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2.3声的利用同步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2.3声的利用同步练习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05 11:1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课堂同步讲练测:2.3声的利用同步练习
1.我们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大雪过后,大地披上厚厚的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里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这一描述,你认为会堂、剧院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形状,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这主要是为了(  )
A.增强声音的反射
B.减弱声音的反射
C.为了装饰剧场,美观漂亮
D.为了增大音量
2.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扬声器播放的音乐使烛焰晃动
B.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
D.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3.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
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
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
C.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不借助其他设备直接用语言交流
D.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
5.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B.蝙蝠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飞虫的位置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
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6.A、B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如图所示放置,敲响音叉A,发现和B音叉完全紧密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来,此现象可以说明(  )
A.声音传播不需介质
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有的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7.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集中精力时我们可以听到次声波
B.歌声越大时声音的音调越高
C.在月球上字航员可以直接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D.长期在地铁列车上用耳机听音乐易导致听力下降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B.图乙中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音调越高
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图丁的倒车雷达利用了声能够传递信息
10.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B.“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11.下列事例中,主要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医生对结石病人进行“超声”碎石
B.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战斗英雄故事
C.120救护车发出急促刺耳的声音
D.火车进站时会提前鸣笛示警
12.以下事例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B.医生用听诊器可了解病人心脏的工作状况
C.电视遥控器是利用超声波来控制电视
D.古代航行的水手在雾中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
13.在空旷的山谷里,大声呼喊后会听到回声。这是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
而形成的,人在山谷中离障碍物较远,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时间(大于
s)再回到耳畔,我们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
,这就是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听起来响亮的缘故。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
造成的音响效果。
14.小明听到二胡优美的声音,这是通过二胡发声的
判断出来的;120救护车拉响警笛,行人及其他车辆避让道路,是利用了声音传播
(填“信息”或“能量”)的道理。
15.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
m.(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
16.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主要是利用了声音来传递
(信息/能量);另外在医院过道内还看到“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
(音调/响度/音色),以免影响他人。
17.在医院中有一些利用声音为我们健康服务的例子,通过B超来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可以
;通过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是利用了声音可以

18.魔术师在某次演出中表演了“狮吼功”: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其奥秘为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将酒杯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19.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能量),课堂上张老师利用“小蜜蜂”扩音器上课,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
,隔壁班的小明听到张老师的声音,说“张老师感冒了”,他是根据张老师声音的
这个特征判断出来的(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0.弹吉他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蚊子翅膀每秒钟振动约500次,则蚊子发声的频率是

21.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声速的大小跟

有关(答两种即可);
(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海水深度是

介质
v(m/s)
介质
v(m/s)
水(5℃)
1450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5200
(3)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现象说明
。若用小锤分别重敲、轻敲与泡沫塑料球接触的音叉,会看到重敲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幅度较
,同时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较大;
(4)如图乙,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5)如图丙所示,把音叉发出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均填写丙图下的序号)。
22.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1)如图1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的节奏晃动;人们利用超声波钻孔机和切割机,对坚硬的玻璃、宝石、陶瓷等进行加工。这些现象表明: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

(3)在图2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个实验表明了

(4)如图3所示,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但某同学在做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

23.(1)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2)一辆汽车在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并在4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速度为20m/s。求:①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
②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多远?
24.山峡宽1200m,两旁都是竖直峭壁,有人在山峡内大喊了一声,前两次回声间隔5s,则人到两边峭壁的距离分别是多少?(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
八年级上学期课堂同步讲练测:2.3声的利用同步练习答案
1.我们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大雪过后,大地披上厚厚的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里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这一描述,你认为会堂、剧院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形状,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这主要是为了(  )
A.增强声音的反射
B.减弱声音的反射
C.为了装饰剧场,美观漂亮
D.为了增大音量
答案:B
2.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扬声器播放的音乐使烛焰晃动
B.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
D.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答案:C
3.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
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
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
答案:C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
C.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不借助其他设备直接用语言交流
D.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
答案:D
5.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B.蝙蝠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飞虫的位置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
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答案:A
6.A、B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如图所示放置,敲响音叉A,发现和B音叉完全紧密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来,此现象可以说明(  )
A.声音传播不需介质
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有的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答案:B
7.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答案:B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集中精力时我们可以听到次声波
B.歌声越大时声音的音调越高
C.在月球上字航员可以直接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D.长期在地铁列车上用耳机听音乐易导致听力下降
答案:D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B.图乙中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音调越高
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图丁的倒车雷达利用了声能够传递信息
答案:B
10.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B.“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答案:A
11.下列事例中,主要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医生对结石病人进行“超声”碎石
B.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战斗英雄故事
C.120救护车发出急促刺耳的声音
D.火车进站时会提前鸣笛示警
答案:A
12.以下事例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B.医生用听诊器可了解病人心脏的工作状况
C.电视遥控器是利用超声波来控制电视
D.古代航行的水手在雾中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
答案:B
13.在空旷的山谷里,大声呼喊后会听到回声。这是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
而形成的,人在山谷中离障碍物较远,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时间(大于
s)再回到耳畔,我们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
,这就是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听起来响亮的缘故。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
造成的音响效果。
答案:被反射
0.1
加强
反射
14.小明听到二胡优美的声音,这是通过二胡发声的
判断出来的;120救护车拉响警笛,行人及其他车辆避让道路,是利用了声音传播
(填“信息”或“能量”)的道理。
答案:音色
信息
15.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
m.(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
答案:水或液体
510
16.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主要是利用了声音来传递
(信息/能量);另外在医院过道内还看到“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
(音调/响度/音色),以免影响他人。
答案:信息
响度
17.在医院中有一些利用声音为我们健康服务的例子,通过B超来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可以
;通过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是利用了声音可以

答案:传递信息
传递能量
18.魔术师在某次演出中表演了“狮吼功”: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其奥秘为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将酒杯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答案:音调
能量
19.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能量),课堂上张老师利用“小蜜蜂”扩音器上课,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
,隔壁班的小明听到张老师的声音,说“张老师感冒了”,他是根据张老师声音的
这个特征判断出来的(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答案:信息
响度
音色
20.弹吉他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蚊子翅膀每秒钟振动约500次,则蚊子发声的频率是

答案:音调
能量
500HZ
21.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声速的大小跟

有关(答两种即可);
(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海水深度是

介质
v(m/s)
介质
v(m/s)
水(5℃)
1450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5200
(3)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现象说明
。若用小锤分别重敲、轻敲与泡沫塑料球接触的音叉,会看到重敲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幅度较
,同时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较大;
(4)如图乙,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5)如图丙所示,把音叉发出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均填写丙图下的序号)。
答案:(1)温度;介质种类;(2)3062m;(3)发声体在振动;大;响度;(4)能量;(5)①②;①③。
22.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1)如图1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的节奏晃动;人们利用超声波钻孔机和切割机,对坚硬的玻璃、宝石、陶瓷等进行加工。这些现象表明: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

(3)在图2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个实验表明了

(4)如图3所示,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但某同学在做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

答案:(1)声波具有能量;(2)倒的水越多,瓶内空气柱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3)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4)空气不可能被抽尽,玻璃罩内不是真空。
23.(1)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2)一辆汽车在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并在4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速度为20m/s。求:①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
②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多远?
答案:(1)340m/s;(2)①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为80m;②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640m。
24.山峡宽1200m,两旁都是竖直峭壁,有人在山峡内大喊了一声,前两次回声间隔5s,则人到两边峭壁的距离分别是多少?(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
答案:人到两边峭壁的距离分别是175m和102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