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5 我的叔叔于勒习题课件(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5 我的叔叔于勒习题课件(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05 13: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 我的叔叔于勒
学习导航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学习目标
   1. 识记关于莫泊桑的文学常识,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小说曲折的故事情节。
2. 学习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 多角度理解小说主题,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正确看待金钱与亲情的关系。
把握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指作者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画、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贯串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又称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阅读小说,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小说的主题,这也是中考阅读中的高频考点。
【高频考点】——考点透视
常见的考查方式:
(1)简答题:直接概括全文的主题(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选择题:选出对文章主题(主旨)理解准确(恰当)或不准确(不恰当)的一项。
方法一:从分析题目入手。有些题目会十分明确地揭示文章的主题。
方法二:从文章的关键词句入手。不少文章中位于开头或结尾处的抒情或议论的句子,往往起着点明主题、揭示哲理或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等作用。
方法三:从时代背景入手。读文章讲究“知人论世”,即要把握中心思想,一定要对作者的生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
方法四:从概括各段段意入手。文章都是由一个个意义段组成的,很多时候,把这些段落的意义串联在一起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高频考点】——答题秘诀
常见的答题格式:
文章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的思想(性格、精神等),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如果是选择题,则要在结合全文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选择。
课文梳理
【整体感知】——结构图解
这篇小说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因于勒的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的生动描写,刻画了他们虚伪、自私、贪婪、冷酷的嘴脸,表现了其嫌贫爱富的性格特征和世态的炎凉,揭示并批判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同时,也表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整体感知】——文章主旨
【整体感知】——写作特色
(1)巧妙的构思,无穷的魅力。小说情节波澜起伏,张弛有致,给人回味咀嚼的余地。当菲利普一家久盼于勒归来而于勒杳无音讯时,作者笔锋一转,暂时抛开了情节发展的主线,而去写菲利普一家外出旅游,让情节舒缓下来,而且于舒缓中插入菲利普想模仿漂亮太太吃牡蛎“文雅”“高贵”的姿态,让人失笑,心情更加轻松。此后,奇峰突起,菲利普发现卖牡蛎的小贩很像于勒,并惊恐地告诉妻子,把情节推向高潮,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此时,作者并没有马上揭开谜底,而是让心惊肉跳的
菲利普去找船长打探,使情节发展又暂时松弛。直到船长证实那个小贩确实是于勒,情节似乎应该跌落了,不料,作者又妙笔生花,交代了菲利普一家改乘船只来躲避于勒的行踪,把人们引入了沉思和回味之中。
(2)神态描写生动传神。作者对菲利普的神态描写,如“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神色很狼狈”等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急剧变化的心理。
(3)人物性格鲜明。小说成功地塑造了菲利普太太这一人物形象。小说除表现她和丈夫一样的小市民共性外,还通过言行、神态着意描绘她精明、刻薄、泼辣的个性。买牡蛎前她的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实际上是既要面子又怕花钱。知道眼前的小贩可能就是于勒时,她吩咐丈夫“多加小心”,防止于勒“又回来吃咱们”,告诫丈夫“别叫他们看出来”,这些描写都表现了人物鲜明的个性。
“我”在整篇小说中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解疑释难】
“我”是一个天真单纯、涉世未深、富有同情心的孩子。“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都是通过“我”的眼睛看到的;对其他人的评价,都是通过“我”的视角展开的。“我”的表现与其他人物构成鲜明的对比。“我”寄托着作者的褒贬、爱憎,在全文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母亲对我们的jié jū(   )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2)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zhàn qiáo(   )上去散步。
(3)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zāo tà(   )钱。
达标训练
拮据
栈桥
糟蹋
【基础过关】
(4)对于叔叔回国这桩shí ná jiǔ wěn(  )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bié shù(  )。
(5)一个衣服lán lǚ(   )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
(6)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zhèng zhòng qí shì( )地带着两个女儿和nǚ xù( )向那个年老水手走去。
十拿九稳
别墅
褴褛
郑重其事
女婿
(7)我也duān xiánɡ(  )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
(8)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gōng wéi(   ),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
(9)听说他在那边kuò chuò(   )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10)我父亲脸色早已shà bái(   ),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端详
恭维
阔绰
煞白
(11)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yǔ rì jù zēng(  )。
与日俱增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近年来,吴川粤剧正走向国际舞台,影响力与日俱增。
B.申请成为由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已经超过47个,大大出乎世人的预料,令人莫名其妙。
C.欧洲银行发布声明,郑重其事地告诉希腊当局,法兰克福方面撤销了对希腊银行业通过利用国债作为抵押品的豁免权。
D.照他目前的表现来看,这次比赛的冠军已是十拿九稳。
B
【解析】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用在句中不合语意。
3. 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将“改正并找出”改成“找出并改正”)
B. 地铁5号线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在“交通拥堵”的后面加上“的状况)
C. 我们必须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将“提高”改成“加强”)
D. 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删去“大约”或“左右”)
C
【解析】搭配不当,习惯应是养成的,将“提高”改成“养成”。
4.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的感情完全由金钱决定,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金钱能买来漂亮的眼镜,但买不来明亮的眼睛;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要形成一个正确的金钱观。
金钱能买来高档的钢笔
但买不来敏捷的文思
金钱能买来名贵的篮球
但买不来精湛的球技
【能力提升】——课内精读
我的叔叔于勒(节选)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作者在写菲利普夫妇和“我”时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反映了他们什么性格特点?
