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word版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word版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05 11:2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频率
在我是歌手第五期中,林志炫演唱了没离开过,到了副歌部分,林志炫竟然连升八个度,被誉为“高音王子”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这里的“连升八个度”指声音的响度发生了变化
B.
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
林志炫是通过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D.
场外的工作人员是通过音色辨别林志炫的声音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但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D.
通常女声比男声音调高,是由于女性声带振动比男性声带振动快
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长期生活在噪声的环境下还会损伤听力,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听力的是
A.
在闹市区将门窗装上双层真空玻璃
B.
在纺织厂车间工人带上隔音耳罩
C.
在市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
在家听着音乐进入梦乡
对“0dB”的理解,正确的是
A.
0dB说明物体不振动
B.
0dB是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
C.
0dB说明频率低于20Hz
D.
0dB说明频率高于20000Hz
疫情期间医生需要全身防护,仅听说话声音就可以辨认出是哪位医生,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根据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
下图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
B.
C.
D.
如图所示,根据声音的波形判断,属于噪声的是
A.
B.
C.
D.
在教学楼内“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分别是指声音的
A.
音调响度
B.
音调音调
C.
响度响度
D.
响度音调
音乐会上,女中音放声独唱,男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女中音比男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
女中音比男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
女中音比男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D.
女中音比男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二、填空题
打电话时,我们仅凭声音就可判断对方是谁,这是通过声音的______进行判断的;从手机中听到对方的声音,是由于手机的喇叭______产生。
指出下列各种声现象中,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性?
“悦耳动听”指的是______
??????“尖锐刺耳”是指______

“轻声细语”指的是______
??????“声如洪钟”是指______

“引吭高歌”指的是______
??????“他是唱低音的”指的是______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实际上,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再“高”的声音也惊不到太空上的人,这是因为______。
将钢尺伸出桌子边缘一定长度,轻重两次敲击改变声音的____;再两次改变尺子伸出的长度,用同样力度敲击,两次改变声音的____;发现:当尺子伸出桌子边缘较长时,声音的____以上3空选填“响度、音调、音色”较____。
医生诊断时,使用听诊器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微信”可以利用声音解锁登录,这种语音密码记录的是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三、实验探究题
如下图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有关.
为了探究乐音的特征,小东做了以下实验。
小东将钢尺的某处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一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
小红认为实验证据中存在错误,请你说明理由。
结合如图所示小东的操作,清你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
改正实验后,他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
四、综合题
小华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平时喜欢吹口琴,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他想弄清口琴的发声原理,便把自己的口琴拆开,发现口琴芯结构如图所示,在琴芯的气孔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这些铜片在气流的冲击下振动发声,小华发现:在气流冲击下,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出的声音比较薄较短的铜片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要低,对照小华的发现及示意图,推理填空:
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______填“快”或“慢”;
右图的Ⅰ区是口琴的______音区填“高”、“中”或“低”;
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琴发生变化的是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看电视时,调节电视机音量,是为了让声音更大一些,是增大响度的.
故选A.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2.【答案】A
【解析】解:A、林志炫竟然连升八个度,被誉为“高音王子”,这里的“八个度”指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
B、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林志炫是通过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场外的工作人员是通过音色辨别林志炫的声音,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介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
声音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及声音的音调、音色,属于基础知识.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有关声音的一些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一道好题。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根据声音的特性作答;
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
【解答】
A.声音不是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
D.由于女性声带振动比男性声带振动快,通常女声比男声音调高,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D
【解析】解:A、在闹市区将门窗装上双层真空玻璃,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利于保护听力;故不符合题意;
B、在纺织厂车间工人带上隔音耳罩,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利于保护听力,故不符合题意;
C、在市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利于保护听力;故不符合题意;
D、在家里带上耳机听音乐,对人的听力是不好的,故该选项不利于保护听力,符合题意;
故选:D。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知道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来表示.符号是dB,0dB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故选:B
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来表示.
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70dB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
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超过150dB的噪声环境,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噪声强弱等级及危害的了解,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
6.【答案】C
【解析】解:自己很熟悉的人,即使没有看到他,只听他的声音也可以辨别出来,“闻其声而知其人”,依据就是不同人的发声部位特征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选:C。
声音的特征有三个:响度、音调、音色。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
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色定义的理解程度,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7.【答案】A
【解析】解: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噪声的产生防治噪声;
B、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C、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D、戴耳罩是在噪声的接收处减弱噪声;
故选:A。
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
8.【答案】C
【解析】
【分析】
自然界有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声音听起来优美动人,我们称这类声音为乐音,乐音是由物体做规则振动而产生的;有的声音听起来杂乱刺耳,我们称这类声音为噪声,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本题考查学生对噪声的波形无规则的特点进行判断;从生活的角度考虑,不管声音是优美动人,还是杂乱刺耳的,只要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的,都可以称为噪声。
【解答】
从图形上可以看出,选项A、B、D三种声音中的振动都是规则的振动,故是乐音;只有选项C是无规则振动,故是噪声。
故选C。
9.【答案】C
【解析】解: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声音的高低、响度声音的大小或强弱、音色发声体本身决定的特征;题目中的“轻声”和“大声”都是指声音大小即强弱,也就是声音的特征之一响度;
故选:C。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三个特征的理解,只要对三个特征有深刻的认识,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也各不相同;并对生活有深入的了解,将知识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便能找到答案。
10.【答案】A
【解析】解:音乐会上,女中音放声独唱,男高音轻声伴唱;
女中音的声带振动频率较低,但振动幅度大,所以其声音的响度大但音调低;男高音的声带振动频率快,但振动幅度小,所以其声音的音调高但响度小;故A正确。
故选:A。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此题结合男女发声的不同考查了对响度和音调的影响因素问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11.【答案】音色
?
振动
【解析】解:打电话时,我们仅凭声音就可判断对方是谁,这是通过声音的音色进行判断的;
从手机中听到对方的声音,是由于手机的喇叭振动产生。
故答案为:音色;振动。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其中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本题考查了音色的特点以及声音的产生,属声学基础题,难度不大。
12.【答案】音色;音调;响度;响度;响度;音调
【解析】解:“悦耳动听”指的是声音的音色;
“尖锐刺耳”指的是声音的音调;
“轻声细语”指的是声音的响度;
“声如洪钟”指的是声音的响度;
“引吭高歌”指的是声音的响度;
唱“高音”、“低音”指的是音调.
故答案为:音色;音调;响度;响度;响度;音调.
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细而尖的刺耳的声音音调高,低沉而浑厚的声音音调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根据音色能分辨物体音质的好坏.
根据声音的三个特征的含义判断此题.
音调和响度容易混淆,句子中的“高”不一定指音调高,可能指响度大,要根据句子的含义,判断是指声音的高低,还是声音的大小.
13.【答案】响度大
?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再“高”的声音也惊不到太空上的人,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响度大;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4.【答案】响度;音调;音调;低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小,声音的音调越低。
【解答】
钢尺伸出桌子边缘一定长度,轻重两次敲击,钢尺的振动幅度不同,声音的响度会发生改变;两次改变尺子伸出的长度,用同样力度敲击,两次改变钢尺的振动频率,声音的音调会发生改变;当尺子伸出桌子边缘较长时,钢尺的振动频率变小,音调会变低。
故答案为:响度;音调;音调;低
15.【答案】响度;音色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声音特征中的响度、音色的辨别,要结合定义进行分析解答。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越强,听到的越清楚。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
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
手机的声控密码锁解锁时,只能由设置语音密码的人说出密码才能打开手机,语音密码记录的是人声音的音色。
故答案为:响度;音色。
16.【答案】慢?

