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历史人教版
选修4
立志改造社会,投身中国革命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韶山是一个偏僻的乡村,毛泽东在那里接受了早期启蒙教育。之后,他离开韶山,进入新式学堂,开始接受近代科学知识。1913年,
他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在长沙求学时期,毛泽东曾利用暑期出去游学,通过和各阶层人民的交往,了解社会。五年多的学习,为他打下了深厚的学问基础,使他开阔了视野,初步接触了社会。
毛泽东故居
[学思之窗]
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期间,毛泽东非常勤奋,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他有几个学习习惯:一是好问,他经常与同学切磋或向老师请教学术问题。二是作课堂笔记,写读书心得。凡在思想上和学习上对他有帮助的,他都记录下来。三是十分关心时事,经常阅读报纸杂志,在阅读中不断分析批判,逐步丰富自己的见解。他十分擅长汲取他人长处,他对同学说过,我们看一个人,要多看他的长处,只有虚心地学习人家的长处,才能弥补自已的不足。
此外,毛泽东还十分注意锻炼身体。冷水浴、野外露宿、长途步行等都是他顽强锻炼身体的方式。他主张,一个人应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认为学校教育应德、智。体并重。你怎样看待毛泽东的学习和锻炼方法?
答案提示:毛泽东的学习和锻炼方法是科学而合理的。采用这种学习方法,毛泽东在积累丰富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己对历史与现实的分析判断能力,这为毛泽东投身革命生涯和理论的不断创新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通过这种锻炼方法,毛泽东锻炼出良好的体魄、顽强的毅力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心理条件。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像毛泽东一样,运用心理条件。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像毛泽东一样,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锻炼方法,促进自身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对政治十分关心。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毛泽东信仰过改良主义,崇拜过康有为、梁启超,也曾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胡适、陈独秀视为楷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苦苦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中国先进分子受到启迪,看到希望。毛泽东和其他中国先进分子一道,由学习西方转向学习俄国。
[历史纵横]
1918年,正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的毛泽东在长沙创办了新民学会。这是五四时期最早成立的新型社团之一,成员都是一些追求进步的有志青年,他们把“改造中国与世界”作为学会的宗旨。毛泽东为学会的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在一次讲话中说:“我们这个学会要为挽救国家、改造社会而奋斗,我们个人也就不应该是为自己的名利享乐而奋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虽然是些年轻人,但也应该担负改造社会的责任。”
五四运动时期,他来到北平,努力寻找并阅读当时所能见到的共产主义书籍,其中,《共产党宣言》等书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使他在思想上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1920年夏,
毛泽东开始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第二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毛泽东参加了中共一大,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毛泽东离开韶山时,曾抄写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一诗以言志。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毛泽东抄写这首诗表现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襟
B.毛泽东离开韶山是为了到新式学堂学习
C.毛泽东离开韶山是为了更多地接触各阶层人民,了解社会
D.在离开韶山之前,毛泽东曾接受过近代科学知识
解析:选B 毛泽东在离开韶山前所接受的仅是早期启蒙教育,开始接受近代科学知识是进入新式学堂学习之后;接触各阶层人民,了解社会,是毛泽东随着思想的不断成熟而产生的做法;毛泽东抄写这首诗,确实表现了毛泽东的志向,但在当时他并非无产阶级革命家。故选B项。
毛泽东说自己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是自由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理论的大杂烩。此言反映了( )
A.毛泽东最早接受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B.早期毛泽东的思想中传统思想占主流
C.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彻底抛弃原有思想
D.早期毛泽东的思想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解析:选D 材料表明毛泽东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中国同时流行各种资产阶级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特征,说明毛泽东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
中共一大结束后,毛泽东被派回湖南,从事建立中共湖南地方党组织的工作,并开展工人运动。这期间,毛泽东到广州参加了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从1925年起,毛泽东主要从事农民问题的研究,通过自己所获得的反映农村革命的材料,认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他还在广州和武汉举办了两期农民运动讲习所,他的活动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展开。
油画《湖南共产主义小组》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党中央召开八七会议,批判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就许多问题作了重要发言,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
1927年秋,
毛泽东领导了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受挫后,他果断地放弃了攻打湖南省城长沙的预定计划,率领队伍,改向罗霄山脉中段进军,在反动统治力量较为薄弱的井冈山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给各地的革命斗争树立了榜样。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历史纵横]
在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把工作重点放在城市方面,先后建立了以广州、武汉等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推动了革命运动向全国发展。国民革命失败后,在领导式装斗争初期,中国共产党缺乏经验,主要照搬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经验,试图以城市工人起义为中心武装夺取政权,发动和领导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城市武装暴动和起义。这些起义都失败了。毛泽东成功地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显示出非凡的远见卓识和可贵的创新精神。
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中央根据地的红军人数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大,并在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与这条革命道路相适应的战略战术,以及解决土地问题的革命路线,连续粉碎敌人的多次“围剿”,影响越来越大。这一时期,他还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论证了红色政权在中国农村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
[历史纵横]
1929~193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根据地迅速扩大。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引起蒋介石反动派的恐慌。1930年
底,蒋介石兴兵十万分八路对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尽管敌强我弱,但在毛泽东亲自设计、组织和指挥下,红军取得了胜利。在战前的动员大会上,毛泽东写了一副对联一“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为红军确立了游击战。运动战的作战方针。在这种作战方针的指引下,红军先后打退了敌人的四次“围剁”,巩固了根据地。
观察下图,毛泽东主办该讲习所的目的在于通过它培养农民干部以便( )
A.为中共的创立奠定基础
B.适应国民革命发展的需要
C.为农村根据地培养骨干
D.促进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