作者写菲利普夫妇综合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他们虚伪、自私、贪婪、冷酷的拜金相。作者写“我”(即若瑟夫)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细腻地再现了一个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纯真善良的少年形象。
(2)“我”(即若瑟夫)在文中起何作用?
①“我”是本文的叙事线索。文章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组织材料,结构全文。②“我”又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我”是菲利普夫妇丑恶灵魂的见证人,同时“我”的行为的“纯真”又反衬出了菲利普夫妇行为的“丑陋”。③“我”也起到寄托作者褒贬和爱憎的作用。
(3)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这默念的三句话意思有什么异同?作者为什么重复写?这表现了“我”什么心理?
从字面的人物关系看,三句话中的“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意思一样。但是从排列顺序分析,最后重复“我的叔叔”,并在“叔叔”前加一“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亲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这是一句饱含讥讽意味的心里话。“心里默念”能准确地表现若瑟夫既想相认,但又迫于父母态度而不敢相认的矛盾心理。
(4)“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文章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反映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和冷酷,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与开头形成对比,增强讽刺效果。
【能力提升】——类文阅读
(2019·湖北孝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宣传单
李 新
①移到桥西头的太阳,掉进楼房背面,王可从城区澴水河东岸的机配制造公司下班了。
②忙碌一天,虽然疲惫,想到妻子可口的饭菜和聪明伶俐的女儿,回家路上,王可不禁哼唱起了《农民工之歌》:“昨天我是农民,今天当工人,城市的新主人意气风发……”
③回到桥东街道最尽头的住处,进得厨房,王可向妻子递上一个鼓嘟嘟的大红包,得意地说:“俺的奖金!”(感叹号,表示语气的强烈,体现王可获得先进人物称号后在妻子面前的得意与自豪。)惊喜不已的妻子,忙端上饭菜,顺手递过一张宣传单。
④王可瞅了一眼,上面写着“高薪招聘焊接技术工”。展开细看,是一家生产大型风电设备的国有企业招聘,最基本应聘条件是高中文化、5年工作经历、有焊工证、有埋弧焊等操作经验。王可全都符合。
⑤“你干了这么多年电焊工,一个月才赚3000多元,这是个好机会,试试吧。”妻子说,用手指着传
单的大红字体,“看清楚,这月薪可是9000元起呀。”
⑥王可是偏远的大山村里人,读了3年职业高中,学的是机电专业,毕业后进了县城机配制造公司当电焊技工。收入虽不高,养家糊口还成,工作还算稳定。王可常对在超市打工的妻子说:“咱一个山旮旯的农民当上工人,也该知足了吧。”
⑦王可所在公司的生产方式是按客户订单要求,由车工、钳工、焊工、钣金工等照订单图纸设计的流程加工和组装。工作虽然辛苦,但王可有用武之地,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员工。上周,王可又获得年度先进人物称号,今天从财务部领回4000元奖金。
⑧去年初,公司引进最新的自动化智能生产线,从用料到加工、组装、再到装车发货,所有工序一气呵成,员工需要做的只是在生产线旁进行数控操作。
⑨智能生产线上马后,工作轻松了,公司也不需要那么多员工。80多人的车间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自动减员到19人。王可较幸运,他虽然不懂数控技术,但公司上智能生产线时,王可获得商家培训员工的机会,最终保住了岗位。但商家培训只针对该设备的基础操作,为期5天。说是数控操作培训,其实只是照本宣科。超出设备之外的,比如最关键的自动化编程,王可连常识都不懂。这给王可带来了危机感。
