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圣雄甘地 课件(共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2圣雄甘地 课件(共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09 11:3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历史人教版
选修4
15岁时,甘地偷了哥哥手镯上的一小块金子,良心受到谴责。由于不敢当面认错,他写了一封悔过信交给父亲。原以为会受到重罚,没想到病榻上的父亲读后泪流满面,竟原谅了他,甘地也感动得哭了。这是甘地人生中第一堂“非暴力”课。他认为,父亲信任与慈爱的力量远远胜过责骂与棒打。后来他在自传中写道:“这些爱的眼泪洗涤了我的心灵,拭抹了我的罪污。只有亲自经历这种爱的人,才能认识它的价值……"
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
1869年,甘地出生在印度西海岸的波尔班达城,成长在一个虔诚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世代务商的印度教家庭。从祖父开始,他的家庭开始弃商从政。
童年时代的甘地身材矮小,怯于交往。上小学时自认为智力迟钝,学习算术乘法很吃力。为了强健自己的身体,在朋友的唆使下,甘地背着家人吃肉,但内心充满惭愧与惶恐,对父母孝顺的他,最终放弃了这一做法。后来,他曾多次撰写文章,大力提倡素食主义,认为一个人的情欲和食欲相伴而生,因此必须从节制口腹之欲开始。
出于前途的考虑,18岁的甘地前往英国,在伦敦大学学习法律。四年后,甘地学成回国。
回国不久,作为律师的甘地应邀前往南非工作。在那里,他第一次尝到种族歧视的滋味,萌发了从事政治活动的念头,开始投身争取印侨权益的斗争。工作之余,甘地喜欢阅读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对书中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的思想极为认同,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从而形成了一整套非暴力的理论。
在南非,他亲自创建一个名为“凤凰新村”的非暴力训练基地,在那里工作的人,无论国籍、宗教、种族、肤色,一律平等相待。每人耕种3英亩土地,每月领取3英镑生活费,愉快地过着节俭的生活。
甘地最初用“消极抵抗”一词来说明他在南非的斗争。后来他认为“消极抵抗”与“坚持真理”是两回事,前者是弱者的武器,为了达到目的可以采用暴力手段,后者是强者的武器,它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甘地运用“坚持真理”这个概念进行的政治斗争,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非暴力抵抗运动。
在非暴力思想指导下,甘地亲自领导南非的印度侨民,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法案和条例。1914年,当甘地回到印度时,他已是一位成熟而且颇具声望的政治活动家,并很快成为印度国大党的领袖。
甘地在英国学习期间,初步认识到不要与恶人作对,他的这种思想主要是受(  )
A.佛教的影响
B.基督教的影响
C.伊斯兰教的影响
D.印度教的影响
解析:选B 在英国学习期间,甘地阅读了许多有关基督教方面的书籍,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故选B。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在印度一方面继续制造种姓间的矛盾,另一方面采用镇压和欺骗相结合的两面策略,印度社会反英情绪迅速增长。在此背景下,甘地举起非暴力抵抗的旗帜,人民群众看到了光明和希望,纷纷投入到摆脱殖民奴役、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
1915年,甘地建立起一个非暴力抵抗基地,用服从、非暴力、禁欲、民族观念教育青年。甘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一批忠实于非暴力不合作原则的骨干,以自己的耐心和善良制服帝国主义,迫使英国赐予印度所期望的独立。
1919年,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一个损害印度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案,甘地立即发动了全国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运动超出了非暴力抵抗的界限,印度人民与殖民当局发生了流血冲突。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运动。然而事态的发展超出甘地的预想,英国当局继续实行高压政策,制造了震惊世界的阿姆利则惨案。
阿姆利则惨案
面对这种惨无人道的暴行,甘地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不合作范围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在甘地及国大党的领导下,不合作运动发展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成千上万的学生从英国人办的学校中退学,商人罢市,焚烧洋布、抵制英国商品的运动遍及全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尽管甘地再三强调必须坚持非暴力,但暴力事件仍旧不断发生。
1922年,一个村庄的农民与当局发生冲突,烧死了20多名警察。甘地痛心疾首,绝食5天。国大党停止了非暴力运动。即便如此,甘地仍以煽动罪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坚持纺纱,并完成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一书。1924年,甘地被选为印度国大党主席。
1929年,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达到高潮。这一年,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了食盐专营法,引起当地人民强烈不满。甘地身体力行,带领一群人,步行到海边,自制食盐。
沿海各地纷纷响应,全国各地纷纷罢工、罢课、游行示威,开展反英斗争。殖民当局逮捕了甘地,并下令取缔国大党。消息传开,举国沸腾,数万民众自愿要求与甘地一同坐牢,武装起义时有发生,有的地方宣布独立。殖民当局被迫改变策略,释放了甘地,撤销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沿海人民煮盐,甘地亦停止不合作运动。
