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8以内数的加减法,也接触了“一图两式”,所以对于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各自的含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再加上这节课是以游戏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学生会非常感兴趣,也能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有意义地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结合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3.数学思考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能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探索和讨论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和是9的加法和9减几,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
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五角星若干。
学具:数字卡片、五角星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游戏:师生对口令(9的组成)。
2.揭示课题,并板书: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
[设计意图 :课的伊始,以对口令游戏开始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然揭示课题,顺理成章。同时,对口令游戏也为本节课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一图四式”。
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是谁吗?
他特别想看看小朋友们精彩的表现:谁能最踊跃的回答问题,谁能够做到认真的倾听?瞧,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出示情境图。
(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提问并作适当评价)
(2)分析问题,列式解答。
求一共有多少人?列两道加法算式:1+8=9 8+1=9,引导说出1、8的具体含义。(指明回答)
求还剩下多少人?列两道减法算式:9-1=8 9-8=1,引导说出各数具体含义。()
(3)学生小结:根据一幅图能列出四道算式,两道加法、两道减法。(让学生做学习的小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4)探究、交流算式之间的联系。
先竖着看,再竖着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5)学生总结发现,集体评价,及时给于点评与补充。
2.动手操作
(1)四人一组摆花片。
根据所摆的花片说四道算式。(先小组内相互练习)
(2)谁能有好办法帮助大家快速记忆?既不重复也不遗漏。(鼓励学生敢于尝试,逐步渗透有序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缜密性)
(3)学生总结记忆方法:有序思考。
[设计意图:利用光头强为学生带来的情境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感知并深入的了解得数是9的加减法,通过动手操作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悟,培养学生探究与合作的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基础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到黑板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先独立思考,经历想-试-找等过程,体验有序思考的优越性,学会有序思考。]
2. 强化练习:想想做做第2题。
开火车,迅速口答。
[设计意图:通过熊二的考验,以开火车的形式激励学生快速口算,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3. 拓展练习:想想做做第3题。
自主完成,集体反馈。
[设计意图:层层深入的练习,由易到难。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激活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缜密性。]
4.作业:第5、6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的开心吗?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1+8=9 9-1=8
8+1=9 9-8=1
[设计意图: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反映了教学的全过程。借助板书直观演示渗透加与减的辩证关系,发展了学生数学思维。]
教学反思:
整节课中,我创设了学生喜欢的熊大、熊二与光头强的动画情境。在导入新课时,我设计了“师生对口令”游戏,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复习了9的分与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得数是9的加法与相应减法的意义,为学习新知做好了知识和情感上的铺垫。
教学新课时,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算式(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四道算式,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来找出四道算式的关系,突出重点。力争让学生多说,充分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为了加深巩固学生对得数是9的加减法的理解,我还设计了动手操作环节,把9个花片分成两堆,说出四道算式。在这里我让学生两人一组,相互分一分并根据分得的结果说出四道算式,通过反馈发现分发多种多样,对应的四道算式也较多,产生记忆混乱与冲突的情况,此时我瞬时质疑与引导:“谁能想一个好办法帮助大家记一记吗?”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让学生切实体验到有序思维的好处,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突破了难点。
在进行巩固练习时,设计了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算式中的每个数及整个算式的含义,将解决问题与计算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逐步理解了数量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课堂气氛高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不足之处,个别学生基础薄弱,还需要再通过练习来巩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