⑩工作虽然保住了,但因为劳动强度下降,工资也跟着降了500元,拿到手3500元。加之,家里最近在县城贷款买房,孩子快上初中了,经济上捉襟见肘,妻子只能敦促他加紧努力赚钱。
?工资少了,妻子一直耿耿于怀。王可告诉她,想自费报自动化编程培训班,学费7500元,每周上课一天半,学习一年半。当初培训工程师说:“如果学会自动化编程,一个月拿1万元工资不成问题。”目标很是激励人,但公司不给员工进修提供任何资助。妻子说又费钱又误工,不同意。
?今天,王可盯着宣传单上“9000元起”,对妻
子摇头说:“我怕是干不了这个活。”“你不试一烙铁,又怎晓得呢?”妻子激将王可。
?眼见王可不自信且犹豫不决的怪样,妻子便直接打开手机免提语音,替王可拨通传单上电话。对方询问年龄、工作经验后,问道:“机械加工的数控切割编程熟练吗?”
?王可迟疑着说:“这个……能看懂,但,不熟。我现在干的都是固定编程的几种部件。”对方公司又抱着希望耐心地问:“图形转换编程可以吗?”王可再度结结巴巴,对方随后又问了几个数控编程方面的问题,终于,失望地挂断电话。
?王可不舍地把传单递给旁边的妻子,说:“真的不行,丢掉吧……”
?妻子这时不再说话,转身进了房间。出来时,拿着3500元连着刚才的红包递给王可说:“明天就去交自动化编程培训班的学费吧。”
?王可愣着神,妻子把宣传单往桌子上一拍:“吃饭!”王可笑呵呵地看着妻子,也把桌子一拍:“好!吃饭!”
(选自2019年5月7日《孝感日报》,有删改)
(1)梳理全文,完成下表。
①感到满足(知足) ②应聘被拒(应聘失败) ③重拾自信(兴奋开心)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情节
到城里工作
智能生产线上马
②________
妻子鼓励
王可心理
①_______
感到危机
失望不舍
③_______
(2)小小宣传单,却在王可和妻子的生活中起到了大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谈。
宣传单是催化剂。没有宣传单,王可和妻子还沉醉在自我满足的生活状态中,虽然也有危机感,却没有化危机为动力。宣传单的出现,让王可和妻子意识到智能时代已到来,不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就会落后于时代。
(3)联系上下文,品读第段画线句子,说说妻子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看来丈夫以前想参加培训提升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不应该再犹豫学还是不学,也不再考虑学费贵不贵了:应该用实际行动支持丈夫。
(4)本文在叙述故事时匠心独运,采用了插叙的方式,其中介绍王可“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员工”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说明王可是一个勤奋上进的人,有一定工作实力;为下文写王可想学习新技能作铺垫。
(5)仿照第③段中对感叹号所做的阅读批注,为第?段中的省略号做阅读批注。
省略号表示说话的停顿、断断续续(结结巴巴),反映王可不自信的心理和迟疑的态度。
(6)你觉得王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文用这个人物表达了什么主题?
王可是一个工作上努力上进,对家庭有责任感的人。主题:智能时代来临,即使是很优秀的人,如果故步自封,也会落后于时代。所以我们要做到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能力提升】——读写综合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作者对菲利普夫妇的神态描写可谓惟妙惟肖。请你也运用神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物,要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100字左右)
【示例】他站起来,脸变得通红,眼神紧张慌乱,在老师低头看书的时候,他好像忽然“活”过来了,一对眼珠滴溜溜地转着,左顾右盼,像在寻求援助。他终于等到来自背后同学的“电话”,勉强得到老师“赦免”。坐下的时候,他得意地扮了个鬼脸,同时转身向后面作了个揖。
谢谢!