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认识11~20各数
教 学
目
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4、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 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
难点 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和“十”
内容 分析 11-20各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材先通过小棒直观表示这些数的含义,再利用计数器分析各个数的组成,形成数的概念。
学情 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会数20以内的数,并指导他们的排列顺序和大小。本节课的教学,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认识数位,理解11-20 各数的组成,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学习数学。
教学 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
教学过程
教学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
引入 小朋友们。如果在课堂上认真倾听的孩子就会得到小贴画,现在,老师发现好多人都得到许多小贴画,你们看(PPT展示),你们能数一数吗?用咱们学过的数字可以表示吗?那今天我们就要重新认识新的朋友了。(揭示课题)认识11-20各数。
每10个小贴画可以换一张表扬信,那这么多小贴画可以换几张呢?(PPT展示用圆圈圈住的)现在你们能一眼就知道可以换几张表扬信吗?哪种方法的数好呢?
17个
学生回答
可以换一张表扬信;第二张方法好。
探索新知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看大家跟老师有没有默契。
游戏规则:老师伸几个手指,你们就数几根小棒。
拿出你的小棒,老师伸5根手指,它表示几个一呢?再伸9根,又表示几个一呢?再伸10根,又表示几个一?老师双手紧握在一起,那我们的10根小棒要?10根小棒我们要把它捆起,这一捆小棒有几根?那它表示几个十呢?现在大家把自己的10根小棒也捆成一捆,并放在你的左手里,想一想它表示什么呢?
小结:10是10个一,10也是1个十(板书)
加深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下面我们拆开再一起数一数,有多少根?再捆起来,它表示几个十?那就是
10个一就是一个十。
(那我们做一个约定,把、遇到10根小棒要捆成一捆,一捆就有10根,10根就可以捆成一捆)
摆12根小棒
(1)提问:如果让你摆12根小棒,你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来是12吗,摆的又快速?(动脑筋想一想,老师非常喜欢大家认真思考的样子)
展示摆法:收集各种摆法进行展示(PPT展示)
那哪种方法就能一眼就能看出来吗?
现在大家都用这种摆法重新摆一下。
摆15、19、20
下面老师说一个数,看你能不能又快又清楚地摆出来
15又怎么摆?为什么表示13?那接下来大家挑战一下、做好准备了吗?19怎么摆?
提问:19根添上1根是多少根?
那20根怎么摆?
根据我们的约定,那右手的10根,我们可以捆成一捆,那20里有几个十呢?那20里有多少个一呢?
小结:2个十就是20,20是20个一。(板书)
学生动手操作
摆5根小棒,5表示5个一;摆9根小棒,9表示9个一;摆10根小棒,10表示10个一;
要把10根小棒合起来;一捆有10根,表示1个十;
学生动手把10根小棒捆起来。
学生齐读。
点名学生回答。
学生操作
左手是一捆(代表10),右手是2根.
左手是一捆(代表10),右手是5根.
左手是1捆(代表一个十),右手是9个1.
20根。左手1捆,右手10个
2个十;20个一
学生齐读。
应用 新知 1、抓一抓,猜一猜,数一数
老师先抓一把小棒,猜一猜有多少根?再数一数验证一下。
请同学上台抓一把小棒,先猜有多少根,再数,再想想怎么摆让别人一眼就知道你抓了多少。
2、11-20各数的顺序
大家仔细观察了吗?在我们的学习用品中哪见过咱们今天学的数(PPT展示),那大家可以从头开始有顺序地读一读吗?那11在10的(后面),10在11的(前面),那大家可以从后往前有顺序地读一下吗?那可以从后面开始每隔一个数,有顺序地读一下吗?
老师不小心把尺子弄脏了,你们帮帮老师好吗?(PPT展示)
3、估一估
出示左边草莓图
大家看一眼,闭起小眼睛,猜一猜一共有几个草莓?老师猜有500个。
那接下来我们来验证一下大家的答案,看谁猜的对?我们数数的时候要干什么?
数一数,你这样数完之后,能不能一眼看出是多少个?我发现有些同学非常聪明?它数完10个之后就用一个圈把它圈起来,就像咱们10根小棒就捆成一捆,1捆代表10根。
那接下来的小伞图,闭起眼猜一猜有多少个?接下来验证一下。你知道怎么数了吗?
4、刚刚我们在直尺上见过我们今天学的数,那还在哪见过吗?比如:公交车上,红绿灯......说明我们的数学应用太广泛了,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
5、接下来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现在男生数10张纸,女生数20张纸,捏一捏,互相感受一下有多厚,两次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2名同学进行抓小棒游戏。
直尺;
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数一个用铅笔划掉一个。
点名学生回答。
不一样,20张的厚一点,10张的薄一点。
归纳 小结
1、今天我们认识哪些新朋友?
2、古代的数字
那你们知道数字产生的历史吗?咱们学过的数字也就是阿拉伯数字,是由谁发明的? 11~20各数
阿拉伯数字是由古印度人发明的。
作业 布置
教学反思 整节课比较顺畅,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坚持让学生学得快乐、自然。首先让学生在默契游戏摆小棒中初步理解10个一就是1个十,再通过拆捆小棒,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接着再观察12根小棒的不同摆法时,先检查是不是12根,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比较,体会到一捆又几根这样摆的特点和好处,再动手重新摆一摆。接着摆15、19,进一步体会这种摆法的好处、简洁。通过提问“19根添上1根是多少根?”引出20,10根就要捆成一捆,并进一步理解20是2个十,也是20个一。不足之处是摆15、19根小棒的时候没有强调是一捆又几根,突出方法的便捷;课堂秩序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