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期间发生暴力事件时,国大党即宣布停止运动,本质上反映出(  )
A.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B.对人民力量的保护
C.害怕引发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害怕危及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地位
解析:选A 材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不彻底,具有动摇性和妥协性,即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国大党这样做并不是出于对人民力量的保护,B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害怕引发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害怕危及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均是表面问题而非本质原因,所以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历史纵横】
食盐进军是一次典型的、悲壮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志愿者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当时的目击者后来写道:
“甘地精选了二千五百名志愿者,早晨做完祈祷,发誓在遭到攻击时决不反抗,然后列队向一座盐场进军,突然一队警察向队伍冲来,抡起带有铁箍的警棍向群众猛击,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棍击头盖骨的破裂声,被打的人像十柱戏的木柱一样成片倒下,而后面的人没有一个伸手招架的,保持原来的队形镇静自若地走上来,走到被打倒为止。”
1930年4月6日,甘地在丹地海边俯身抓起一把食盐。这是他事业中最精彩的一个镜头,后来甘地抓起的第一把盐被拍卖到1600卢比。
【资料回放】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曾这样评价甘地:“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们永远牢记着他。”爱因斯坦说过:“后代的子孙将无法相信,世界上曾经活生生地出现过这样的人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为取得印度更多的支持,派使节同甘地等商谈战后自治问题。甘地明确提出了“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再次发出不合作的号召。这是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在这次不合作运动中,甘地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在为祖国独立解放而奋斗的同时,甘地为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他周游全国,到处演讲,常常为此而绝食。这位身体消瘦、神情疲倦却十分坚毅的老人,经常冒着生命危险,调解教派争端。1948年初,79岁的甘地,在德里做晚祷时,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枪击。中弹的瞬间,甘地还以手势表示宽容凶手并为刺死他的人祝福。
1946年8月.为了平息印度教教徒与伊斯兰教教徒的暴力冲突,77岁的甘地拄着拐杖前去安抚各派教徒。
1.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③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 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 依据甘地的历史事迹,可以判断①③④均符合题意,他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故选B。②是对他的评价,而不是理由。
2.甘地在一次演讲中说:“我把自己当作一名战士,虽然是一名和平战士,但我知道纪律和真理的价值。
我请你们务必相信,这是我以前从未说过的,那就是:如果有必要的话,印度的民众会选择用武力的方式。”以下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甘地主张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以和平方式为主 ②甘地的和平方式表现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③甘地主张由印度民众选择斗争方式争取独立 ④甘地从不反对以武力方式争取印度的独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材料反映了甘地主张以和平方式为主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即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武力。但这并不说明他“从不”反对以武力方式争取印度的独立。
3.甘地认为: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非暴力是认识神、认识真理的手段,是强者的武器。这种抽象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学说在当时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  )
A.有利于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宣传
B.为谴责英国的殖民压迫提供了理论武器
C.有利于印度资产阶级发动群众进行斗争
D.有利于防止工农运动的深入发展
解析:选C 甘地提出非暴力思想时,印度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但印度五花八门的宗教与迷信不利于印度各族、各阶层人民的团结,甘地的这种思想有利于将印度人民团结在“真理”这一统一的“神”之下。
甘地主义在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中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①积极作用:对动员广大民众投身民族斗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国大党提供了斗争武器,使国大党转化为具有群众基础的政党;给英国殖民统治造成强大的政治压力,促进民族独立的进程。