解析:选B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创办于1926年,当时中国正处在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时期,是为了适应国民革命发展的需要,培养领导农民运动的骨干。
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在红军三次反“围剿”期间,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掌握了党中央的领导权,他们反对和排挤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对党和红军的正确领导,使革命力量蒙受巨大损失,并直接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在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的危急关头,毛泽东力挽狂澜,担负起领导全党摆脱危机的重任。1935年1月,
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
①取消了“左"倾错误领导人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②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祥三人组成的军事领导小组,负责全军的重大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红军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逐渐摆脱军事上的被动局面,胜利到达陕北,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历史纵横]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亲自指挥下,从1月底到3月下旬,先后四渡赤水,把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甩开。又在贵州与云南之间迷惑敌人,将云南敌军诱出,中央红军于5月上旬全部巧渡金沙江,终于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毛泽东机动灵活、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被人们赞叹为“用兵真如神”。
(1)区域:赣南地区、湘南地区、黔西南地区、川西北地区。
(2)革命精神: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建立新中国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毛泽东抓住全民族要求抗战的历史机遇,果断地实行战略转变,与国民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英勇抗击日寇,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的胜利。
在陕北时的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团结发动各族人民,克服种种困难,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许多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大部分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重要著作,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的丰富经验,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使毛泽东思想形成了系统的体系,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942年,
他领导全党开展延安整风运动,纠正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使全党从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掌握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经过14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历史纵横]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第一次以比较完备的形式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并且用这个思想,深刻地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1943年,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他说,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以后,在党的文件和一些同志的讲话中,陆续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1945年在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一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从此,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历史纵横]
1936年夏,美国记者斯诺来到陕北,毛泽东与他进行了几次长谈,指出:“日本的侵略不仅威胁了中国的和平,也威胁了世界的和平,尤其是太平洋上的和平。”“日本帝国主义者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敌人,而且也是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敌人,特别是英美法苏等在太平洋上有利害关系的国家的敌人。”表明苏维埃政府与中国人民希望联合所有国家民族、各党派及民众组织,成立联合战线,共同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愿望。斯诺在陕北停留了四个月,后来他写了《西行漫记》一书,向世界真实地介绍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
1939年10月毛泽东会见重返延安的斯诺
特别提醒:从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的总结和概括,展示了他高超的领导艺术和理论水平;其中,《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毛泽东为争取国内和平,不顾个人安危,亲自率领中共代表团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重庆,他一边谈判,一边与社会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经过艰苦努力,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但国民党破坏协定,挑起内战,试图抢夺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仅用三年多时间,就打败了几百万国民党军队,推翻腐败的国民党政权,建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诞生使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结束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受尽外国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和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的基本统一,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一切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对于上述口号你认为合适的研究主题是( )
A.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B.中华民族抗击外国侵略的光辉业绩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D.中共推翻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历程
解析:选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指的是中国共产党要求联合国民党一致抗日;“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是1947年解放战争中的著名论断。综合起来可以看出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故答案选C。其他三项表述不全面。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一片残破,国家财政十分困难。毛泽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励精图治,医治战争创伤,仅用三年左右时间便恢复了国民经济。
在此基础上,毛泽东于1953年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依据这条总路线,在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同时,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农村,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引上了集体经济的发展道路:在城市,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到1956年底,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20世纪中国历史上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在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基本胜利,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的情况下,为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年春,毛泽东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
