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3.1 原子的构成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3.1 原子的构成 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04 20:1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原子的构成
课时1 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中各粒子间的关系,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科学家在科学上的贡献。
【教学重点】
原子的结构、原子中各粒子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原子中各粒子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课前学习
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原子由原子核和__________构成,原子核又包括带正电的_________和不带电的________。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___。
3.原子的质量: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__________上。
二、预习展示
学习建议:认真学习,然后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下面的关于水的组成的检测题,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1.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
A.中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核电荷数
2.构成原子的微粒是( )
A.电子和中子 B.质子和中子 C.质子和电子 D.原子核和电子
3.构成原子核的微粒中,不可缺少的是( )
A.中子 B.电子 C.原子 D.质子
4.下列微粒中,带正电荷的是( )
①电子 ②质子 ③中子 ④原子 ⑤分子
A. ① B. ② C. ②④ D. ②⑤
5.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和 构成的。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 ,但电性 ,因此原子 。
6.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那个的探究过程。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1911 年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下面的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金箔,发现:
1.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数a粒子被弹了回来。
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1) 现象1 ;
(2) 现象2 ;
(3) 现象3 。
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目标:原子的结构
1.结合教材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大多数a粒子能不改变方向而顺利穿过?
(2)少数改变原来的方向,发生偏移的原因是什么?
(3)极少数被反弹回说明什么?
2. 你能描述原子的结构吗?
3.原子中,原子核的质量和体积如何?
?
5.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6.认真分析教材活动天地2-3,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7.原子由哪些特征?
【达标检测】
1.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 ( )
A.原子不能得失电子 B.原子中没有带电微粒
C.原子中的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 D.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
B.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3.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4 B.58 C.82 D.140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核由质子、中子构成
B.花香四溢主要是分子之间的间隔
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5.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
6.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7.2011年3月1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设备老化锈蚀超期服役,这次因冷却故障导致核反应堆发生爆炸,为中国核电站的快速扩张和核安全敲响了警钟,应该思考如何和平、安全利用原子能。下列有关原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B. 原子是不能再分解的最小粒子
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 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因此不显电性
8.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
(4)带负电荷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
(5)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
(6)同类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________;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9.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质子数为1的氢原子和一个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构成的,则每个水分子中共含有_ _ _个原子核,__ 个质子;铁原子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该原子中微粒总数为__ _个。
答案:
课时1 原子的结构
课前学习
1.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2.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3.原子核
预习展示
1.D 2.D 3.D 4.B 5.原子核 核外电子 相等 相反 不显电性;
6.(1)原子核外有个很大的空间;(2)原子核带正电;(3)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很大
【达标检测】
1.D 2.A 3.B 4.B 5.D 6.A 7.C
8.(1)分子、原子;(2)原子;(3)原子核、质子;(4)电子;(5)电子;
(6)质子、电子;(7)原子核(或质子和中子)
9.3 10 82
课时2 原子中的电子 原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够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
2.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学会用相对原子质量比较原子质量的大小,并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重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
离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课前学习
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相对原子质量:以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的 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 。
即:相对原子质量=
2.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是 的。能量 的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能量 的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 。
3.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圆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 和 ;
弧线表示 ;
弧线上面的数字表示 。
4.在化学反应中,有的原子容易 电子,如多数金属原子;有的原子容易 电子,如许多非金属原子;也有的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如稀有气体的原子。
5.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带正电荷的 ,得到电子后变成带负电荷的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如氯化钠是由 和 构成的。
二、预习展示
学习建议:认真学习,然后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下面的关于水的组成的检测题,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1.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另一种A原子的质量是1.7937×10-26 kg,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9 B. 11 C.56 D.108
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3.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同一种元素的粒子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 ①④
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
A.核内质子数 B.核内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数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
B.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4个
D.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比较容易获得电子
D.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多于4个
6.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6个电子,则A元素属于( )A.金属元素 B.非金属元素 C.稀有气体元素 D.无法确定
7.下列微粒中,既无电子,也无中子的是 ( )
A.H B.He C.H+ D.Li+
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目标一:原子质量的计算
【交流讨论】
1.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2. 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有什么关系
目标二:原子中的电子?
【交流讨论】
1.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2.说出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
3.说出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与原子核外电子的关系。
4.离子是怎样形成的?
【达标检测】
1.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在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不发生变化的是 ( )
(1) 元素种类 (2)化学性质 (3)相对原子质量 (4)原子的电性 (5)原子核 (6)电子层数 (7)最外层电子数 A.(1)(3)(5) B.(2)(4)(6)(8) C.(2)(5) D.(1)(5)
2.关于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电子层数不同
C.Na比Na+少一个电子 D.Na+的最外层是稳定结构
3.据报道,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 )
A.175 B.114 C.61 D.289
4.下列粒子一定带正电荷的是( )
A.原子 B.中子 C.质子 D.电子
5.在原子里,质子数一定等于( )
A.中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和 D.无法确定
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已知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50 B.86 C.136 D.222
7.据中央电视台2001年6月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考古学家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原子的含量来推测古生物的年代。碳14原子的质子数是6,相对原子质量是14,下列有关碳14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其核外有8个电子 B.其核内有6个中子
C.核电荷数为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
8.“嫦娥一号”的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资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则x为(   )
A.1 B.2 C.3 D.4
9.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B )
10.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核外有 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 个电子,
最外电子层上有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
易 电子,属于 元素。
答案:
课前学习
1. 1/12 比值 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
2.不同 低 电子的分层排布
3.原子核 核内质子数 电子层 该层的电子数
4.失去 得到
5.阳离子 阴离子 钠离子 氯离子
预习展示
1.B 2.B 3.D 4.C 5.A 6.B 7.C
【课堂训练】
1.A 2.C 3.C 4.C 5.B 6.B 7.C 8.B 9.B
10.16 3 8 6 得到 非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