评价:
②消极作用:甘地常以违背“非暴力”原则为由,中止运动,挫伤群众的斗争积极性;“非暴力”原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群众运动的发展;其经济思想未将英国的殖民侵略和西方的物质文明分辨清楚,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2007年,第61届联合国大会将甘地诞辰的10月2
日定为“国际非暴力日”。
据《印度时报》报道,自从2000年以来,全世
界各地已经竖起甘地雕像65座,仅2003年到2004年
间,就有15座雕像完成。
如何认识: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斗争性、革命性。从历史背景上看,由于受到英国长期的殖民压迫、剥削,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种种的压制,民族资产阶级和英国殖民统治者之间,印度民族和宗主国英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国大党及其领袖甘地代表着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利益,虽然印度的民族资产阶级比较弱小,但它所处的地位必然决定了这场运动强烈的斗争性和革命性。我们在认识这场运动时应该首先看到这一点,斗争性和革命性是第一位的,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
(2)策略性、现实性
①表现在斗争的手段是“非暴力”,面对强大的敌人,甘地提出唯一的斗争武器就是坚持真理与非暴力。用甘地的话说,真理是“神”,非暴力是追求真理,即认识神的手段,这有利于把不同种族、宗教、种姓团结在一起。
②其次表现在斗争提出的目标上,首先是自治,在以后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逐渐提出“独立”。所谓“自治,就是在隶属英国统治的情况下,民族资产阶级行使一些权力”。不能对其简单的理解为“妥协性”,这是由于当时英国殖民力量十分强大,一下子“独立”不现实,更容易遭到反对,而随着英国自身力量的衰弱,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在其后的不合作运动中逐渐提出“独立”口号,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3)软弱性、妥协性
①甘地把非暴力作为宗教信仰和不可更改的原则,明显的具有种种弊端、缺陷,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如贬斥一切暴力,给群众运动制定清规戒律,不准越雷池一步,必然束缚群众的积极性,只要发生暴力就停止运动,必然挫伤士气,丧失革命时机。
②在反革命的暴力镇压下,徒手的抵抗只能是无谓的牺牲,非暴力的宗教色彩迎合了群众蒙昧的落后意识,不利于群众的真正觉醒等。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时间
一战后(1919---1922)
1930年
二战后
原因
罗拉特法案阿姆利则惨案(导火线)
英国在印度实行“食盐专卖法”
二战后,英国殖民势力的衰落
经过
①印度人放弃英国人授予的官衔、爵位、荣誉;
②拒绝为殖民当局工作;
③抵制洋布,拒绝纳税
1930年的“食盐进军”,标志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
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争取印度的独立
结果
发生暴力
运动停止
相互妥协:甘地停止不合作运动;当局释放政治犯;允许沿海人民煮盐。
二战后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1947《蒙巴顿方案》,印度分为印、巴两个独立国家。
(一)本课测评
1.甘地的非暴力思想主要来源于何处?
答案提示: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是很复杂的。
其政治哲学是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
其政治思想是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
以经济正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主思想:
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
2.“非暴力不合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它?
答案提示: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规定运动采取渐进方式,大体分几步走:印度人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号召家家户户恢复手工纺织并抵制英货;逐步进行抗税斗争。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同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学习延伸答案
1.答案提示:甘地多次撰写文章,大力倡导素食主义,认为一个人的情欲和食欲相伴而生,因此必须从节制口腹之欲开始。这反映出甘地的思想深受印度教和耆那教的“非暴力”思想影响。
2.阅读与思考
答案提示:甘地代表印度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从印度的实际出发,根据当时的形势和印度的传统,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策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未带来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但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当局,为印度在二战后独立奠定了基础。但是它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甘地反对暴力革命,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甘地极力维护印度资产阶级对民族运动的领导权,导致了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彻底性。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