,乘英国革命之机,爱尔兰就宣布了独立。查理一世被处死后,苏格兰的封建贵族,拥戴查理一世之子为国王,称查理二世,发动了反对共和国的暴乱。克伦威尔率领军队,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最终,将这两个地方并人英国。
克伦威尔率军队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反映出( )
①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 ②克伦威尔的阶级本性 ③为了推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④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的普遍现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解析:选C 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是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的普遍现象,这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的表现,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但他们的对外侵略与推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无关。
共和国建立之初,领导权落入克伦威尔等高级军官手里。1653年4月,克伦威尔率领一支火枪队,驱散了不够驯服的议会。新的议会代表由克伦威尔亲自圈定,人数较少,称为“小议会”。“小议会”并没有按照克伦威尔的意愿行事,所以很快被解散,全部政权移交给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被拥立为终身护国公,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他不仅是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陆、海军总司令,还掌握了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他的命令具有法律效力。不久,他把全国分为11个军事行政区,各区派少将一人,对克伦威尔直接负责。这些少将具有统辖民兵、征税和监督居民行为的一切大权。
克伦威尔驱散议会
1651年,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荷兰拒绝接受,英荷战争爆发。最终,荷兰失去了海上霸权。战争期间,一手拿着宝剑,另一手拿着祈祷书的克伦威尔充分施展外交才干,分别同当时的强国——瑞典、
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学思之窗]
《航海条例》规定:“凡外国商品输入英国,或英国商品输出到外国,只许用英国船装载或用输入国或输出国的船只装运。思考一下,为什么荷兰对上述条款强烈反对?
答案提示:
17
世纪的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荷兰商人垄断对英国海外殖民地的贸易,从中获得大量的利润。这些法令是想把荷兰从英国对其殖民地和欧洲各国的贸易中排斥出去,荷兰当然不肯承认英国的《航海条例》,因此在1652年发生了英荷战争。战争的结果,英国胜利,根据1654年的和约,荷兰不得不接受英国的《航海条例》,放弃了海上贸易垄断地位。
仅做了五年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在全国建立了有序的行政机构,他改善了法律,对文化教育进行扶持,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发展工商业。这一时期,英国工业生产超过革命前的水平。
主要政绩
1658年,克伦威尔因患疟疾在伦敦去世。他的长子继任护国公,但统治时间极为短暂。两年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克伦威尔的遗体被掘出来,鞭尸斩首,悬头示众。复辟王朝最终被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克伦威尔在其“护国主”任上曾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上述言论说明了克伦威尔(
)
①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
②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
③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④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分析:克伦威尔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独裁者的含义是他是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者,并不是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所以第①项内容错误,故答案选择D项。
2.
1653年底,克伦威尔被宣布为“护国主”,这主要是因为他
(
)
A.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B.是托利党的政治领袖
C.建立了英国国教教会
D.成为英国的开明君主
答案:A解析克伦威尔代表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由于其掌握大权后,采取措施发展资本主义,所以得到资产阶级的拥护,被宣布为“护国主”。选项D不符合史实,B项中的托利党形成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C项发生于都铎王朝时期。所以,A项最符合题意。
点评:克伦威尔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代表人物,符合英国先进阶级的革命要求。
3.克伦威尔统治时期,曾用武力镇压中下层人民的运动,其目的在于(
)
A.防止旧王朝的复辟
B.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
C.稳定英国国内政局
D.充分显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威力
答案:B分析:作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克伦威尔采取的一切措施,基本的出发点是维护其代表的利益。
点评:克伦威尔的执政措施较为激进,但从其阶级立场来看,有效的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
克伦威尔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
材料二
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都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
——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
答案:变化:先提倡平等,后来反对普选权(或主张贫富有别)。原因:前因:建立新模范军(推翻封建王权),以“平等”激励革命;后因:反对平等派,需要以“不平等”维护其独裁和富人利益。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
答案:政治倾向:满足社会上层(如富人、高级军官)的利益。价值:冲击封建统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客观上传播革命思想。
(一)本课测评
1.列举史实说明克伦威尔对封建专制王权的态度。
答案提示:
1640年
11月在议会的演讲;组织骑兵军同王军作战,取得马斯顿草原战役的胜利;组建“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全歼王军主力;平定王党叛乱;处死查理-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说明他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专制王权坚决斗争。
2.克伦威尔的治军之道是什么?
答案提示:骑兵军的选拔:
信奉清教的自耕农(作战勇敢);
选拔军官的标准:
勇敢和忠诚;
军纪严明:约法三章。
3.简述克伦威尔的历史活动
1.军事上:领导议会军迅速击溃了王党军队,取得了内战胜利。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满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政治上: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结束了英国的封建王权统治,建立了共和国;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3.外交上: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的中转贸易,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强国签约,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和商业利益。
4.思想文化上: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5.经济上:积极发展工商业,使英国工业生产超过革命前水平。
(二)学习延伸
克伦威尔处死查理一世,意味着什么?
答案提示:曾经不可一世的暴君受到惩罚: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它标志着英国封建制度的终结,也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2.阅读与思考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有相容的地方吗?
答案提示:有相容的地方。在17世纪,欧洲大部地区都在朝着更强大的专制主义的方向发展:民主政体在英国的胜利是与当时的历史趋势不同的事件,顽固的封建势力当然不甘心轻易地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为了巩固已有的成果,资产阶级在最初对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就有了通过个人独裁来巩固资产阶级政权这样一种方式,
比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红色暴力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