毛泽东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上
[历史纵横]
《论十大关系》重点讨论了经济问题,也包括同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毛泽东把这些问题概括为十大关系: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等等。《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系统的思路。遺憾的是,由于“左”的思想不断发展,这些闪光的思想被放弃了。
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报告
[历史纵横]
在进行国内建设的同时,毛泽东还为新中国打开外交局面、争取和平国际环境而努力。新中国刚成立,毛泽东就率领代表团到苏联进行友好访问,发展和加强两国关系。1950年初,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是新中国与外国政府签订的第一个在平等基础上的条约。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1955年周恩来又率代表团参加了亚非会议。到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亲自开创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新阶段,并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这些活动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位,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
在政治上,毛泽东于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要讲话,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特别是提出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指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具体阐释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这些思想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的一生,是为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探索的一生。然而,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他也犯了“左”的错误。1958年他不顾客观规律,轻率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挫折。特别是毛泽东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使“左”的错误发展到高峰,造成全国大动乱,给党、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损失。
但是,与他的历史功绩相比,这些错误还是第二位的。历史已经证明,没有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他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邓小平所说:“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特别提醒: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曾在1966年断言:“混进党内、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这个论断实际上( )
A.是对党内阶级斗争的正确预言
B.否定了党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
C.揭穿了林彪抢班夺权的阴谋
D.否定了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的精神
解析:选B 中共八大上曾指出: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这一论断是正确的。材料中毛泽东的这段话实际上是否定了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故B正确,A错误;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966年“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正式展开,材料中毛泽东的这段话与“五一六通知”的精神一致,D错误,排除。
时间
贡 献
理论著作
国民革命时期
抗日
战争
时期
归纳: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做出的主要贡献及理论著作
创造性提出中国革命的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完整地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中共七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深刻分析了中国的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回答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同盟军及革命的统一战线等问题
时间
贡 献
理论著作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
战争
时期
《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积极争取国内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亲自赴重庆参与国共和谈,并签订《双十协定》。国民党挑起内战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仅以三年多时间就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建立起新中国
中共七大报告、
《论人民民主专政》
创造性提出中国革命的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完整地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中共七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一)本课测评
1.毛泽东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革命道路作出了哪些独创性贡献?
答案提示: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928-1930年,毛泽东根据井冈山斗争实践,提出并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作了阐述。
2。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绩?
答案提示:毛泽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其贡献突出表现在:
①领导党和人民找到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道路;
②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领导党和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领导党和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④为探素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⑤毛泽东为古老中国走向繁荣昌盛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总之,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政治舞台上影响深远的世纪伟人。
1.探究活动
(1)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而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指引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1935年,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力挽狂澜,挽救了党、人民军队和中国革命。
(3)1949年,毛泽东额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学习延伸答案
(4)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并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
(5)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犯“左”倾错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导致社会主义遭到巨大挫折。综上所述可见,邓小平这段话是符合史实的,是有充分的史实根据的。
2.阅读与思考
应该遵循基本史实,坚持唯物史观,客观地对毛泽东的一生进行公正评价。
首先,毛泽东是伟人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篆、战略家和理论家。他的一生是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探索的一生。例如: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犯了“左”的错误,给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损失。如发动“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晚年虽然犯了严重的错误,但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不能因为他的功绩而讳言他的错误,也绝不能因为他的错误而否定他的功绩。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