快?
高?
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
【解析】
【分析】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本题是探究音调和响度的影响因素,要正确区分声音的三要素并能够搞清影响它们的因素: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解答】
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故答案为:慢;低;快;高;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
17.【答案】低?
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
【解析】解:实验时眼睛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耳朵听钢尺振动产生的响度。我们不是研究桌子振动的幅度和桌子的响度,不能收集桌子的声音,故这个实验研究对象是钢尺,应该搜集钢尺振动的声音。不应该收集桌面被拍打时,桌子发出的声音,桌子和钢尺不是同一研究对象。
据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之所以听到尺子拍打桌子的声音,是由于手没有压紧钢尺与桌子边缘接触的地方造成的。
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部分体积增大,质量增大,越来越难振动,频率越来越小,音调越来越低。
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很难振动,频率小于20Hz,人耳感觉不到。
故答案为:这个实验研究对象是钢尺,应该搜集钢尺振动的声音。不应该收集桌面被拍打时,桌子发出的声音,桌子和钢尺不是同一研究对象;
?操作的错误是:手没有压紧钢尺与桌子边缘接触的地方;低;?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
此实验研究钢尺振动时的响度跟钢尺振幅的关系。应该收集钢尺的振动幅度和钢尺响度,收集其他声音会干扰实验结果。同时结合题目中的研究对象分析,可得出此时的操作错误。
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分清是研究哪个物体的振动的响度和幅度且掌握人听到声音的四个条件:频率在,有一定的响度,有介质,耳朵完好等知识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8.【答案】慢
?

?
响度
【解析】解:口琴在发生时是由于铜片在振动,较厚较长的铜片振动慢,发出的音调低;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图知Ⅰ区的铜片较厚较长,Ⅱ区次之,Ⅲ区较的铜片薄较短,故Ⅰ区发出的音调最低,Ⅲ区发出的音调最高。
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琴时,振幅不同,则响度不同,故发生变化的是响度。
故答案为:慢;低;响度。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口琴在发生时是铜片在振动,较厚较长的铜片振动慢,发出的音调低。
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振幅有关。
本题考查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属于一道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
第2页,共12页
第1页,共1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