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二年级下册数学3.2 认识方向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二年级下册数学3.2 认识方向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04 20:5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认识方向
学科 数学 学段: 低年级 年级 二年级
教材 北京课改版第4册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本节课以学生为主题,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认识方向属于图形与几何的范畴,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属于第一学段“方向与位置”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通过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简单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其相对性。,并为进一步学习路线图和认识八个方向等相关内容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通过课前调研,我班大部分学生知道东南西北是用来表示方向的;一部分同学在阅读中知道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等自然现象;一部分同学会记诵“东对西,南对北”。学生没有实际体验,不会辨认方向,不能用东南西北说明位置。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指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感知方向的相对性和培养方向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体会方向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感知方向的相对性和培养方向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导入新课 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周围的同学吗?生活中,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方向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用前、后、左、右介绍周围的同学,回顾之前学过的用前、后、左、右来表示位置,引入本课的学习内容。】
在活动中,辨认方向,感知方向的相对性。
日常生活中,你会辨认东南西北吗?
现在在教室里,你知道哪儿是东吗?( 借助指南针确定教室内东、南、西、北)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发现联系,辨别方向
1.相对方向
2、顺时针排列
(1)借助指南针确定教室中的东、南、西、北。
(2)通过听口令做动作,连续向右转4次,使学生发现东西南北是按顺时针排列的。
(3)小游戏:面向一个方向,快速按顺序说出其它三个方向。
【设计意图: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思考、观察、发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辨认方向。】
3、联系太阳辨别方向,编制、演绎儿歌。
(二)在游戏中按发现的规律推理,辨认方向,培养空间观念
1、指4名学生示范模拟飞行员的游戏玩法。
2、全班参与游戏,感受虽然面对的方向不同,但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不变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通过体验、观察、比较、思考,感受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固定不变的。】
(三)结合情境,初步体会相对性。
教室中,我们在小鸟的哪个方向?我们在小蚂蚁的哪个方向?你们的位置变了吗?怎么他说在北,他说在南呢?
小结:和小鸟比,小鸟在北,我们在南,所以小鸟在我们的北边;和蚂蚁比,蚂蚁在南,我们在北,所以蚂蚁在我们的南边。我们和谁比不一样,方向也就改变了。
【设计意图:结合教室的布置,在学生的回答中制造矛盾,使学生经过讨论交流,结合具体情况,初步体会相对性。】
三、拓展延伸
校园大家都非常熟悉,现在想让大家帮忙给咱们学校做一个指路图。让参观的客人一下子就能清楚咱们的学校环境。
学生根据描述,找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小组讨论,说一说操场的东南西北分别有什么。
全班交流,共同绘制出校园指路图。
讨论:操场的位置变了吗?它怎么一会儿在西,一会儿在东?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校园场景,使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与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总结提升
板书:
认识方向

西 东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根据学校周边的平面图,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并解答。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本节课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东、南、西、北之间的规律,并在游戏中加以应用,在指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联系学生的校园生活,通过绘制校园指路图的活动,培养学生方向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